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連續跨行業併購,業績對賭「雙刃劍」值得警惕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2020年3月20日,普利特(002324)發布《關於收購宿遷市振興化工有限公司80%股權的公告》,擬1.0億元收購振興化工80%股權。繼10.66億元收購帝盛集團(啟東金美、福建帝盛、帝盛進出口、寧波帝凱、欣陽精細5家公司的100%股權)後再度出手,先後累計近12億元收購6家標的企業,大舉跨行業併購。

  幾天之後,普利特再次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文,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周武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進展情況的告知函》,周文及翼鵬發展已合計減持1185.649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24%;周武已減持46.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0879%。

  以收購重組謀突圍,主營業務面臨挑戰?

  探究普利特連續大舉併購背後的原因,或離不開近年來原有改性塑料業務增長乏力。

備註:金髮科技尚未披露2019年年報,故2019年歸母淨利為業績預告數

  普利特與改性塑料龍頭企業金髮科技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對比可以看出,自2015年普利特收購 WPR公司及其下屬的威爾曼塑料和DC Foam未能實現預測利潤後,逐漸失去往日光環;而金髮科技除主營業務持續穩健經營,於2019年完成了對寧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併購,並擬投資超過100個億,進入丙烯等上遊原材料行業,打通了聚丙烯生產全鏈條,增強其對原材料的把控和影響能力,大大提升了在改性聚丙烯領域的行業地位,這必將對普利特的生存空間都將帶來一定的擠壓。在主營業務面臨著巨大挑戰情況下,普利特試圖以收購重組進行產業轉移謀求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高估值標的年淨利腰斬,可持續經營存疑

  而收購重組是否能實現產業整合協同發展,標的公司的盈利能力至關重要。在宣布本次收購振興化工2天前,深交所發起質詢,要求企業就前次重金收購帝盛集團的合理性做出解釋,此番普利特收購突圍之路恐挑戰重重。

  依收益法評估,2020年3月普利特對啟東金美、帝盛進出口、福建帝盛、帝凱貿易母公司帝盛科技100%股權評估價格進行修改,修改後為30,000萬元、8,800萬元、51,920萬元、880萬元,較2019年6月前次評估價格分別增長31.00%、346.72%、1004.33%、31.97%,整體評估結果高於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的95.04%。

  採取收益法評估的原因是預計經營前景較好,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而帝盛集團的業績是否足以支撐此結論?據公開數據顯示,帝盛集團營業收入逐年下降,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分別為 4.73 億、3.69 億、3.10 億元。2018年度淨利潤更慘遭腰斬,其造血功能和盈利機制堪憂。而另一收購對象振興化工2019年淨利率僅8.75%,低於行業正常水平,2020年1-2月營業收入僅144.4萬元,淨利潤為-263.5萬元(尚未經審計)。擬收購6家標的公司盈利能力表現不佳情況下仍給出高估值,不免讓人憂心。

  此外,標的企業環保及合規諸多風險也導致可持續經營存疑。啟東金美不僅所在位置是否觸及「不到長江一公裡」的紅線尚未可知,還曾因江蘇大範圍環保整治及2019年響水「3.21」爆炸事件影響多次受到環保行政處罰。2019年1-9月仍存在臨時性的停產或限產情況,產能利用率逐年下降。欣陽精細自2005年底牽連多起環保安全事故;振興化工則存在將因危險廢物處理不當受到環保部門處罰的情況,據了解到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因為經營資質缺陷被政府停產合計長達13個月。隨著欣陽精細杭州市汙染物排放許可證、帝盛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啟東金美排汙許可證於2020年陸續到期,結合上述標的公司所處區位分布以及所受環保處罰情況,未來經營許可是否能順利核發,標的公司停產限產如何緩解,均對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此時以高估值併購,即便標的企業給與業績承諾,是否有能力兌現尚未可知。

