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很多人在沒錢的時候就會提到吃土,本來只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在非洲這卻是現實。在非洲吃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由於他們的地理環境特殊,溫度也非常高,所以他們的土大部分呈白色。他們吃土的時候會把土做成土餅,土餅裡除了有各種沙粒之外,還有很多地上的雜質,看上去並不是很乾淨。但是對於非洲人來說這種土餅是非常有營養的,有些時候為了更加美味,他們還要在土餅中加上芝麻之類的,提升土餅的口感。有些人也比較疑惑,大家都知道非洲的經濟發展並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真的到了一個連飯都吃不起,必須吃土的地步嗎?
實際上通過一些探索類節目,大家也會發現非洲人的飲食方式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氣候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耕種,所以他們那裡產的植物就很少,糧食自然也不多。所以他們的飲食習慣自然也會和我們看上去有很大不同,而非洲人為什麼不願耕地呢,和這幾點原因也是密切相關的。
氣候原因
首先非洲的氣溫比較高,而且降水並不多,所以在非洲大部分地區,土地都會面臨著乾旱的情況,這樣的土地,即使是想要耕種都做不到,除此之外,常年的風沙侵蝕也讓他們種植的作物無法良好生長,有些時候他們種地也是無用功。種出來的東西不僅不好吃,而且也沒有所謂的產量。非洲人民並不願意把時間花費在種地上,這樣一來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糧食了。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點,所以在他們的食物中,很少看見糧食的存在。
而在非洲的很多地區,大家可以看到有不少小孩,雖然說看上去四肢很瘦,但是肚子卻圓圓滾滾的,看上去長得特別大。這是因為他們吃了很多樹皮或者是土之類的來充飢,所以消化困難。這些食物都會堆積在他們的胃裡,所以他們肚子看上去才圓滾滾的,這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常年這樣下去的話,他們還有可能因為胃脹而死,但是不吃的話,又有可能餓死,所以孩子們也只能是冒著這些風險來吃那些難消化的食物。
自然資源豐富
但是大家也不能忽略一點,那就是非洲自然資源相對來說也是很不錯的。他們的植物種類非常多,在非洲可以看到小米、土豆等多種作物,還有咖啡,腰果等等,這些都是非洲地區用來換錢的作物。除此之外,他們的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很多國家都看上了非洲的礦產,希望和非洲地區能夠達成合作。可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所以有很多非洲人並不願意去自己耕種,更願意依靠這種自然界的饋贈而生活。但是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非洲的人口越來越多,自然資源數量是在不斷減少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貧困人口也不斷的增加。
習慣懶惰
非洲人們不願意耕種,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懶惰。其實非洲有不少土壤也比較適合耕種,而且相對來說還很肥沃。但是不少非洲人並不願意去耕種,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太懶惰了。他們不願意去勞作,更願意指望著那些自然資源生活,認為耕種這件事本身就非常的落後。這種觀念越導致耕種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寧願去指望著已有的資源生活,也不願意去創造新的資源,認識不到自然資源會枯竭的問題。他們認為老天對他們的饋贈是源源不斷的,尤其是香腸樹和猴麵包樹,這兩種樹聽起來就和食物相聯繫,這兩種樹只要扔下種子很快就能生長,而且在一些惡劣環境下也能很好的生存,所以特別適合非洲。
香腸樹結下的果實看上去跟香腸一樣,一個果實重10斤,吃起來甜甜的,而且裡邊澱粉含量非常高,所以對於很多人把它作為主食。有些非洲人還會拿這種香腸樹上的果實來釀酒,有了香腸樹之後,很多非洲人認為他們就吃喝不愁了。其實在我國一些地區也有香腸樹,但是這種樹結的果實不能吃,作為觀賞植物還是很不錯的。
猴麵包樹也比較適合非洲,因為它是熱帶地區的植物,而且在生長的時候需要很多的光照,所以在非洲地區長勢也非常不錯。這種猴麵包樹果實的形狀就像是圓錐,裡面的澱粉含量也非常高,烤熟之後就可以食用了,口感和麵包無異,所以很多非洲人靠著這種猴麵包樹也能夠生存下去。
總結
正是因為有了這兩種樹存在,所以在不少人眼中,耕種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再加上他們本來也比較懶,就更不願意去動手操作了。看到一些非洲人做飯的視頻,也會發現他們所有的步驟真的是能省則省。很多人都認為非洲人現在這些行為就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他們卻沒有感覺有任何的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