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

2020-12-22 易知數學

疫情期間,在家帶娃已經成為了常態,我的一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朋友就經常調侃自己:「我家仔現在7歲,他就好像一部0.5倍速播放的錄音機,我是恨不得時時刻刻把手按在快進鍵上,這樣才能稍稍緩解一下他的拖拉,但是偏偏那個快進鍵和播放鍵還經常是壞的,暫停鍵倒是沒事自己就按下去了...」

帶娃不易,這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快起床!快吃早飯!」

「快去洗澡!洗完澡快睡覺!」

「快把衣服鞋子穿上!要上課了!」

有沒有發現,「快去XX」已經成為了家長對孩子的口頭禪。就是因為孩子催一下動一下,才讓家長的叨叨成為了日常,要是孩子能夠自覺去做,家長也不會變成「智能鬧鐘」。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呢?

太長不看版:

一、要讓孩子認識到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情,由拖延時間產生的後果要自己負責。

二、通過日常刻意練習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長度,培養時間的意識。

三、區分事件的輕重緩急,以目標為導向引導孩子設立時間管理計劃。

01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

讓我們試想這樣一個場景:

孩子早上不肯起床,催了幾次也不動,你會怎麼做?

A. 掀被子,把孩子從床上拖起來。

B. 告訴孩子,再不起床上學就會遲到。

答案是B。任何強制性的方法都是家長在幫孩子管理時間,其方法包括且不限於「幫孩子收拾書包、幫孩子穿衣服等」。

突然有一天對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以後你的事情要自己負責。」從而指望孩子在一夜之間變得像大人一樣,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我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家長:早上急急忙忙把孩子送過來,孩子滿臉埋怨地說:「今天都怪媽媽沒叫醒我!」家長也是一臉愧疚:「是啊是啊,都怪我叫晚了,耽誤了上課。」這樣孩子會認為責任都是家長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要想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就必須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要逐步培養孩子包括管理時間在內的自我管理能力,你應該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那不是別人的錯,是你自己的責任。」只要孩子明白「早上起床」是「自己的事情」,不遵守時間會有什麼後果,那麼他自己就會思考,怎樣做才能不睡過頭。

02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有沒有想過?當你跟孩子說:「快點,只剩五分鐘了。」的時候,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聽懂你說話的意思,因為他沒有五分鐘的概念。

(一)認識時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課裡有「認識鐘錶」的內容,家長也會在平時下意識的告訴孩子:「要到XX點了。」或者說,「當短一點的針指到8的時候,就是故事時間了。」

如果家長能夠生活和時刻聯繫起來,就能夠更深入的幫助孩子引入時間概念。

比如:「9點要去圖書館,8點之前要吃完飯哦。」

「媽媽5點下班,你要在家乖乖的哦。」

「現在是晚上9點,收拾收拾該睡覺了。」

家長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把「時刻」與「行為」聯繫起來,就能幫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理解時刻的概念,把「生活」與「時間」連接起來。不妨在每個房間都放上時鐘,相較於數顯電子鐘,有時針分針的鐘表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時間。

小遊戲:猜時間

如果家長有空,可以讓孩子來猜一猜現在幾點了。

做法

①「現在幾點了?」「現在,你認為是幾點呢?」家長可以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入時間的概念,這個時候,不讓孩子看時鐘,讓他猜一猜,現在到底幾點了。

②家長可以通過類似於「猜錯啦!現在已近7點25分啦!」或者是「猜對啦!」的方式增加遊戲樂趣。

(二)感受時間。時刻的劃分有清晰的基準,但是時間卻有主觀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也會對時間長短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玩遊戲這類熱衷的事的時候,總會覺得時間很快,而在無聊、等待的時候覺得時間很慢。

小遊戲:花了多少時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去學校,去公園,去朋友家玩,也會上輔導班和才藝補習班。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去那些地方要花費多長時間呢?

