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這!就是街舞》辦到第三季了,還會有什麼新鮮感嗎?
有啊!昨天晚上,《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更新到第二期,就出現了爆炸名場面,全新陣容,四位隊長下場Battle,打滿四個回合,把海選比成了總決賽。
本期線上圓桌,娛理工作室請來了三位不同資歷的舞者,分別是「街舞OG」上海caster舞團主理人、國內知名資深街舞舞者胡宏俊,「職業街舞人」舞齡5年、從業7年的「M」,以及「業餘街舞愛好者」舞齡6年的「搶包山」,他們將從三個不同層面來表達對《這!就是街舞3》的看法。
舞者胡宏俊
主持人:《這就是街舞3》第一二期上線了,你的觀感如何?
胡宏俊:不管是隊長大秀還是選手,他們準備的作品、對作品的理解會更加成熟一些,完整性更高,表演方面也加強更多。
M: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看到很多精彩的節目瞬間,也加深了解認識了很多很厲害的舞者,還發現很多有趣性格的人,但有的時候,節目在整體人物和環境的剪輯,讓我的視覺感受上有點混亂,我對節目的觀感記憶是碎片式的,比如pick的舞者,團隊Battle幾個分塊的點這種。
搶包山:我原先以為選手很難帶來驚喜了,沒想到第一期驚現Boubou和小朝,一個國際大神,一個國內黑馬,很好;第二期看到了四位隊長的實力和應戰水平,歷屆最高。
《這!就是街舞》的四位導師:王一博、張藝興、王嘉爾、鍾漢良
主持人:王嘉爾、王一博、張藝興與鍾漢良的隊長大秀,在你看來,他們各有什麼樣優缺點?你更喜歡哪一個?
胡宏俊:四位隊長的這個隊長秀我都看了啊,首先作為藝人來說的話,他們的舞臺表演力、對動作的表達、情緒樂感這些方面都拿捏得很好。
在我心裏面,三位隊長王嘉爾、王一博和張藝興的表現都在伯仲之間,我覺得都挺好的。
如果僅僅從技術上來說的話,鍾漢良的舞會稍微弱一點啊,但是他通過編舞的隊形調度,包括他自己表演的加成,看起來就彌補了比較多。另外,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電視剪輯版,也就是說鏡頭一直用蒙太奇的手法在切換,我沒有看過現場,我不能給出特別客觀的評價,只是就著電視上能夠看到的這些信息給出一些評價,所以如果說得不到位的地方,還希望大家包涵。
截圖自《這!就是街舞3》,鍾漢良
M:我之前對這幾位隊長關注並不多,王嘉爾、王一博、張藝興我一直知道他們在舞蹈上是有能力的,鍾漢良是我小時候的偶像,「一見惜朝誤終身」,哈哈,但也只是電視劇印象。這四位導師的隊長大秀還真是讓我挺驚喜的,不管是舞蹈的編排還是整個畫面的設計創意,都挺不錯的,一個字「帥」。缺點嘛,我覺得還好,圖個開心,也不會太把優缺點這個事放心上,印象深刻的還是鍾漢良吧,哈哈(應該不會覺得我帶私心吧?)老牌港式明星跳街舞?有意思。
搶包山:從隊長大秀來說,我認為鍾漢良的舞蹈動作較少,可能因為他是救場,準備時間很少,可以理解。其他三位隊長大秀的完整度都不錯,就是王一博的動作太碎了,一方面很難讓觀眾注意到細節安排,比較吃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動作太碎了,王一博顯得很忙,核心不是很穩。總體上我會更喜歡王嘉爾的隊長大秀。
《這!就是街舞3》隊長王嘉爾
主持人:當時張藝興拿了最多的票,王一博最少,你覺得他們贏在哪兒,輸在哪兒?
胡宏俊:張藝興他那支作品用了Krump,這個舞種在中國還是小眾舞種,跳得好的人不多,所以張藝興帶來了足夠大的驚喜,再加上他作為藝人的人設非常討人喜歡,大家都挺喜歡藝興的,所以他的票高,一點都不意外。
《這!就是街舞》,隊長大秀張藝興舞蹈片段
王一博的表現其實很好,但是可能選手們對王一博的認識還不多,畢竟他是新人藝人,我個人覺得單純從作品上來說,他的表現是優秀的,所以票數多少,有一些相對主觀的因素在裡面。
搶包山:王一博的問題就是我前面說的,動作太碎了,自己很累,觀眾又看不到,很吃虧。張藝興應該是完成度高,加上知名度高吧。
《這!就是街舞3》隊長王一博
主持人:第二期四位隊長的Battle,你的觀感如何?
