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2020-12-04 小小嬴政

麵食是中國北方人的主食,據統計,各種不同種類、不同口味的麵食多達上千種,形成了令世人感嘆的中華麵食文化。可是農村老話也說「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這個總結也很經典。

如果你能把這三碗面吃好,那你在這個社會上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體面、場面和情面是最難吃好的三碗面,有的人窮盡一生,也吃不好。什麼是體面?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的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完美搭配,這就是體面。

什麼是情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分,看你是否能夠把握得好這其中的度。什麼又是場面?場面就是排場,人要學會適當的時機展示自己宏大的格局。面子文化,是東方人特有的一種文化理念,可以失去錢財,可以失去親情,但是絕對不能丟了面子。

假如有人說,你如果不幫我,就是不給我面子,這句話一出,威力無比,對方立刻就會出手相助。之所以說面子文化屬東方人特有,是因為西方國家對於面子文化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在西方國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什麼情面可講。

正因為東方人特別愛面子,所以才有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名句,多年前曾經看到過一個郭冬臨演的小品,叫《有事您說話》。那裡麵塑造了一個因為死要面子而讓自己家庭風波不斷的搞笑形象,特別有意思。

面子有很多種,其中的體面、情面和場面是最重要的三種。體面之所以被人如此重視,是因為它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認定。就好像一個領導必須行為舉止體面,如果他像一個流浪漢一樣行事,那領導的威嚴何在?

體面是對自己的認定,那麼情面就是在親朋好友中為自己設定的位置,你的情面重,你辦起事來就方便。場面則是在更大的交際圈裡面的定位,當你站在成千上萬人面前一呼百應的時候,那種場面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這三碗面是有層次感的,分別對應不同的場景,但是卻可以涵蓋一個人的人生。把這三碗面吃好了,那麼你無論是在家庭、集體還是社會中都會順風順水。當然,如果你吃不好,那麼你就會走到哪裡,敗到哪裡,度過一段失敗的人生。

面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但是我們卻不能為面子而生活,就像上面所說的那個郭冬臨演的小品,大半夜的排隊買票,自己凍得半死,硬說自己在火車站有熟人,輕鬆就可以搞到票。這種為面子而活的人很累,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給人三分面,也是展現自己大格局的一面,例如身在職場,講究的是學會說場面話,做場面人。

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認可。那種毫不留情地駁人家面子,讓人家下不來臺的做法,等於是給自己斷了後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包容天下的優秀品德,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要追求的處世之道。

