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2020-12-15 翩翩蝴蝶四妹

文|翩翩蝴蝶四妹

皮埃爾 · 居裡與瑪麗·居裡夫婦

瑪麗·居裡(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於華沙,法國著名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

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

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英俊聰明的凱希米·佐洛斯基是瑪麗·居裡在波蘭的初戀,她與她家教家庭裡的少爺佐洛斯基(Kazimierz orawski)相戀,二人具有親緣關係。

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

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

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已是著名數學教授的初戀情人佐洛斯基,曾無數次在這雕塑前靜坐默念。多年後,華沙又建起了紀念瑪麗的研究所與博物館,以緬懷國家優秀的女兒。

02 瑪麗·居裡夫人的丈夫:靈魂伴侶——皮埃爾 · 居裡(Pierre Curie)

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法國巴黎人,畢業於巴黎大學,法國物理學家。1903年和居裡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裡在離開自然學科教授聯合會的會所後不幸在街上被馬車撞倒後當場死亡。皮埃爾·居裡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以大公無私、不計回報、無怨無悔的精神與自己的妻子一道,矢志不移地走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

1877年,年僅18歲的皮埃爾·居裡獲得了碩士學位,1882年他被任命為巴黎市立高等物理化學學院的實驗室主任。他在該校任教時間長達22年,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這裡取得的。

1891 年 10 月,24歲年輕美麗的瑪麗·居裡懷著初戀的癮痛離開波蘭,前往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在索邦大學取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畢業前不久,瑪麗認識了比她大8歲的皮埃爾·居裡。

1894年的一天,瑪麗·居裡應邀去弗利堡大學的一位教授家去玩,在這位教授家她結識年輕人皮埃爾·居裡,自此次見面到今後的科學工作中,他們的感情一直處於升華中。

1895年皮埃爾·居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物理學教授。同年皮埃爾·居裡與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結婚。

居裡夫婦

婚後的居裡夫人在索邦大學讀研究生,她也一直在丈夫皮埃爾的實驗室做研究。居裡也認識到了妻子研究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的研究從晶體轉到放射性物質上面來。

1897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伊雷娜誕生,皮埃爾沒有讓妻子放棄科研的想法,為此他們僱傭了一個女傭,居裡夫人去實驗室的時候,孫女就由爺爺來照顧。

1904年居裡夫婦的第二個女兒艾芙·居裡誕生。

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繫在一起。他們生活清貧,工作、學習卻十分緊張。這對親密的工作與生活伴侶再也離不開彼此。

居裡夫婦在做實驗

1898年7月,居裡夫婦用了4年時間從數噸瀝青礦中找到一種新元素,它的化學性質與鈾相似,但放射性比鈾強400倍。居裡夫婦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以表達對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Poland)的懷念。 發現釙元素之後不久,居裡夫婦繼續進行研究,在同年12月他們得到少量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白光,據此居裡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

並在此期間,他們寫了許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1900年瑪麗·居裡夫人被提升為巴黎大學理學院教授。

1903年居裡夫婦,以及發現天然放射性的貝可勒爾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年居裡夫婦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

居裡夫婦1903年獲得諾貝爾獎證書

1905年 6月居裡夫婦前往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履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須親自前往領獎並做學術講演的規定。7月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在離開自然學科教授聯合會(Association of Professors of the Science Faculties)的會所後,不幸在街上被馬車撞倒後從頭上直接碾壓過去當場死亡。

1910 年,瑪麗獨立分釙」(離出純鐳金屬,並獲得 1911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成為除鮑林以外,唯一收穫諾貝爾獎兩個領域獎項的科學家。更難得的是,她放棄了鐳分離技術的專利,將這項得來不易的結果貢獻給全世界。

3 情感風波: 與丈夫皮埃爾 . 居裡的學生——保羅·朗之萬

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其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在長期的工作合作中,居裡夫人與丈夫的學生小她5歲的保羅·朗之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戀,他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萬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與居裡夫人約會,度過他們人生中的美妙時光。他是熱愛瑪麗·居裡的——當然,他的離婚失敗了。這個事件在法國鬧得風風雨雨。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裡夫人與郎之萬教授》。

同時他還愚蠢地讓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瑪麗·居裡寫給他的情書,這些情書最終被公布給了報社。瑪麗·居裡在45歲的這年,陷入了身敗名裂的低谷。

