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設計師在討論「氛圍感」時,他到底在設計什麼

2021-01-08 小旭愛設計

金秋野講阿爾瓦的住宅時,曾這樣說:「(他)只是作為一個人,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陽光明媚的午後,該在一個什麼樣的房子裡吃下午茶?」

代表高級審美的「氛圍感美人」一夜之間被網絡廣為探討並重新定義了美的標準,而在私宅設計領域,家的「氛圍感」亦或「精神性」也在取代「網紅風」,成為設計師和業主共同追求的方向。

木卡工作室的新作正是這樣一套聚焦「氛圍感營造」的作品。業主喜歡土著文化和陶器的手工感,追求溫度與詩意,嚮往自然精神。從家的本質出發,設計師將這個家打造成一個服務於日常生活且可寄託居住者情感的氛圍空間。

當一名設計師在討論「氛圍感」時,他到底在設計什麼?一起從木卡工作室的作品和營造家的訪談中尋找答案吧!

《留》

「 希望這個家可以真正留住你與我的瞬間,留住存在於家中不管是過去當下還是未來的任意一個有生命力的物品,留住故事······」

—— 木卡工作室

項目戶行 2室

項目面積 71㎡

項目花費 40萬

項目位置 上海 嘉定

以下圖文均來自

好好住認證設計師@木卡工作室

戶 型圖

原始結構圖是一個比較常規的二室二廳戶型,面向南面的3間都是承重牆分割的形式,導致南面的空間可變性非常低,於是我們把可變通的思路往上走,儘量不阻礙南北視線上的通透感,於此同時在中間部分創造出趣味空間,打破廚房與北陽臺的傳統布局。

改造後的平面。

布局上將原來的書房與餐廚客廳打通,用矮牆來界定兩個不同屬性的空間,使得光線氣流在空間中四面八方的發散開,創造儘可能的流動空間及洄遊操作動線。軟性帘子拉上時,又是一個私密的大套間形式,主臥與衣帽書房直接產生溝通聯繫,在此基礎上又給空間增添了一道氛圍,甚至是層層疊進的趣味感。從廚房的U型操作臺,吧檯,餐桌,客廳 ,榻一直到窗臺,景觀視線一覽無餘,動線一氣呵成。

玄 關

玄關鞋架做了懸空的結構,給外出歸來的鞋劃分出了收納區,卡座的設計產生足夠的停留感,讓人放鬆穩定。

次臥的門與玄關處櫃體材質統一,為隱形門。

客 餐 廳

客廳的視線多層延伸處理,陽臺部分以退為進,沒有將窗臺全部納入客廳,利用造景與蜂巢簾透光的水平線處理相結合,將氛圍做到極致。

利用全屋天然黏土的材質與家具的溫潤木頭之間的默契組合,生出靜默的空間能量場,讓人不自覺的放鬆下來,時間的印記在牆面留下痕跡。

餐廳的矮牆既圍合出了格局動線,與此同時,作為絕佳的背景板,細到襯出每日餐品的不同,亦或是展示花藝隨四季更替變換,可變可塑的場景儀式感油然而生。

利用矮牆分割出微妙的空間關係。從背面看來,它打破了傳統走廊的概念,帶入功能性,女主在此梳妝的同時,與吧檯,客廳,餐廳,書房,臥室都可以產生對話交流。

從走廊看向客廳的電視背景牆,牆地頂材質相互呼應。

夏日某個午後的半晌,在變身為羅漢床的沙發上冥想或是喝茶,細品歲月的溫潤。

廚 房

廚房根據人體實際使用的便利度做了高低臺面的設計。

U型操作臺的模式,最大化利用了廚房的空間,吧檯的半開放架收納形式,增添了不少煙火氣。

在實際面臨的無數居住問題和矛盾時,不一定非要以對抗的策略去解決,何不允許這種真實的混雜存在?女主是一個器皿收藏愛好者,可以每天看到自己心愛的杯盤容器,也是一種幸福。

