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文 宏,筆名林亭宇,1959年12月出生於廣西陽朔。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桂林市雁山區書協主席,桂林鄉土畫院院長。
書法作品入展2015年第三屆「黃庭堅獎」全國書法大賽(廣西書協主辦)
2017年3月入展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
2017年4月入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
連續入選2015、2016、2017、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作品展(廣西自治區政府主辦)
2018年獲第六屆廣西藝術作品展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獎(晉京展)等。
取法為上修翰墨 筆師造化繪丹青
記書畫家林文宏
作為書畫雙能的書畫家,林文宏先生對書畫是有著很深的藝術情結,於書法他能夠靜下心來研習先賢碑帖,領悟古今書法理論,於丹青他亦是能夠探研傳統繪畫精髓,充分於浸潤畫道之中。縱觀當代藝界,書畫雙修者本就不多,而能像林文宏先生這樣書畫皆達高境的藝術家,更是屈指可數。書畫皆臻,名譽藝壇。
縱觀先生之書法,其作品以草書最為絕妙,正所謂因象而得意,因意而成象,意與象混而成書,淺識書者,得其象,不解其意,深識書者,得其意而意其象。先生的草書可謂是深得此法之精髓,作品十分注重於意象之美,字字草體,頗具蒼茫之意,同時也不乏古樸之象。林文宏之草書,可以在一划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亦可以在一划之間殊衄挫於毫芒,解鎖《書譜》秘籍,可以把草書寫得類萬物之象。
又以二王法帖為師,取法為上,經由心追手臨大王十七帖、小王中秋帖,得法亦見上乘,可以遂心應手寫透晉代文人書法的蕭雅灑脫!信筆寫來,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可見信札體的天質自然。在書法的整體結構上,先生更是冥渺難尋,幽深莫測,字字修短合宜,布局合理恰當,文人風範於通幅作品中一展無遺!
先生行書作品,功力亦為深厚,並且其行書毫不亞於其草書,所作行書,風神獨特,伸縮得體,天趣盎然。每一個字體,小至點畫,大至結構,都給人一種引弓待發,屈鐵鑿銅的視覺印象。賞全篇之品,久久觀之,實意趣無窮是也。
欣賞林文宏先生的山水作,其作品風格儼然獨特,山水質樸而厚,方峻嚴整,具有宋元之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通幅畫面不以小而勝,但憑氣勢出。在山水創作上,無論是用筆還是用墨,亦或用色,林文宏都是達到了一種醇熟的境地,筆墨勁健而灑脫,色彩豐潤而厚重,山水時恢弘雄壯,時又溫潤素雅。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色彩與水墨皆作纖塵不染的鋪陳,畫之意象既是一天清淑氣,萬裡碧榆風的好氣韻。東崖復沓蔽輕霧,西峰崢嶸噴流泉,一切物象,皆作應物象形,隨類賦彩,所作所構儘是引人臥遊,極具東方審美的哲學品位。眾幅作品之尺幅,亦是時作大尺壯篇,時作小尺圓幅,但意境皆為深遠,遠觀不離座外,近看咫尺千裡!筆筆見恆岱,骨法之勁,歷歷在目。其山水能達此境,與他自身豐厚的傳統功底是離不開關係的。畫如其人,真實不虛!
相對於山水畫而言,花鳥作品則更能彰顯出生活的氣息。在花鳥作品上,林文宏先生的創作題材可謂極廣,無論是碩果還是紫葡,亦或葫蘆粉荔,都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並且畫中的枝幹和蟲葉,都描繪成了一種枝葉茂盛的特定場景,眾幅枝葉被他進行了全新的組織,特別是在筆墨枯溼的處理上,其葉片採用了溼筆和大塊的墨色,在枝幹上則是採用了硬筆與枯溼相結合,更顯層次感和豐富感。總的來說,他的花鳥作品,是很少有傳統式的折枝花卉,在其作品中,反倒是充斥著一種朝氣蓬勃且全新的花鳥生命。
取法為上修翰墨,筆師造化繪丹青。筆與墨皆掌握在林文宏先生的手中,它們不慢不急,丹青淡泊從容,翰墨從不懈怠。林文宏先生用筆墨和線條為世人創作了一幅幅意韻超然書畫佳作,以情注筆,以意運墨,如此既合藝家之理,亦傳文化之風!
藝術中國特邀評論家 史國澳 2021年1月7日 於覽藝齋
繪 畫 作 品 鑑 賞
書 法 作 品 鑑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