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房子拆遷,將一半資產給戰友女兒,親生兒女聽信都回來了

2020-12-12 海哥談社會

兒行千裡母擔憂,孩子出遠門,父母總是會替孩子擔心,怕他們在外面受苦受累。但是對於很多子女來說,工作以後就很少會跟父母聯繫,甚至有時候好幾年都不回去看看爸媽。前段時間一則報導稱,一位老人房子拆遷得到了一筆拆遷款。於是老人決定將拆遷款的50%給養女,剩下的給自己的親生子女。老人的決定讓他的親生子女很不滿意。老人為什麼要這麼對待自己的親生子女呢?

據老人描述,自己一共有5個子女,四個是親生的,最小的女兒是自己的養女,而這個養女是當兵時自己的戰友臨終前託付給他的。最近老人的房子拆遷,得到了一筆拆遷款,再三考慮以後,老人決定要拿出其中一半給自己的養女,剩下的再分給自己的親生子女。

老人的親生子女知道以後很不滿意,每天都去老人的家裡鬧。看到自己的女兒天天來鬧騰,老人也很生氣,於是質問他們,是不是沒這筆拆遷款,她們都不會回來。而子女們的回答也是很直接,表示老人要是公平分配她們也不會天天來鬧。

老人表示,自己的分配很公平。當年老人的老伴去世以後,只有養女每天來照顧他的衣食住行,其餘的四個女兒平時連電話都不打,更別提回來照顧他了。現在女兒是每天都過來了,但是並不是為了照顧他,而是為了錢才來的,老人感到很傷心。

老人還透露,自己和養女的父親是戰友,當年在一次訓練中,她的父親曾經救過老人一命。後來戰友臨死前把孩子託付給了他,這些年他一直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對待。

在老人看來,對於自己救命恩人的女兒,即使把錢都給她都不為過。老人的女兒則表示,明明她們才是親生女兒,自己的父親居然把養女當成親生女兒,簡直是不可理喻。而老人的回答讓女兒都沉默了:「這麼多年了,她早就是我的親生女兒了,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她比你們這些親生的強百倍千倍。」

是啊,誰說有血緣關係的才能使一家人,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都比親生女兒做得更好。老人最後說的那句養女都比你們親生的好引起了無數人的反思。有網友表示,錢是老人自己的,想怎麼分怎麼發,親生的又怎麼樣,做得這麼過分怎麼還好意思要錢。