  業績對賭恐非萬全之策,雙刃劍誰來「埋單」

  近年來,業績對賭在上市公司併購案中並不罕見,如若對賭承諾可以實現,自然是皆大歡喜。但事實上過於樂觀的超高業績預測帶來的悲劇也比比皆是。此番普利特的連續跨行業併購,即便有業績承諾,恐也非萬全之策,值得廣大投資者深思。

  此番交易中,普利特所併購標的公司承諾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8,000萬元、11,000萬元、13,000萬元; 但上述標的企業近三年最高一年盈利僅5000多萬。此外併購對上市公司現有資源、組織、運營等均存在挑戰的。此前,普利特2017年曾因收購WPR公司及其下屬的威爾曼塑料和DC Foam未能實現預測利潤而公開致歉。此番標的公司盈利能力不佳、可持續經營存疑情況下,是否能兌現業績承諾值得關注。

  同時,該約定中併購標的2020年和2021年僅需達到業績承諾75%以上即可解鎖減持相應的股份,在2022年業績累積全部兌現即可實現全部股份解鎖兌現。不符合行業增長邏輯,前兩年股份解鎖套現後,即便2022年完不成業績承諾,也恐出現剩餘未解鎖股份也不足以覆蓋補償金情況,屆時上市公司以及中小股東的利益將嚴重受損。而公告中發行股份支付對價5.863億元,發行股份價格為8.88元/股,相交發布日股票收盤價格20.05元/股差距極大,且收購方案中並未設置發行價格調整機制,已對原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造成很大股份稀釋和權益受損。

  此外,自2019年9月普利特第一次披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後,股價由11.17元/股一路上漲到最高23.01元/股期間,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文、副董事長周武、股東上海翼鵬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都進行了大量減持。

  近日,普利特就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文,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周武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進展情況的告知函》,獲悉其此次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已經過半。其中,周文及翼鵬發展已合計減持1185.649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24%;周武已減持46.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0.0879%。

  從市盈率橫向對比來看,塑料改性行業龍頭金髮科技約16倍;國內抗老化助劑行業龍頭利安隆不到25倍;普利特卻超過50倍,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普利特股價高挺,過高的市盈率也不免令人擔憂。

  只有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普利特此番連續收購究竟是以重組突圍產業整合尋求業務增長,還是靠頻頻併購維持高估值的緩兵之計,投資者尚不得而知。主營業務增長乏力情況下,積極對外併購產業整合發揮協同效應的資本運作可以理解,但標的公司的盡調和選擇諸多疑點仍值得廣大中小股東密切關注,業績對賭這把「雙刃劍」對普利特收購究竟是救命良藥還是致命毒藥,值得每一位投資者深思和警惕。

(責任編輯:梁冀)