做法

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估算一下會花費多長時間,然後和孩子核實一下是不是這樣。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感想欄裡,填進表示心情的笑臉。如果做的結果和孩子自己預想的一樣,就填一個笑臉;如果和預測的不同,就填一個哭臉。標記可以寫得大一點兒,以此來提升趣味性。

(三)定時完成。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給時間一個框架,然後在這個框架裡高效利用時間。比如,預設好「從幾點到幾點,是做什麼時間」,這樣就能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實際嘗試一下劃分時間。可以先從孩子平時做起來就沒完的事情開始著手,比如玩遊戲、看漫畫。

小遊戲:時間指示板

可以按照下面的插圖做一個「時間指示板」

錶盤式

用厚紙板來做

調整到和孩子商量好的時間,放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電子式

用12枚小紙板和3個分欄

翻至決定好的時間放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做法

①玩遊戲、看漫畫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從幾點到幾點」。

②家長要把和孩子商量好的「時間指示板」放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③快到約定的結束時間時,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差不多就要結束了」。如果已經超過了約定時間,家長一定要注意輕聲提示孩子「已經到時間了哦。」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的作業量,這樣才能幫孩子監督完成效果。如果孩子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醒孩子已經超時了。要和孩子重新溝通一下,看看有沒有必要更改一下完成時間。

03設立時間管理目標計劃

時間管理的目標是能夠更有效的利用時間,制定可實施的有效計劃能夠提高孩子的生活效率,就算孩子長大成人,依然能夠從中受益。

(一)區分「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區分事件的重要程度是設立計劃的基礎。家長可以讓孩子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做一個列表,然後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比如,用天藍色來標記應該做的事,用粉色來標記想要做的事。如果孩子上了小學,能夠讀寫,可以自己來寫。對於那些還不能自己寫字的小朋友,家長可以用圖畫來提醒孩子要做什麼。便籤寫好之後,把便籤貼在家裡顯眼的地方最有效果。每完成一件事,孩子就可以開心地把便籤揭下來,這份心情,能促使孩子「加快進度,提升幹勁」。

小遊戲:貼便籤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把所有的事都列出來,再考慮做事的先後順序,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效率。

做法

準備兩種顏色的便籤、記號筆

①首先,家長可以讓孩子,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紙,寫出「想要做的事」和「該做的事」,在每一張便籤上寫上一個項目。→列清單

②然後,等孩子把所有事列出來之後,按照順序貼在牆上。→按照優先順位排序

③最後,做完一件事,把相應的便籤從牆上揭下來。

要點

*便籤要貼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

(二)制定執行計劃。如果孩子有一個目標,那麼他的腦海裡就會對事件有一個想像,也就能安心地行動了。

在孩子念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家長可以把要做的事情用插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貼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等孩子上了小學中年級,家長可以讓孩子把要做的事在筆記上記錄下來。然後問問孩子:「先做什麼好呢?我們一起來考慮一下做事的順序吧。」讓孩子在不同事件上標上序號。這樣一來,要做的事情變得有條理了,孩子的幹勁也會因此源源不斷。相比於接受家長的命令:「你去做這個。」孩子能夠學會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行動。

小遊戲:早晨時光

早晨時間短暫,但是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機,讓孩子學習規劃自己的時間。但是要注意,千萬要做好監督,不要讓孩子上學遲到呀。

做法

準備一張比鐘錶大一圈的紙

①在鐘錶周圍貼上厚紙,把早上起床後不得不做的事寫在對應的時間旁邊。

②每天早上,家長可以讓孩子看著鐘錶,確認「今天幾點要做什麼」,這樣一來,經過加工的鐘表就變成時間管理器啦

要點

*如果孩子還不能自己讀寫,家長可以用圖畫表示,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

(三)學會合理分配。前面給大家介紹了如何估量準備時間的方法。但是要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必須做的事」,我們還要具備合理分配時間的能力。

尤其是在考試中,時間分配顯得尤為重要。我見過不少因為時間不夠沒做完題哭得稀裡譁啦的小朋友,在有限的時間內答題,先做哪個,哪個問題要用多長時間,只有懂得合理分配時間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