M:依舊是碎片式的記憶,張藝興的Krump炸到我了,雖然他幾Round都跳Krump,但就是讓我沉浸在他的舞蹈中,看幾次都不膩;對王一博記憶最深的點是他們組齊舞Battle,那個齊舞觀感很好,跳得很好,就是一個整體團隊的感覺;王嘉爾的身體感覺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很舒服,而且有很多小點子小想法讓我很喜歡;我和朋友一起看鐘漢良Battle的時候,是心疼又敬佩,街舞不是他的主攻範疇,但他依舊很努力地去展現,不氣餒,不急躁,看他跳舞很開心很放鬆,讓我感覺街舞真的是大眾都可以參與的。
《這!就是街舞》,鍾漢良舞蹈片段
搶包山:王一博少年時代是Old School舞者,他的個人Battle沒話說,舞種無縫切換(他會的舞種好多),還有跟對手和觀眾的互動。另外,從隊與隊之間的Battle可以看到,他很懂編排,知道在集體Battle中,哪些編排更容易達到炸場的效果,比如開場前一個大大的Wave,比如群體組合技之後再來一個魅惑的小表情,這都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
《這!就是街舞》,王一博舞蹈片段
王嘉爾身上看到的不是很多舞種,而是很多種街舞文化,他不會被任何一種分類束縛,表現非常自如,加上他真的很會跳,所以看他跳舞很舒服。不過可能是因為Battle經驗不多,他可能還需要更多炸場的「招」。
《這!就是街舞》,王嘉爾舞蹈片段
張藝興在Krump上鑽研得很深的感覺,就是那種,如果KOD開Krump這個分類的話,他應該可以去參賽。
鍾漢良在Battle中真的讓人肅然起敬。在團隊Battle的時候,我覺得鍾漢良沒有什麼問題,學得快,配合得好。但到了四位隊長單獨Battle的時候,我覺得他真的很辛苦。第一回合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尷尬,因為想起了不太會跳但被老師硬拉出來Cypher的恐懼,到了第二三回合的時候,我都有點不好意思看了。第四回合我被他感動了,可能這個世界上喜歡街舞的人,未必個個都跳得特別好,但是街舞的精神就是要勇敢站出來,戰到最後吧。
《這!就是街舞3》隊長鍾漢良
主持人:兩期下來,你對舞者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最喜歡哪位舞者?
胡宏俊:我認為「文無第一」,對每一位成熟的職業舞者,我都是抱著欣賞的態度投入地在看,沒有去裁判他們。
M:目前就看了兩期嘛,覺得都挺不錯的。目前印象最深的應該是Hello Dance的蓋蓋和Pure Soul的夢迪。
搶包山:印象最深的是Boubou和小朝。
主持人:第一期小朝登上了熱搜,你認為他表現如何?作為資深舞者,你會怎麼看待名不見經傳的黑馬?
胡宏俊:看了小朝的表演,很完整,身體素質、音樂節奏以及表演各方面都挺好的。然後關於「黑馬」這一說,我其實倒不意外。因為現在中國街舞的基礎教育都做得很好,年輕舞者在好老師的帶領下,成長得就會很快。
M:小朝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哇哦 這是誰?跳的好好」,哈哈,我不能算作資深舞者,更多算是見過不同舞者的從業者吧,我覺得名不見經傳有可能是「主動選擇」或者「被動選擇」,主動選擇自己低調的舞蹈人生,就好像掃地僧,深藏不露,關鍵時刻一鳴驚人,這種默默努力的人同樣讓我很敬佩。被動選擇的黑馬可能是與機會的緣分未到吧,但既然是黑馬,那就是本身有實力的,只是缺乏機會和展現窗口,堅持下去,總會有時機。所以,名不見經傳的黑馬本身就是有實力,被大眾認知這件事情,遲早會發生。
搶包山:小朝就是我所期待的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黑馬,街舞這個圈子雖然是講名氣的,但是每個人的名氣也都是自己打回來的。黑馬在每個時代、每個城市都會出現,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兩三年。
小朝的舞蹈,截圖自《這!就是街舞》的官博
主持人:本屆出現了很多舞蹈名將,令很多人期待,但也會給人一種「怎麼又是Ta」的感覺,街舞圈真的來來回回就是同一批人嗎?為什麼?