相關焦點

  • 對賭協議裡到底隱藏了多少致命陷阱?
    在財務業績對賭時,需要注意的是設定合理的業績增長幅度;最好將對賭協議設為重複博弈結構,降低當事人在博弈中的不確定性。不少PE、VC與公司方的糾紛起因就是大股東對將來形勢的誤判,承諾值過高。
  • 三次上市折戟:賣身閱文連續對賭失利 新麗傳媒臨界點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原標題:三次上市折戟,賣身閱文連續對賭失利,新麗傳媒再次步入臨界點 作者|Resin手握國內最多IP的閱文集團在近日公布了其截止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公告。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收購新麗傳媒讓閱文集團從傳統的網絡文學為主的收入結構得到調整和完善,推動閱文集團營收較大幅度增長,但是背後卻是新麗傳媒連續兩年對賭協議未達標。而剛剛到來的2020年,受到影視寒冬和肖戰事件的影響,新麗傳媒2020年的對賭協議能否達標也成為一個疑問。新麗傳媒將何去何從呢?
  • 三泰控股2019年大幅扭虧為盈 龍蟒大地完成第一年業績對賭
    原標題:三泰控股2019年大幅扭虧為盈 龍蟒大地完成第一年業績對賭   2019年,對於三泰控股
  • 普利特受益原油跌價淨利同比增長128% 高性能汽車內飾材料打破國際...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中小板上市公司普利特(002324.SZ)依託研發,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奠定了公司行業地位、贏得了市場。2019年是普利特的一個豐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6億元,較上年下降1.79%,而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達1.65億元,同比大增約128%。
  • 跨年禮物:集齊7枚業績地雷,投資者是時候召喚神龍了……
    計提減值原因主要來自溢價併購和行業環境變化。慈星股份:預計計提減值準備金額約6億元;此外,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電腦橫機機型更新速度加快等因素,預計產生存貨減值損失約1億元。華東科技:對8.5代TFT-LCD生產線項目計提資產減值56.56億元,致使2019年歸母淨利潤減少32.6億元。中集集團:公司和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減值跡象,預計計提減值約40億至55億元。
  • 閱文靠慶餘年破局 對賭業績不達標新麗傳媒是劫是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拆財報丨閱文靠《慶餘年》破局:版權收入佔比過半,對賭業績不達標的新麗傳媒是劫是緣?3月17日,閱文集團(00772.HK)公布2019全年業績。報告顯示,閱文集團2019年實現總收入83.5億元,同比增長65.7%。
  • 姚記科技2.63億組「牌局」,4年1.47億對賭...
    「少東家」組起的「資本牌局」能否勝利,值得期待。外延併購傍上「頭條系」雖然「姚記撲克」更名為「姚記科技」發生在去年8月27日,但那時姚記撲克手裡握的早就不再是54張撲克牌,而是轉向遊戲賽道,頻頻進行外延併購。有趣的是,這家公司的投資與「頭條系」很對胃口。
  • 夏緯文:併購重組,沒有最優只有共贏!
    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在ST或退市的邊緣,需要業績,則方案側重於改善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的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後有退出需求,則方案側重於對賭與業績承諾;有的上市公司側重於產業整合,則方案側重於控制與產業協同……標的方的核心訴求也各不一樣,有的是想與上市公司一起發展,享受發展中股價增幅收益,當然以股權支付為主;有的則是希望套現,
  • 對賭協議惹的禍 輝豐子公司虛增業績
    原標題:對賭協議惹的禍 輝豐子公司虛增業績 摘要 【對賭協議惹的禍 輝豐子公司虛增業績】上市公司進行外延式收購有風險。
  • 「最慘創業者」對賭案的靈魂拷問
    與之不同,創業投資企業中的對賭、公司併購重組中的對賭,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資源的有益配置方式。首先,對賭雙方一方提供資金,另一方提供運用這些資金的能力,二者的結合可能會帶來雙贏的結果。儘管他們成功與否受到市場因素影響,但每一個對賭協議的目標和股權交易設定,皆是當事人自行談判、自願接受的結果。所以,在「自願承擔,自行使用」的前提下,無論最後是面臨溢價回購新股東的股權,還是折價補償新股東的結果,對資金使用方及老股東而言均無不公。對賭目標的設定是雙刃劍,既是壓力,也是激勵。
  • 雷曼光電:押寶體育多年難掩虧損,LED產業併購1年業績大變臉
    2015年耗資2.3億元併購深圳市拓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享科技」),新增19,272萬元商譽,業績承諾期剛過,拓享科技業績即開始縮水;2月份伴隨康佳集團的晶片戰略布局,雷曼光電也再度引起市場關注,註冊資本5,000萬元的合資公司,卻籌劃打造百億能源網際網路及服務區產業平臺,百億平臺對雷曼光電低迷的業績是否起到扭轉乾坤的效果?
