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騰訊投資,他們還是把項目搞砸了

2020-12-22 虎嗅APP


近日,騰訊有兩件事值得關注。


一是,騰訊控股發布了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各方面的數據一如既往地非常亮眼:財務上,總收入為人民幣 1254 億元,同比增長 29%,其中網遊、增值業務增長強勁;二是,騰訊和其他機構聯合領投了一家中式快餐品牌「和府撈麵」的 D 輪 4.5 億元融資,這在餐飲業也是一筆巨額投資。騰訊的投資觸角向來不分國界、行業,從硬科技到新消費,從金融到教育,都是其囊中之物。


在 Q3 財報中,騰訊的投資收益亦十分亮眼,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騰訊「其他收益淨額」為 115.51 億元,具體騰訊持有的哪些公司股份「賺錢」了,我們不得而知。


根據 IT 桔子數據,截止 2020 年 11 月 5 日,騰訊主體共投資了超過 790 家公司,其中,可能給騰訊帶來直接收益的包括眾多上市公司名單,如嗶哩嗶哩、鬥魚、京東、拼多多、美團、58等;未來將給騰訊帶來受益的包括滴滴出行、車好多集團、快手、知乎、喜馬拉雅、猿輔導、每日優鮮、喜茶等這些獨角獸公司。


不過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給將近 800 家公司出資過的騰訊,也有走了眼的時候。



據 IT 桔子統計,被騰訊投資過,目前已關閉的創業項目有 24 個。我們列出來的這些項目中,騰訊大多是在 A 輪及以前投入的,以領投為主,但單筆投資金額較小,總金融也不到 50 億元,對於龐大的騰訊投資來講,確實也是毛毛雨了。


失落的高朋:騰訊棄之,美國「爸爸」Groupon 已沒落


高朋網的出身很高貴,他有兩個「爸爸」,美國「爸爸」是團購鼻祖 Groupon,中國「爸爸」是社交鼻祖騰訊——2011 年 2 月 28 日中文版 Groupon 團購站「高朋網」正式宣告成立,騰訊和 Groupon 分別出資 5000 萬美元,根據當時媒體報導「雙方各佔 50% 股權」,但其實雲鋒基金在高朋網組建時也對外宣稱過入股投資,三方對於投資佔股份額均保持緘默。但無論如何這豪華背景讓高朋網的誕生被認為是當時團購賽道的終結者。


回歸彼時的中國團購市場——前有聲勢浩大的窩窩團、拉手網、融過三輪的 F 團,後有剛上線運營一年的「小兄弟」美團網,外加最佳競對 CP「滿座網」,高朋的這一仗也容不得疏忽。


在最初的設計中,高朋網 CEO 由騰訊方面負責擔任,運營由 Groupon 團隊負責。兩個「爸爸」都很強勢,股權相對均等、主次不明,歷史上這樣的合作鮮少成功,也為高朋後來發展留下隱患。


當時整個團購行業處於野蠻生長期,運營模式非常粗放。由於團購券設定的有效期較長,多數用戶在線開團購買團購券後並不會及時消費,因而平臺上存在著大量「預收款」現金,這其實是一筆負債。但是,許多團購平臺將這筆未消費資金挪作他用,最常見的便是投入新的城市用於運營和補貼,以獲取源源不斷的訂單,以此形成一個循環支撐著團購業的高速擴張。


而當時美團網堅持不「燒錢」,不盲目追求擴張的速度,並率先推出「隨時退、過期退」的政策,讓用戶更放心地團購消費券,這也是美團網後來在「千團大戰」中存活並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


2011 年 11 月 4 日,Groupon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7 億美元,一舉成為自 2004 年 Google 上市之後最大的科技業 IPO。


在上市的歡呼掌聲中,高朋網有些迷失,並沒有審視周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沒有「放下身段」,像本土團購網站那樣「接地氣」,運用「地毯式」地掃街推廣方式,而是寄希望於騰訊的流量輸送和資源整合。


可惜,Groupon 在上市後的一年股價從高位 500 美元一路下跌至 100 美元以下,宣告了團購故事在海外資本市場落下帷幕。而在國內團購網站的競爭中,高朋網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2012 年 8 月 1 日,騰訊將旗下自營 QQ 團購業務與 F 團、高朋網進行整合,成立「網羅天下集團」。合併後騰訊持股 30%,Groupon 持股 10% 多,原 F 團 CEO 林寧任新公司 CEO。2012 年 12 月 26 日,合併後的新公司獲得 Groupon 和騰訊追加 4000 萬美元的投資。