臥 室

在一張空白的畫布上,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才會驅使著你想去畫上內容。臥室牆頂地材質貫通,整個頂部無主燈,藉助需要的氛圍燈光以及低矮的吊燈、檯燈來作補充照明,把衣櫃從主臥拿開,營造完全沉浸式的睡眠體驗。

臥室背景對木飾面進行了抽縫的處理,讓木材質在灰泥的包圍下有陰陽,序列的變化,活躍空間氛圍。靠窗臺的卡座與桌面做統一高度。

窗前的靜坐區向陽寬敞,結合柔性的圓紙燈,和諧融洽。

木頭,灰泥與藤編的材質,共同為這個空間譜寫自然質樸氛圍

書 房

蜂巢簾桌面與燈的水平線,讓不大的書桌在視線體驗感上得以延伸。

書房與衣帽洗衣房結合,功能實用與視覺美感並進,半透玻璃門與周圍材質產生對比,使得人在這個空間呆久了也不會覺得有狹小閉塞之感,往後通過走廊可窺見臥室的一角,因為書房可屬於公區也可屬於私區,不知不覺中,兩者又可產生微妙的聯繫。

在走道望向兩端,一面是溫婉的臥室,一面是靜謐的書房。

衛 生 間

入口的用木地板來定製鋪設移門,將二維地面與三維空間產生關聯,入門從客廳一眼望去是粘土與木頭材質的碰撞。

內部幹區與溼區材質做區分,配上黑色的五金,整體空間顯得更有層次和變化。

次 臥

在此刻想起扎哈的一句話「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強調一致的水平線條,把小空間也做整。

木飾面包裹的榻榻米體現了充分的秩序感,大體塊的序列同時也弱化了柜子本身收納的繁瑣。

被木頭包裹的空間,兼顧強大的收納功能。

營造家Q&A

營造家:新作的重點是「氛圍感營造」,作為一名設計師,你如何看待空間的「氛圍感」?

木卡工作室:金秋野講阿爾瓦的住宅時,曾這樣說過:(他)只是作為一個人,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陽光明媚的午後,該在一個什麼樣的房子裡吃下午茶?。

家本身的作用是隔離外界繁雜,居住者踏入家門的一瞬間,所見所感受到的材質觸感及氣味在特定光線下的組合形成的第一感即為這個空間的氛圍,接收這一切,往往只需要一眼的功夫,而這一眼便奠定了我們歸家的心情,是否真正緩解焦慮、沉下心境、釋放情緒?是否真正有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喝茶的場所?一個不被光線打擾的臥室?

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們的這個案子著重於研究「氛圍感營造」,從家的本質出發,真正僅憑直覺去欣賞,靠自發的情感反應,為業主打造一個服務於日常生活且可寄託情感的氛圍空間。

營造家:為了營造這個家的「氛圍感」,你在新作中做了哪些嘗試?

