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派李小加帶領港交所進取10年 如一把鋼刀劈開新天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改革者李小加: 立足中國,連接世界

改革派李小加猶如一把鋼刀,為老派的香港資本市場劈開一片新天

蔣琰

2009年10月,48歲的李小加在即將知天命的年紀走進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下稱「港交所」)。在職業生涯歷經石油工人、記者、律師、投行之後,交易所掌門人是他重新開啟職業生涯的又一步,一幹便是十年。

李小加是港交所史上第一位非香港本地人士的行政總裁,他的上任本身就是一個改革的信號,此後他也一步步把改革的精神延續到港交所身上:併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啟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多項互聯互通機制,允許「同股不同權」和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上市,多次成為全球IPO數量和募資冠軍,等等。

銳意改革進取的李小加,高光時刻有之,艱難碰壁亦有之。

2013年時不能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的港交所,痛失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2019年高調宣布擬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卻被無情拒絕,不得不說是李小加職業生涯中的遺憾。

2020年5月7日,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擬於2021年10月底合約屆滿時不再續約。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對此表示:「我要衷心感謝李小加先生在過去十年中的傑出領導及對香港市場的貢獻,我亦代表董事會感謝他儘量付出時間來確保我們順利過渡。董事會有信心他的繼任過程將順利有序,而集團擁有堅實的基礎。」

市場也在表達對李小加的肯定,7日午間的卸任公告發布後,香港交易所(00388.HK)下午立即跳水,一度跌幅擴大至4%,全天下跌2.76%。

現年58歲的李小加當天還表示,離任後不會退休,但暫時未有日後發展計劃。李小加十年的港交所職業生涯即將步入尾聲,這未嘗不是他新的起點。

擁抱變化

即使不看港交所的經歷,李小加的人生已經足夠傳奇。1961年,李小加出生於北京,生長在甘肅,早年甚至作為中海油前身企業的一名鑽井工人,參加了中國最早的海上石油鑽塔工作。恢復高考後,李小加考入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後還在《中國日報》擔任記者。

1986年李小加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新聞系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博士學位,並進入律所從事金融證券與兼併收購工作。1994年,加入美林證券,之後任美林證券中國區總裁;2003年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自此完成從石油工人到記者到律師再到投行的職業生涯轉變。

闖蕩者李小加的職業生涯並未止步,而是不斷在追尋新的挑戰。2009年10月,李小加加入港交所,並自2010年1月起擔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至今已三次獲續任,開啟港交所掌門人的全新職業道路。

改革派李小加猶如一把鋼刀,為老派的香港資本市場劈開一片新天。從內地出發的李小加,深知港交所的振興必須立足中國才能連接世界。他上任後就公布了港交所《戰略規劃2010-2012》,明確了港交所在內地與國際的雙重定位。

同年,李小加對港交所的交易時間進行改革,推動港交所與內地交易所接軌,自2011年3月7日起,港股開盤時間與A股同步。

李小加面向國際的第一個大動作則是2012年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讓港交所自此在大宗商品的定價和交易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此後幾年,李小加領導下的港交所致力於推動和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這一系列舉措至今仍然影響深遠,南下和北上的資源源源不斷地經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中轉,真正地使港交所成為連接世界的資本樞紐。

2014年4月10日,李小加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講話時正式公布「滬港通」計劃,目的是「促進香港市場與內地市場雙向開放」。當天下午,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表示積極響應。

同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開通。開通以來至今,北向資金歷史額度已累計達1.03萬億元,南向資金累計達1.21萬億元。

「港交所通過與深交所、上證所的互聯互通,為我們搭建起了一個總市值70萬億元人民幣的龐大市場。同時,深港通的開通也標誌著這種互聯互通進入了2.0時代。」李小加彼時表示。

 拒絕遺憾

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李小加的核心戰略始終是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立足香港本地資本市場,李小加任內吸引快速發展的內地企業和布局全球的企業,過去11年間7次取得IPO募資和數量全球第一的佳績。

不過羅馬並不是一天建成的,港交所的IPO政策限制也曾錯失多家優質企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阿里巴巴。

2007年,阿里巴巴拆分B2B業務並在港交所上市,不過隨著之後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阿里巴巴股價一路低迷並破發,最終在2012年選擇私有化退市。

退市整合後,阿里巴巴資本市場的布局也捲土重來,不過當時港交所的上市制度無法接納同股不同權和合伙人制度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於2014年赴美上市,港交所錯失了一個快速成長的網際網路帝國,這也成為此後經年李小加引以為憾之事。

李小加在2018年推出了港交所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改革措施。當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赴香港上市,支持大中華地區和國際公司來港尋求二次上市,以空前的力度吸引內地和全球的新經濟企業IPO。