後來郎之萬有了一個女學生情人,為了養活這個女學生情人,朗之萬甚至還去恬不知恥地請求居裡夫人在研究所為這學生安排了一個職位。

原本浪漫多情的法蘭西民眾容不得瑪麗,將她描述為 " 波蘭蕩婦 "。這段戀情不了了之。多年後,居裡夫人的孫女嫁給了郎之萬的孫子。

04 重新崛起的居裡夫人——第2次獲得諾貝爾獎

最終她從痛苦中恢復過來。強悍的意志和工作讓她再度站了起來。在這之後她持續工作了22年,繼續為法國和世界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到四十歲的她,中年喪夫,她還是把自己的痛苦深埋在心中,一邊撫養兩個年幼的女兒和照顧年邁的公公,一邊繼續進行科學探究。

皮埃爾 · 居裡y瑪麗·居裡夫人單獨撫養

1911年居裡夫人因為發現釙和鐳兩種新元素再次獲諾貝爾化學獎,她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既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

與第一次不同,這一次是她單獨獲獎,真可謂史無前例,後無來者。

居裡夫人於1934年去世,死因是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而患上了白血病。

居裡夫人傳二女兒艾芙·居裡著

04 一家四代科學家

居裡夫婦不僅自己取得了偉大的科學成就,他們還創造了一個「科學王朝」。

居裡家族的科學傳統至今已延續四代人。居裡夫婦的長女伊雷娜·居裡和女婿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都是從事放射性研究,1935年,他們因為在人工放射性方面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由於缺乏防護,長期受X射線和γ射線輻照 ,伊雷娜的健康受到嚴重傷害,使她患了急性白血病,並於1956年3月17日不幸世逝於巴黎

居裡家族的第三代也是人才濟濟,他們的外孫皮埃爾·約裡奧是生物物理學家,孫女海倫·約裡奧是核物理學家。

居裡家族第四代中的傑出人物是阿倫·約裡奧,他是生命科學的博士。

居裡家族的前三代科學家都是法國科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都曾當選法國科學院的院士:皮埃爾·居裡是1905年當選,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是1942年入選,皮埃爾·約裡奧則是1982當選。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物理學歷史上最有名氣的一張照片

居裡夫婦墓

1995 年,瑪麗·居裡與皮埃爾·居裡的遺體被送入象徵法國最高榮譽的巴黎先賢祠。那位來自海外的窮困姑娘,成為了國家先賢祠中的唯一女性。她的品格被廣為傳頌。

結語: 偉大的世界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裡夫婦,為全人類做出了傑出的科學貢獻,居裡夫人半生清貧他們沒有為了自己及家人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把自己苦心研究的科學成果鐳的提煉法申請專利,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居裡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請專利,為的是要讓整個人類都能自由享用他們的發現。獻給了全世界的人們!科學家有國界,科學無國界!