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也常常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特定的任務。把要做的事排序,制訂實行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能逐漸掌握分配時間的技能。想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計劃,就需要我們能夠根據事務的重要程度決定「哪些事該放棄」。此時,就需要家長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

小遊戲:時間規劃師

孩子排序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地做出提醒:「首先要保證完成作業。」

現階段的孩子,首先要保證完成作業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必須要完成作業,父母要告訴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做作業的時間。

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寫作業不僅能幫助孩子鞏固知識,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還能培養孩子的義務感、責任心和獨立性,有助於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家長要向孩子說明,完成作業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如果時間不夠充裕,家長要引導孩子捨棄遊戲時間:今天雖然沒玩兒,但是可以「攢起來」,周末的時候痛痛快快地玩兒。

自我管理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有時候對大人而言都是個難題。在孩子未養成良好的習慣之前,我們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怎麼做得了?」不管針對幾歲的孩子,學不會就反覆教,一旦養成了好習慣,之後的事就會自然而然地輕鬆起來。

— END —

聲明:本文轉載自玩嗨數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易知數學

這麼久了,

也還沒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親子教育:享受「守時」的快樂,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如何培養?
    在孩子們的心中「時間」其實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雖然目前很多的幼兒園已經開始在孩子的環境、課程、點點滴滴中都滲透了時間觀念的培養,但其實孩子不僅需要學會「守時」,還需要從中懂得如何管理、分配時間,這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就不是一件易事了。
  • 孩子做事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可用這3個技巧
    那麼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應該先讓孩子認識時間,學會記時間。最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都要認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有助於孩子本身,更是有助於父母。但是,怎麼樣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呢?別著急,試試這三個小技巧,孩子都能夠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 「善用時間,克己自律」成都武侯三幼家園聯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中國網10月20日訊(宋得恩)時間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每個人對時間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管理方式。近日,成都市武侯區第三幼兒園武侯家長總校專家潘瑞英,為家長們帶來主題為《如何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的專題講座。家長們通過觀看直播的形式,雲端參加講座。
  • 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小遊戲
    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的過程。 培養自我時間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時間觀念模糊的孩子,不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條理性都十分欠缺,在一些團體活動中,做事效率也明顯落於人後,因而「反應遲鈍」、「做事拖拉」就成了他們的標籤。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更自律,他們自主性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 孩子磨蹭、拖拉危害多,嘗試3個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一毛病特別犯愁,特別是上了小學後,孩子的沒有時間觀念的缺點,顯現的明顯。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會越來越拖拉,嚴重會影響以後的發展。三、如何給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擺脫「拖拉」呢1.讓孩子體會時間的存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做作業做到半夜,是因為在寫作業時,對時間沒有概念,一直拖拉才導致孩子有這一毛病。
  • 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TickTime倒計時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偷懶而是你沒有合理有效的時間管理。那什麼是時間管理呢?百度百科上是這麼解釋的: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並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大致意思就是:利用一定的技巧、工具從而實現對時間的靈活應用。很多人辦公效率提不上來,有很大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管理時間。
  • 4歲孩子總是拖拉?不是孩子懶惰,而是孩子還沒有培養出這個觀念
    可以提高對時間的感受力,意識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流逝就不能追回的,所以應該更好地珍惜時間。2、 幫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事情常常是不計時間成本的,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完成就行了,無所謂花多少時間,慢慢就養成了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解決?用「角色棋盤法」,培養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從根源上解決拖延的問題,就是把孩子放在一個很好的軌道上,讓孩子高效的學習做事。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科學的時間管理能力。二、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形成過程0到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探索世界,因為語言能力還不足夠,也不能夠理解抽象的事物,所以和他們講時間管理還太早。