木卡工作室:首先,在燈光設計上,我們減少了頂部射燈的數量以及瓦數,拒絕一味的追求無用的亮度、沒必要的布盞數量,在靠近人使用範圍用自然光和燈帶去做補充。

其次,在材質的選擇上,我們多選用有質感肌理的暖灰色代替之前的白色,與淺木色的組合,總體降低了屋內色彩的對比度,較以往的風格做出了變化。在二次濾光後,牆面肌理受漫反射影響下呈現的不同感官給了牆面二次生命力,與質樸木色的相互映襯下,在有限的施工工藝作用下,二者各司其職,在空間中都發揮出不容置疑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與多摩美環境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師聊聊「空間」與「家具」
    東京美術塾9月13日晚,本期來做客的嘉賓是從大一到研二,在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學科就讀了6年的設計師陳彬。他和我們在這裡,聊了聊他在多摩美6年的學習生活以及空間與家具的關係。這裡,對談的主持人卓先生為大家總結了一小時的對話中比較重要的內容。
  • 「得到」UI設計師教你如何搞定一份精彩簡歷
    「得到」UI設計師劉佳就沒有這樣的苦惱,一年前,一份優秀的簡歷讓她在8小時內斬獲「得到」UI設計師職位。如何設計一份出彩簡歷讓自己「C位出道」,成功入職心儀的公司?看看她是怎麼做的吧。以下為劉佳演講全文:大家好,我是劉佳,是「得到」的一名UI設計師,我來「得到」工作都一年多了,參與設計過很多項目,給大家數數,臺下有不少同事上過得到大學吧,對我就是得到大學背後的設計師
  • 設計師有了新選擇,國內首款 UI 設計工具「即時設計」正式上線
    2020 年 9 月以前,全球設計師賴以工作的專業設計工具都是歐美公司研發的產品;但在 2020 年 9 月之後,這個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一家北京的科技公司「雪雲銳創」於 2020 年 9 月 16 日公開發布了首款國產 UI 設計工具——「即時設計」(https://js.design/)。
  • 微信「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你該醒醒了
    IT之家4月23日消息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批評責令其寫檢討。學校副校長告訴媒體,老師認為學生想打她,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常用的「微笑」表情,老一輩用是真誠微笑,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破涕為笑」的表情不是真哭,而是笑哭了。「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不過問題來了,這個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
  • 2020「酷+創造營」先鋒設計師選拔-朱文浩《輕柔溫婉輕奢風》
    「設計新發聲,與大師演繹夢想」,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 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師選拔,旨在打造設計界的「創造101」,攜手陳暄、宋微建、韓文強、高志強、琚賓等當下中國設計界大師,加速設計大師預備役成長過程,打造專屬中國先鋒設計師成長的助力平臺。
  • 軟裝設計到底設計的是什麼?這個家給出了全新的答案
    軟裝設計,到底設計的是什麼?是設計一種風格?是呈現一種美學?還是僅僅是家具的配置?今天要分享的這套軟裝設計作品,無關乎風格,也無關乎美學,卻對「軟裝設計」的定義做出了全新的詮釋。針對房屋的真實狀況(硬裝不可動)和業主的期待,設計師將軟裝改造的重點放在了對收藏品的呈現以及強烈的「包圍感」的營造上。
  • 百變風格花藝設計師小P:「花藝是一種語言」
    國際知名空間設計師Kelly Hoppen來臺時,與許多知名精品品牌合作的花藝設計師之一就是小P。「我不想局限在一種風格。」2年前創辦了工作室「Date Flower花日紙」,小P堅持就是要做不一樣的事:「我希望有人一眼看到時,會覺得這是小P做的,就是這麼瘋狂。」
  • 微信中「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木魚敲打小和尚
    IT之家4月23日消息 近日,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微信群發送兩個敲打表情,老師認為該表情不禮貌,批評責令其寫檢討。學校副校長告訴媒體,老師認為學生想打她,事後雙方已消除誤會。常用的「微笑」表情,老一輩用是真誠微笑,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破涕為笑」的表情不是真哭,而是笑哭了。「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不過問題來了,這個
  • 《暗黑破壞神 4》季度情報更新:UI 設計與「怪物族群」
    設計師調低了圖標背景的飽和度和亮度,使裝備看起來更加符合遊戲整體氛圍。下圖為普通/魔法/稀有/套裝/傳說級物品示意。在「暗黑 4」中,物品不再區分佔據空間,無論是盔甲、武器還是戒指飾品,統一都佔據一格位置,就像《魔獸世界》一樣,而不是此前雙手錘佔 6 格、項鍊佔 1 格。
