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是個很可憐的群體,她們因為各種原因丈夫早逝,自己卻因為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而不能再嫁,當然這其中要排除掉一些真正對亡夫有著強烈感情的女性。但是大部分寡婦骨子裡都是希望能夠再找一段感情生活的,可惜的是舊時家族不允許,社會更不容,於是就有了所謂的「疾風驟雨,不入寡婦之門」這句俗語。
其實這句俗語從字面上都很好理解,那就是就算外面狂風暴雨,天塌地陷,男人也不能跑到寡婦家裡面去躲避一時,為什麼呢?因為會汙了寡婦的清白,這體現的實際上是對寡婦的保護。
寡婦這個群體在舊時不僅自己要忍受生理上的痛苦,更要忍受一些人無端往自己身上潑的髒水。原本好心好意,看外面天氣不好,收留一個路人過夜,其實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結果到了第二天,各種流言蜚語像雪片一樣飛過來,可憐的寡婦無法承受,有的瘋了,有的遠遁他鄉,更有的自殺以示清白。但是即便如此,來自民間的流言依然不會放過她們,所以到最後,寡婦們就算是發現暴雨之夜,一個人在外面快死了,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也不會去救他的,而只能眼看著他死在暴風雨當中。
如果你要問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要我說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且不說寡婦見死不救,事後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就從她們本身而言,憑什麼她們不能有自己的第二春呢?丈夫死了,不是她們的責任,死者已逝,可是生者還要繼續堅強地生活下去。
如果這些寡婦的丈夫們九泉之下知道自己的妻子生活在如此痛苦的環境中,他們也會不心安的。如果能讓妻子重新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現代社會,沒有戰爭的影響,人民安居樂業,所以寡婦的群體少了許多,更多的是二婚或者三婚群體的出來。這些二婚或者三婚的女性就像當初的寡婦一樣,但是她們卻沒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而是勇敢地去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
特別是在影視圈中,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了,我們可以隨手舉出一些二婚的影視夫妻。如袁某某和張某某、吳某某和劉某某、汪某和章某某、李某和王某某、王某和李某某等等。
二婚或者三婚之後,他們的婚姻關係普遍穩定下來,雙方更加看重對方。現代社會也沒有要求女性必須守寡或者守活寡,加之現代社會人們思想開放,對女性重新尋找愛情持開放認可的態度,才使得現代的寡婦們能夠重獲新生。
當疾風暴雨再次來臨時,她們不用見死不救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認可的,就可以請到家中來休息一下。哪怕只是說說話,聊聊天,也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悅的事情。我們要感謝這個開放的社會,寡婦門前再也不存在所謂是非多的情況了,而題主所說的這句沒有道理的話,也該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