僅僅在半年後——2013 年 7 月,搜狐 IT 就爆出高朋網在一年內有 9 位副總裁離職,公司搖擺,業務動蕩。網羅天下集團之後退出團購業。


沉寂 4 年之後,網羅天下集團在 2017 年進行了一次資產重組,騰訊、雲鋒基金和深圳某科技公司共同再次為其注資,騰訊依舊為其最大股東。官方公告網羅天下新設業務線為項目孵化、投資和垂直電商,但市場上再鮮有其動靜。


如今,Groupon 也垂垂老矣,在走向沒落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目前股價不到 25 美元,市值僅有 7 億美元。


騰訊想再拉一把當時的小高朋,也不容易啊。



寂寞的開心網:還記得你偷過的菜嗎


從投資方角度而言,開心網也許並不能成為評判騰訊投資失敗的一個案例;但從項目本身的角度來說,開心網確實是在被騰訊投資後走向了衰落,最後完全放棄社交業務,且被賣掉了。


開心網定位於白領社交網站,成立於 2008 年,經歷過 18 個月時間用戶數從 300 人增長到 6000 萬的奇蹟,曾經引領了全民「偷菜」熱潮。如今開心網對 00 後而言是陌生的,再說起這些往事,仿佛過了幾個世紀那麼漫長。


2010 年是開心網鼎盛之際,也是騰訊在社交領域腹背受敵的一年,開心網、人人網、新浪微博、QQ 空間形成了 SNS 的四足鼎立格局。其中,新浪微博兼具社交和媒體屬性,與其他項目的定位懸殊。


開心網憑藉偷菜種菜遊戲爆發,從 2010 年第二季度實現規模盈利,每個月盈利超過 1000 萬元,年收入 3 億元,廣告收入佔比最大。為了擺脫對廣告商業模式的依賴,2011 年初開心網還嘗試推出團購服務,但僅運營 9 個月就外包給 F 團運營。


2011 年 10 月,騰訊戰略投資開心網,投資金額未透露,據報導約為 1 億美元。據分析,騰訊重金投資開心網的主要原因是削弱競爭對手,搶佔白領高端用戶市場,彌補 QQ 人群低齡化的不足以鞏固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地位。


在騰訊投資後,第三方應用、遊戲開發者可以在騰訊和開心網的開放平臺上同步接入和運營其應用,而過度依賴偷菜遊戲的開心網在用戶被分流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此後,開心網徹底轉型為手機遊戲研發公司,創始人程炳皓於 2016 年 7 月離職,退出了公司。2017 年,A 股上市公司「賽為智能」以 10.85 億元收購開心網運營主體「開心人信息」。


「瘋狂老師」不再瘋狂:家教 O2O 狂歡下的炮灰


2014 年 O2O 模式大行其道,家教 O2O 領域也颳起了一陣熱風,在這前後有一批線上預約老師上門教學的家教 O2O 平臺先後成立,包括老師來了、跟誰學、好老師、瘋狂老師、輕輕家教、請他教等。


這類項目模式十分接近,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投資,畢竟給中小學生找家教老師的需求是長期存在過的,只不過網際網路平臺希望通過更高效的資源匹配方式來解決這個需求。


其中,騰訊連續投資了瘋狂老師兩輪——2015 年 6 月騰訊獨家投資了「瘋狂老師」的 B 輪,金額為兩千萬美元;一年後,騰訊再次跟投了瘋狂老師的 1.2 億元 C 輪融資。那麼,騰訊為什麼選擇的是瘋狂老師?


這裡有一個關鍵人物——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他創立的微光創投於 2015 年 1 月領投了瘋狂老師的千萬元級 Pre-A 輪融資,為該項目做了很好的投資背書;在業務模式上,瘋狂老師更注重老師個人 IP 的打造,不直接和培訓機構合作,也沒有完全放開教師的入駐;


在團隊方面,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從傳統 K12 課外培訓白手起家,瘋狂老師是其在教育領域的二次創業項目,為了彌補自身在網際網路產品方面的不足,他還邀請了 PPTV 創始人姚欣加盟,負責產品和技術。


當騰訊提出投資之意時,張浩團隊已經和幾家知名投資機構在接洽,為此,張浩也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融資。最後,該項目 36 小時商定 Termsheet,20 天完成盡職調查、協議籤署並 close 交割,實屬瘋狂。


