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裡生意經:60後在運動,Z世代在「養生」

2021-01-18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作者丨王舉舉,編輯丨杜仲

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傳統線下健身房受到了大衝擊,很多人開始重新看待自己的運動健身行為。

疫情將健身行業割裂成兩個世界:線下健身房大洗牌,線上出現運動科技領域獨角獸。此外,帕梅拉們成為各大平臺新寵,筋膜槍、Lululemon瑜伽褲也成為年輕人運動前必買裝備。

觀潮新消費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近1/2健身房因疫情倒閉。雖然線下健身房遭遇了寒冬,但健身App們卻迎來了春天。

數據分析公司Mo Engage的數據顯示,2020年Q1到Q2,全球健康和健身應用下載量同比增長46%。

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網際網路健身跑得很快,具有代表性的Keep日前也宣布完成了3.6億美元的F輪融資,估值達20億美元。背後更是聚集了軟銀願景基金、高瓴資本、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等明星資本。

國內發生的事情,國外也在重複,在線經濟成為2020年美國二級市場最火的主題。社交健身公司Peloton在一年之內市值上漲6倍,超470億美元。

最新財報顯示,Peloton的收入達到7.6億美元,相較上一季度增長2倍多,並預計在下個財報季達到10億美元。而就在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Peloton還虧損近5000萬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環顧四周,大部分60後開始健身,而90後、Z世代們又懶又忙,寄希望於養生。

尤其是年輕的職場人,不敢看體檢報告,但「喝冰啤酒加枸杞,按完肩頸去蹦迪」。討論話題總圍繞「減肥」「脫髮」「按摩」等等,食補、保健品、各類儀器等成為日常開支的一部分,花式購物緩解健康焦慮。

當大健康成為人們的基本需求,健身行業也迎來了新的十年。

1、浩沙之痛,健身冰火兩重天

不可否認,中國健身行業正迎來一次絕佳的增長期。

據統計,2019年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雖然僅為4.9%,遠低於美國20.3%的滲透率,但會員絕對數量已達6812萬,健身房共10.82萬家,均超過美國。

政府也在大力拉動體育消費,促進全民健身:2014年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消費者詬病頗多的健身房預付費制度進行規範;先後出臺一系列文件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等。

但面對市場機遇,中國健身行業也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期。經營不善、閉店跑路的故事依然在上演。疫情之前,健身連鎖品牌浩沙的全國直營門店就曾一夜關閉,更別提疫情陰影下大小工作室、俱樂部所處的生存困境。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健身行業實體門店將近10萬家,閉店門店接近8000家,突破歷史新高。2020年受疫情影響,閉店數量持續在增長。

疫情只是加劇了健身房倒閉潮,其實線下健身行業早已危機四伏。

健身房雖然是舶來品,但在中國發展已有三十年之久。以1999年成立的浩沙健身為例,2009年其門店達到86家,成為當年行業門店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品牌。高光時刻,浩沙單月總門店營業額曾經過億。

2017年,浩沙健身以現金方式,收購「諾伯曼」、「超越健身」兩大品牌總共50家門店,使得公司總門店規模達到150家,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連鎖健身房之一。

然而,快速擴張門店使得負債纍纍的浩沙雪上加霜。把希望寄託於低價出售年卡和員工持股等,也難掩浩沙衰敗的頹勢。此外,行業毛利率超過40%,健身房越開越多,同質化嚴重。

2019年5月25日,浩沙兩大主要股東施洪流和施鴻雁,因欠款12億元及利息,被泉州中院列為失信人員執行名單。同月,浩沙健身全國各地150多家門店陸續關店、轉手。

「中國的健身房產業全部虧損,沒有一家賺錢的,都是負利潤。」樂刻健身創始人兼CEO韓偉表示。在他看來,浩沙的倒閉歸根到底問題還是在於「預售」這種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本身,這些收入不是健身房的盈利,而是負債。

收購、轉讓、關停,浩沙健身的遭遇是整個健身房行業的縮影。2018年健身行業報告數據顯示,近84%的健身俱樂部熬不過12個月。

大部分傳統健身房通過預售年卡、打包私教課盈利,然後進入「開店-發卡-再開店-再發卡」的循環模式。雖然預付費模式讓健身房實現了快速的資金回流,但其實帳面上根本沒有應急資金儲備。

