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模塊化平臺(架構)的概念在車企中逐漸興起,比如大眾的MQB和MLB、豐田的TNGA、領克和沃爾沃的CMA、長城的檸檬、坦克和咖啡等等。平臺(架構)可以很好地反映車企的造車實力,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集團——現代汽車集團近年來也在深化平臺(架構)的概念。
12月2日,現代汽車集團進行了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的全球首發亮相,而「E-GMP」的全稱是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相信熟悉現代汽車集團的朋友應該知道,現代汽車集團還有個「i-GMP」平臺,最近上市的北京現代伊蘭特和起亞凱酷(ALL NEW K5)都出自這一平臺。目前來看,現代汽車集團已經完成了從燃油車到電動汽車的模塊化平臺全覆蓋。那麼此次亮相的E-GMP平臺有何亮點?且和湃客一起來看。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性能和續航是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現代汽車集團的E-GMP平臺可生產出百公裡加速小於3.5秒、極速260km/h的高性能車型,足以看出它在性能方面的潛力。而且E-GMP平臺生產的車型將會標配後驅模式和五連杆獨立後懸掛,而四驅系統可以通過增加前輪電機來實現。這不禁讓湃客想到了某豪華品牌「沒有後驅,不算豪華」的slogan,也使得湃客對於E-GMP平臺車型的駕控有了更多的期待。
當然E-GMP平臺可不是只為性能而生,它可以覆蓋不同軸距的轎車、CUV、SUV車型,也可以用來生產高能效的車型。而且從現代汽車集團的產品定位來看,未來E-GMP平臺上偏向於家用屬性的車型肯定會佔大多數。而高性能則可以看作是E-GMP平臺的極限,也是現代汽車集團對於技術實力的自信。
而在續航方面,E-GMP平臺上生產的車型可以實現600km的NEDC純電續航裡程,放在目前來看屬於合資品牌的第一梯隊,畢竟目前大眾的ID.4系列所宣傳的NEDC續航裡程只有555km。而在充電方面,E-GMP平臺生產的車型考慮到了未來350kW快充樁普遍應用的場景,所以它支持最高800V的快充。最快可以實現14分鐘充滿80%電量,如果換算成充電5分鐘,則可以補充100km的純電續航,另外全新的PE系統還可支持雙向充電。
除了性能和續航外,安全也是電動汽車消費者的主要顧慮之一。不同於油改電車型,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上生產的車型在設計之初就將安全性擺在首位。首先,車輛前方位置的撞擊能量緩衝區會引導車身和底盤等所有框架結構變形,從而吸收能量,緩解撞擊力。另外,它在儀錶盤前方位置的承重支撐區採用了避險結構,最大限度降低了PE模塊和高電壓電池的衝擊力。此外,車身下端的高壓電池保護區採用了超高強度的張力鋼來確保碰撞時的安全性。而且E-GMP還在電池前端和周邊位置使用了大量的熱衝壓成形輔助材料,保證激烈碰撞時的電池結構完整。
不同於燃油車,空間布局也是電動汽車在設計之初要考慮進去的問題,畢竟它會影響到電池組的安放。E-GMP平臺通過縮短前後懸、拉長軸距的方式來保證充裕的車內空間,而且儀錶盤配件模塊也會進行「瘦身」,進一步拓展車內空間。受限於傳動軸,很多燃油車的後排中央地臺都會有凸起,E-GMP平臺考慮到了這一點,能夠做到地臺的純平。
雖然現代汽車集團的「i-GMP」平臺相比其它合資品牌來得有些晚,但是「E-GMP」在電動汽車平臺中還是屬於比較早的那一批。而且現代汽車集團本身在新能源領域就有不錯的技術積累,2009年,現代汽車集團在韓國推出了首款電動化車型——混合動力汽車;2010年試運行了BlueOn電動汽車;2015年構建了涵蓋所有電動化車型(HEV、PHEV、EV、FCEV)的量產體系。而且從目前的國內市場來看,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的新能源產品相比其它合資品牌來說都要更加豐富,而且產品力都比較出色。比如北京現代菲斯塔純電動的NEDC續航裡程可達490km,在合資品牌中表現亮眼。
此次E-GMP平臺推出後,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到2025年推出包括11款純電動汽車在內的23款電動汽車產品,並且實現全球每年100萬臺的電動汽車銷量。從目前公布的消息來看,E-GMP平臺在性能、快充和空間方面具有不錯的優勢,但是此次並未提到太多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方面的細節信息,不知今後是否會繼續公開更多的消息。
雖然600km的NEDC續航裡程放在當下來看在合資品牌中還算領先,但是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的車型已經有不少超過了600km,甚至有超過700km的車型。湃客認為現代汽車集團的E-GMP平臺應該繼續發掘續航潛力,這樣才能提升綜合的競爭力。
最後來聊聊成本和價格,參考之前的經驗,模塊化平臺能夠有效降低車企的生產成本。而現代汽車集團的產品素來以高品價比著稱,現在有了E-GMP平臺之後,成本進一步降低,未來產品的終端售價應該會很有誘惑力。你看好現代汽車集團的E-GMP平臺嗎?歡迎在下方和我們互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