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唯美的別稱,微風清和吹入夜,初聞細雨不知聲

2020-12-12 磕詩

微風清和吹入夜

初聞細雨不知聲

四月

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梅月、餘月、純月、清和

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農曆一年四季中的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的排列。農曆夏季的三個月即四、五、六月,分別對應稱為"孟夏""仲夏""季夏"。

首夏:是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唐 魏徽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初夏:指農曆四月。

陽月:農曆十月的別稱。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後漢書·馬融傳》:"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 唐·章孝標 《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寶祝葭灰。" 清·錢謙益 《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 蔚村溫如陳翁 ,孝廉確庵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麥月:指的是農曆四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 孟夏之月 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梅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餘月:四月的別稱。《爾雅·釋天》說:"四月為餘。"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

清和:傳統農曆四月的別稱。

①明·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四:"家大人於清和閏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一說指農曆二月。

②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平子《歸田賦》:'仲春令月。'蓋指二月也。 小謝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為'清和'。"

③清·胡鳴玉 《訂訛雜錄·清和月》:"二月為清和。

④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謝靈運詩:'首夏猶清和。'今以四月當之。"

相關焦點

  • 一年十二個月,竟有這麼美的別稱!書法創作時用得上
    四月 槐序 別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餘月。 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亞丁風景: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菸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香滅繡帷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 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綺懶調紅錦薦。話別情多聲欲戰,玉著痕留紅粉面。 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一月:首陽 去追趕時間的河流, 儘管是那樣地用力, 還是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頭。 二月:紺香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掃乾乾淨淨 歸還給一個陌不相識的人
  • 第九首: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終人I Hate Falling in Love
    哈嘍,大家好,今天要推薦的一首歌為《I Hate Falling in Love》,從聲音的感覺是一個活潑的男孩唱著溫柔的歌曲,輕聲說著自己討厭陷入愛河的故事,或許真是經歷過後才知道,愛情有時候,愛之深,痛之切,也只有這樣的體會才能有所共鳴吧,從跳到這首歌聽過後,就調了單曲循環,非常好聽的聲線
  • 小葵之聲 | 與你一諾,便是我素色年華裡最永恆的風景
    08 小葵之聲 11 「一篇好文,與你共讀。一盞夜色,同你共享。」大家好,歡迎收聽今晚的小葵之聲。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璟: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攤破浣溪沙》這首詞的作者,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代皇帝中主李璟,也就是後主李煜的父親。李璟在位之時,由於奢侈無度,對外大規模徵戰用兵,導致政治腐敗、國力空虛。
  • 詩文四月,美景如畫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譯: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註: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
  • 古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古琴,自古以來在文人階層裡,都是以雅音正音的地位和形式存在,它在「琴棋書畫」文人四藝之中居其首。它是文人階層修身養性的必備技藝。《禮記》就有記錄:「士無故不徹(撤)琴瑟」,這幾乎是規定了文人、士大夫階層每天都要彈琴或者聽琴,這是智慧、修養、身份的象徵。
