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好母親!伊雷娜之母居裡夫人:多方面的教育方式

2021-01-08 媽媽育兒課

居裡夫人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怎樣對女兒伊雷娜和艾芙進行教育呢?居裡夫人有她非常明確的見解:既要全面發展,又要有所專長。

居裡夫人

在孩子幼小時,居裡夫人主要是培養女兒的愛心和對事物多方面的興趣,凡是女兒可以做的,居裡夫人儘可能地讓她們學著做。她讓她們學習各種生活、勞動技能。除此之外,還讓女兒學習各種文化藝術、知識,開闊她們的視野,活躍她們的思想,使她們敢於大膽地想像、機敏地思維。在學習方法上,居裡夫人最講究愉快學習,反對「滿堂灌」的呆板教學方法。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後,她認真考察了當時的學校,發現許多學校都是「填鴨」式的教學,總是讓孩子埋頭長時間的做功課。她認為,這種耗去很多沒有效果的學習方式是野蠻的。

居裡夫人

她開始思考制定了一種教育合作計劃,她組織了家庭附近一些孩子組成一個班,請一些著名學者當老師,實施自由的、新的教育方法。第一天,是讓佩韓教授的化學課;第二天,是保羅·郎之萬教授的數學課。上課的地點就在實驗室或現場,既生動,又有趣。當然,孩子們最喜歡的是居裡夫人的物理課了。她儘量採取形象化的教學方法:把一些自行車滾珠,蘸了墨水,放在傾斜的平面上,畫出拋物線,這樣說明物體下落定律;一隻鐘擺在煙燻過的紙上畫出它有規律地擺動。

居裡夫人

孩子們邊學邊動手,自製了寒暑表,刻上度數……這是另一種意義的「上課」。課堂上,居裡夫人與孩子們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交流著思想和見解,同時也傳遞著知識。此外,居裡夫人的兩個女兒伊雷娜和艾芙每天除了學習功課,還要幹些體力勞動——縫補衣服,在庭院裡勞動,學做飯。她們不管颳風下雨都出去散步,還學音樂,玩積木。總之,凡是居裡夫人認為對孩子們未來生活有益的,她都要她們學習。當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表現出某方面的特別興趣和能力時,居裡夫人則會根據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興趣、能力和性格來重點引導和培養。

大女兒伊雷娜是個既文靜又善於思考的姑娘,一心想要成為一個科學家,表現出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和才能;而小女兒艾芙又活潑又淘氣,對藝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愛舞蹈、鋼琴和文學。因此,居裡夫人就根據她們各自的情況儘量創設良好的環境,培養和造就她們的不同才能,開發她們潛力。這是居裡夫人的偉大之處。她要大女兒陪同自己一起前往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當伊雷娜懷著自豪的心情,注視著母親向一大群學者作講演時,這個當時只有14歲的小女孩,立志要像她父母一樣獻身於科學事業。

居裡夫人

通過母親的教誨和引導,她受到世界上第一流的教育,在各科學習上,特別是在理科方面初露才華。伊雷娜熱切地盼望在實驗室裡跟媽媽一起工作,因此居裡夫人將她收為助手,並要求伊雷娜照舊堅持在索爾本大學的學業,希望她畢業以後能從事放射性方面的研究。後來,伊雷娜和丈夫弗雷裡克都有興趣繼承了瑪麗和皮埃爾開創的放射性研究工作。而居裡夫人則隨時到實驗室和這兩個年輕的科學工作者共同探討問題,或指導他們研究,終於使他們成長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

小女兒艾芙的興趣在文藝上,在小女兒艾芙的教育培養上,居裡夫人則是借用他人之長的教育方法,給艾芙儘可能地請來良好的音樂、舞蹈教師,送艾芙到藝術學校學習,並買來各種藝術、文學書籍,讓孩子走出家庭,學百家之長,開闊眼界,健康成長、成才。事實證明,居裡夫人的教育是成功的,兩個女兒在自己的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居裡夫人成功的教育方法啟示我們,在孩子幼小時,要對孩子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培養,其中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這是為孩子今後發展打下一個全面而堅實的基礎。

