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點丨科研人員發現3種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較好抑制作用;雷神...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胡玲

1丨科研人員發現3種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較好抑制作用

28日,一系列好消息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傳出:該所剛研製出了用於研究的抗體檢測試紙;同時,該所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聯合發現了在細胞層面上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較好抑制作用的雷米迪維或倫地西韋(Remdesivir,GS-5734)、氯喹(Chloroquine,Sigma-C6628)、利託那韋(Ritonavir)等三種「老藥物」。其後續的臨床使用,正在走相關程序報批。

2丨渤海銀行:對湖北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再下調0.5個百分點

上證報記者獲悉,渤海銀行對湖北地區存量信貸業務逐一進行排查,對於疫情影響正常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通過展期、無還本續貸、信貸重組、減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湖北省內小微企業貸款,在現行基礎上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

3丨天津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王增田嚴重失職被問責

央視記者從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獲悉,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王增田同志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嚴重失職失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經中共天津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天津市委批准,決定給予王增田同志留黨察看二年處分;由天津市監委給予其政務撤職處分。

4丨雷神山醫院規模擴大,病床增至1600張

目前,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雷神山醫院項目一、二期總平面圖全部設計完成,醫護人員生活區平面建築布局完成,醫技樓鋼結構圖紙初步成型。根據最新設計,雷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擴大至約6萬平方米。其中,醫療隔離區約51000平方米,病床增至約1600張;醫護住宿區約9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餘名醫護人員。

5丨民航系統已運送防控物資1102噸,湖北地區累計運送530噸

民航各單位按照民航局要求開通應急物資綠色通道,向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及時運送各種應急物資。截至1月28日,民航系統共1409個航班,運送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控物資183674件,累計1102.45噸。其中,向湖北地區80個航班,運送防控物資110063件,累計530.85噸。同時,民航局積極協調各航空公司通過包機等形式累計向武漢運送醫護人員3903名。

6丨四川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治癒,今天出院

1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四川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已痊癒,由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治癒。「他體內的病毒已經徹底消失,病毒核酸複查呈陰性。」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陳紅告訴記者。治癒後有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嗎?陳紅表示,因為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尚不是特別了解,但從人體免疫的角度來說,應該會產生抗體,從理論上說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更多閱讀:

開水燙、定點燒、剪碎扔、酒精噴……廢棄口罩咋處理?小編為您敲黑板

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女兒:媽媽難獲確診,一床難求 盼火神山醫院能解決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超百人治癒出院,3種有抑制作用的藥物被發現,這些股票漲瘋了
    超百人治癒出院,3種有抑制作用的藥物被發現,這些股票漲瘋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9 13:07:15
  •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篩出能較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新型冠狀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已篩選出幾種能在細胞層面較好抑制這一病毒的藥物,具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這是記者29日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得的消息。據該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篩選結果已向國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科技攻關組報告,供綜合研判後指導醫療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依託該所建設的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國家病毒資源庫的核心支撐作用,著力進行病原鑑定、病毒溯源、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為一線防控治療提供重要資源儲備和科技支撐。
  • 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治療之「阿比多爾」
    文丨陳麗竹自2019年12月武漢暴新型冠狀病毒以來,醫務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多日奮戰以求尋到合適的治療藥物。阿比多爾也在諸多報導中被提及。「武漢協和醫院和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當前處置共識建議」中提出使用阿比多爾在內的聯合用藥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也公布其研究成果,即體外實驗中,與藥物未處理對照組相比,10-30 μmol/L的阿比多爾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2020年2月16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胡必傑教授也在對抗疫情過程階段總結中聲稱阿比多爾有一些作用。那麼阿比多爾是一類什麼藥物?
  • 中國團隊工作榮登《科學》封面:發現新型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
    《科學》雜誌封面報導了來自中國科研團隊的一項重要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許葉春/蔣華良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饒子和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張磊砢/肖庚富團隊通力合作,在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一類結構新穎、高效、安全的抗SARS-CoV-2病毒候選藥物。
  • 雙黃連口服液成分及功效介紹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記者31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肆虐的嚴峻形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啟動由蔣華良院士牽頭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藥物研究應急攻關團隊,在前期SARS相關研究和藥物發現成果基礎上,聚焦針對該病毒的治療候選新藥篩選、評價和老藥新用研究。
  • 連花清瘟膠囊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
    中藥連花清瘟抗病毒研究又取得重大進展,據悉3月20日,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科研團隊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楊子峰教授題為《連花清溫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Lianhuaqingwen exerts anti-vir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的研究論文已在
  • 新冠病毒關鍵藥物靶點破解
    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合作組建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新近率先在國際上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並綜合利用3種不同的藥物發現計策,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潛在藥物。相關學術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部分抗艾藥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果?上海公衛中心解析原理
    除了克力芝,經歷過2003年SARS和2012年MERS等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我們,已經進行了不少研究探索,有不少潛在有效的藥物可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下面就來一一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指出,IFN-α霧化吸入可作為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措施,用以提高患者呼吸道黏膜的病毒清除效果。在針對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以及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體外研究中發現,IFN-α以及IFN-β對冠狀病毒均有抑制效果,各亞型中,IFN-β1b型對MERS-CoV的抗病毒效果最佳。
  • 中科院上海藥研所: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又有新發現
    4月2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官網獲悉,中科院上海藥研所發布聲明,該所柳紅、許葉春、蔣華良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饒子和團隊並與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張磊砢、肖庚富團隊合作,在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一類結構新穎、高效、安全的抗病毒候選藥物。
  • 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2020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題為「Predictions for the binding domain and potential new drug targets of 2019-nCoV」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成功預測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13點修訂!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八版來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九、病例的發現與報告增加「對於確診病例應在發現後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十、治療(一)抗病毒治療。對試用的抗病毒藥物做了簡要小結。某些藥物經臨床觀察研究顯示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仍未發現經嚴格「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證明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 防控疫情,科技人員在行動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展開新型冠狀病毒鑑定研究工作,其成果於2月3日在《自然》雜誌發表,第一時間為國內外同行提供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生物學特性,並認為該病毒「可能的自然宿主」是蝙蝠;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廣州動物園開展的研究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 聚焦新型冠狀病毒及其致病機理--中國數字科技館
    到目前為止,主要有3種主流觀點:逆向理論、共進化理論和細胞起源理論。逆向理論認為,病毒最初是寄生於大細胞中的小細胞,在寄生生活過程中逐漸丟失大部分基因。共進化理論認為,病毒是遠古地球上的蛋白質-核酸複合物,與細胞同時出現,共存至今。細胞起源理論認為,病毒可能來自生物細胞中「逃離」的DNA或RNA,尤其是質粒和轉座子。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這項新的研究表明,SARS-CoV-2的傳播還依賴於TMPRSS2活性,不過這些研究人員注意到,阻斷TMPRSS2活性的甲磺酸卡莫司他(camostat mesylate)抑制但不消除SARS-CoV-S2感染Calu-3細胞,這可能反映了CatB/L對殘餘S蛋白的激活作用。
  • 科學家發現抗Epstein-Barr病毒的新藥物
    近日,美國Wistar研究所和福克斯蔡斯化學多樣性中心等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EBNA1 DNA binding blocks 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infection
  • ACS Catalysis|基於兩種冠狀病毒主蛋白酶3CL的催化機制提出藥物...
    背景冠狀病毒是一類形似日冕狀的RNA病毒,是已知RNA病毒中具有最大基因組的病毒。自1965年首次分離出人類致病的冠狀病毒以來,已有7種冠狀病毒被發現可以導致人類產生疾病。其中,有4種冠狀病毒HCoV-229E、HCoV-NL63、HCoV-HKU1、HCoV-OC43可以導致人類出現輕度呼吸系統疾病,這些疾病在臨床上佔呼吸道感染疾病的10%-30%。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人們還報導了EIDD-1931對人α冠狀病毒HCoV-NL63和β冠狀病毒SARS-CoV的抗病毒活性。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尚未報導EIDD-1931抑制任何冠狀病毒的作用機制,也未報導過冠狀病毒對EIDD-1931的耐藥性。
  •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發熱和普通發熱有什麼區別?
    大多數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卡點會測量往來人員體溫的原因。但是發熱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有症狀,許多種疾病都會導致人體發熱,這其中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下面就著重說說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發熱。
  • 原病毒所科研人員回應
    如何評價藥物篩選?8. 為什麼不出來澄清?9. 作者自己有什麼想說的?作者同時希望,全社會能更多地關注科研工作者和他們的工作。畢竟,科研工作者也是和醫務工作者並肩作戰,從疾病和疫情之中拯救世界的英雄。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
  • 遠大醫藥膿毒症項目申報科研立項或有望成新型肺炎急救藥
    膿毒症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引發的併發症,不僅會造成免疫反應失調,甚至會危及生命。有消息顯示,遠大醫藥膿毒症項目目前已申報科研立項,或有望成為新型肺炎急救藥之一。為切實提高湖北省應對新型肺炎疫情的科技防控能力,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發布《關於緊急徵集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的通知》,在前期啟動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專項的基礎上,緊急徵集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