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大壁虎
大壁虎
Gekko gecko
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綱,有鱗目,壁虎科,壁虎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香港、雲南等地。照片攝於河口。
大壁虎屬夜行性動物,白天因為懼怕強光棲息在氣溫較高的山巖或荒野的巖石縫隙、石洞或樹洞內,有時也在人類住宅的屋簷、牆壁附近縫隙間活動。食性較雜,主要捕食昆蟲等節肢類動物,有時也吃比自己小的鼠類、蜥蜴、小鳥、蛙類和同類。
此種頭部呈扁平三角形;皮膚粗糙,全身密生粒狀細鱗;身體顏色多為深灰色或者灰藍色,頭、背部有深灰或藍褐色橫條紋,全身散布灰白色、磚紅色、紫灰色、橘黃色斑點,尾有白色環紋。
大壁虎是壁虎界的「巨人」,體長平均可達到30釐米左右,而且和所有壁虎種類一樣,大壁虎「行走江湖數十載」靠的就是獨門絕技「影分身」。每當遇到威脅時尾巴易斷,剛斷下來的尾巴的神經和肌肉尚未死去,會在地上顫動,讓天敵誤以為尾巴就是獵物,當天敵捕捉到斷尾時,本體也就成功逃脫了。
因為大壁虎有很強的止血功能所以斷尾處幾乎不會流太多的血,而且極強的細胞再生功能可以使得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斷尾很快再長出來。
其實,壁虎類的物種在民間大多被叫做「守宮」,大壁虎也不例外。
「守宮」一詞最早出現於《爾雅》之中,但編者將其與蠑螈、蜥蜴、蝘蜓[yǎn tíng]混作一類。「宮」是古代對房屋、居室的通稱,因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因此被視為安守宮室的瑞獸。
後來,「宮」專指帝王、皇后、妃子等居住的皇宮內苑,即為皇帝看守後宮之意。「守宮」一詞與「守宮砂」也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傳說用硃砂餵養壁虎,養到三年以上或滿三斤重,待壁虎全身通紅時,在七月初七將其烤乾碾成末或搗爛取漿,點在宮中女子的玉臂之上,經過數日不洗滌,便可滲入皮下,從此臂上有了一個豔紅斑點,即「守宮砂」。除非女子「失身」,否則守宮砂終身不褪。
古人對守宮砂早就提出了質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此說法一針見血地指出:「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再者,無論何種生命,也「hold」不住天天吃硫化汞礦物啊!
其實,所謂的「守宮砂」不過是古代男權社會強加於女性身上的枷鎖罷了,我們還是靜靜地欣賞「守宮」之美吧!
範毅,生態攝影師。連續4年獲得國際花園攝影師年賽大獎,獲2018首屆中國生態攝影大賽野生動植物類一等獎。致力於拍攝中國西部尤其是雲南境內的人文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之美。
跟著小編
一起來回顧一下
前幾期
生物多樣性百科的知識點吧!
百萬年前,我與猛獁共舞——種子植物·川滇冷杉
愛我,你怕了嗎?——弓長棘蛛
別惹我,小心我的惡臭攻擊——大綠臭蛙
作品來源:範毅
統籌:連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報設計:鄭弼尹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壁虎:我是守宮不是守宮砂!》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