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2021-01-09 小小嬴政

寡婦是個很可憐的群體,她們因為各種原因丈夫早逝,自己卻因為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而不能再嫁,當然這其中要排除掉一些真正對亡夫有著強烈感情的女性。但是大部分寡婦骨子裡都是希望能夠再找一段感情生活的,可惜的是舊時家族不允許,社會更不容,於是就有了所謂的「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這句俗語。

其實這句俗語從字面上都很好理解,那就是就算外面狂風暴雨,天塌地陷,男人也不能跑到寡婦家裡面去躲避一時,為什麼呢?因為會汙了寡婦的清白,這體現的實際上是對寡婦的保護。

寡婦這個群體在舊時不僅自己要忍受生理上的痛苦,更要忍受一些人無端往自己身上潑的髒水。原本好心好意,看外面天氣不好,收留一個路人過夜,其實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結果到了第二天,各種流言蜚語像雪片一樣飛過來,可憐的寡婦無法承受,有的瘋了,有的遠遁他鄉,更有的自殺以示清白。但是即便如此,來自民間的流言依然不會放過她們,所以到最後,寡婦們就算是發現暴雨之夜,一個人在外面快死了,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也不會去救他的,而只能眼看著他死在暴風雨當中。

如果你要問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要我說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且不說寡婦見死不救,事後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就從她們本身而言,憑什麼她們不能有自己的第二春呢?丈夫死了,不是她們的責任,死者已逝,可是生者還要繼續堅強地生活下去。

如果這些寡婦的丈夫們九泉之下知道自己的妻子生活在如此痛苦的環境中,他們也會不心安的。如果能讓妻子重新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現代社會,沒有戰爭的影響,人民安居樂業,所以寡婦的群體少了許多,更多的是二婚或者三婚群體的出來。這些二婚或者三婚的女性就像當初的寡婦一樣,但是她們卻沒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而是勇敢地去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

特別是在影視圈中,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了,我們可以隨手舉出一些二婚的影視夫妻。如袁某某和張某某、吳某某和劉某某、汪某和章某某、李某和王某某、王某和李某某等等。

二婚或者三婚之後,他們的婚姻關係普遍穩定下來,雙方更加看重對方。現代社會也沒有要求女性必須守寡或者守活寡,加之現代社會人們思想開放,對女性重新尋找愛情持開放認可的態度,才使得現代的寡婦們能夠重獲新生。

當疾風暴雨再次來臨時,她們不用見死不救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認可的,就可以請到家中來休息一下。哪怕只是說說話,聊聊天,也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悅的事情。我們要感謝這個開放的社會,寡婦門前再也不存在所謂是非多的情況了,而題主所說的這句沒有道理的話,也該改一改了。