此外,很多健身房銷售為獲取更多用戶不斷降低會員年費,這便和運營成本完全不匹配,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現「員工賺錢、教練賺錢、銷售賺錢、老闆不賺錢」。加上體驗差,很多消費者辦完卡去的次數屈指可數,也不會再續。

樂刻聯合創始人夏東認為:「中國商業健身俱樂部通常採用預售的方式,綁定消費者一年甚至多年的消費選擇。這不僅抬高大眾健身門檻,同時容易形成賺『用戶不來』的錢的商業模式。」

他還表示,「是有很多健身房跑路,但不是誰一開始就想跑。問題解決不了,只能關店。健身對人都是剛需,所以門檻要低,體驗要好,用戶是活的才有價值。」

2、網際網路健身逆勢擴張

線下健身行業陣痛的同時,網際網路健身帶來了新生機。

網際網路健身從誕生到現在時間並不長,Keep、超級猩猩、樂刻等都創建於2014~2015年期間。2014-2016年「雲健身」企業持續爆發增長,3年共成立189家公司,佔總量的60%。不過,2015年融資熱潮後,資本有所降溫。

2014年,超級猩猩第一個貨櫃自助健身艙在深圳落地,拉開了網際網路健身房玩法的序幕;2015年,Keep誕生,為用戶提供線上運動內容和記錄的健身工具;咕咚、悅跑圈等則從跑步場景切入,主攻運動工具和社區。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運動平臺的數據也得到了驚人增長。根據QuestMobile《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報告》,今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8928萬,同比接近100%。

一般網際網路健身線上主要提供各類健身課程教學、計步、社區等功能;線下則聚焦健身房場景,主要有自營新型健身房或改造傳統健身房兩種方式。其中,Keep在 2018年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開設了線下健身房Keepland,結合線上課程,通過單次付費方式實現。

2014年成立至今,Keep已經完成8輪融資,估值超20億美元,並在2020年宣布整體盈利。截至目前,Keep會員數量突破1000萬,有3億用戶獲得過家庭場景下的運動服務。內容上,Keep自研課程超1200套,還引進了帕梅拉、周六野等運動達人。

不難發現,Keep正從工具、矩陣、平臺朝生態發展。在線上內容服務不斷擴充和豐富的同時,2020 年推出的家庭運動領域產品——Keep 智能動感單車,集硬體、內容、數據、教練和用戶社群於一體,看起來Keep在對標複製Peloton。

另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樂刻,成立5年已布局500多家線下門店,註冊會員數超500萬,平臺教練9000餘名。2020年樂刻新拓展9座新城,落地近200家新門店, 2020年雙11,樂刻全平臺銷售額達1.71億元。

樂刻推出月卡的付費模式讓用戶的決策門檻大幅下降。百元月卡不限次數,讓90%的人沒有決策成本。年卡變月卡還涉及企業的運營邏輯的本質變化,從營銷導向變成運營導向。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夏東

「樂刻創辦時就確定了兩個原則,第一要做90%人的生意,只有這樣才能變成一個大生意;第二一定要賺『用戶來』的錢,沒有任何一個行業靠賺用戶不來的錢能夠成長出大公司,能夠可複製、可發展的擴大。」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夏東表示,「在中國做健身,不是沒有需求,是沒有好的供給。」

和Keep不同,樂刻多次強調其本質不是一家零售連鎖而是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俱樂部提供供應鏈端和運營端支持。相比於其他SaaS系統,樂刻不僅提供技術工具,實現業務在線化和人貨場的數位化,還利用自身模式推動傳統俱樂部商業模式轉變,變年卡為月卡、教練實現平臺化等。

觀潮新消費根據網絡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中國健身行業共計發生20起融資,融資金額超10億元。其中,家庭智能健身相關5起、健康食品領域4家公司獲得7起融資。

