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R 品牌專訪:我們想做國家隊的新勢力

2020-12-12 42號車庫

「我們想做國家隊的新勢力,用戶有這樣的需求,行業的發展也呈現這樣的趨勢。」

這是今年廣州群訪時,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面對記者採訪時候的回答。

汽車行業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間點,這句話從 2017 年開始就頻繁出現在汽車媒體口中。

但是,汽車行業聚集了各種各樣的玩家,每一派車企都有自己的轉型之路,這麼採用從「傳統」過渡到「新勢力」才是最關鍵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也擺在了上汽 R 站臺的活動現場。

與我之前參加過的群訪不同的是,這次參加上汽 R 品牌專訪的不只有上汽集團的高層,還有兩位 R 汽車的車主,並且兩位領導還把 C 位讓給了兩位車主。

在本次專訪中我們也了解到了上汽 R 汽車對汽車行業的看法、未來的規劃以及車主怎麼看 R 汽車。

以下是採訪實記。

關於 R 汽車對汽車行業的看法、未來的規劃

記者:我想提一個關於品牌向上路徑的問題,一般自主品牌有兩種路徑,一種是像吉利這種獨立品牌的方式,一種是像長安汽車會推出高端產品系列,像我們R汽車是這兩種路徑的哪一種?或者是區別於這兩種的第三種路徑?

俞經民:感謝你的提問。剛才發布會上楊總講了幾段,第一段講為什麼要有 R 汽車?因為現在業界習慣把 OEM 或者品牌方分成兩種,一種是新勢力,另一種是主流勢力或者說傳統勢力。

我們被叫成傳統勢力,肯定不開心。我們有這麼傳統嗎?汽車 130 多年的發展歷史裡,汽車始終是工業上的明珠,始終在砥礪前行、創新創效,集成最好的科技不斷向前探索。

新勢力有很強的網際網路基因、有個人 IP、有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想做國家隊的新勢力,用戶有這樣的需求,行業的發展也呈現這樣的趨勢。

所以 R 汽車走了一條獨特的路,我們會有一個團隊 IP,用戶也會成為我們的 IP,而且用戶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不僅駕駛我們的高品質汽車產品、享受我們提供的優質出行服務,還會參與 R 汽車的建設。

整個營銷服務既是起點,也要形成閉環,其中的關鍵要有技術的支撐和用戶的熱愛,才能用科技來兌現想像,讓用戶在體驗出行服務的過程中從喜愛到信賴,這就是我們推出 R 汽車的原因。

記者:俞總,廣州車展是一個適合回望過去、展望未來的地方,想請您給今年的工作打個分,再想聽一下您對明年車市的預測?另外,R 汽車今年橫空出世,明年會有什麼樣的小目標呢?

俞經民:前兩天我一直在參加媒體活動,也被問到很多類似的問題,給今年車市一個關鍵詞,對明年有什麼樣的想法?我當時選了一個詞叫「盪氣迴腸」。

很多人選「意外」、選「難」、選「挑戰」,我覺得是對的,但沒有那麼多情感的贊同。我覺得庚子年中國還是比較順的,大家防護三件套都做得比較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所以中國這邊風景獨好,一季度、二季度大家被隔離,市場沒有那麼活躍,但是整個經濟市場還是好的,消費者的購買力還在。

今年來看,整個乘用車市場產銷量大概率能接近 2000 萬輛,現在給出的數據大概在 1980 萬。我們預計明年,中性一點增長 7.5%,保守一點增長 5%,樂觀一點增長 10%。

給老百姓提供優質產品,這樣就一定會拉動消費,而且整體的經濟也在向上,所以我對明年整體表現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相信肯定有很大發展空間。特別看好明年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有外因也有內因的推動,加之用戶層面、OEM 層面的發展,新能源產業一定會爆發。

記者:我看到 R 汽車在黃浦江邊樹立起大的地標,打造了網紅打卡點,而且不到半年時間一下上了兩款車,接下來,營銷方面會有什麼新動作,把車做得更加接地氣,讓用戶感受到不一樣的新零售服務?我們能不能做到跟蔚來一樣,因為蔚來的服務現在是行業的標杆,它的服務是花了很多錢堆起來的,對於我們來講,我們會做什麼樣的營銷?