對騰訊網際網路基因的「仰慕」,以及騰訊總裁劉熾平的說服是促使張浩接受騰訊投資的重要原因——「騰訊能給瘋狂老師帶來什麼?第一是品牌背書,沒有老師不知道騰訊是誰;第二是技術支持,家教 O2O 如果像打車軟體一樣迎來用戶增長爆點,騰訊強有力的技術團隊能處理高並發的難題;第三是用戶共享,QQ 和瘋狂老師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不排除騰訊未來把 2 億用戶群體的埠開放給瘋狂老師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第一點和第二點都部分實現了。在獲得騰訊的加持後,瘋狂老師一度走上輿論的風口,成為明星項目。同時在第二次投資中,雙方已經有了業務合作。彼時,瘋狂老師正孵化直播事業部,並與騰訊達成排他性戰略合作,運用騰訊的技術服務支持直播業務,2017 年瘋狂老師轉型推出「叮噹課堂」在線直播課。


不過,隨著家教 O2O 行業的轉型倒閉潮來臨,在沉寂兩年後,2019 年 4 月 30 日瘋狂老師也宣布停止運營,APP 頁面顯示:「曾經的瘋狂已經謝幕,感謝過往一路的相伴。」



「安卓之父」再創業失敗:賈伯斯的成功無法複製


除技術專業人士外,大概沒有人知道 Essential Phone 這個智慧型手機品牌,但實際上項目創始人卻是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安卓被谷歌收購後 Rubin 在谷歌任職,後因性醜聞辭職,同時還拿到了高達 900 萬美元的遣散費。離職後,他創辦了消費電子品牌 Essential。


牛人背景使得該初創公司備受矚目,剛成立便獲三千萬美元 A 輪融資。2017 年 6 月,騰訊、亞馬遜 Alexa 基金等參與了 Essential 的 B 輪 3 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Essential 發布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名為 PH1,無邊框、大尺寸、多個顏色可選的設計正是瞄準了高端智慧型手機品牌蘋果、三星,然而該手機在 2017 年的出貨量不到 90,000 部,並在一年後停產。


2019 年,團隊又做出了 Project Gem,像電視遙控器一樣的「加長版」智慧型手機,可以單手握持、語音控制,但還沒有到量產交付的階段。在 2020 年 2 月,Essential 舊宣布停止運營並關閉。


隨著 Essentia 的關閉,2018 年底公司收購的由 CloudMagic.Inc. 開發的電子郵件管理應用程式 Newton 也將不可用,Newton 因搜索、跨平臺功能而聞名,可適用於 iOS,Android,MacOS,Windows 和 Chrome OS。


Project Gem


通過梳理後,我們將騰訊投資失敗的項目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騰訊想切入自身並不擅長的交易領域——騰訊和」Groupon 合作先後投資 1.4 億美元的團購網站高朋、和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合資公司明日微學推出的智能學習 APP「優答」、地產企業萬達合作的電商網站「飛凡網」均告以失敗,其中騰訊投入最多的是高朋網。


第二類,騰訊在自身擅長的遊戲、社交領域,作為領投方或獨家投資了國內外眾多相關項目,但有的項目後期因錯失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而發展不利:比如因「種菜偷菜」遊戲風靡一時的 SNS 網站「開心網」和專注 SNS 遊戲開發的「長遠互動網絡」;還有的項目比較小眾,用戶規模沒有做起來,典型項目有基於地理位置的匿名聊天軟體「GeGe APP」、街遇社交應用「誰 APP」、韓國寵物網遊開發商「GoPets」等。


第三類,在 O2O 的風口期騰訊跟進了一些投資,部分項目藉助 O2O 的聲勢前期發展較快,但幾年後 O2O 格局大變,有的項目淪為了「炮灰」,造成騰訊投資的失手。典型項目包括騰訊投資了 2 次的家教 O2O 項目「瘋狂老師」、2015 年獲騰訊 B 輪融資意氣風發但後來在外賣預定平臺大戰中銷聲匿跡的「南京零號線」、手機打車軟體「嘟嘟叫車」以及提供公交查詢、商戶查詢服務的本地信息搜索服務商家「愛幫網」、手機點菜 APP「悠先點菜」等。


第四類,其他領域零散項目,比如智能硬體可穿戴品牌「Pacewear」、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創辦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及消費電子品牌「Essential Phone」。


以上的案例或許可以證明,在新興市場的投資,並沒有所謂的「一招鮮吃遍天」——牛人再創業會失敗,曾經成功過的項目會隨著時代浪潮的改變而走向失敗,在風口上飛起來的項目也會摔得很慘——所以說,再牛逼的投資機構和公司都有看錯、失手的時候。


因為項目的成功與否是複雜因素下的綜合結果,而「時、事、人」永遠在發生變化,機構遵循的投資準則更多是過去的「經驗主義」下的復盤總結,或許可以提高其投資成功的概率,但在投資失敗這件事上是無法預見且不可避免的。