此外,國內的消費者更喜歡瑜伽、舞蹈、拳擊、力量、HIIT等健身方式。線上健身崛起的同時,家庭健身器械如筋膜槍、瑜伽墊等,以及蛋白粉、低卡食物等備受市場追捧。

3、Z世代:養生VS新健身遊戲

阿里發布的《職場運動白皮書》數據顯示,82%的職場人士選擇走路或跑步作為運動方式,84%的職場人士沒有堅持運動的習慣,44%的職場人士每天運動不到5000步。在阻礙職場運動的原因中,「沒人一起運動」佔比23%,「光說不動派」佔比23%。

60後在運動,Z世代在養生。

年齡維度上,60後每天平均運動步數最多,90後每天平均運動步數最少。90後每天運動5000步以上的佔比51%,80後每天運動5000步以上的佔比59%,70後每天運動5000步以上的佔比63%,60後每天運動5000步以上的佔比66%。

俗話說,三分靠練,七分靠吃。Z世代更宅、不愛運動。幾乎每兩個Z世代中就有一個宅人,他們非常遵循「吃」,並發展到玩穿。

2020年,健身食品相關領域4家公司獲得7起融資。其中,ffit8一根蛋白棒一年就賣了一個億;鯊魚菲特上線僅一年,其核心產品即食雞胸肉已成為天貓細分品類第一名。上線18個月,單月銷售額從零到突破2000萬元。

除了吃之外,2020年大火的還有任天堂健身環。最具代表性的《健身環大冒險》家庭健身遊戲,發售價一度從550元炒到近2000元,被稱為2020年最值得投資的理財產品。

遊戲中,玩家通過類似普拉提環的彈性健身環Ring-Con,和識別下肢運動的腿部固定帶Leg Strap,來實現遊戲主角的冒險作戰,此類遊戲完全滿足「宅」一族日常運動所需。

一位00後宅青年對觀潮新消費表示,疫情期間習慣每天玩健身環,並同時控制飲食,一年瘦了十幾斤,現在也保持每周2次的頻率。

當然,不管運動不運動,儀式感也要有,Z世代的運動裝備也十分齊全。對年輕的健身人士來說,尤其是年輕女性,標配除了瑜伽墊、筋膜槍,還有要有Lululemon 的瑜伽褲。

專為女性打造的瑜伽服的Lululemon,不僅從功能性上把瑜伽褲做到了極致,還將運動與休閒結合了起來,更具時尚性,自然就吸引住了年輕女生。越來越多的女性能接受千元左右的瑜伽褲,並認為穿上逛街是一種潮流。

Lululemon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本季銷售額同比大漲22%至11.17億美元,毛利率提升至56%,淨利潤大漲12.3%至1.43億美元。總市值也從2019年的250億美元,翻倍到至今的450億美元,超過阿迪達斯市值。

4、結語:健身迎來新十年

中國運動健身行業滲透率和健身房留存率低,但其實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場。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指南》據統計,2016年至2025年,中國運動健身人數將以39%的速率增長,2025年將增至3萬億。

家庭科技健身品牌FITURE認為,未來國內的家庭健身市場,將迎來巨大且快速的增長。然而,目前中國家庭健身的階段還處於以APP類內容服務為主,消費者獲取健身課程的方式還是以單方面的內容播放服務為主。

沙利文在中國健身房行業概覽報告指出,中國健身房行業線下線上將進一步融合,健身房數字程度上升;另外則是,盈利多元化發展,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如對外提供場地租賃、團體授課等服務;售賣運動器材、營養補給、運動服飾等。

從業態上看,24小時健身房、智慧健身房等不斷湧現以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從服務看,目前針對女性塑形、減脂等課程較多,現在也增加了男性健美需求、青少年鍛鍊需求、中老年運動損傷復健需求等。

此外,隨著中產階級和Z世代的崛起,健身不僅僅是運動,還有減輕壓力、社交等多重需求。但大部分消費者仍未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通過硬體、內容和場景切入,保證用戶持續使用的智能化健身也是未來的趨勢。

從線下健身房的潮起潮落,到線上健身的方興未艾,不管如何,健身行業都將迎來持續增長,線上線下更加融合。教練、課程將成為生態中最重要的部分,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更便捷+內容多元化是健身行業最核心的用戶價值所在。