胡宏俊:這個問題,去年比賽結束以後我就有聽他們說過:回來以後就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很享受那個舞臺。所以其實那個時候,他們可能很多人就有想要重新參賽的想法。當然實力結合運氣,他們也能在這個舞臺上收穫到他應得的回報。
M:哈哈,我看到名將的感覺是「又有精彩可以看啦」,名將和新生代一起為自己奮鬥為街舞圈前進做貢獻,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如果節目把所有人的鏡頭都放出來,肯定不會有「來來回回同一批人」的想法了,哈哈。
搶包山:想了想,其實三季節目就在三年內舉辦的,要指望一個成熟的圈子的頂層人物在三年內換血,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你在節目裡看到的總是那些人,這一點也不意外。如果拋開節目,看街舞圈本身,當然不會永遠是這批人,比如這個節目是八零后街舞人在支持著,收看這三季節目的,也有可能是多年後的風雲人物啊。
《這!就是街舞3》選手@霹靂毒雞表情包
主持人:作為街舞人,你一直關注《這!就是街舞》這個節目嗎?兩季之後,你對《這!就是街舞3》有什麼期待?
胡宏俊:作為街舞人,肯定是會關注這個節目的,因為它很大地推動了我們的文化圈,讓更多人知道街舞,也為街舞的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因為在這個節目之前,街舞圈主要的發展是Underground Battle的形式,那在這個節目,我們可以看到街舞有很多新的實驗性的做法,也能夠通過電視媒體、網絡媒體,讓觀眾看到他們想看到的街舞的視角。如果說對《這!就是街舞3》有什麼期待的話,就是希望能夠看到多一點的新人以及好作品。
zM:有關注過,疫情期間就看到有斷斷續續相關信息在網上流出。第三季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隱藏中的高手吧。在以往的兩期中,很多舞者是我平時就耳熟能詳的,我本身也知道他們很厲害,但是中國地大物博,在我的設想中,應該還有很多厲害的人沒有機會走到後面或者沒有參加,所以會希望街舞節目就像美食節目一樣,除了將公認厲害的大神介紹給大眾,也能挖掘一些黑馬。
搶包山:從第一季就開始關注了,當時覺得《這!就是街舞》相比另一檔節目,更加傳統,所以不是那麼喜歡。到了第二季,所有街舞資源都向《這!就是街舞》傾斜了,我也改變了想看真人秀的想法,純粹把它當一個街舞類的競技節目來看,能收穫很多純粹的快樂。第三季的話,希望選手上能有更多驚喜,能找到那種國際舞者或者國內的隱世高手。
《這!就是街舞3》四位隊長的擁抱
主持人:今年《這!就是街舞3》按照東西南北四個地域,把舞者分為了四區,你覺得這個分法好嗎?在你看來,四個分區有何不同特點?這樣會造成四區的實力失衡嗎?
胡宏俊:本質上,把選手分為四個分區,其實是可以看到東南西北不同的文化發展狀態。不同的城市,市民的民風、年輕人的意識形態都會有差別,分成四大板塊,可以看到各區域的文化態度、舞者的藝術追求,在整體上都會有一些不同。不過這種不同放到今天,也不會讓人感到非常明顯。如今舞者都是全國各地到處跑,所以其實一個分區裡,來自各地的都有。舉個例子,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除了擁有本地舞者,本來它們也是各地遷徙匯集而成的城市。所以差異性會有,但也不會太大。
《這!就是街舞3》海報
主持人:《這!就是街舞》這個節目得到了業內的好評,不過從大眾角度來看,你認為過去兩季出圈了嗎?為什麼?你認為這一季會出圈嗎?
胡宏俊:前兩季算是出圈了,因為在比賽裡面得到好成績的選手,後來在社會上也得到了比較好的反饋,他們也獲得了應有的收穫,讓大家對街舞的關注度更高了,也讓更多人學跳舞,我覺得從這點上來講,其實就是貢獻了。可能少數選手會從街舞圈涉及到演藝圈、時尚圈,但是只是少數。從我個人來說,文化性是每個舞者身上應該有的認知標識,即使是涉足到別的圈,他們還是依舊會把自己當做街舞人。
這次肯定也會有人出圈,就是重新在街舞文化圈跟別的圈層,找到自己一些新的定位。
M:其實我不太明白「出圈」的定義是什麼,是所有人都知道還是以前不知道但現在知道的人多了?我看網上熱搜、話題不斷,大家的參與度和熱情還挺高的,我周圍也有非舞者聊起,喜歡這個,喜歡那個,我覺得多一些人喜歡,也算是出圈了吧。
《這!就是街舞3》選手舞蹈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