居裡夫人

然而,當孩子顯露出某項突出的興趣和能力時,也許這種興趣和父母當初的設想有悖,父母也儘量不要過於幹涉壓制。父母應該加以引導、培養,並創造環境和條件進行強化,使孩子儘快走向成功。

教子點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雖然我們沒有能力為孩子提供單獨的課堂,但是我們可以給孩子課餘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和色彩。一味地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喪失了追求知識的熱情和學習的幹勁。一旦發覺孩子在某方面有特長和興趣時,就要積極的引導,盡最大的努力為孩子提供追求理想的平臺,也許下一個科學家、藝術家就在我們的手中誕生。

居裡夫人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的愛情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但有趣的是,在那之前,她的女兒們甚至都不知道她們的母親很有名,直到她們在美國所到之處都受到成群結隊的記者和閃光燈的歡迎,她們才真正了解了她們母親的偉大。 4.伊雷娜·居裡在十幾歲時就開始教授輻射類課程 在女兒伊雷娜·居裡於1897年出生後,居裡夫人決心不放棄她的科學工作。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 鐳的「母親」瑪麗·居裡:榮譽就像玩具
    不為人知的諾獎花絮 【鐳的「母親」瑪麗·居裡:榮譽就像玩具】1903年,瑪麗·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吳健雄:造原子彈的袁世凱孫媳婦,無緣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瀏河鎮。根據族譜的排行,她屬於「健」字輩,家族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吳健雄雖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就得了「健雄」這個挺陽剛的名字。
  • 東方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她的老師們有多厲害
    居裡 吳健雄 吳健雄,幫楊振寧和李政道拿了諾貝爾獎,幫美國造原子彈,是「東方的居裡夫人」。 她的第一位老師是家父吳仲裔。
  • 名人英文情書:居裡先生給(後來的)居裡夫人的求愛信
    著名的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 (1859 - 1906)不僅和他的夫人瑪麗居裡共居一室,還共同分享著諾貝爾獎的榮譽。出生在波蘭的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在成為居裡夫人之前的本名)不僅年輕貌美,還和皮埃爾居裡一樣的聰穎過人。下面的信是皮埃爾居裡早期多次失敗的求婚中的一次。
  • 人工智慧與教育結合,如何帶來因材施教?
    而個性化且智能的學習方式則能夠實現因材施教,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果,成為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材施教從古至今一直是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從中國孔子和私塾的教育理念開始,到劍橋大學的傳統導師制度,都是踐行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方式的典型例子。
  • 母之鞠育 其善且遠:從蘇軾的成長中感悟母親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當然是母親程氏。程夫人出生名門,知書識理,通達賢惠,蘇軾待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富有赤心為民都與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由於父親在蘇軾出生後開始發奮圖強,閉門苦讀,後又進京趕考,落第後又一直在外遊歷,教育兩個孩子的重任都落在母親程夫人身上。可以說母親才是蘇軾兄弟第一個啟蒙老師。程夫人教育孩子頗有方法,在很多關於蘇軾的文章中都講到一則故事。
  • 居裡夫人,這個世界還欠她一個道歉
    居裡夫人,這個世界還欠她一個道歉 2020-12-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消失的愛人》女主,23歲成007最年輕的邦女郎,今演居裡夫人
    然而在這些榮譽背後,真實的居裡夫人卻很少有人了解。有一部影片,就講述了她的故事——《放射性物質》影片的名字,暗示著居裡夫人的一生。海報中,裴淳華飾演的居裡夫人手持著氯化鐳。瓶子裡的白色結晶發出了美麗的淡藍色螢光,這點夢幻般的光芒照亮了居裡夫人的臉龐。這位世界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她的一生所取得的榮譽,和放射性物質脫不了關係。
  •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傳記故事——《居裡夫人六大秘密傳記》十三