相關焦點

  • 狂砸700億,騰訊正在默默下注歐洲
    你如果深挖騰訊歐洲的投資項目,會發現它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這盤大棋,資本的觸角甚至伸向了許多黑科技。01全力梭哈歐洲最近,德國有家初創公司Lilium,聲稱要融資5億美元幹大事。口氣這麼大,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
  • 2020年ToB投資:阿里、騰訊把「錢」花在了這裡
    根據「ToB行業頭條」整理,2020年度,百度、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京東在ToB投資市場總計出手74次,投資金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涉及投資領域包括數據服務、數據安全、人工智慧、小程序、中臺、PaaS、SaaS等十餘個。雖然不如2019年和2018年的投資規模,但也算得上揮金如土。那麼這些網際網路大廠都把錢投在了哪裡?他們的投資邏輯又是什麼樣的呢?
  • 一家被騰訊投資的to B企業會經歷什麼?
    這一次,「甲子光年」採訪了騰訊投資的董事總經理姚磊文,關注to B投資的兩位投資總監肖鴻達、劉子軒,以及太美醫療科技、明略科技、燧原科技等被投企業創始團隊,藉由兩方的視角,我們試圖回答一個市場關心的問題:對當下to B領域的科技公司來說,拿騰訊的錢,意味著什麼?
  • 復盤BAT2019投資版圖:阿里騰訊共同投資21家企業
    復盤BAT2019投資版圖:百度聚焦人工智慧 阿里騰訊共同投資21家企業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創投市場持續降溫,PE/VC機構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而作為投資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曾投出中國新經濟領域半壁江山的CVC是否依舊活躍?他們的投資呈現出哪些新特點?
  • 投什麼怎麼投,騰訊投資部到底咋想的?
    2010年騰訊經歷3Q大戰,此後開始提出開放平臺的戰略,而儘管仍在關注遊戲領域的投資——但投資的遊戲公司也是可以基於騰訊的能力延伸和成長。智明星通是一個案例,它做的一個產品是開心農場,但主要基於QQ積攢和釋放社交的能量。「當時還不能稱之為生態投資,主要還是圍繞騰訊的主業來說的。」騰訊投資部執行董事郝瑞稱。
  • 2020年騰訊、網易互相「 抄作業」?網易搞單機,騰訊想要做懷舊服?
    恰逢隔壁網易和暴雪運營的《魔獸世界:懷舊服》火爆異常,似乎再一次啟迪了騰訊,於是乎,騰訊選擇了不僅是老網遊,還是老網遊的懷舊服。那麼問題來了,騰訊會首先拿哪些遊戲搞懷舊服?其實騰訊自己的想法早就暴露了:
  • 投資不過山海關魔咒打破,京東萬達騰訊阿里砸重金,東北要崛起?
    文:加七提起「東北」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那感染力極強的東北話,當然還有一句「投資不過山海關」,意識就是東北的經商環境不是很好,導致很多企業家都不想去東北投資,但是現在不同了,從2018年開始,馬化騰、劉強東、許家印等商業巨頭開始向東北地區投入重金,因此在這些商業巨頭的支持下,東北正在形成一股投資暗流
  • 21年騰訊S級重點項目,投資數十億,每一部都是預定爆款
    在所有視頻播放平臺中,騰訊視頻絕對算得上是行業巨頭一家獨大。這不僅和騰訊涉及的業務廣泛有關,還與騰訊敢於冒險、願意挑戰的企業宗旨有關!2021年,騰訊手頭握有眾多S級古裝玄幻大片,每一部都是預定爆款。每一部都是大製作,投資超幾億元。
  • 對話騰訊動漫總經理鄒正宇:關於稿酬調整、騰訊投資布局與行業未來
    但是在前端,整體還是跟著計劃在走的。(去年三文娛也曾在年末專訪鄒正宇: 騰訊動漫一年8000萬付費分成,10個IP改編遊戲,過億資金投資超十家工作室 )三文娛:今年有超出預期的亮點嗎?鄒正宇: 在新內容品類這方面。這個行業也發展了幾年,但內容種類還是偏少了一些。男性向主要是玄幻、冒險這樣的一些題材;女性大多就是戀愛、校園。
  • 騰訊投資德國遊戲工作室
    2020-02-11/13:01 辦公地點設於柏林的Yager Development獲得一筆為數不詳的騰訊投資
  • 從去年21個項目到今年43個,騰訊影業片單全掃描
    而這背後,是作為騰訊泛娛樂文化生態上的兩大環節,相比遊戲業務上的輝煌和盈利能力,電影業務在過去兩年中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成績。兩年來唯一主控上映的電影項目《少年》成績並不理想,參與的《金剛骷髏島》和《魔獸》以及一眾國產片等,大部分還是憑藉平臺的資源優勢參投。