俞經民:謝謝你的問題,我回答一下前面那位記者朋友的問題。特斯拉不尊重客戶,這個看法是片面的。不尊重客戶,不可能造出客戶比較喜愛的產品,只是它的出發點不一樣。我原來在大眾工作,大眾的 slogan 叫 Das Auto,它是中性的介詞,翻譯過來這就是車、我造的就是車。特斯拉感覺差不多,就是我做電動、自動駕駛的車。其實從產品角度去比,我覺得還是要聽客戶的,不能完全聽自己的。我的感覺不一定全對,但肯定也沒有錯,所以「產品+服務」方面我們超越它們。

R 汽車這裡沒有經銷商,沒有傳統模式裡的「忽悠」。我們是扎紮實實把服務體系做好,來兌現對大家的承諾,實現用戶、合伙人一起共建品牌的可能。

首先是產品,產品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就是你看到,就會愛上它。如果造型、色彩上不能「秒殺」用戶的話,不是網際網路思路。以酒桌上的話來講,就是一滴入魂。剛才有人問我概念車量產的最大挑戰在哪裡?相對概念車,量產車在設計上不叫還原度,叫超越度,只有超越才能出來。然後,三電方面,我們本身就靠譜,和任何車企比,我們都是最有技術含量的,這絕對不是吹牛。

自動駕駛也是我們的長板,從網際網路汽車到智能座艙到智能駕駛,到邁向軟體定義汽車,這個連特斯拉都沒有,現在小鵬也在往這個方向走。今天楊總說MR混合虛擬實景智能輔助系統融合了 AR 和 VR 技術,能適應更多的用車場景。這個和智能駕駛結合、語音結合、人臉識別的結合都不一樣。

關於 R-TECH,我在這裡幾分鐘講不清楚,我跟姜輝說,後續會專門在 R DAY 上或其他時間來專門講一講 R-TECH。當姜輝說到 R-TECH 的時候,給我的感受是「石破天驚」。我感覺它帶來的驚喜一定超過 2016 年 7 月 6 日全球首款量產網際網路汽車的誕生。我今天稍微講講電子電器架構,它分為 ICC 智算域、ICM 智艙域、IPD 智駕域和 IAM 智聯域四大運營器。易購系統如何打通,是怎樣的 OS?怎樣的超算中心?上面如何給出用戶的需求?我們把整個架構劃分好了,三電也是裡面一塊,硬體有冗餘,軟體可以迭代,最後滿足用戶。產品往上走,基於產品,服務再往上走,這就是我們的營銷。

記者:我到廣州 R 汽車體驗中心去過,它有一些經營政策沒有選擇走量,好像是不對跑滴滴的用戶進行扶持,更多希望客戶選擇作為家用,這個政策你們當初買車的時候考慮過嗎?

姜輝(R汽車營運長):我們沒有特別界定這款車子一定要賣給什麼樣的用戶。可能您看到的政策裡面,R 汽車為用戶提供了四大終身保障服務:終身免費基礎保養、終身整車質保、終身三電質保、終身免費基礎流量。

在這四大終身裡面,我們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當然這個成本是綜合衡量的。To B 端有另外的政策,我們是把 To C、To B 做了一些區分。從初心來講,無論是哪一類用戶,我們都希望他們對我們能夠從喜愛到信賴。謝謝!

記者:剛才俞總也說了,R 汽車是國家隊的新勢力,銷售模式肯定是一個創新點,而且今年 R 汽車發展得比較好,新零售服務模式也是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中。

據我了解,咱們是在網上下單,車是統一售價,同時也有 R STORE 體驗中心展示的方式。想問一下,咱們這種新零售服務模式現在的落地情況怎麼樣?同時,未來會有什麼樣的布局?謝謝。

姜輝: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沒有一定要讓用戶在線上下訂,也不排斥在任何線下場景給用戶提供方便。

我們要徹徹底底按照剛才俞總提的要求,把用戶思維深入骨髓。在不到 200 天的工作當中,我們的服務場景不完全是線上的,都是用戶怎麼方便,我們怎麼來。熟悉網際網路的 80 後、90 後用戶,更願意在網上訂購,因為他們覺得網上更公開透明、更方便,在商場的體驗中心看好車、體驗完,就直接回家了,不會被體驗顧問追著下訂。

然後他們在家裡考慮好就能馬上下訂,這就是我們說的「無界新零售」。現在經常到半夜 11 點多、12 點多,後臺系統還會跳出訂單。因為往往一二線城市的人,到 11 點、12 點才有空。

這當中也有一些案例,一些稍微上點年紀或者平時工作比較忙的用戶,向我們提出上門試駕的需求。我們就把車子開到用戶的家裡、單位,讓用戶體檢、幫用戶下訂。也有一些用戶相對保守,不願意在網上下訂,我們就帶上文件線下完成下訂。我們的服務沒有條條框框,用戶怎麼方便,用戶希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記者:剛剛大家也提到獅標和 R 汽車的問題,R 汽車明年會有兩款車型。現在的獅標有一些純電動車型,像榮威 ERX5,以後獅標的純電和 R 汽車之間會是什麼關係?這個品牌會有不同的方向嗎?

