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螺旋構圖
這是本片中唯一的一個唯美鏡頭,象徵美好新生活的開始。我在網上查閱了影評,得知當年這個結局畫面頗受爭議,上映前多次被剪,最終得以保留,結果令觀眾無比歡欣。類似鸚鵡螺的黃金螺旋線,是黃金分割構圖的變體,以黃金分割線為邊拼成的正方形,然後在正方形裡畫90度的扇形,連起來的弧線就是黃金螺旋線。強有力地把視覺引向焦點。國外攝影師非常在乎這種構圖方式。
三角形構圖
主人公安迪初到肖申克監獄,未來的獄友正在對新人下賭注。這個畫面屬於刻意擺拍布局。三角構圖使得畫面穩定,且不落入俗套。這樣的視覺構圖可以在人文攝影抓拍中使用,也可以用於小團體合影,以打破常規。
Z軸構圖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構圖,充分利用邊緣物-----倚牆而立,沒有使用平凡的一字排開的正面鏡頭,在畫面的三維空間關係的Z軸上形成縱深感。
過肩鏡頭--開放式構圖
過肩鏡頭是最經典的開放式構圖,這是安迪入獄後與瑞德的第一次面談,距離的接近、淺景深分離,都是暗示兩人即將發展不一樣的友誼,而瑞德側身,則說明交往需要有一定的過程。
擴展的過肩鏡頭
這個可理解為封閉式構圖。構圖時前景人物不是以肩部入畫,而是全部入畫,以表現強烈的身體接觸和運動趨勢。在危急情境中,安迪在爭取融入同夥的機會。
本片的各種開放式構圖
開放式構圖的基本內涵在於畫面內外的關聯,是一種運動的趨勢,這個趨勢不斷地通過演員走位、機位移動等各種鏡頭語言實現了。開放式構圖的特點是「四個不一定」
(1)畫面主體不一定在中心,強調主體與畫外空間的聯繫;
(2)畫面形象不一定完整,強調畫外空間的存在,以及和畫外空間的有機聯繫;
(3)構圖不一定均衡、不一定諧調,畫面經常處於不均衡到均衡,不諧調到諧調的多樣變化之中;
(4) 電影聲畫不一定同步,藉助聲音構成開放式的畫外空間,聲畫分立。
下面列舉本片中的各種開放實例:
利用鏡子增加景深的多樣化,其不完整影像,再次交待現場情況。
這條鐵鏈子完全可以躲避過去,但它是有寓意的。看到它有一種始終被管制的感覺。
分割畫面的構圖
樓體邊緣把畫面分成兩個對立的梯形區域,生死命懸一線,形成令人驚恐的視覺刺激,畫面中及時跟進的兩個人作為參照物,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以加深這種高度的對比感受。
標準三分構圖
中規中矩的構圖方式,安迪欣喜看到瑞德到來,起身迎接
強光源的照射安排、三分興趣點的安置,顯示著獄警隊長在談話中的地位。
黃金分割線構圖
1/0.618的畫面比例,是傳統的構圖方式,其衍生的還有黃金三角、黃金螺旋。畫面元素的位置與用光,展示出瑞德在特殊環境下的深思與期望。
黃金三角構圖
以黃金分割點為基準畫出三角形,形成愜意的視覺
對稱式構圖
本片始終以主角瑞德的第一視角和語言來講述,所以始終被安排在畫面中心。
框架式構圖
利用前景的幾何關係,能形成集中的視覺,營造第一人稱的現場感。在實際拍攝中,作為框架的物體有很多,人物、樹枝、花朵,都可以營造各種氛圍。
三點布光
這是一個傳統的用途廣泛的三點布光,而且,與現場光線融合得很好,幾乎看不出人工痕跡。主體人物跟背景是分離的,既吸引了觀眾注意力,又使得畫面更加生動。三點布光方式又稱為區域照明,一般用於較小範圍的場景照明。如果場景很大,則要拆分成若干小區域進行布光。一般有三盞燈即可,分別為主體光、輔助光與造型光。
光影對比構圖
這是暗示情節發生變化的畫面,痕跡也非常明顯。由長焦改為廣角拍攝安迪退場,從暗處走向光明,而瑞德停留在陰影裡。安迪由此開始實施越獄計劃。在實際攝影中,利用光與影的關係,可以使畫面更生動、有趣。
本片於1995榮獲七項奧斯卡提名,雖然最終與大獎無緣,但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的史上,這部影片一直都和《教父》形成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拉鋸戰,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電影,堪稱經典勵志大片,它沒有複雜的鏡頭,沒有俏麗的色彩、沒有震撼的聲效,而是本本分分地以心理描寫和細膩的性格刻畫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它所揭示的希望、自由,還有真摯的友誼,都是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它的成功,得益於嚴謹的創作態度,也離不開工於匠心的構圖和畫面設計。構圖嚴謹,畫面具有視覺衝擊力,這就是觀眾感受影像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來源:微博東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