人們對健康的熱愛從未改變,健身行業的新十年已來臨。

相關焦點

  • 解碼「Z世代」:95後、00後最愛什麼?
    QuestMobile發布的《Z世代洞察報告》則稱, 「相對於微信,Z世代對QQ有獨特的偏愛。」95後從小使用QQ,幼年結識的老朋友也基本都活躍在QQ空間裡,所以他們對QQ有特殊的感情。他們更樂於表達自己,對於精彩內容,更喜歡在QQ空間與他人分享。
  • 後疫情時代,如何做Z世代的生意?
    Z世代將如何影響消費市場、改變商業世界?國際Z世代專家Jason Dorsey認為,受益於技術民主化,年輕的Z世代取代富裕階層成為消費趨勢的引領者,尤其是在科技消費領域。在消費、財務工具和工作方式上,Z世代的偏好與其他世代有很大不同:消費偏好方面,Z世代願意為服裝花更多的錢,奉行輕奢理念;財務工具方面,Z世代擁抱移動銀行業務;工作方式方面,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在家辦公的接納度高。
  • 什麼是z世代 B站成為Z世代聚集地
    什麼是z世代 B站成為Z世代聚集地 來源:www.18183.com作者:藍藍鳳時間:2020-11-27 立足於二次元的B站聚集了各種流行時尚的產物,成為Z世代年輕人聚集的最大泛娛樂社區
  • Z世代強勢佔據C位,你恐怕低估了他們
    在中國,人們一般把不同時代的人歸為「xx後」,比如80後、90後、00後 而在美國,人們更習慣把不同世代的人 按X、Y、Z劃分 X世代為80前,即「65 - 80」這個區間 Y世代為80、90後,即「81 - 95」這個區間
  • 你真的了解Z世代嗎?
    最近新發布的Z世代營銷報告為我們構建了一幅Z世代用戶畫像,Social Stories對此進行了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85%的Z世代最喜歡YouTube,32%的人在社交媒體中使用YouTube最多;69%的Z世代最喜歡Snapchat,35%的人在社交媒體中使用Snapchat最多;72%的Z世代喜歡Instagram,15%的人在社交媒體中使用Instagram最多。
  • Z世代消費力爆發,「舌尖嚴選」靠什麼抓住他們的心?
    【Z世代的消費風暴已經成型】Z世代,特指1995年至2010年之間出生的人群,你也可以稱呼他們為"後浪"。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Z人群,人數已達1.49億。隨著近幾年市場消費主力的轉移,Z世代開始收穫越來越多的關注,Z世代的消費能力也正快速增長。在中國,Z世代的開支達人民幣4萬億,開銷佔全國家庭總開支的約13%,他們正成為當下市場的消費擔當。
  • 2020掘金Z世代:如何做好這2.6億年輕人的生意?
    與此同時,更年輕的一代人——Z世代,正作為當代年輕人的代名詞而頻繁提起。Z世代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指的是在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後出生的人)。他們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觸網接觸的就是智能屏幕。是受到網際網路、即時通訊、智能硬體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
  • 廣告如何融進Z世代消費群
    直到網際網路時代,相傳Z世代對待媒介和廣告的態度十分開放。圍繞這個世代的商業包括廣告戰略上的探究悄然擴大。那麼,這意味著廣告可以為所欲為了?不一定。一、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有相關數據調查,Z世代在新消費趨勢下衍生出了4個消費態度。分別是潮流式養生、懶系生活、顏值主義、對娛樂的純粹。
  • Z世代群體的品牌價值和消費觀念
    2019年已經沒有20多歲的80後了,而Z世代主力軍95後年齡最大的已經有了不少工作經驗,而其餘多數的Z世代已經進入大學,Z世代的消費理念生活習慣,都與80後90後有很大不同。目前Z世代進入了社會大眾視線,成為企業未來中國社會上的主力軍,是現在這個世界上最主流的人群之一,佔據一個很大的比例。由於人口統計學的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z世代國家,擁有以億為單位的Z世代人群,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量。
  • Z世代洞察的結果和影響作用
    它是指在2009年以前,直至1995年出生的人群,對於這類人群在不同側面進行觀察,對他們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上的變化進行分析,就被叫做Z世代洞察。這種洞察目前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夠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更多發展線索,讓整個社會發展適應消費者群體和消費者心理。
  • 抓住3.7億人的生意機會,這是一份了解95後的權威指南|Z世代
