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標註臺灣為「臺北及周圍地區」列中國省份,臺媒氣急敗壞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臺灣「中央社」6日發文聲稱世界衛生組織(WHO)「荒謬行徑再一樁」,如此氣急敗壞的原因則是,WHO發布的第16期疫情報告將臺灣標註為「Taipei and environs(臺北及周圍地區)」,列在中國省份區域及城市的表格裡,並同步在附註欄載明,中國確診病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臺北及周邊地區。

「中央社」對此宣稱這是「政治荒謬」,並聲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WHO「排除臺灣參與會議,讓臺灣無法從WHO得到實時、有用的信息」,「在名稱上大玩文字遊戲打壓臺灣」云云。「中央社」甚至公然叫囂「將臺灣視為中國一部分誤導國際視聽」,「導致國際社會混淆,將臺灣當成中國一部分,造成其他國家誤解」。

臺灣「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是由臺當局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實際上,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屢屢借疫情做出一系列「政治荒謬」行徑的恰恰是臺當局自己。

自疫情暴發後,臺當局屢次趁機炒作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話題,其主要論調是「臺灣缺席世衛組織會造成國際防疫缺口」。不僅如此,臺當局所謂「友邦」史瓦帝尼的代表也在WHO執行委員會第146屆會議上不顧主要議題,強行加戲妄稱「臺灣沒有辦法得到WHO以及國際衛生條例的支持」。結果被會議主席直接以「你可以停止嗎?」打斷。

據媒體此前報導,中方代表在會議上對此回應,史瓦帝尼代表的發言明顯炒作臺灣問題,純屬政治動機,已經偏離會議主題。主持會議的中谷比呂樹主席隨後並未繼續讓其他國家代表發言,而是請中國代表繼續講話,議題回到技術層面討論。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雖然「中央社」在報導中提到WHO疫情報告的涉臺標註幾經變動:WHO在1月22日第2期疫情報告中以「Taiwan, China(中國,臺灣)」標註、23日報告更改為「Taipei Municipality(臺北直轄市)」、25日改為Taipei(臺北)、5日改為「Taipei and environs(臺北及周圍地區)」。但標註無論為何,臺灣始終列在中國省份區域及城市的表格裡。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3日回答有關臺灣受疫情影響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等問題時表示,WHO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聯合國專門機構,臺灣參與WHO等國際組織活動,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通過兩岸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華春瑩還指出,臺灣地區能夠及時獲取世衛組織發布的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臺灣地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也能夠及時向世衛組織通報。這些安排都確保了無論是島內還是國際上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臺灣地區均可及時有效應對。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月4日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涉臺問題表示:「我們始終關心臺灣地區同胞的健康福祉,臺灣地區在獲取疫情信息方面不存在障礙。」

馬曉光強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關兩岸同胞生命安全,是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大事。民進黨當局應當停止一切以疫情為藉口的政治炒作和政治化操弄,停止幹擾疫情防控工作。」