  • 現在,各大化工企業正加速收併購!
    收購重組是一種商業活動,也是企業發展的一種手段,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市場局勢嚴峻,許多企業都試圖用大範圍調整內部框架去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在將來,強強聯合、拆分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內部重組等多種方式的併購重組案例將會隨著企業擴大經營板塊、提高盈利能力、佔領更多市場的需要持續湧現。
  • 韋爾股份併購豪威科技業績大爆發 CMOS「搖錢樹」效應明顯
    2019年7月30日,韋爾股份併購豪威科技完成,成為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CMOS光學傳感晶片設計領域領先企業。  豪威科技併入,業績大爆發 由此可見,韋爾股份併購豪威科技的戰略取得顯著的效果。豪威科技憑藉著CMOS領域排名全球第三的優勢,幫助韋爾股份在2019年取得一份靚麗的業績。
  • 數知科技蒸發60億商譽:昔日收購的實控人資產 對賭期滿業績大變臉
    原標題:63億市值的數知科技一夜蒸發60億商譽:昔日收購的實控人資產,對賭期滿業績「大變臉」  時代周報記者:韓一奇  一紙預計商譽減值金額約為60億元的公告震驚市場。隱藏在巨額商譽減值背後的則是「上市公司巨資收購實控人資產」、「對賭協議」和「業績大變臉」。
  • 收購新麗傳媒致業績不佳,閱文集團上市後首度虧損
    然而,即便推出《慶餘年》等爆款影視,其新麗傳媒業績不振、面臨免費閱讀衝擊等,都成為其跨越寒冬的重重障礙。自四月底換帥以來,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00772.HK)的業績似乎未顯改善。7月20日,公司發布盈利預警,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公司業績將較去年由盈轉虧。
  • 「最慘創業者」對賭案反思:機械解讀條文還是維護機會公平?
    與之不同,創業投資企業中的對賭、公司併購重組中的對賭,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資源的有益配置方式。首先,對賭雙方一方提供資金,另一方提供運用這些資金的能力,二者的結合可能會帶來雙贏的結果。其次,資金使用方雖然可能面臨資金被抽回甚至血本無歸的風險,但畢竟曾經親自把握過發財的機會。
  • 品高軟體IPO對賭協議風險未除 定位「雲計算行業」還是待解之謎
    況且,這家公司背後還有籤訂上市對賭協議的一眾投資機構。12月16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舉行的2020年第121次審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高軟體)的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關注到,品高軟體的電信行業信息化業務過度依賴中國移動,且該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承壓嚴重。
  • 天神娛樂併購後遺症:債務纏身 業績下滑 股東內鬥
    時代財經根據數據不完全統計,天神娛樂2015年開始,到2017年末,併購了20家公司。在時代財經採訪的一些遊戲行業人士眼中,天神娛樂就是一家靠併購發展起來的公司。然而到了2018年,天神娛樂時運不濟,重要布局的行業接連步入「寒冬」,此前能帶來可觀收益的一些併購標的漸漸成為了負擔。2018年業績報告出來後,天神娛樂一度因巨虧71.5億元被封「A股雷神」。
  • 天源環保勇闖IPO:對賭纏身,武漢矽谷天堂中途退出
    項乾君按:做實業有多慘,看看對賭協議就知道。雖然說,很多對賭協議都是不對外公開的,但是就項乾君知道的,很多企業在融資的時候,都免不了要籤署對賭協議。在公司融資階段,公司大股東天源集團、實控人黃開明籤署了一系列的對賭協議,即有國企康佳集團,紅塔創新、廈門火炬等;也有私募泉州海絲海嵐、湖北宏睿、武漢科創天使、珠海紅創等,甚至和很多個人投資者也籤訂了對賭協議。基本上,這些對賭協議都圍繞業績承諾和回購協議等進行。
  • 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內生增長是主線 併購增量作補充
    陳邦表示,併購並不是簡單地談價格,價格是最後一步,是水到渠成的一步,前期工作要構築併購的安全網和風險防線。每一單併購,愛爾眼科前期都會有長時間的了解和溝通。併購時,未來規劃都談好了,最後階段談價格,事情圓滿達成。結合行業狀況和我們公司的理念,整合行業力量,而不是短平快併購,大換血。」  此次愛爾眼科一口氣收購30家醫院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接觸了解。以萬州愛瑞和開州愛瑞為例,其為愛瑞陽光旗下醫院,創始人為重慶知名眼科醫生李馬號。近年來,愛瑞陽光陸續在重慶地區創建了十餘家醫院,愛爾眼科在重慶也有布局,雙方實際上為競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