相關焦點

  • 俗語「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炒米視角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為了避免招惹不必要的口舌是非,古人的處世經驗裡還有一條俗語,叫「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意思就是說,即便外面狂風暴雨,你無處可以躲雨,也不能進寡婦的家門。在禮制社會,對婦女的要求是幾乎苛刻的,一旦一家男人不在了,女人的命運可謂就進入了完全坎坷模式了。因為即便她什麼都沒做,髒水也完全可能潑到它身上。而唯一可以避免這種悲劇的只有一個方式,那就時追隨男人而去。這樣她不但名節不受侮辱,而且還會得到朝廷的旌獎,得到貞潔烈婦的名號,為她立貞潔牌坊。但是那是生命的代價啊,螻蟻喪且偷生,何況是人?
  • 俗語: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啥意思?
    俗語: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忠告人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需要我們慢慢體會、領悟。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很多農村俗語,單單從表面意思上來解讀,真的是索然無味,因為它其中套用了一些中國文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所以要這樣來用,一是排比對仗工整,而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出意思。因為舊時農民確實文化程度太低了,俗語重在一個俗字,農民都聽不懂,也就沒有辦法往下傳了。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每一句俗語,都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方法或者道理,所有的俗語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有的蘊含哲理,也有的充滿封建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
  • 俗語: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也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一句農村俗語,短短八個字,卻能夠讓人深深體會到一種壓抑的情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物品如果離開了它原來的家鄉產地,流通到了外面,價錢會變得很貴,因為物以稀為貴。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
  •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古人用來進行天氣預測的俗語,由於古代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科技可以預測天氣,所以他們只能總結生活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當作推測天氣的依據。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也有很大的實用性。不過,既然有比較有價值的俗語,那勢必也有沒有什麼價值的俗語。我們曾聽說過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何意?這句俗語到了二十一世紀還適用嗎?
  • 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農村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有道理嗎?農村流傳一句俗語叫「人老貓腰,樹老焦梢」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是很好解釋的,人老了,腰彎了,背駝了;樹老了,樹幹焦黃了,樹梢也掉了。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人要服老,到了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年紀的事情,不要逆年齡而操作。
  •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有的比較容易理解,有的就比較晦澀難懂,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寡婦」這個詞我們都知道,就是丈夫已經辭世的女人,那麼「生妻」是什麼意思呢?」最大的不同之處。
  • 俗語:自家的肉不香,別人的菜有味,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凡是小時候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這種體會,在自己家吃飯,哪怕就是紅燒肉端上來,吃著也不香。相反,跑到別人家裡,就是夾上幾根青菜,吃起來也特別舒服。這是什麼道理?很多人不懂,其實這就是人的一種本性使然。人的本性是怎麼樣的?
  • 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年味確實有些淡了,但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的日子蒸蒸日上呀,人們不需要等到過年時才去吃大魚大肉,享受美好生活。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天天都是過年。年味變淡,當然有很多過年的老習慣也慢慢被人遺忘了。
  • 俗語:口袋裝口袋,一代還一代,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口袋裝口袋,一代還一代」,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它說的就是一個關於農村教育的事情。所謂的口袋裝口袋,就好比農村常用的裝米麵用的口袋,有大有小,大口袋可以把小口袋套進去。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再用另一句俗語來解釋,那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其實不止是在農村,城市也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出現音樂世家、外交世界、軍人世家這樣的家庭呢?這就是家長言傳身教的結果,小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如何在上面畫圖是大人的事情。
  • 俗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很具有文藝範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真不好用一句話來解釋。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心中裝著虎,卻像美人一樣嗅著薔薇的芬芳。這是一個多麼矛盾的畫面,但是在生活中卻往往存在。面對這樣一個毫無反抗之力的孩子,幾個劫匪猶豫了,怎麼辦?其中有兩名劫匪主張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是第三名劫匪堅決不同意這樣幹,最後他說服了兩名同伴,三人離開了。但是在分手之後,這第三名劫匪心裡總是放不下那個嬰兒,他害怕嬰兒一個人在無人照顧的狀態下會很危險,於是他用路邊的公用電話機給警方打了一個報警電話。
  • 「暴風驟雨,莫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這背後究竟有什麼含義?
    我們知道在中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些話看起來粗糙,但是經過代代相傳,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改善,傳到了今時今日人們的耳中,這些俗語其實背後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在今天看來還是很符合一些科學規律的。
  • 2021年寡婦年?有「牛入寡婦年,九人屠一豬」的說法,啥意思呢?
    為啥說2021年是個無春年呢,從村裡的老人口中得知,年頭立春是20年臘月二十日,2022年立春是正月初四,那麼2021年立春的時間是在春節之前,也是在臘月二十二這天,那麼這樣一來恰巧兩頭沒有立春的節氣,所以說2021年是個無春年,那麼對於無春年在農村也是有著滑年,寡婦年的叫法,那麼這個寡婦年自然就被叫習慣了,所以在民間都對沒有立春的年叫寡婦年,當然了對於在寡婦年的年份裡,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年份結婚是不好的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趙善括《滿江紅》01古人流傳下來的很多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俗語雖然流傳的年代比較久,對於現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言:「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眯眼菩薩」,什麼意思?蘊含大智慧
    中國古代俗語歷代口口相傳,短小的俗語背後隱藏的深奧的哲理,而我國古代大多數的俗語都記載在《智囊全集》中。在《智囊全集》中,有一句:不怕怒目金剛,只怕菩薩眯眼。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意思?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 2021年是寡婦年,俗語說:「寡婦遇上牛,驢馬不得歇」啥意思
    :「寡婦遇上牛,牛馬不得歇」啥意思?   咋一聽,還真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於是就去請教了村裡的老人,原來2021年是人們常說的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呢?下面先解釋一下,並不是說會出現許多寡婦,而是陰曆的2021年沒有立春,沒有立春即沒有陽氣的意思,而男人代表陽,所以民間就稱沒有立春的年為寡婦年,又叫寡年。過去的2020是鼠年,我們贏了2021牛年,牛年又是無春年,所以說是寡婦遇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