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唐朝被稱為最繁華昌盛的一個時代。我們後來給它起了一個特別唯美的名字—大唐盛世。只不過到了宋朝,國力愈來愈衰弱,不僅僅因為統治者優柔寡斷的原因,還有個原因是唐代的國力實在太過於強盛,以至於後代沒一個能比得上,尤其是到了動蕩飄搖的宋朝,經歷了安史之亂,想要恢復到大唐盛世那樣的狀況,是絕對不可能了。盛唐的金殿華宇,到處都是歌舞宴飲,盛唐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熙來攘往,絡繹不絕的,不僅僅是商人,還有往來中國學習的使者,電影《妖貓傳》裡的小和尚,就是日本派遣來中國學習文化的使者。
代表大唐盛世的人物有很多,李白的酒,翰林學士的詩,杜甫的草堂,甚至外來的使者,都可以成為大唐盛世的代表。它既開放,又繁華,當年的長安城不知道是多少文人騷客的夢想。唐朝很開放,所以當時的女性社會地位還沒有那麼低,她們的衣著開放,色彩鮮豔,只不過到後來中國發展到明清時期的時候,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弊端越來越大,女性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其實,還有個女人,也可以代表大唐盛世,代表曾經那個多麼輝煌的朝代。她就是大唐的女人,唐高宗的妃子,大唐盛世的一顆點綴,楊貴妃,楊玉環。
歷史已經過去,前朝總是被後朝所書寫和記載,或者否定。時間過去,幾乎無人知道和看見歷史的真面目,因為它早已被後人的神話和改編而被撕扯得面目全非。楊貴妃,即是如此。有人說楊貴妃傾國傾城,唐高宗對她一見傾心,愛慕不已。有人說是楊貴妃自己使詭計讓自己被唐高宗看見,然後得寵。
不管楊貴妃是怎麼和唐明皇相遇相識的,我們都可以從史書上判定,楊玉環絕對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傳說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奇女子。閉月羞花也罷,後人對這個多少有爭議,因為科學證明,那只是古人不知道的一種草的植物而已,含羞草。可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足以證明唐明皇到底多寵愛這個美人了。
還有大唐盛世某一年,夏日炎炎,唐玄宗召來了諸多大臣,邀他們共賞皇宮裡的荷花,大家都紛紛讚嘆荷花很美,大臣們讚不絕口時,唐玄宗突然指著楊玉環說,皆不如這朵解語花。可見,唐玄宗對楊玉環到底是有多寵愛,楊玉環真的是集六宮寵愛於一身了。解語花,顧名思義,楊玉環很懂唐玄宗,如果唐玄宗只是因為楊玉環的美貌所以對楊玉環青睞有加,那就真的是曲解歷史了。應該是兩個人在一起共同語言特別多,而楊玉環又是一個那麼有靈性的女子,即使後來被別人罵是紅顏禍水,殃國罪人,你她和唐高宗,也是真心相愛過的,就算後來沒有長久。
還有貴妃醉酒,歷史上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都是關於楊玉環的經典的故事。楊玉環的一生傳奇嗎?答案肯定是傳奇的,可是楊玉環最後的結局好像並不怎麼好,她的死一直都是千年未解之謎,這也讓好多考古和歷史人員研究。其實,楊玉環終究還是大唐的點綴,大唐盛世時,她一舞一動,一顰一笑都能成為一幅絕美的畫卷,讓世人豔羨,或讚嘆。當大唐岌岌可危,亂世爆發時,她又變成了大唐的犧牲品,就好像那些大臣嘴裡說的紅顏禍水,禍國殃民,歷史一定要給楊玉環扣上這麼多帽子和標籤,才能助推歷史的發展,發生後來的故事。大唐盛世如此,唐玄宗如此,楊玉環,也是如此。
後來還有好多人對楊玉環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猜測,甚至還把楊玉環跟李白遐想到了一起,認為兩個人私下裡有情愫。不過這種遐想很快就被史書否定了,因為史書上從未記載過楊玉環和李白有任何往來和瓜葛。只不過是美人配文人,很容易被人在腦子裡腦補出絕美的愛情故事。還有傳言說楊玉環幾次在背後出軌唐玄宗,可惜不知道這些歷史故事是真是假。歷史上出名的女子本來就不多,楊玉環不算裡面最優秀的,但是在大唐盛世,也足夠特別,足夠優秀,值得被後世所銘記。只是流傳到民間,就很難再分辨有關楊玉環的故事的真假。
歷史波濤洶湧的浪潮終將滾滾流向未來,唐朝再怎麼興盛,也被歷史所衝刷過去了。史書上記載的歷史,都不是完整的歷史,我們更願意去編造一些美麗的故事,希望在歷史裡真實發生過。只不過歷史和時間一樣,都是公正客觀的,就好像楊玉環一樣,不管她前半生多麼風光,大唐盛世的時候再美再風華絕代,那也只是大唐的點綴罷了。後來楊貴妃是怎麼死的,有人說是朝中大臣逼唐玄宗殺了她,說她紅顏禍水禍國殃民,也有人說是唐玄宗自己處死她的。總之,哪種傳言都沒有確鑿的證據,楊貴妃的死到現在還是個謎。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