    當時,瑪麗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一方面要經受內心的煎熬,另一方面,她的理性又讓她不得不面對皮埃爾之死引起的一些重大問題:他遺下的研究工作怎麼辦?自己的前途如何?在處理完皮埃爾的後事之後,這些問題就成了燃眉之急。
  • 居裡夫人差點就能獲得三次諾貝爾獎!
    J·J·湯姆森在研究陰極射線實驗時,採用了與之前其他人實驗完全不同的方式,之前別人都是觀察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而他採用強電場,去研究陰極射線在電場中的偏轉,從而第一個發現了電偏轉現象,然後他根據陰極射線偏轉角和電場的強度,計算了電子的質荷比,成為第一個發現電子的人。
  • 【強國教育叢談】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實施路徑探析
    這實質也是「因材施教」的終極目標。馬克思主義教育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指導下,研究教育的過程與規律,並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實踐進行總結歸納,直至揭示出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奧秘。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育所施加的對象也是千人千面,一千人有一千種不同看法。稟賦、思維等方面的不同就決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
  • 「強國教育叢談」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實施路徑探析
    稟賦、思維等方面的不同就決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教育者必須發現和識別發現受教育者的性情和思維習慣等,注意和區分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情況和認知能力,採用符合其個性特質的教育方式,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因此,說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喚醒,好的教育就應該是通過「因材施教」喚醒受教育者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最大的潛能。
  • 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幫助美國造原子彈,連總統都親自接見她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無比傳奇的中國女科學家,她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核物理女王」等,她幫美國造原子彈,打破了美國許多傳統,連總統都親自接見她,她的名字叫吳健雄。1934年吳健雄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兩年後她去美國留學,順利完成了塞格瑞設計的原子核分裂產物實驗,為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作出了重要貢獻,而吳健雄也受邀參加了曼哈頓計劃,她是該計劃中唯一的中國女科學家,幫助美國造原子彈,許多人稱其為「原子彈之母」。
  • 《巨人》伊雷娜與艾倫改變有關,她又是如何說服後者?
    事實上,希斯特利亞要不遵從希茲尓國的提議,在13年的任期中多繁衍後代,要不就遵從軍方高層的意見,變成巨人去奪取吉克「獸之巨人」的能力。犧牲幸福or犧牲生命,艾倫無法改變這一命題本身,希斯特利亞則堅定選擇前者。或許,陰謀論與各方利益的慘雜,讓原本「單純」的牆內政權,猶如一灘渾水般無法看清。
  • 屑不但會遺傳還會傳染,妮可與伊雷娜誰更屑?
    目前屑魔女第十集已經更新啦,這集是伊蕾娜的母親,前代更屑魔女「灰之魔女」妮可與她的兩位小徒弟的專場哦。「灰之魔女」母女倆對,你沒有看錯,妮可的稱號也是「灰之魔女」不過妮可的這個灰和伊蕾娜的灰是不一樣的。
  • 她的背景震撼全世界,然而她貧窮地悄然離世,她就是中國的居裡夫人
    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的畢業照,前排長辮姑娘是22歲的何澤慧,後排最左邊是23歲的錢三強畢業後,錢三強被北平物理研究所所長選中,赴法國跟隨居裡夫人深造。她則帶著滿腔的報國情,和幾個男生一起,跑到南京軍工署求職,希望能打敗日本侵略者。結果男生們都被留下了,她卻因為是女生而被拒絕了。
  • 「中國居裡夫人」吳健雄:身在美國、心繫中國,在科研中實現自我
    專攻原子核研究,科研成果堪比「居裡夫人」。1936年,吳健雄遠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在期間聽聞此大學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索性,她打算去另外一所學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但是過程不是那麼順利,不過幾番周折下來,她還是就讀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