相關焦點

  • 美大學疫情地圖將臺灣標為「中國臺北及周邊地區」,臺網友這麼說
    今天(11日),多家臺媒報導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的一份新冠肺炎世界疫情地圖,將臺灣標註為「中國臺北及周邊地區」。有島內網民對此表示,這不是很正常嗎?美國就沒有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還有網民發現,該學校正是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的母校。
  • 臺北市府參加國際組織,被標註「中國的一省」,深綠議員氣急敗壞
    臺北市資訊局參與「國際開放標準組織」,不過「時代力量」籍臺北市議員林穎孟發現,國籍一欄被標註為「臺灣-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她氣急敗壞炮轟,我們的國籍被標示為中國一省,但臺北市府秘書處及資訊局竟都對此事完全不知情、後知後覺,市政府對於國際事務完全心不在焉
  • 臺灣已經是WHO觀察員,還想藉助疫情更進一步?
    臺媒當時對臺灣拿到世衛組織觀察員身份的報導,也認為其前提是堅持了「一個中國」原則而另一些臺灣學者則保守地認為這只是臺灣的一種「適度」突破。在臺灣尋求建立「正式國際關係」的過程中,他們對「中國大陸的領導人願意放寬臺灣對某些國際需求的限制」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ZARA官網標註「中國臺灣」 民進黨又氣炸了
    蔡英文(視覺中國)原標題:ZARA官網標註「中國臺灣」 民進黨又氣炸了(圖)海外網12月22日電 近日有島內網友發現,ZARA臺灣官網已標示為「中國臺灣」。這一消息,讓部分民進黨官員「跳腳」。高嘉瑜自曝襯衫是在ZARA買的,有網友登陸ZARA臺灣官網發現網站標示為「中國臺灣」,對此,ZARA臺灣公司回應,官網由國外總公司負責,包括「中國臺灣」的名稱,臺灣地區公司沒有權力更改,也不多作回應。
  • 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臺媒怎麼看?
    公開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為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增速為2.73%。福建省2019年GDP達到了4.23萬億元(經濟增速高達7.6%),一舉反超臺灣。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
  • 「臺灣國」都上臺鐵臺北站路牌了 島內網友:胡搞瞎搞
    臺灣鐵路臺北站日前被曝,其導覽圖等告示牌上的英文翻譯出現「臺灣國」(Republic of Taiwan)字樣。對此 ,國民黨批評,蔡英文當局用小動作搞「臺獨」,要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另有島內網友評論稱,就算廠商做錯,為什麼臺當局沒有人監管,「胡搞瞎搞」。
  • 上半年各省份GDP:粵蘇繼續領跑、臺灣第7、福建第8、上海第12名
    來源:南生今世說除了中國大陸31省份外,中國臺灣地區也公布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了——同比實際增長0.41%。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59%,第二季度同比實際下降0.73%。上半年,臺灣GDP約為21537.42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臺灣地區完成的GDP約為92007.93億新臺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41%。按上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1537.42億元人民幣,約合3062.81億美元。
  • 臺媒爆料美偵察機飛越臺北 臺軍緊急否認:假訊息
    原標題:臺媒爆料美偵察機飛越臺北,臺軍緊急否認:此為假訊息[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針對21日臺灣媒體爆料稱,「美軍RC-135W偵察機,疑飛越臺北上空?」當天下午臺軍駁斥稱,「此為假訊息」。
  • 2020臺北夏季旅展開幕 兩岸展區邀臺灣民眾「雲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7月17日電(記者傅雙琪、祁星)和毛茸茸的熊貓握手、與紫禁城天壇合影、體驗「騎行中華」動感單車……17日開幕的2020臺北夏季旅展上,兩岸展區為臺灣民眾提供了「雲遊」大陸的多樣化體驗。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介紹,這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海旅會在臺灣參加的第一場旅遊展會。這次兩岸展區面積達225平方米,以「美麗中華——雲·遊大陸」為主題,設置了AR體感互動拍照區、單車騎行體驗區、LED多媒體展示舞臺、好康產品販售區和文宣資料打卡區等。
  • 深夜,臺灣地區試射飛彈,火光劃破夜空,臺媒:巨響傳遍東海岸
    據環球時報6月11日報導,臺灣地區於6月11日晚間試射了多枚神秘飛彈,臺媒猜測疑似為「愛國者」防空飛彈和「天弓三型」增程防空飛彈。這是繼4月份進行飛彈試射後,臺灣科研機構6月11日晚間又再度於屏東九鵬基地以及臺東成功發射飛彈。
  • 臺媒曝林書豪已取得臺灣地區「護照」
    8月18日,臺灣資深籃球媒體人魏冠中透露,效力於北京首鋼男籃的外援林書豪已經申請了中國臺灣地區「護照」。不過,林書豪打CBA依舊是外援身份。有島內媒體認為,林書豪此舉最大受惠者將是CBA球隊,因為根據大陸對臺26條規定,林書豪若仍在CBA效力,將可望被視為本土球員。