  • 用計時器幫助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讓孩子養成好的時間管理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寫作業慢,做事慢,總是拖拖拉拉的。其實,這時孩子沒有時間感。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更不用說分秒了。因為時間是看不見也摸不著,孩子唯一能感覺到時間的是父母一遍遍的催促。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時間管理的能力很差,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父母可以給孩子用計時器,有了計時器,時間管理問題就解決了,能讓孩子形成了一個非常自律的學習習慣。
  •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試試用四象限法則,開啟高效人生
    很多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什麼事情都是想到才做,因此造成了不是這件事情沒有做完,就是另一件事情還沒有做,比如看漫畫和寫作業。孩子看漫畫的時候,孩子一般想到的是,作業等一會兒再做,時間還有,但是當孩子想起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就不得不熬夜寫作業,第二天上學狀態就很差。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其實想要改變孩子的磨蹭作風,家長可以通過「吃青蛙法則」來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能力,徹底改變磨蹭的現象。王女士在當媽之前,總是不理解為什麼哥哥在管教兒子的時候大發雷霆,對孩子一點耐心也沒有。她時常勸哥哥教育孩子要溫柔一些,沒想到哥哥卻笑話她什麼也不懂,以後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巧用「4象限法則」,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莎士比亞曾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做事太愛磨蹭,往往都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這讓自己很是頭疼。其實,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是一件難事。如何利用「四象限法則」1、幫孩子明確時間概念歌德曾說,「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雖然時間是抽象的,但是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將抽象的時間具體化。
  • 「媽媽,我再玩五分鐘」,聰明父母 3 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今天,我們就請來冰玉老師,從原因到應對辦法,跟大家具體嘮嘮三歲左右孩子的「時間管理」。 孩子年紀小 沒有時間觀念
  • 孩子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父母干著急,試試3個辦法
    而當孩子磨磨蹭蹭地走出房間時,家長們無非數落一頓。可等到下次再要一起出門的時候,孩子拖拉的習慣一直都沒有改變。很多家長沒有分析清楚問題真正的問題所在,雖然催孩子的根本原因都是想讓孩子快一點,但問題並不在於孩子不想快,而是孩子的時間管理做不好,導致做事總是拖拉。
  • 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時間管理高手!美國幼兒園5個方法,值得複製
    對於小孩子來說,對時間沒有觀念,做任何事都磨磨蹭蹭,總是拖到最後才完成,令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美國幼兒園對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有很好的辦法。美國幼兒園用5個方法培養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學習、複製。
  • 孩子磨蹭3大原因,找準了才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制定慣例表
    最令家長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無論自己說多少遍,孩子都依舊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著急對於他們來說好像是遙不可及的東西。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些行為,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觀念,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家長想要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可以利用「慣例表」,輕鬆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
  • 孩子拖拉、磨蹭,家長著急怎麼辦?有了「時間概念」才能管理時間
    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周圍父母抱怨道,孩子真是太拖拉、磨蹭了,沒有一點時間觀念,特別是做作業和早上起床的時候,每次父母都得催個無數遍……的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讓很多家長心力交瘁。為此不少父母也想了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 孩子的財商教育很重要,需要從娃娃抓起,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盧梭說:「金錢應當是保持自由、實現價值的一種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樹立正確的理財之道。孩子的理財觀念在小時候就可看出一二,有了壓歲錢,有的喜歡存起來,攢多了一下子買個心儀的大件;而有的孩子有了壓歲錢就要花掉,在手裡存不了多長時間。
  • 董卿育兒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都報了很多課後給孩子的培訓班和補習班。所以很多孩子不僅要每天做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訓班布置的任務,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然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被動。就像從學校回家,如果父母不督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做作業。即使在做作業或者做事的時候,他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情吸引,很難繼續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樣的孩子,自律性自然差。2.缺乏時間觀念。自律性差的孩子很難主動做事,因為他們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也不知道做一件事要多久。
  • 孩子拖拉、磨蹭沒「時間觀念」?家長試試這3招,比不斷催促管用
    為什麼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呢?習慣了平時懶散的生活大部分孩子本身就對時間沒什麼觀念,因為在孩子平常的生活中,平時做什麼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孩子沒有什麼事情是需要在規定時間就要完成的。時間觀念對於一個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乃至將來的工作,關於時間的規則都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上學不遵守時間規定會受到學校的處罰,上班不遵守時間規定會扣工資,而且沒有時間觀念的人還會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所以,而且如果你家孩子總是拖拉、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