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2020-12-12 小小嬴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年味確實有些淡了,但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的日子蒸蒸日上呀,人們不需要等到過年時才去吃大魚大肉,享受美好生活。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天天都是過年。年味變淡,當然有很多過年的老習慣也慢慢被人遺忘了。

其中關於怎麼過立春的習俗,很多00後或者10後的年輕人就不知道了,有必要普及一下相關的知識。在介紹立春習俗之前,還必須要附帶提到過年的一些俗語,例如「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呀,觀燈是中國農曆十五元宵節的保留曲目,所以元宵節在古代也叫做燈節。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也可以看到,例如《水滸傳》、《紅樓夢》,元宵節十分熱鬧。但是古代女性受到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呆在深閨大院裡才是正事。

如果有哪個女子受不了燈節的誘惑,偷偷跑到外面去觀燈,那就會被視為壞女人。因為燈節人潮擁擠,未出閣的大姑娘身體容易在人潮中和別人發生碰撞,如果再有小人上下其手,那這個女子以後就很難嫁出去了。

到說「好男不鞭春」了,為什麼要鞭春呢?鞭春是中國農村迎新春的一種活動,也就是在立春這一天,將會有一位幸運兒拿著鞭子,來到田裡,鞭打黃牛。隨著黃牛的前進,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直到立春的正日子來到。

鞭春本來是好事,但是因為只能由一個人來主鞭,往往為了誰來主鞭,很多人擠得頭破血流,甚至大打出手。因為主鞭者將會十分榮耀,這一年都會受到村裡人的尊重,對於農村人來說,面子大於天,誰不想出這個風頭呢?

但是畢竟主鞭者只有一人,為了爭奪這個權利而傷了和氣,實在是不應該。所以人們說「好男不鞭春」,其實是為了勸解大家,不要為了浮名而強出頭,傷了大家和氣。真正有大氣量,大胸懷者,是那些主動讓出鞭子的人。

最後說到如何過立春,作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各地習俗雖然略有不同,但是都大同小異。外出踏春、祭祖、吃春卷、拜春神是主要的內容。我家在贛南,這邊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叫「接春」,從半夜開始,鳴鞭放炮,一直到天亮。

天亮之後,擺上春酒,吃起春卷,耍起春燈,每家每戶的大門上都要貼上與春有關的紅色條幅。什麼「迎春納福」、「春到財興」、「福滿春天」等等,寓意新的一年開始了,萬象更新,春色滿園。現在隨著農村城鎮化的加快,農民也變成了城市居民了,老一輩人故去後,很多年俗慢慢都要被淡忘了。

但這些年俗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精華,我們有必要將其代代傳承下去。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習俗,我們傳承的是優秀的中國歷史文化。我們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記住,中國人永遠是最優秀的。