俞經民:在榮威品牌創立 14 年之後,今年 5 月份 R 汽車正式誕生。現在 R 汽車是作為一個品牌在和用戶溝通,跟大家在匯報。

榮威品牌的新能源基因是很突出的,像上海這兩天因為外牌限行政策,搭載 3.0T 綠色澎湃動力的插電混動車供不應求,一個星期拉動了一個月的產量。榮威裡面會有 Plug-in,也會有純電動車。我們兩年前推出的榮威 MARVEL X 搭載的是經典獅標,當時就有用戶建議優化這個標,甚至提出能不能有一個新的品牌。剛才姜輝講的真正以用戶為中心,每個品牌都在這樣講,但真正把這種理念融入血液非常難,所以我覺得先要聽用戶的建議,然後聽了就去幹。

R 汽車是新實力的國家隊,它的發展模式是電動車×智能化,它的業務模式肯定是新零售。關於什麼是新零售,我跟李斌進行過深入探討,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客戶所有的觸點,包括服務點、溝通點,應該在品牌完整規劃內,再去集成整個社會資源,所以新零售服務模式會越來越開放。品牌要把控和用戶的觸點,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閉門做服務。這些東西我們都在登陸探索,就像榮威打造了第一輛網際網路汽車,從此打開場景化的溝通。

關於 R 汽車的產品規劃

記者:俞總,我們知道R汽車推出之後發展非常快,現在已經有 ER6 和 MARVEL R 兩款車了,也看到非常酷炫的概念車。我想問一下概念車未來有沒有量產可能性?未來R汽車還有什麼樣的產品規劃?

俞經民:(在 R-Aura Concept 之後)後面還會有兩輛概念車,今天沒有帶到廣州車展,想放在明年上半年,最晚不會晚於上海車展。

明年 1 月份會舉辦 R DAY,是和用戶在一起的 Party,現場也會帶來概念車。我們三款概念車未來都會上市,作為 R 汽車合伙人有點小挑戰,這輛車看看不錯,不買很後悔,買了過了半年又來一輛,科技迭代的速度很快。

記者:今天在車展上 MARVEL R 開啟了預售,作為 R 汽車首款 SUV,這款車有哪些亮點,請您大概介紹一下?

姜輝:我簡要介紹一下,剛剛楊總也做了一些介紹,我挑幾個特別的亮點。

第一,這臺車的顏值非常高。這臺車真正意義上啟用了得到德國紅點大獎的電動化設計語言集智設計理念。

第二,5G 是這臺車特別大的亮點。國內講5G的廠家非常多,但我們的 MARVEL R 是全球首個落地 5G 技術的產品。這臺車大概會在今年 12 月底或者明年 1 月初,就能實現交付,所有車型都會搭載 5G 晶片。

第三,這臺車從動力性和續航上還是有亮點的。在國內新勢力企業裡,賣得比較好的純電動 SUV,續航大部分都是 400 多公裡,超過 500 公裡的很少。我們後續不僅將為大家準備 93 kWh 的電池,讓新車可實現大約 700 公裡的續航。而且百公裡加速 4.8 s,我相信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屬於是澎湃的動力。

從這些方面來講,MARVEL R 的亮點非常多。上汽還有智能座艙,從 2016 年「你好,斑馬」開始,榮威品牌打造了全球第一輛網際網路汽車。經過這麼多年的迭代,在智能座艙方面,上汽還是積累了非常多的 Know how,迭代到今天,MARVEL R 上搭載了最新的智能座艙。無論從顏值、座艙,還是智駕各個方面來講,這臺車都非常完美,我相信會是大家的不二選擇,感謝!

關於用戶問答

記者:我這個問題很想問一下兩位用戶,R 汽車成立至今只有半年,它是一個新品牌,你們買車的時候為什麼選擇 R 汽車?而且上汽還有一個榮威品牌,在買這臺車之前有沒有考慮過榮威?