    另一方面,因為Z世代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更加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比較高,所以他們更加看重消費的質量,更願意為內容付費,且對內容的要求也更為嚴苛。Z世代在哪裡消費社交網絡是Z世代最重要的消費場景。在這裡,他們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平臺。在歐美等地,Snapchat(閱後即焚,一款社交軟體)是Z世代最常聚集的社交網絡平臺,目前月活有2.4億人,其中60%以上的用戶都在24歲以下。
  • 「桌遊推薦」減肥不可棄,美食更不可負——《再見了卡路裡》
    2018年,開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成了年度爆款喜劇,其插曲《卡路裡》也成了風靡大江南北的廣場舞神曲。尤其是那句為歌曲「注入靈魂」的吶喊:「燃燒我的卡路裡!」更是憑實力入選了當年十大網絡用語。除了電影加持、旋律洗腦、歌詞魔性,《卡路裡》能成為年度神曲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大環境——全民談養生,減肥成剛需。
  • Z世代群體活躍的主要圈子有哪些
    Z世代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不同的世代,對於品牌,這是有機會一起既是一個挑戰,可以通過一些品牌的經驗可以發現,品牌打入代Z世代的圈子有一些創新,高顏值的樣子,新的產品理念,加上一些黑技術
  • 「Z世代」的衝擊力
    「Z世代」的若干特點 所謂「Z世代」,類似中國常說的「95後」,是西方對於世代描述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從1995年到二十一世紀的最初十年出生的世代。二是他們出生在西方經濟發展較為順暢的「冷戰後」階段,是在相對普遍富裕時代成長的,基本上多數天然屬於中產群體,其消費力的影響不容小覷。並對其上幾代人產生相當影響,也更重視自我的感受和體驗。這些特點在他們逐漸成長的過程之中都在顯現出來。
  • Z世代大學生群體社交的關鍵鑰匙——二次元文化體系
    ,同時也是一種屬於Z世代大學生群體新的語言符號。校果研究院通過對大多數Z世代大學生群體的觀察分析研究發現: Z世代大學生對動漫等相關周邊話題的交流與討論趨勢日益增強,動漫等周邊群體也在不斷壯大。Z世代大學生群體話語體系的趨勢將成為校園營銷推廣的切入點。
  •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時間:2020-12-22 19: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Z世代是什麼,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 Z世代!
    根據全球信息提供商IHS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乘用車首購用戶中,90後消費群體高達58%,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經濟基礎好,獨立性強,富有運動和創新基因。他們喜歡將個人需求與品牌、技術等多種因素相結合,追求智能化、運動化和個性化產品。
  •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
    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氣功,我國古代講究養生的人,大都特別注重氣的因素,所以人們稱養生家為鍊氣士。鍊氣的方法,隨派別傳承的不同而有異。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它分為醫療的、武術的和宗教的三大類。
  • 探究「Z世代」的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作者|RR 很多人眼中的Z世代,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印象和標籤。其實,叛逆和二次元等詞彙都不足以描述他們,作為完全成長於數字時代的群體,Z世代對網際網路、社交、娛樂都有著獨特的觀念和態度。他們不論從內容興趣、日常消費,還是社交互動來看,都呈現著全新的特徵。
  • 活在「面具」下的Z世代女孩
    當80後開始泡枸杞,90後變得「佛系」,00後卻正在變美的路上對自己下著「狠手」。相比美國Z世代早早財務獨立,普遍因學致貧的負翁狀態,中國的Z世代在經濟上仍與家庭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僅學費和生活費普遍仍由父母承擔,大學校園的消費攀比之風盛行,高校市場正在被當做社會消費增量市場來看待。這一部分所謂的增量,是通過親情的槓桿拉低消費決策,以Z世代的名義讓家庭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