居裡夫人第一個以女學者的身份站到法國梭爾邦大學的講臺上,居裡夫人用生命提高了婦女的地位。

關注:@翩翩蝴蝶四妹

歡迎:閱讀 評論 點讚 分享 收藏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的愛情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居裡夫人與放射性科學》一書的作者納奧米·帕薩喬夫說:「即使在那時,也有一些人認為,瑪麗·居裡獲得第二次諾貝爾獎,基本上是因為同樣的研究事件,這並不合理。」 但事實是,居裡夫人的研究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 伊雷娜之母居裡夫人:多方面的教育方式
    居裡夫人在孩子幼小時,居裡夫人主要是培養女兒的愛心和對事物多方面的興趣,凡是女兒可以做的,居裡夫人儘可能地讓她們學著做。她讓她們學習各種生活、勞動技能。此外,居裡夫人的兩個女兒伊雷娜和艾芙每天除了學習功課,還要幹些體力勞動——縫補衣服,在庭院裡勞動,學做飯。她們不管颳風下雨都出去散步,還學音樂,玩積木。總之,凡是居裡夫人認為對孩子們未來生活有益的,她都要她們學習。當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表現出某方面的特別興趣和能力時,居裡夫人則會根據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興趣、能力和性格來重點引導和培養。
  • 鐳的「母親」瑪麗·居裡:榮譽就像玩具
    不為人知的諾獎花絮 【鐳的「母親」瑪麗·居裡:榮譽就像玩具】1903年,瑪麗·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行榜,屠呦呦與圖靈、愛因斯坦並列!
    太空旅遊、電視機、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早已從科幻小說或者電影中進入了現實生活,然而這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在2019年1月初,英國知名媒體BBC發起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其中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評選當中,我國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入圍,並與愛因斯坦並列。
  • 世界史上10大發明家,愛迪生居榜首,居裡夫人上榜,你都認識嗎?
    5、阿基米德(Archimedes):阿基米德是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 《消失的愛人》女主,23歲成007最年輕的邦女郎,今演居裡夫人
    然而在這些榮譽背後,真實的居裡夫人卻很少有人了解。有一部影片,就講述了她的故事——《放射性物質》影片的名字,暗示著居裡夫人的一生。海報中,裴淳華飾演的居裡夫人手持著氯化鐳。瓶子裡的白色結晶發出了美麗的淡藍色螢光,這點夢幻般的光芒照亮了居裡夫人的臉龐。這位世界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她的一生所取得的榮譽,和放射性物質脫不了關係。
  • 居裡夫人差點就能獲得三次諾貝爾獎!
    三個都是英國的科學家發現的,他們是分別是:盧瑟福、查德威克和湯姆森,在1918年、1932年和1897年發現。一、電子電子是最先被發現的基本粒子,由英國科學家約瑟夫·約翰·湯姆森在1897年發現,並因此獲得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名人英文情書:居裡先生給(後來的)居裡夫人的求愛信
    著名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 (1859 - 1906)不僅和他的夫人瑪麗居裡共居一室,還共同分享著諾貝爾獎的榮譽。出生在波蘭的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在成為居裡夫人之前的本名)不僅年輕貌美,還和皮埃爾居裡一樣的聰穎過人。下面的信是皮埃爾居裡早期多次失敗的求婚中的一次。
  • 居裡夫人,這個世界還欠她一個道歉
    居裡夫人,這個世界還欠她一個道歉 2020-12-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瀏河鎮。根據族譜的排行,她屬於「健」字輩,家族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吳健雄雖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就得了「健雄」這個挺陽剛的名字。
  •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六大秘密傳記》十三
    但瑪麗仍然封閉著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每天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連自己的兩個孩子都不管不顧。親戚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誰也愛莫能助,只能在生活上盡力幫助這個可憐的女人。於是,他們主動幫助她爭取政府的撫恤金,作為鐳的發現者,居裡夫婦完全值得被優待。而政府也有意給她們一筆國家撫恤金。這本來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對於要養活兩個孩子的女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身在美國、心繫中國,在科研中實現自我
    世界上的科學家向來男性多於女性,而在中國,有那麼一位科學家,打破了科學界的性別壁壘,她就是吳健雄。因為是「健」字輩,其父親又希望女兒成為一代英雄豪傑,於是給她取名「吳健雄」,在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排行榜上,她位居前三十,被稱為「物理第一夫人」。
  • 東方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她的老師們有多厲害
    居裡 吳健雄 吳健雄,幫楊振寧和李政道拿了諾貝爾獎,幫美國造原子彈,是「東方的居裡夫人」。 她的第一位老師是家父吳仲裔。
  • ...元素周期表|化學|居裡|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張元素...
    他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主講人:甘肅科技館輔導員 史敏如果你也曾在化學課上背不出元素周期表而罰站,那麼你真應該好好認識認識這個人——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國科學家,因為就是這個男人支配了你的化學課恐懼,是他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是一條艱苦而又曲折的路。
  • 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是誰?德國是愛因斯坦,英國是牛頓,中國呢?
    科研是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道路,即便這條路無邊無際,科學家們依舊在黑暗當中尋找希望的太陽,正因為有這些科學家的努力,人們現在的生活才如此豐富多彩,那麼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都是誰呢
  • 他們是中國的居裡夫婦,攜手研製出原子彈和氫彈,為人非常低調!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他們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婦」,在二戰的炮聲隆隆中相知相許,像居裡夫婦那樣,成為科學道路上前行夥伴。 他們共同發現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攜手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展現了「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的偉大情懷。 這對伉儷就是國之脊梁——錢三強、何澤慧。
  • 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四位科學巨人,全亞洲只有一個中國人入選
    在20世紀,世界各國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若要以成就排名的話,20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四位科學家中,全亞洲只有一人入選,而且是一位中國人,這個人就是屠呦呦。
  • 貝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裡夫婦發現了釙和鐳,三人同獲諾獎
    我們曾經在英語課文中學過一篇《居裡夫人》(Madam Curie)的文章,文章中說,居裡夫人在得到一個科學家有關輻射的論文後,想知道輻射究竟來自於哪裡,後來經研究後,把這種輻射命名為放射性,並在丈夫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實驗條件下,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發現了鐳的感人故事。當時就有些疑問,這個發現了輻射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