  • 四川又一城市崛起,被投資266億文旅項目「砸中」,旅遊市場騰飛
    四川有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當地被投資266億的旅遊開發項目「砸中」,旅遊市場有望騰飛,這個地方就是達州。銅鑼灣商業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家主打商業地產項目的香港公司投資266億元,在達州的高新區動工建設銅鑼灣商業文旅綜合體項目。根據相關消息可知,該項目計劃佔地4400多畝。等項目順利完工後,就會打造總計超過375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療養院和歡樂谷景區等,對於推動當地旅遊市場的騰飛作用非常之大。
  • 獨家|騰訊投資併購部任命三位中幹:分別關注金融教育消費等領域
    這也是4月下旬騰訊投資官網上線、核心管理團隊集體亮相後,首批實現「騰訊投資」品牌下晉升的投資團隊成員。《財經塗鴉》獲悉,此次升任助理總經理的三人均已在騰訊投資任職至少5年的時間。其中,荀為謙在2012年4月即加入騰訊,主要關注教育賽道的投資,其參與投資的項目包括猿輔導、美術寶等。
  • 在農村搞養殖創業,這幾個投資小成本低的項目,風險低收益高
    在農村搞養殖,這幾個投資小的項目風險低、收益高。 農村養殖項目1、綠色小龍蝦養殖 小龍蝦現在成為了人們餐桌的代表,剛上市的小龍蝦一般價格比較高,有的甚至高達五十元每斤,而蝦苗才五元每斤,所以養小龍蝦的前景還是不錯的。養殖小龍蝦,只要銷路打開就可以了,可以聯繫周邊縣城或市區大排檔或小餐館,送貨上門慢慢打開銷路。 農村養殖項目2、美朝個性化空白定製
  • 這家孵化器想轉型做投資,又苦又難他們自己也想「呵呵」
    剛開始肯定是眼瘸看不準,全靠自己曾經創業過程中的那套經驗去摸爬滾打,因為我們投的是網際網路項目,而網際網路創業的那套方法論跟傳統行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們對網際網路領域的項目吃得不太透,還沒有梳理出一條清晰的投資方法論。作為個人天使,該打的子彈都快打完了,很實在的問題,錢是有限的呀,問問自己後續還有沒有錢把案子投出去?自己看案子的方法是不是可行?和真正的投資機構的方法是不一樣?
  • 美團Q3財報有點尷尬:做業務遠不如搞投資來錢快來錢多
    「但是在長遠的未來,他們的工作會與我們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綜合以上兩點,王興認為理想值得投資,相比純財務投資,更適合進行戰略投資。因此,你會看到,他治下的美團不斷增持理想,C輪1500萬美團、D輪5億美元、以基石投資者身份認購3億美元,成為理想第二大股東。受理想股價上漲的利好影響,美團收益頗豐,才會迎來淨利潤暴漲。
  • 騰訊音樂繼續擴大版權:將向華納音樂投資2億美元
    作為中國第一聽歌軟體,騰訊音樂的優勢無人能撼動,說到底還是版權足夠強大。據外媒報導,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Tencent)擬向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投資2億美元,交易正在談判當中。
  • 騰訊投資瑞典Stunlock工作室
    據媒體Breakit11月5日報導稱,總部位於Skvde的瑞典遊戲開發商StunlockStudios已被騰訊(Tencent)收購。StunlockStudios在幾年前設計的一款在幻想環境中的格鬥遊戲Battlerite第一個月就有30萬人下載,初獲成功。
  • 騰訊再投資兩家遊戲公司:一家深耕二次元,一家專注休閒類
    導語:騰訊股價一路向陽,投資領域持續買買買模式。 上周,遊戲陀螺報導,騰訊投資了一家疑似做SLG的初創遊戲公司。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騰訊還投資了另外兩家遊戲公司——廣州納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納仕信息」)和暖域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簡稱「暖域科技」),均佔股20%。
  • 騰訊的動漫帝國:5年投資30+公司、「有錢任性」屯IP
    騰訊更是加大力度鋪設動漫版圖,在2017-2018兩年中接連投資了至少20家動漫企業。擅長2D動畫製作、每年產能10部項目以上的繪夢動畫,便成為了騰訊的動漫棋盤中的一粒旗子。可以看到的是,騰訊的幾大頭部動漫作品的製作公司,均有接受過騰訊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