  • 四月: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鄉村四月》【宋 】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梅雨》【唐 】杜甫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客中初夏》【宋】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四月是暖是希望,10首詩詞帶你領略最美人間四月天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提到四月,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寫這首詩時,詩人剛好在江州(今九江)廬山的大林寺。四月初夏,廬山腳下各種花兒都已經凋謝,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山寺中還能尋找到春天。
  • 4月你好文字圖片發朋友圈 你好四月心情說說唯美句子
    你好四月心情說說唯美句子(二)  9. 四月,總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時節。花都開的繽紛豔麗,恨不得把世界妝扮成粉紅色的新娘。枯樹竟也爆出新芽,綠的活力四射。池塘邊上,傳來青蛙陣陣的呱呱叫聲,和草叢裡喧囂的蟲鳴。它們仿佛在這樣一個盛大的節日裡,奏著一首首歡樂的交響樂。  10.
  • 古今二月唯美的別稱,花開杏月莫多愁,福兮禍兮幾回和
    花開仲春莫多愁 福兮禍兮幾回和 二月 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別稱仲春、仲陽、如月,具體指的是二月。
  • 下著細雨,冷風吹著臉龐,街道上比較安靜,鮮有人和車
    外面下著毛毛細雨,樹枝在輕輕地搖動,吹出冷冷的小風,撲面打在臉上有些涼涼地寒意,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穿起了厚厚的外套和帶毛的鞋子。有的人沒有什麼事或需要購買的物品,都呆在家裡烤火或者躲在床上躺著玩手機,用手機追劇、看電影、玩遊戲、和朋友在聊天軟體上聊著天。所以站在門口看著街道,顯示出一種比較安靜的景象,偶爾有幾個人在街上出來買菜或者有事要處理,買完菜和處理事後就回家了,有時候也有摩託車和小車從這裡經過。
  • 《清明》原創主題詩詞79首,如絲細雨洗梨花,夢裡流香煮艾粑
    一路逆行報家國,東風吹霧換新晴。02清明作者:花花霏霏細雨掩初晴,撲面飛花遍嶺迎。且把詩人的神態和境況充分表達出來。「顧失幾重威」淋漓盡致,著微見深,詞已盡而韻無窮。如果說有不足,就是「菲」「非」重音,「斜」「暮」重意。
  • 好電影推薦丨《四月物語》一切美好的相遇都不是偶然!
    電影《四月物語》電影《四月物語》全片清淡得恍如一陣風,淡雅的散發出陣陣櫻香的光霧瀰漫著每一戈膠片。好象簡單的小情緒,清澈,簡單,溫暖,美好。電影《四月物語》唯美,漫天飛舞的櫻花、純白的新娘、童真的孩子、乾淨的街道、安靜的書店,還有17歲的青春,17歲的暗戀,17歲的女孩心,一切都那麼純真唯美,好像我們每個人心中唯美的17歲年華。那淡淡的情愫,那現在看來有點傻傻的難以理解的暗戀,似乎都在告訴我們那些青春心境已不在,不免讓人心痛。。
  • 用月份別稱起中國風小名,既有古典韻味,又蘊含濃濃詩意!
    當我們驚嘆於古人的驚豔名字時,應該更驚嘆他們起名的能力,當你看到一些古人對事物的雅稱,就會被他們形象貼切,美到驚豔,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十二個月份都有屬於自己的唯美別稱,而父母為孩子選名字就和挑衣服一樣,看多了就容易挑花眼,不如利用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來給孩子起一個中國風的名字,基本不會出錯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描寫了細雨後的初春,萬紫千紅處處繁花似錦
    楊萬裡的詩很抒情,也很唯美,最重要的是比較容易解讀,不像別的詩人,往往喜歡在創作中引經據典,還使用一些生僻的字,讓後世的讀者理解起來會有很大的障礙;相反讀楊萬裡的詩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只要一讀便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陳情令:忘羨一曲,初聞不識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雲深不知處的聽學,讓魏無羨和藍忘機相逢相識,一場夜間屋簷比武,讓兩個人惺惺相惜,藏書閣短暫的相處,更是讓他們成為志同道合的畢生知己。可是短暫的相逢之後,就是漫長的道別之路,從此,只有無盡的惦念,只有莫名的空虛。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上篇)
    一年一共有十二個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並且,在這十二個月中,四季皆是風景,不論是春天的花香瀰漫,夏天枝繁葉茂,還是秋天的金風颯颯,冬天的白雪皚皚,月份和四季之美,都深入人心。紺香——二月「紺香」是中國農曆月份二月別稱之一,而且在古代「紺」是一種顏色,既甘也就人工種養後甘藍,給人一種清新優美的感覺,並且,一說到這個代稱,也會讓我們聯想到賀知章在《詠柳》詩中寫到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二月是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那巧如剪刀的春風裁製出絲絲碧柳,給大地披上新妝
  • 新海誠的短篇藝術,宛如四月的櫻花吹落,宛如九月的朝露沾身
    新海誠是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的畢業生,所以他追求的動漫創作一直都是宛如文學般精緻,無論是語言還是背景創作,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唯美。新海誠喜歡在動漫中引用《萬葉集》裡面的詩句,總是讓人沉浸於動漫時,也同樣感受到文學藝術上的洗禮。這是一種對於美學上的享受,通過感情和作畫的渲染,將這些詩句中的美完全展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