吳昊(用戶代表):我談談的我感受。首先,為什麼選擇 R 汽車?實際上我們在選擇電動車的時候,考慮過很多個品牌。這個需求來自於靜靜,靜靜說我要選擇一個續航裡程長、顏值高,還要經濟實惠的車。我看過一些其他品牌,最後發現 R 汽車的這款產品非常實際,真正解決了我們的痛點。

同時,它的價格也非常有優勢。打個比方說,ER6 好比是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它很有底氣、很簡單,又很酷,像其他一些品牌的產品比較花裡胡哨,有很多模仿的成分,價格比較高,性價比低一些,有點像慕容復的以彼之道還彼之身,在兩者進行抉擇的時候,喬峰的降龍十八掌是完勝的。

為什麼不選獅標?其實獅標我們之前也從朋友口中了解過,有一款休旅車做得很漂亮。如果沒有 ER6 這款車,有可能會考慮那款純電車,但是 R 汽車的設計,還有理念、新零售,我們年輕人都非常認可,所以就毫不猶豫選擇了 R 汽車。

記者:從剛才姜輝總「以用戶為中心」這個話題展開,您剛才說R汽車以用戶為中心。我有點感慨,像特斯拉以用戶為中心了嗎?它服務那麼差,整天降價,整天起火,為什麼 1 個月能賣 1 萬多輛呢?以用戶為中心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大家還去追捧它?因為它有自己的技術長板。我自己也買榮威 Ei5 的長續航版,我的感受是整體都比較均衡,但是缺少一個長板,不像特斯拉自動駕駛,會讓人家記住了。

既然咱們做 R 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裡的國家隊,R 汽車有沒有計劃打造一個長板,比如在智能網聯化這塊,能不能達到甚至超過現在的造車新勢力?

石鎏:感謝您的提問,我從用戶角度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因為我也在研究新能源汽車產業。

特斯拉起步很早,一開始定位是做自動駕駛,而不是做純電動汽車,只是因為它在做自動駕駛的過程中,發現純電平臺更適合它的技術。所以它在自動駕駛這個領域是一個先行者,也是很多企業學習的對象,但它在電池技術和用戶服務上確實沒有那麼出彩。有特斯拉這樣一個先行者在前面,大家作為追趕者在各個方面都在努力。

從我的角度來講,至少 MARVEL R 是顏值和實力並存的車。從續航上來講,剛才吳昊也講過了,R汽車產品的續航在很多條件下已經不再是用戶的困擾。對我來講,我要去很多城市做田野調查,要去很多地方做訪談,還需要導航,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了它的智能座艙和 5G 技術落地在車裡面,我覺得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技術,我相信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技術也是 R 汽車未來要著力去打造的。

而且從三電技術角度來講,剛才也有媒體朋友提到,R 汽車很新,為什麼要選它?雖然品牌很新,但是它的技術積累很久,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講,這也是我選擇它的一個理由。另外,聽說它給用戶的交車儀式非常的隆重,對每個用戶都有定製化的驚喜,我在這裡也非常期待拿到車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驚喜等著我。