  • 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
    原標題: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以「城市防疫 智慧經濟」為主題的「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22日通過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臺媒稱,在兩岸交流凍結與疫情衝擊下,雙城論壇持續召開,是彼此釋出善意。據臺灣《旺報》7月22日報導,上海市長龔正透過視頻模式進行開幕致詞,表示「疫情可以阻礙我們面對面,但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也強調應秉持兩岸一家親,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凝聚更多共識,加強後疫情的交流合作。
  • 名稱被國際組織改為「中華臺北」,臺醫事團體抗議未獲回應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新聞網、《聯合報》等臺媒1月10日報導,國際醫事放射師聯盟(ISRRT)將醫事放射學會、放射師公會全臺聯合會會員名稱的「臺灣」改為「中華臺北」。臺灣團體雖已表達抗議,但未獲回應。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聲稱,臺灣公共衛生世界第一,對此矮化無法接受。
  • 不是臺北!網友稱做好這個市長才有資格當臺灣地區領導人
    中國臺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以及陳水扁都曾當過臺北市長,有網友認為,這兩人證明一件事:能做好臺北市長跟能治理好臺灣地區是兩回事。他說「新北市有2053平方公裡,其中的城鄉差距活脫脫就是全臺灣的縮影,能當好新北市長的人,應該比臺北市長更能治理好全臺灣吧!」報導說,「臺灣民意基金會」曾發布2018臺北市長選舉相關民調,關於歷任臺北市長誰表現最好,民調顯示陳水扁是第一名,佔37.1%,其次是馬英九20.2%,接下來才是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19.4%,最後則是上屆的臺北市長郝龍斌13.4%。
  • 臺灣發生5.8級地震 有大樓龜裂 臺專家:規模相當於5.6顆原子彈
    來源:海外網圖源:臺媒海外網12月10日電10日21時19分,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地震發生後,島內警報大響。臺灣地震專家、氣象部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此次地震系歐亞大陸板塊底下的運動,雖然地震深度較深,但所釋放的規模,約為5.6顆原子彈。不過他同時指出,這幾年因為釋放能量較少,適度能量釋放有助於臺灣地區。
  • 泉州經濟總量反超臺北40%
    那麼,單看城市——作為福建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2019年,泉州的經濟總量9946億元;而作為臺灣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臺北呢?統計顯示,2019年,臺北市的經濟總量折合成人民幣為5413億元。也就是說,去年,臺北的經濟總量,不到泉州市的60%。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臺灣的經濟發展史。
  • 中國臺灣地區2020最新行政區劃
    中國臺灣地區現由臺灣地區行政當局管轄,當局統治區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共劃分為2「省」(臺灣省、福建省,已虛化)、6「直轄市」(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另外3市(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11縣(宜蘭縣、新竹縣、苗慄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屬臺灣省,臺灣省政府駐地為南投縣中興新村;剩餘金門、連江2縣屬「福建省」,「福建省政府」駐地為金門縣金城鎮。臺灣地區行政中心駐地為臺北市。臺灣地區行政當局已將「福建省」與臺灣省政府職能精簡,將大部分省級政府機關併入「 中央政府」以精簡行政作業,僅保留象徵性工作。
  • 臺媒:奈飛與臺灣製作團隊合作動畫《伊甸》明年問世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臺媒稱,全球影音流媒體平臺奈飛旗下,由臺灣製作團隊主導製作的動畫《伊甸》將於2020年問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1日報導,奈飛首度登陸臺北漫畫博覽會,開幕首日由奈飛首席動漫製作人櫻井大樹與日本知名動畫導演與製作人入江泰浩、臺灣西基電腦動畫的動畫導演彭喜浩、五號影像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本真等主創團隊,帶來《奈飛遇見臺灣原創力》精彩講座。曾擔任《鋼之鍊金術師》導演的入江泰浩與臺灣動畫導演彭喜浩一同發布奈飛原創動畫《伊甸》從未問世的最新素材。
  • 臺媒:美國宣布退出WHO後,網友挖出兩個月前「一封信」:臺灣變笑話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同樣是美國,自己要求退出WHO,同時又說要推薦臺灣加入WHO。」臺媒報導稱,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後,有網友挖出兩個月前美國政客致函近60國領導人的的新聞:「這也太滑稽了吧。」美國總統川普7日正式致函聯合國,告知自明年7月6日起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