贍養老人本就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平時有事的時候見不到人,分錢的時候跑得比誰都快。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心裡都清楚。這麼多年都沒盡到子女該盡的責任,這個時候也就不要舔著臉來要錢了,能分給你們一點已經是很不錯了。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中山狼」父親為拆遷費,把親生女兒趕出家:生而為人,應有良心
    他們父女原來居住的房子,是姥爺的。看著兒女結婚無房,就把宅子給了他們住。2006年,小崔的父母生活好轉,就在鄰村買了一套301樓房,但也並未把原來的宅子還給姥爺。他把301租了出去,把親生的正在上大學的女兒小崔的書和行李、生活必需品燒掉,並和後媽馬女士籌劃更大陰謀。
  • 「投票」永清一拆遷戶分房、分錢鬧出事!女兒能分一份嗎?
    可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不一樣了家裡的事情女兒出錢出力的也不少那麼如果女兒出嫁之後家裡拆遷了女兒能分一份嗎?感謝大家聽我講述我的家事,前段時間看爆料報導了一篇家庭拆遷鬧矛盾文章,目前我們家也是因為拆遷款和房鬧出同樣的事…請大家幫忙出出主意,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們家有我2兒一女,大兒子已經結婚有孩子,小兒還沒結婚,女兒是最小的也24歲結婚了,我們分了3套房和幾十萬存款,當時家人都挺高興的!
  • 我拆遷分200萬,兒女為分錢打架,「我的錢,輪不到你們做主」
    畢竟,兒女的前途比什麼都重要,不是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漸行漸遠的分別」嗎?這麼一想就安慰了。去年,我們這一片拆遷,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住了幾十年,雖然有感情了,但是從此告別髒亂差,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手裡還有了養老錢,還是讓大家喜不自禁。
  • 老人把四套拆遷房都給兒子,去女兒家養老被趕出來,網友:活該
    文|好孕姐天理循環,報應不爽,有些晚年悽慘的老人真的是自找的。刷到一個視頻,說家裡拆遷分了四套房,母親全給了兒子,最後因為兒子工作太忙,沒法照顧她,就去女兒家要求女兒養老照顧。結果女兒借房子是租的太小,住不下這一理由,把老人趕出去了。我看下面網友清一色的評論,都是痛斥這位母親,罵她活該,我自然也不例外,我覺得這樣的老人真的是活該,一點都不值得心疼,自找的!別覺得我說話難聽,生活中不乏這種重男輕女的老人,平時好處,財產房子全都了兒子,到養老需要照顧了找女兒,對女兒各種道德綁架。
  • 繼父把房留給親生女兒,繼女不幹了
    在她讀小學時,生父因車禍不幸離世,母親辛苦將她拉扯到讀大學,直到遇到繼父,兩人進行了婚姻登記,組成了新的家庭,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繼父也有個親生女兒,比我大兩歲多,其實我內心還是非常尊重繼父的,在我讀大學時,幫我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也頗為照顧。"
  • 父親抱怨6子女都不管他養老,老五:老宅拆遷6套房他全給繼子女
    高大姐說因為父親老糊塗了,家裡其他的拆遷房都被掛到了繼子女頭上,而他們六個親生兒女卻沒有分到,對此老五最是不滿。 老五要求父親寫個字據要把父親的那套房子留給自己的兒子,並要父親承諾房產證就寫自己兒子的名字。
  • 老人去世百萬遺產鄰居繼承一半,沒有血緣關係也可繼承遺產 | 民法...
    在浙江省某個村子就曾發生過孤寡老人去世之後,留下逾百萬元遺產、自己的鄰居繼承一半的例子。  村民蘇某早年喪夫,沒有兒女,其侄子對老人也有一定照顧。1990年,蘇某住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坍塌,村民徐某是蘇某多年的鄰居,這時徐某家蓋了新房,看到老人的房子已經成了危房,徐某乾脆把蘇某接到了自己家裡一起居住。  2012年,蘇某需要專人照顧護理。
  • 75歲老人滿腹辛酸:含辛茹苦撫養3個兒女,自己卻無家可歸
    很多幸福的家庭,都把家裡的老人當作寶貝一樣關心照顧著,老人心情好,身體好,是兒女的福氣,也是福報。 年輕的時候,為了孩子,做父母的哪怕再辛苦,再難,都會拼著命地給孩子力所能及的生活,把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一步步撫養成一個成年人,其中的辛苦,做了父母的都有深刻體會。
  • 「我管了爹30多年,爹要分房子了你來要財產」「爹給你造的房子」
    「我管了爹娘30多年,爹要分房子了你來要財產」「爹給你造的房子」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遲來的贍養父母親生了兩兒一女,老父親的戶口跟著小兒子,老母親的戶口和大兒子在一起,早些年,大兒子和小兒子紛紛要造房子,大兒子先造的房子,那時家裡窮,村裡很多人都是欠債造房子的