相關焦點

  • MARVEL R,上汽R汽車R-TECH技術品牌的首位「代言人」
    從2020年5月榮威品牌日正式發布,到7月成都車展亮相,再到2020年11月廣州車展22萬元預售價公布,MARVEL R逐漸清晰地走入我們的視野。5月發布之初,R汽車尚在榮威品牌之下運作,這使得MARVEL R的市場關注度多少受到了影響。加之上汽作為造車"國家隊"成員之一,自然少一些"天馬行空"的操作方式。
  • 全新R汽車是造車新實力的代表|概念車|marvel r|上汽|軟體定義汽車...
    作為一個全新發布的品牌,上汽R汽車今年首次亮相廣州車展。雖然是新生力量,但是,R汽車攜ER6、MARVEL R兩款量產車、R-Aura Concept一款概念車強勢登場,展現上汽造車新實力。發布會後,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R汽車營運長姜輝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圍繞如何從產品端「科技兌現想像」、從用戶端讓用戶對R汽車「從喜愛到信賴」這兩個主題做了坦誠的交流。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一起接受專訪的,還有MARVEL R準車主代表石鎏和ER6用戶代表吳昊。R汽車推出之後發展非常快,現在已經有ER6和MARVEL R兩款車了,也推出了非常酷炫的概念車。
  • 如何看待上汽R品牌?
    這些年消費者見過太多「創新」、「顛覆」、「革命性」的純電動車出現在造車新勢力,越來越難對一款全新產品抱有好奇熱情並且迅速留下印象。遲來者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一鳴驚人。好比姍姍來遲的高合Hiphi X,除了吸睛的開門方式之外,能被記住的產品點也並不多。上汽R品牌也有如此的煩惱嗎?
  • 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任雲專訪
    太平洋汽車網在車展現場對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任雲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我們太平洋汽車網很高興邀請到了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任雲,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斯柯達的情況。  任云:今年成都車展斯柯達攜全系車型到來,包括:柯迪亞克家族、柯珞克、柯米克家族等SUV。
  • 上汽R品牌,走在獨立成長的路上
    這些年消費者見過太多「創新」、「顛覆」、「革命性」的純電動車出現在造車新勢力,越來越難對一款全新產品抱有好奇熱情並且迅速留下印象。遲來者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一鳴驚人。好比姍姍來遲的高合Hiphi X,除了吸睛的開門方式之外,能被記住的產品點也並不多。 上汽R品牌也有如此的煩惱嗎?
  • R-TECH技術品牌的首位「代言人」——MARVEL R
    從2020年5月R汽車正式成立,到7月成都車展亮相,再到2020年11月廣州車展22萬元預售價公布,MARVEL R逐漸清晰地走入我們的視野。讓MARVEL R回到聚光燈下的,當然還得是上汽R汽車自己。11月,在MG5上市溝通會上,上汽集團副總裁楊曉東明確表示,上汽乘用車有三個品牌,即MG、榮威,以及R汽車。
  • 第三品牌、R與Marvel X,上汽的執著與糾結
    儘管智己是一個新品牌,但並非一個新項目,從內部運作近兩年的「L項目」,再到傳聞已久的「第三品牌」,打造榮威、名爵以外的高端品牌願景,在上汽內部早已醞釀多年。回顧近年來上汽的發展,亮點並不算多——榮威品牌自RX5之後,再難打造新的爆款;名爵品牌海外突破顯著,但國內市場始終未能有效打開;新技術方面,無論是助力RX5一炮而紅的斑馬,或是在幕後深耕三電的捷能,上汽的研發實力在業界不弱於人,但反映到銷量成績卻差強人意;下遊產業鏈
  • 上汽連推「R」與「智己」品牌,是「賽馬」還是「內耗」?
    目前上汽市值為3100多億人民幣,但比亞迪市值高達4700多億人民幣、而成立僅6年的蔚來汽車市值高達700多億美元、小鵬汽車也有近500億美元市值……市值反映的是一個企業的現在價值加上市場對其未來的預估價值,上汽現在依然是國內汽車行業的「一哥」,但其整體市值被比亞迪、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娃娃兵」們所超越,說明了市場對其未來在汽車新能源產業時代缺乏信心。
  • 新勢力造車進入後半場 不比資金拼玩法
    [愛卡汽車 深度觀察 原創]中國再次掀起了造車新勢力的創業潮,不過與此前純靠資本推動不同的是,此次輪到了「國家隊」上場。造車新勢力也正是抓住這一點進行自我包裝,但眼下「網際網路基因」已經不再是造車新勢力的專屬。在此輪創業潮中,「跨界合作網際網路企業」正在成為國家隊的統一特徵。以華為為例,儘管華為再三聲明「華為不造整車」,但其身影多次出現在車企的合作名單中。今年10月24日才上市首款量產SUV的ARCFOX,早在2016年品牌發布時,就已經與華為達成了相關合作。
  • 品牌再向上,上汽榮威公布新R標及新車MARVEL-R
    預熱兩個月之後,上汽榮威的新車標和新車型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5月7日,上汽榮威全新R標及戰略車型設計解析會舉行。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直播講述了全新R標的內涵,以及新R標旗下首款整艙交互5G量產車榮威MARVEL-R。
  • 上汽「R」品牌:心智之戰再進化