相關焦點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 人面 場面 情面
    民國時期,縱橫上海灘十裡洋場的青幫大亨杜月笙曾經說過,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第一碗麵,人面,也叫體面。體面是一個人活著的最舒服的狀態,但是現在社會,真正活得體面的人並不是很多。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堅守自己的世界觀、維護好自己的形象,秉承最基本的道義和法則。作為一個微小的個體,做人最基本的體面還是要有的,有分寸、有尺度、有人面,我想保持這「三有」,算是能夠端起「人面」這碗面。第二碗面,場面。人是虛榮的動物,都愛慕浮華。只是有些人收斂得很好,平日裡為人處世很是低調。但是在看不見的地方,人的乖戾的那一面還是會暴露出來。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你吃了幾碗?
    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情面、場面。 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 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 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
  • 人生三碗面:情面、臉面、場面
    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 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 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 1 抹不開情面 梁啓超是最正直的人,可以說不講情面。 他有個很出名的弟子,叫徐志摩。 作為老師,梁啓超欣賞徐志摩的才氣,卻看不慣徐的生活作風。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其中有一句,讀了幾遍,言簡意賅,卻深感當真把他一生說透,也把人生在世的事理講得一清二楚。 便是那句:「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杜月笙的三碗面「場面、情面、人面」,你都知道嗎?
    為何這樣講,在於杜月笙將賦有哲學的三碗面端平了,分別是場面、情面、人面,杜月笙曾說過:「我前半夜想的是自己,後半夜想的是別人。」他將人生的人面看得很開,借出是一回事,但還又是一回事,但他還不是要借,哪怕晚年家境並不富裕,依然沒去拿借據要債,為何如此源於不想失那早年的顏面,而且他非常有氣度,梟雄時把情面放得很好,從不落別人的面子,也就導致晚年落魄也沒有不長眼的過來鬧事。
  • 俗語: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也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一句農村俗語,短短八個字,卻能夠讓人深深體會到一種壓抑的情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物品如果離開了它原來的家鄉產地,流通到了外面,價錢會變得很貴,因為物以稀為貴。
  • 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農村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有道理嗎?農村流傳一句俗語叫「人老貓腰,樹老焦梢」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是很好解釋的,人老了,腰彎了,背駝了;樹老了,樹幹焦黃了,樹梢也掉了。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人要服老,到了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年紀的事情,不要逆年齡而操作。
  • 人生三碗飯,自己只吃一碗,其他兩碗別人為你吃!這句農俗啥意思
    而老了,日落西山時,腿腳不利索,只能杵著拐棍行動,就是三條腿。這個謎語用早中晚三個時辰來比喻了人的一生,道出人一生的三個階段。而類似的說法,農村也有一句俗語說:「人生三碗飯,自己只能吃一碗,其他兩碗需要別人為自己吃掉」!
  • 俗語:自家的肉不香,別人的菜有味,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這是什麼道理?很多人不懂,其實這就是人的一種本性使然。人的本性是怎麼樣的?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趨利避害,總是希望把所有好的東西都歸到自己的名下。而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就算是再珍貴也不會去珍惜愛護,因為那本身已經是自己的了。這就是「自家的肉不香,別人的菜有味」所要反映的哲理。這句俗語引申開來,其實就是說很多人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總認為別人的東西才是好的。
  • 吃好「3碗面」,杜月笙成上海皇帝,臨死留下這句話,保子女性命
    杜月笙說的最難吃的「3碗面」是什麼?本文為您講述杜月笙鮮為人知的故事。認真讀完本文,相信您會受益一生。-01- 杜月笙可憐的童年生活杜月笙生於1888年,祖籍上海。在他4歲那年,父母相繼離世,所幸的是,他的繼母是個好心人,撫養他一步步長大。
  • 俗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很具有文藝範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真不好用一句話來解釋。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心中裝著虎,卻像美人一樣嗅著薔薇的芬芳。這是一個多麼矛盾的畫面,但是在生活中卻往往存在。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件案子,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三名劫匪闖入一戶人家試圖搶劫財物。在被主人發現以後,他們動手殺害了主人,洗劫了財物。但是當他們殺人越貨完成之後準備離開時,卻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情況,那就是在主人家的一間房子內,傳出了嬰兒的哭聲。劫匪們走進去一看,原來主人幾個月大的嬰兒正因為沒有奶喝而哭泣。
  • 老人言:「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眯眼菩薩」,什麼意思?蘊含大智慧
    中國古代俗語歷代口口相傳,短小的俗語背後隱藏的深奧的哲理,而我國古代大多數的俗語都記載在《智囊全集》中。在《智囊全集》中,有一句:不怕怒目金剛,只怕菩薩眯眼。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意思?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 俗語:口袋裝口袋,一代還一代,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口袋裝口袋,一代還一代」,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它說的就是一個關於農村教育的事情。所謂的口袋裝口袋,就好比農村常用的裝米麵用的口袋,有大有小,大口袋可以把小口袋套進去。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再用另一句俗語來解釋,那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其實不止是在農村,城市也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出現音樂世家、外交世界、軍人世家這樣的家庭呢?這就是家長言傳身教的結果,小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如何在上面畫圖是大人的事情。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很多農村俗語,單單從表面意思上來解讀,真的是索然無味,因為它其中套用了一些中國文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所以要這樣來用,一是排比對仗工整,而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出意思。因為舊時農民確實文化程度太低了,俗語重在一個俗字,農民都聽不懂,也就沒有辦法往下傳了。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寺,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文化的沉澱產物,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是需要我們細細體會的。除了生活習慣的影響,我們還可以從很多著作中了解俗語的魅力。比如公元280年撰寫《三國志》中就包含很多當時的俗語。這些俗語飽含生活哲理,看著好像十分平實簡單,其實其中是飽含著深意的,甚至道盡了人性之醜惡。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一句俗語也是如此,看似普通其中也蘊含了很深沉的人生奧秘呢!接下來就和大家好好分析一番。一:「一人不進寺」,古時的寺廟都是建在深山之中,再加上人煙稀少,寺廟也常常是野獸橫行、盜匪出沒的慣地。
  •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脫口而出這句話,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在比較憤怒的情況下。那具體怎麼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中國是盛行佛教的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都是,但是寺廟一般都規模不大,且建在比較偏遠的山上或者郊區。正因為這些寺廟位置偏,規模小,地方遠,所以去的人就比較少。到了晚上,陰風陣陣,令人不寒而慄。如果有不幸誤入寺廟者,容易發生不測,所以說廟雖然小,但是妖風卻是一點也不小。
  • 農村俗語:人生三碗飯,你自己只能吃一碗,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碩大的鐵鍋,一鍋菜能夠上百人食用,大鍋菜採取時令的蔬菜,豬肉,有的會放一些粉條、豆腐,有的也會放一些當地特產:皮渣,皮渣是粉條和芡粉蒸製而成。吃起來爽滑可口。大鍋菜還別說,唯獨使用大鍋、大火製作出來的,才有那種濃鬱、獨特的味道,自己在家裡製作,哪怕食材是一模一樣,製作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在我們這裡把大鍋菜稱之為:人生三鍋菜。自己自能吃一碗,其他的兩碗是別人替你吃的。
  • 人過半百,睡好三個覺,吃好三碗面,護住三件寶
    其中最需要做到的就是這三個點,睡好三個覺,吃好三碗面,守住三件寶。所謂睡好三個覺就是睡好大覺、睡好小覺以及睡好補覺。人在步入老年階段之後就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這樣才能為人體健康提供基礎保障。睡好大覺也就是說老人需要每晚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且最好在10點之前就入眠。
  • 俗語: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但是大部分寡婦骨子裡都是希望能夠再找一段感情生活的,可惜的是舊時家族不允許,社會更不容,於是就有了所謂的「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這句俗語。其實這句俗語從字面上都很好理解,那就是就算外面狂風暴雨,天塌地陷,男人也不能跑到寡婦家裡面去躲避一時,為什麼呢?因為會汙了寡婦的清白,這體現的實際上是對寡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