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位神仙了。他曾在西遊記中多次出場,兩次招安大聖,為人溫文爾雅。有很多人對這位太白金星很是喜歡。但是太白金星真的是一個很溫和的神麼。
西遊記給了我們很多的固有印象,真正道教體系的太白金星其實並不是一個性格溫柔的神。
最近比較大火的小說《我師兄太穩健了》,在原有的洪荒體系上刻畫了一個以穩健著稱的太白金星的形象,讓我也對這位道教的神仙充滿興趣。
太白金星是否出身西方靈山呢
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到花果山招安孫悟空之時,曾對大聖言說:「我乃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下界請你上天」。
對於太白金星的出身其實是有爭議的,一說太白金星已經在自我介紹中,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場和出身,所以他應該是站西方靈山的。
另一說是太白金星所指的西方與靈山並不是一個,太白,金星,名二實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啟明,長庚。日出為啟明,日落時為長庚,所以指的是方位,而不是西方教。
太白金星一直都是道教體系的神仙,但是如果要是按照細思極恐的陰謀論去看待西遊的話,我更傾向於太白金星的出身其實是靈山的。不對之處,請見諒。
(一)太白金星的地位非同一般,表面上看太白金星其實是溫和的玉帝信使,兩次招安大聖,都是由太白金星到花果山說服孫悟空的。然而在招安之前,玉帝曾召集群臣商議如何對待孫悟空這個妖猴,大部分的臣屬還是傾向於徵討大聖的。
但是就在玉帝下旨之時,太白金星兩次打斷玉帝旨意,並且希望能招安孫悟空,為天庭所有,這明顯是違背玉帝意思的奏表,最後卻被採納了,說明太白金星並不是一個和其他神一樣的下屬,而是在隱晦的表明如來的意思。玉帝又為什麼要聽取如來的想法呢。
當最後大聖大鬧凌霄的時候,我知道了,玉帝說出了一句信息量特別大的話:快去西方請如來佛祖。最後大聖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西天取經。
玉帝真的沒有戰鬥力麼,作為天庭之主,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是不可能沒有一戰之力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請如來。
本身就說明,兩位應該是達成了一個平衡或者說針對取經的協議,而太白金星本就不同於其他大臣,在玉帝下旨之後還要推翻,並且幫助孫悟空免遭圍剿,自報家門來自西方,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二)太白金星可能戰鬥力很高,太白金星,在神話歷史傳說中一直都是主殺伐,戰爭之神,陰陽家也認為其為武神,所以太白金星最起碼的謀略和戰鬥力應該是具備的,西遊記中給我的印象,似乎只是一個溫和的老神仙。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隱藏自己,不露鋒芒。只是為了完成自己在天庭的任務,順利的幫助孫悟空成功走上打出天庭,西天取經之路,保證孫悟空按照劇本前進,才是他在天庭最大的任務。
(三)太白金星曾經在和孫悟空的對話中,隱晦地點出,他能西天取經,自己的功勞有多大。西遊記八十三回中,唐僧師徒,受到白毛老鼠精刁難,孫悟空發現和託塔天王李靖有關係,找玉帝評理,他們在對話中,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是太白金星所說:當年在花果山為怪,是老身力奏,封你做齊天大聖。你又不守本分,偷桃盜酒,竊老君之丹,如此如此,才得個無滅無生。若不是我,你如何得到今日?」
那孫悟空的今日如何?
成為了戴上緊箍的取經人,而不再是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的齊天大聖,成為了西天取經,最後成佛,東渡佛法的急先鋒,而不再是那個,自由自在,沒有拘束的美猴王。
得到利益的是如來和玉帝,西方招兵買馬,廣傳教義,得益的是玉帝,西方壯大,與道教對立,平衡三清的勢力。而在其中起到作用的太白金星,圓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