相關焦點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古人留下了很多俗語,那古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有什麼道理呢?簡言而之就是,女人不要招蜂引蝶,男人不要不務正業。一句俗語經過時間的洗禮得以流傳下來,肯定有其道理。從現在來看這句俗語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環境下,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要弄清楚這句俗語背後的道理,首先得了解下這句話的意思。
  • 古人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對這句俗語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於「鞭春」。什麼是「鞭春」,為什麼好男兒就不能幹這個事情?搞清楚這個,這句話就通俗易懂了。不是有人特別出眾的情況下,就會有人不服氣,甚至引發鬥毆。特別是「鞭春」之後還有「搶牛頭」——誰搶到,誰就討到好彩頭——所以在和平年代,這種合法的鬥毆實際上很容易造成鄰裡不和,引發年輕人的戾氣。所以老學究們就發明出這麼一句話來,「好男不鞭春」。年輕人,多讀書吧,書裡才有顏如玉。
  • 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怎麼理解?鞭春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俗語已無從查證,但從民間口耳相傳了下來。俗語彰顯了古人的聰明智慧,具有深刻哲理性、文化底蘊性和時代局限性,讓我們意猶未盡、嘆為觀止。那麼,題目中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又是什麼意思呢?
  • 老祖宗的識人之術,「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原來是這種意思
    老祖宗的智慧往往體現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中,像一些天氣以及春耕秋收的俗語和諺語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在流傳和使用。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說過很多的識人之術就不在給大家贅述這些俗語的來歷了。今天給大家講述的這一句俗語估計很多人沒有聽過,尤其是年輕人,估計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了。這就是「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兩句話都感到很困惑,尤其是對「鞭春」這兩個字更是不了解,有的人更是會聯想到一些錯誤的方向,我們就不指明了。其實,「鞭春」這兩字的含義是指謙虛,有內涵的意思。
  • 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此話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很多立春的知識,不少年輕人就受限了,村裡的老人肯定會懂得一些,俗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五千多年傳承下來的,那都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告訴後人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的,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而我們今天也普及一下相關知識,在立春習俗之前,必然會想到過年氛圍,就像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有何含義呢?其實觀燈是元宵節的一個曲目,因此元宵節在古代也被稱為是燈節。
  • 為何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你知道嗎
    今日我們所說的,便屬於俗語文化,它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一門文化藝術。不修邊幅的話語中卻潛藏著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道理。 在民間盛傳出這樣一句話「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就字面意思來理解。第一句話講的是,良家婦女從來不去觀看燈會。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
    ,溫潤如玉行,所以勸戒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的由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禁錮尤為嚴重,講究三從四德,七出之條,在我國傳統中,女性地位並不高,很多權利被嚴重剝奪,不管你有沒有嫁人,都必須待在家裡,或是相夫教子,或是刺繡弄花,隨你願意,即便要出門也得是特殊時候,燒香拜佛或者到親戚家走動,又或者是元宵佳節。
  • 老話說「好女不關燈,好男不鞭春」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深諳人性
    這就是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由來,但是現在對有些「老人言」我們還不太了解,就像古人所說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的「好女不看燈」,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理解了:品性好的女人是不會獨自去看燈的。
  • 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別說不知道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俗語大全》 「俗語」二字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其中《西門豹治鄴》一文有語:「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古人說的:「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是什麼意思?
    因此,詩詞歌賦對他們來說實在是有點不太現實。但是就算是這樣,古代老百姓還是有辦法的。在長期的體力生產中,一些老百姓也是發明出屬於他們的「語言」——俗語。俗語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想像,然後用通俗的語言將其給解說出來。我們在這裡要說的「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它就是一句俗語,那麼古代人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那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嗎?其實「男不摸頭」說的就是一個男人要保護自己的頭,因為在農村裡面大多都是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男人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柱,家庭最重要的一份子,經常要去外面的田裡面幹活或者是外出掙錢。那麼不管是掙錢還是幹活,那麼對於男生最重要部位就是頭部了。
  • 俗語:寧讓男大一辰,不讓女大一春,祖宗留下的說法,有道理嗎?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之一,一直飽受廣大民眾的青睞,「寧讓男大一辰,不讓女大一春」寧讓男大一辰秉持著傳承中華文化的宗旨,這句話逐字逐句解析才有味道,首先來看「一辰」是什麼意思?也就是男的要大幾個小時。不讓女大一春「春」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季節的代名詞,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了了,不能讓女子大男子一個春天。我們都知道古代是男權社會,女子的地位很低,畢竟封建年代大家都處在家國同構的社會環境中,君為臣父,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 ,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大家一定不陌生。「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如果單從字面意思,好像很是簡單,但是俗語中的「好」的並非單獨好人的理解,倘若大家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古人賦予的現實智慧。那麼,古人到底想闡述怎樣的含義呢?
  • 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這是男女交往的界限
    俗語,便是代表中華文化的一種,俗語是先輩們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我們生活裡遇到的一些事情很有指導意義,有一句俗語叫「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蘊含怎麼的道理呢?男不摸頭,古時候的封建社會都是男權至上,男子的地位總是要比女子的高,對男人來說頭是重要的部位,代表著男人的權利,如果有人摸男人的頭,他們就會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蔑視和侮辱。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什麼意思?看懂了受益匪淺!
    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看看,看懂了受益匪淺!>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但是不得不說,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所蘊含的擇偶標準仍然值得去思考。這些俗語一代代地流傳下來,就是讓後世子孫明白俗語中的意思,減少往後人生的彎路,坑道。
  • 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到底啥意思?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雖然不如唐詩宋詞那般的經典,但是卻勝在朗朗上口,通俗卻有三分哲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是:「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10個字道破婚姻天機
    老祖宗留下了幾句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俗語究竟什麼意思呢?待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讀,相信您看完之後,一定會感慨古人的智慧,並受益匪淺。我們首先來看看「男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
  • 古人經驗之談:「女怕摸中,男怕摸頂」是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
    掃清內心陰霾,直擊靈魂深處,大家好,我是情感分析師小楊。在當下這個社會,流傳著許多老祖宗留下的俗語,這些俗語通常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在本期節目當中,小楊就與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叫作「女怕摸中,男怕摸頂」。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很多農村俗語,單單從表面意思上來解讀,真的是索然無味,因為它其中套用了一些中國文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所以要這樣來用,一是排比對仗工整,而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出意思。因為舊時農民確實文化程度太低了,俗語重在一個俗字,農民都聽不懂,也就沒有辦法往下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