  • 「50萬養老錢留給保姆」,那些離開兒女的獨居老人,最後怎樣了?
    中國有句古話是養兒防老,年輕的時候,想盡辦法生兒子,年老後發現,兒子卻沒有女兒孝順,那些養女兒的都是貼心的小棉襖,生兒子的,只能是電話線對面的聲音。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那些看起來清清靜靜的家庭,其實內部早已亂成一鍋粥,就如葛大爺的事情。
  • 兒子把自己的房子出租,搬進父母房子裡住主臥:把房子過戶給孫女
    如今父母皆已過世,父母親房子卻被嫂子和侄女一直霸佔使用,小姑子(父母的女兒)認為父母的遺產房自己也應該有一半的繼承權,所以找到調解員希望能進行一次調解。兒子把自己的房子出租,搬進父母房子裡住主臥:把房子過戶給孫女。
  • 家有一兒一女,你以後會把財產分一半給女兒嗎?90後的回答很現實
    雖然現在很提倡男女平等,但是有些父母還是在分割財產的時候,把財產都留給兒子,而女兒幾乎都得不到什麼。特別是現在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有很多家庭中都會生上兩個孩子,而且有很多家庭都是生了一兒一女,那麼對於以後財產分割的問題,會不會把財產分一半給女兒90後的回答很意外,但是也很現實。
  • 娘家拆遷補償了70萬,我想要回我的那一份,弟弟的話卻讓我寒了心
    其實這些都無所謂,他們怎麼對我我管不著,但這是我的娘家,在娘家住著也是我的自由,我想住多久他們也管不著。弟弟結婚的時候,爸媽又給弟弟另蓋了一處房子,只是他們還沒有分家,雖然不在一起住,但是吃飯什麼的弟弟兩口子還是和爸媽在一起的。
  • 74歲老人生病後,3個兒女不照顧,還拿走存款,小26歲女友在身邊
    74歲老人生病後,3個兒女狠心丟下他,還拿走了父親20萬存款,凍結了他的180平房產,現在只有老人的小26歲女友照顧他。老人一直沒與原配妻子分開,如今與女友有一個13歲兒子。吳女士的男友王先生因腦梗入院。
  • 兒子拿了老人房子,卻不願給孤老養老,擺脫老人後追悔莫及
    好在那時雖然女兒遠嫁他鄉,兒子和兒媳住,但對自己還不錯,還生了個小孫子,讓我的情緒舒緩了不少。只是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樂觀,有一次兒子一臉惶恐,說是和同事合夥的一個項目,只差臨門一腳,急切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找我借著先墊著。兒女們知道我這除了自己和老伴住的,還有一套房子留著,都盯著那套房子,我也猜出了幾分兒子的用意。
  • 「兒女雙全」最幸福?20年後見分曉,一兒一女的家庭後悔了
    雖然說現在都提倡「生兒生女」都一樣,但是二胎開放以後,一些計劃要二胎的父母,還是對自己的二胎性別有一定的期待。早些年都說兒女雙全,是最幸福的家庭組合,時間慢慢過去,很多父母卻發現,隨之而來的一些矛盾也開始凸顯了。
  • ...立遺囑把房子留給親生女,繼女氣炸:我媽跟他一起買的…(「湘女e...
    來源:綜合自株洲晚報、瀟湘晨報、廣州普法、廣州日報都說血濃於水父母垂暮之年如果立一份遺囑受益人一般都是親生的兒女這本無可厚非在她讀小學時,生父因車禍不幸離世,母親辛苦將她拉扯到讀大學,直到遇到繼父,兩人進行了婚姻登記,組成了新的家庭。到如今,母親與繼父風雨同舟、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繼父也有個親生女兒,比我大兩歲多,其實我內心還是非常尊重繼父的,在我讀大學時,幫我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也頗為照顧。」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許多家庭中,面對兩個以上的子女時,大多數老人都會有所偏愛,也有老人從小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中有什麼好的總偏向兒子,忽略女兒,在財產分配上也是如此。但這樣做,極容易造成兒女間的矛盾,也會讓老人自己的晚年面臨困境。智慧的老人一般懂人性,他們明白子女也是人,他們身邊有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子女。
  • 杭州濱江最後一個城中村拆遷,別了,老房子!等你,新房子!
    如今,只待搬遷完畢,然後,這裡將興建起一幢幢漂亮的新房子。  老房子雖有萬般好,卻終會隨著時光遠去。老房子裡充斥著租客們熙熙攘攘的聲音,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甚至日日夜夜都要面對不小的安全隱患和責任風險。  擁擠的巷子裡停不下車,有時連電瓶車都要側身而過,更談不上為孩子們提供嬉戲打鬧、健康成長的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