港交所大刀闊斧的改革,加上多年互聯互通機制的鋪墊,使得2018年起港交所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上市。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01810.HK)成為港股第一家雙重股權架構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團點評(03690.HK)緊隨其後成為第二家。港交所2018年以來也迎接了歌禮製藥、百濟神州、康西諾生物等10多家未盈利生物公司。

李小加的努力終於彌補了錯失阿里巴巴的遺憾。2019年11月,阿里巴巴(09988.HK)回歸港股,以增發H股的形式在香港二次上市。「阿里巴巴多年後回家了。」 李小加感嘆道。

李小加帶領的港交所,也以更寬大的胸懷、更不懈的努力在期待更多中概股的回歸,「港交所是管市場的,中概股是否回港上市不是由港交所決定的,港交所只需要把市場上該做的事情做好,去掉不該有的壁壘,改革不合理的環節,包括IPO的發行、清算和結算環節等。」

「試了不一定成功,不試一定不成功。」這是李小加在收購倫交所失利後的總結,也是這位改革者多年來的信條。

隨著李小加不再與港交所續約,李小加很可能在職業生涯內無法挽回收購倫交所失敗的遺憾。不過,李小加作為港交所掌舵者已經足夠精彩和圓滿,他留下的「立足中國,連接世界」的戰略,也是港交所繼續前行的驅動力。

