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大理民族團結進步網絡電影《洱海情深》全面上線,該片於2019年12月11日在大理灣橋鎮古生村開機,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後期製作,目前已經完成國家廣電總局規劃報備和雲南省廣電局上線備案,今天將在騰訊、嗶哩嗶哩網絡平臺上線!
《洱海情深》是由中共大理州委統戰部、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大理州生態環境局、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中共南澗縣委、南澗縣人民政府、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題材重大、立意深刻、主題鮮明、故事感人,內容豐富、畫面優美、充滿正能量的網絡電影。
影片是在2015年中央領導對洱海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大理州各級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為保護洱海作出不懈努力的背景下,緊緊圍繞民族團結、洱海保護、脫貧攻堅的時代主題,挖掘大理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示各民族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幸福生活,體現大理各族人民崇尚自然、珍視團結、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
影片以古生村為敘事主場景,講述了洱海邊的白族姑娘阿紫和無量山的彝族小夥阿龍在美麗的洱海邊通過共同的音樂愛好,傳承白族大本曲和彝族山歌。在阿龍和阿紫相知相戀的過程中,開客棧的阿紫家遇到了政府推進洱海保護的專項治理工作,兩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客棧自願停業整頓搬遷,攜手共渡難關的感人故事。其中發生了一系列誤會和矛盾衝突,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影片故事脈絡清晰、結構合理,情感真切,劇情跌宕起伏,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可視性。影片始終貫穿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理念,通過解讀南詔德化碑,表述大理民族團結融合的歷史淵源,彰顯了民族文化藝術的魅力,充分運用大本曲、跳菜藝術作為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巧妙的宣傳渲染了大理民族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的特殊作用。
一個好的題材是創作一部好作品之源,一個好的故事是一部好作品之魂,一個好的團隊是一部好作品之基。《洱海情深》由雲南睿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由在全國和雲南業界內對大理充滿激情和情懷的專業團隊執行,該團隊2018年執行拍攝的微電影《朝山·朝山》曾經榮獲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好作品獎。
該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民族特色的原汁原味,以大理本地方言作為影片基礎語言,選用的都是頗具白族和彝族代表性的本地演員,中國著名彝族演員、歌手、音樂人、被譽為「歌壇轟炸機」的高洪章、南澗縣歌舞團的老藝術家阿本枝、白族大本曲非遺傳承人趙政忠、大理州白劇團青年演員楊洋等一批優秀演員。
(演員 高洪章、楊洋飾演阿龍、阿紫)
(演員 趙政忠飾演楊家儒老師)
(演員 張亞麗飾演阿龍媽)
(演員 阿本枝飾演阿龍爹)
網絡電影《洱海情深》蘊含著白族、彝族年輕男女之間美好愛情的願景,在困難面前各民族互幫互助的成就和感動,輔以大理美麗的山水風光,波瀾壯闊的洱海、歷史厚重的古生村、秀美壯麗的無量山脈,運用電影的形式,以網絡為載體最大程度上展現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產生名城山水的轟動效應,達到進一步對外宣傳大理文化,展現大理民族示範區的創建成效和洱海保護新成果的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