    我們知道,上汽是中國車企「一哥」,他們孵化的兩個自主品牌,榮威ROEWE和名爵MG,已為中國車主所熟知。他們源於老英國,某種意義上說,其品牌身份和地位比德國人的BBA更悠久更高端。 對上汽而言,這是特殊時代特殊條件下自主戰略的必然選擇,更像兩個「領養的娃娃」。為了讓他們實現本土化、中國化,迎合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上汽下了大功夫,成績斐然。
  • 上汽為何要推出R品牌?
    R,就是上汽向上突破的一支利劍,標誌著上汽向合資對手吹響了進攻的號角,一場戰役對決,開始了……>眾所周知,上汽乘用車已經擁有了兩個品牌,運營的比較成功,都是為數不多的歸屬中國車企所有、可以像合資品牌一樣擁有溢價能力的品牌。
  • 第三品牌、R與Marvel X,上汽的執著與糾結 | 2030出行研究室
    回顧近年來上汽的發展,亮點並不算多——榮威品牌自RX5之後,再難打造新的爆款;名爵品牌海外突破顯著,但國內市場始終未能有效打開;新技術方面,無論是助力RX5一炮而紅的斑馬,或是在幕後深耕三電的捷能,上汽的研發實力在業界不弱於人,但反映到銷量成績卻差強人意;下遊產業鏈
  • R汽車即將發布新技術品牌R-TECH,率先搭配MARVEL R
    上汽集團走在突破的道路上。12月14日,上汽旗下的新純電氣高級品牌r汽車正式宣布將於1月發布新技術品牌R-TECH。R-TECH包括智能駕駛、智能駕駛、三電技術等領域的最先進技術。R-TECH率先實現R汽車首款高端智能純電動SUV-MARVELR。
  • 上汽智己與R「左右互搏」,自主衝高能否「殺出一條血路」?
    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再衝高端設立的新品牌,但值得注意的是,200多天前,R品牌作為高端品牌才剛剛發布。同屬上汽集團自主品牌的R與智己品牌,都承載著高端化的重任,彼此是否會因競爭形成內耗?2020年一眾造車新勢力倒下,誕生於傳統汽車企業之下的新能源高端品牌,是否有「後發優勢」呢?智己汽車可否承擔起上汽集團「自主向上」的重任呢?
  • 關於上汽「R」與「智己」是「賽馬」還是「內耗」?
    汽車行業的「一哥」,但其整體市值被比亞迪、以及造車新勢力的上汽內部人士透露,R品牌將在產品、營銷、銷售方面採用全新的模式,與造車新勢力的打法頗為相近。  當人們認為R品牌將成為上汽的中高端電動汽車品牌之時,11月26日,上汽集團又推出了一個新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
  • 上汽R汽車5G智能MARVEL R預售22萬元起
    上汽新能源品牌「R」,首款產品開啟預售。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局將隨著國家隊的高調入場,產生何種變化?11月20日,上汽R汽車在廣州車展正式開啟旗下首款車型——5G智能電動SUV MARVEL R的全球預售。新車中國首發預售價格22萬元起。此刻,距離上汽集團推出R品牌僅過去了195天,品牌成立、新車上市、服務體系構建已經全部完成。
  • 上汽R汽車將發布技術品牌R-TECH
    上汽旗下全新純電高端品牌R汽車將於1月正式發布全新技術品牌R-TECH,該品牌包含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科技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全面涵蓋行業未來技術發展方向。點評:R汽車誕生於上汽榮威,品牌誕生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完成推出新車、布局新零售,構建全新服務模式等。R-TECH包含R PILOT 3.0級別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通過合理排布於整車的傳感器、超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構建了三重感知體系,能夠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
  • 上汽榮威新能源品牌LOGO疑似啟用 以「R」為原型 品牌或將獨立?
    3月12日,上汽榮威又做出新舉動,入駐了支付寶螞蟻森林公益林,成為首批入駐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又一次引發了行業的關注和熱議。上汽榮威肯定是要搞事情了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沒?宣傳語「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當是表明了上汽榮威踐行社會責任,保護環境的決心。而畫面最下方的公眾號頭像則啟用了一個新的以「R」為原型的LOGO——「IIIR」,署名「榮威ROEWE」,並小字標識了其為「新能源科技領導者」。結合上汽榮威新能源之前發布的「芯動2020+」綠芯戰略,提出將以「新技術、新設計、新模式」,助力品牌走向更高端、更智能。
  • 續航不過一千都不好意思造車了 新勢力國家隊智己硬剛蔚來?
    強強聯合智己汽車其實也就是上汽傳聞已久的「L」項目,新公司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聯合成立的智己汽車完成註冊,新公司由上汽集團王曉秋總裁親自掛帥,擔任董事長,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楊曉東,張江高科董事長劉櫻,阿里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分別擔任董事,新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