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們不愛吃飯是令所有家長都頭疼的事情。
吃飯時不是要看動畫片,就是滿屋追著餵飯,一頓飯能吃上2個小時,尤其是現在進入到夏季,本來胃口就差,這讓本來就不愛吃飯的孩子們對吃飯更加抗拒。
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的行為,家長們最常見的辦說法就是「餓他幾頓,感到餓了自己就吃了」。
雖然這句話看上去貌似很有邏輯,但事實上真的能管用嗎?
其實,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採取飢餓的手段來讓孩子被迫吃飯,是屬於「人為製造飢餓感」。
孩子們都處於正在長身體的階段,這樣「報復性」的讓孩子餓,很容易會造成孩子營養缺乏和不良。
而且,很多時候,孩子不愛吃飯並不是調皮,而是腸胃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時候再上飢餓,反而加重了腸胃的負擔。
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你了解嗎?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不願意吃飯,想盡了各種方法,卻依舊沒有什麼效果。所以想要解決孩子的吃法難題,就得找出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
1)脾胃 不舒服
孩子的脾胃自然和大人沒法比,相對來說非常的柔弱。尤其在夏季,高溫的環境下讓脾胃的運轉功能更加下降。
脾胃的運轉差了,孩子的消化能裡自然也隨著下降,所以就會導致食慾和胃口不佳,孩子自然表現出抗拒吃東西。
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認為時孩子調皮不吃飯,強迫孩子飲食,那麼很容易因為脾胃的運轉不佳,而導致積食。
2)微量元素的缺失
孩子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影響到日常的食慾。
在夏季,稍微動一動就很容易出汗,在加上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所以更容易出汗。
而汗液在流出的同時也會讓帶走體內的鈉、鎂、鉀等等微量元素,進而導致孩子的食慾不佳。
3)飲食不規律
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們往往都是喜歡吃一些冰冰涼涼的零食,像冰淇凌和一些飲料。
這些零食吃得時候開心,但如果吃的過多,就會影響正常三餐,讓孩子不想吃飯。
另外,不好的飲食習慣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因此家長們要尤其控制好孩子每天的零食量。
孩子不愛吃飯,這幾招來解決
1. 適量的運動
夏季天氣炎熱,本就脾胃容易出現問題,再加上平時飲食上不注意清淡,所以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
可以適當帶孩子外出去活動活動,能很好地幫助孩子消化積食。一般建議在傍晚6-7點左右外出,這個時間段天氣較涼爽,適合外出運動。
2. 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飯是人的本能,但吃飯習慣卻是後天養成。
所以孩子的飲食喜歡,家長一定要好好的控制和引導。像吃飯不好好吃,只想著吃零食的情況,是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
寫在最後:
小孩子都是天生的「吃貨」,對於食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嚮往和喜愛。
而那些對食物有抗拒的孩子,往往都是因為父母控制了自己,失去了對食物的「主動權」。
《兒科醫生學育兒》中說:吃飯是人的本能,但當父母想控制孩子的這項本能時,事情就會失控。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不想吃飯,和父母的自身行為也有關係。因此想要解決孩子不好好吃飯問題,也不能單憑簡單的「餓兩頓」來處理。
而是應該從多方面來進行調整,培養孩子正確的吃飯興趣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