  • 青舍x 設計之春 | 周宸宸的上上籤,「激」以應潰
    同時,這位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也是以2020年CIFF廣州為載體的「設計之春」首屆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四位聯合策展人之一。他所策劃的「設計新生」區域,旨在幫助企業尋找到最好的人,從而去做最對的事。屆時,整個項目內將雲集國內最優秀的一批設計師和工作室,用開放的思想和國際化視野,來給那些墨守成規的頑固派致命一擊。
  • 2020「酷+創造營」先鋒設計師選拔-欒妍《龍脊燒肉居酒屋》
    「設計新發聲,與大師演繹夢想」,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 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師選拔,旨在打造設計界的「創造101」,攜手陳暄、宋微建、韓文強、高志強、羅靈傑等當下中國設計界大師,加速設計大師預備役成長過程,打造專屬中國先鋒設計師成長的助力平臺。
  • ...五神傳說》一本討論信仰、信念與「中年危機」的奇幻作品
    那並非因為我對西方中世紀架構下的奇幻想像無法適應,而是在我的想像中,歐美人士不論虔誠與否,總是信仰上帝的──這點從英文裡各種以上帝之名創造出的感嘆詞就可以察覺;但在古典奇幻(High fantasy)的框架下,故事裡的世界通常都會有現實不存在的「眾神」與「宗教」、「信仰」。
  • 【靈感圖集】浩室設計丨工業時代的縫紉設計師
    30平米空間,可以記錄什麼?一個故事,一個時代,一種生活,一個對人的懷念。
  • CIFF廣州·設計之春——虛擬放映計劃 之「純欲」素元
    所以,我們才對「設計之春」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的出現格外振奮。在這座「設計密碼庫」裡,首屈一指的設計師們通過對「原創」的共識聚集於此,這些人是一批不屑於走捷徑的愚夫,以命運之火為理想而抱薪,在他們身上醞釀著無數種未來。
  • 給你2021年第一個「真香」
    但是「貪心」的我們一定不止滿足於視覺上的與時俱進,隨著潮流領域的擴大,香氛也作為一大項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香氛,亦或是「氣味」,作為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體現方式,只能依靠我們的嗅覺與其「容器」來實現它的「實體化呈現」,而這也給予了設計師們更多的發展空間,把香氛這一形式升華,締造出了許多超越其本身的藝術作品。此番KK總結了幾間「不務正業」的品牌,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可視化」氣味的。
  • 你在「動森」裡遇到的那些「醜動物」,後來怎麼樣了?
    類似的討論在遊戲上線初就引發了玩家們激烈的討論,有玩家認為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自己的自由,即便是在現實中,大家也有權利選擇自己和誰成為朋友,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動不動就上升到「道德」的層面;另一方面,也有玩家覺得那些「醜動物」固然不討喜,但大可好好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再做定論,你會慢慢發現「醜動物」也有特別美好的那些閃光點,繼而也會發現自己內心柔軟的一面。
  • 25歲,當設計大師們還只是「後浪」的時候
    「後浪」火了。 25歲,迪特·拉姆斯,嬗變中 迪特·拉姆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工業設計師之一,是「設計十誡」的提出者,是討論現代主義運動和包浩斯的時候,繞不過的那個人。
  • 我是北影節海報設計師,設計被罵上了微博熱搜
    -1-爭論風波我叫劉治治,是 70 後平面設計師,也在中央美院當老師。那是周二的早晨,起來之後就發現微信炸了。收到的微信大部分還是「挺耳目一新」這樣的話,但是突然我看見一條信息是,「沒事,你別難過,什麼事都會有爭論。」我當時就覺得有點奇怪,有種各界發來唁電的感覺。
  • 《魔法陣》:一款討論遊戲設計的遊戲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討論電子遊戲本身的遊戲越來越多。當代最優秀的一些遊戲作品並沒有從文化和政治方面入手,而是轉頭開始討論起了遊戲結構本身。《生化奇兵》系列、《史丹利的寓言》、《特別行動:戰線》和《邁阿密熱線》等遊戲都在「玩家在遊戲中任由擺布」這一點上做起了文章。當玩家無意識地跟著任務標誌行動,這些遊戲提醒玩家他們是如何的容易掌控;當玩家爽快地把敵人消滅掉,這些遊戲企圖讓玩家感到愧疚。
  • 銀時不會說「請等我回來」,他會說「我不再酗酒了」
    今天在群裡看到一群人在討論小豬的事情,說他在某音上面對粉絲說了一句「請等我回來」,然後這圈子又炸了,第一時間搶熱點的是誰你猜猜(肯定不是我),知乎上關於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問題,已經有 406 個答案了。他們編輯回答的速度真是太快了,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