相關焦點

  • 富途證券|從石油工人到金融大佬:沒有李小加,就沒有今天的港交所...
    2020年5月7日,香港交易所(00388.HK)公告稱,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到2021年10月底任期屆滿時將不再續約,港交所當日股價跳跌近3%,5月8日繼續下跌1.46%。   股價的反應,是市場對李小加過去十年表現的一種肯定。他的一系列改革舉措,讓香港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中,得以繼續保持優勢。
  • 年薪5100萬,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坦言卸任後不願再做「打工人」
    再過兩周,執掌港交所11年的李小加將離任。在12月14日的歡送傳媒交流會上,談到自己離任去向時,李小加如此說道。圖片來源:港交所官網作為港交所上市後任職時間最長的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帶領港交所進行了許多重大變革。
  • 港交所CEO李小加與大宗商品定價權
    但由前體育記者、現任中國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CEO李小加操盤的兼併收購卻令同行刮目相看。9月29日晚間,港交所發布公告,李小加將於2020年12月31日提前離任港交所行政總裁,轉任董事會高級顧問。從2009年上任至今,李小加十年一劍,為港交所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
  • 星空深度︱李小加的背影,港交所的10年
    過去的10年是我人生最激動最精彩的10年。——李小加文/Robin5月4日,當人們的視線還沉浸在「後浪」的演講中時,香港恒生指數當日重挫4.18%,比上一交易日跌去1000餘點,港交所(HK 0388)股價也下挫4%。究其原因是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向港交所遞交辭呈,將在10月底合約期滿後不再續約。
  • 臨別贈言 李小加港交所(00388)退任前的「最後一課」
    這天,李小加就退任港交所(00388)一事聚集了一眾媒體通過線上見面。當天香港轉陰,沒有太陽。12月14日上午11點,港交所舉行歡送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的線上媒體交流會議,退任期限提前至今年12月31日。退任交流會準時開始,持續一個多小時,但李小加關於自己談得不多。這像是一場卸任前的告別會議,更像是李小加對服務11年之久的港交所,畫上的最後一個句號。
  • 香港傳真|臨別贈言 港交所李小加退任前的「最後一課」(實錄)
    這天,李小加就退任港交所一事聚集了一眾媒體通過線上見面。 當天香港轉陰,沒有太陽。 12月14日上午11點,港交所舉行歡送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的線上媒體交流會議,退任期限提前至今年12月31日。退任交流會準時開始,持續一個多小時,但李小加關於自己談得不多。
  • 李小加:港交所與倫交所關係像「羅密歐與茱麗葉」
    新浪港股訊 港交所(00388)收市後公布,將會以現金加股換股方式,收購倫敦交易所,作價約296億英鎊(約2900億港元),被喻為天價收購。李小加在網誌中更是表示:若收購成功,港交所估值將高達700億美元。那港交所此次收購倫交所的意義是什麼,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又有何回應?
  • 李小加:只要壁壘問題解決了,中概股「回家」是大勢所趨
    來源:一財網「我們這代人要感恩這個時代。」在香港交易所位於中環的會客廳內,香港交易所集團(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自己很幸運在48歲至58歲這黃金十年在港交所工作,見證和參與了香港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和變革的十年。
  • 【會議直擊】李小加稱退任後不會離開中環,但可能不太想當「打工人...
    【財華社訊】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將於今年底退任,其在港交所11年的職業生涯即將畫上句號,但是李小加新的旅程正在開始。在李小加任內的11年裡,他帶領港交所完成了滬港通和深港通,並且主持改革,支持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和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被允許在港股上市。總結自己11年的職業生涯,他認為自己大部分想做的事情已「心想事成」,談不上有遺憾,更多的是感恩。談及11年間對香港金融市場的改革,他說,從各個方面的改革和推動現代化的工作來看,的卻非常不容易。
  • 港交所,不再少年的你
    阿里巴巴第二次上市,沒有進行公開路演,根據其在紐交所的股價在港交所簡易定價。從發布聆訊資料到上市,僅10個工作日;上市後第10個交易日,阿里巴巴通過「快速納入指數規則」,成為恒生綜指成分股。時效是港交所有意為之。
  • 早報|川普貼身工作人員確診新冠肺炎!李小加宣布卸任港交所總裁...
    白宮確認:川普貼身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美國當地時間周四早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稱部署在白宮,並作為川普貼身工作人員的一名海軍成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報導稱,該工作人員於周三早晨出現症狀並隨後確診。由於其近距離接觸川普的工作性質,這一消息在白宮西翼「引起了轟動」。
  • 港交所(00388):IPO募資創10年新高,上市後再融資同比倍增
    港交所(00388)昨日回顧2020年市場統計數據,至12月10日,香港年內新股IPO募資額同比增加25%,有望創2010年以來新高,當中新經濟公司集資額同比增逾61%。除IPO市場募資新高之外,香港市場上市後再融資增幅更為顯著,截至2020年11月底,上市後再融資達2912.7億元,較2019年全年大增1.08倍。
  • 港交所迎中概股回流 市場生態大變遷
    回歸潮起 6年前,因同股不同權問題存在分歧,阿里巴巴遠赴美國上市,這也成為港交所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多年來無法釋懷的遺憾。 為了不再錯失更多新經濟公司,李小加帶領港交所開啟長達數年的改革之路。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訂後的《主板上市規則》生效。
  • 李小加:美國制裁香港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螞蟻、字節上市只是時間...
    即港交所每賺10港元就派發9港元回饋給股東。在業績會上,李小加還回應證券時報記者稱螞蟻金服、字節跳動香港上市只是時間問題,阿里巴巴、未盈利生物科技股無理由不入港股通,並表示 「應做的事將來都會做」。南向交易金額於2020年3月19日創單日成交新高,達463億元。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認為,滬深港通收入創半年新高,為港交所帶來新的收入貢獻點,這一收入貢獻未來還將會持續增加。此外,港交所於2020年1月13日成功推出港股通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有助提升滬深港通的有序運作及市場監管。
  • 永不捲刃的「鋼刀」
    「要把『鋼刀』打磨得更加鋒利,就不能搞假把式。」中隊長王學海快人快語。一天,中隊官兵剛結束夜間戰鬥射擊訓練,突然接到上級下達的緊急拉動命令。隊伍一出營地,就遭「敵」襲擊。王學海一聲令下,官兵迅速多路前出,與「敵」展開激烈交火。短短10分鐘,王學海帶領官兵殺出重圍。
  •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要把『鋼刀』打磨得更加鋒利,就不能搞假把式。」中隊長王學海快人快語。一天,中隊官兵剛結束夜間戰鬥射擊訓練,突然接到上級下達的緊急拉動命令。隊伍一出營地,就遭「敵」襲擊。王學海一聲令下,官兵迅速多路前出,與「敵」展開激烈交火。短短10分鐘,王學海帶領官兵殺出重圍。「我們是『鋼刀』傳人,必須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中隊指導員戴東傑說。
  • 李小加要去HKbitEX投身比特幣?官方澄清來了
    來源:新浪港股證券時報引用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報導,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辭任港交所之後,去向很有可能為一家名叫HKbitEX的香港數字貨幣交易所,但該報導也稱,上述投行人士的說法,記者並未得到李小加的證實。
  • 港交所:繼續落實戰略規劃 實現「成為國際領先的亞洲時區交易所...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周曉雅)12月17日,港交所發文回顧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港交所表示,截至2020年9月,今年前九個月的業績及交投均創歷年新高,同時亦推出各種新產品及新計劃,持續市場創新、提升競爭力,儘管今年以來地緣政治及經濟環境動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但港交所仍展現出靈活的適應能力,鞏固其作為亞洲金融樞紐的地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今年是港交所成果豐碩的一年,儘管宏觀環境充滿挑戰,港交所業務仍然欣欣向榮。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歷經139次戰鬥洗禮,「鋼刀」傳人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
    「要把『鋼刀』打磨得更加鋒利,就不能搞假把式。」中隊長王學海快人快語。一天,中隊官兵剛結束夜間戰鬥射擊訓練,突然接到上級下達的緊急拉動命令。隊伍一出營地,就遭「敵」襲擊。王學海一聲令下,官兵迅速多路前出,與「敵」展開激烈交火。短短10分鐘,王學海帶領官兵殺出重圍。「我們是『鋼刀』傳人,必須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中隊指導員戴東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