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萬炮齊發」隨便打,印軍下大本提高彈藥儲備量,只夠用15天

2020-12-19 谷火平觀察

印媒Defence XP網站報導,斥資68億美元,莫迪政府開始花錢增加彈藥供應。10彈藥供應量天變成15天,印度基於同中巴共同衝突背景,嘗試「軍事突破」。5天的變化,是否可以滿足印度需求?巨資背後,印度又將付出如何的代價?彈道供應量從10天變成了15天,對於印度來說,的確是一種進步,所以他們宣傳,這是一件「大喜事」。但我們實事求是的說,15天,真夠印度用的麼?尤其是,在與中巴一起衝突下。恐怕,那只是印度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現代戰爭,對於彈藥消耗基數,其實沒有明確界限的,印度的天數,也根本沒有事實依據。

舉例說明,韓戰初期,一支步槍的彈藥基數單位是40發,捷克式,79勃然則為500發。我軍13兵團配齊了2個輕武器彈藥基數,炮兵1個彈藥基數。但後來我們發現,高強度的戰鬥消耗使得這些原以為充足的彈藥儲備,開始捉襟見肘,以至於後期我們不得不就地換裝戰利品武器繼續作戰。而熟悉戰場的人都知道,突然更換常用裝備,然後應急投入到高強度的實戰場,其行為相當危險。只不過,那是的形勢緊張,我們不得不為。人類史上最強的輕步兵志願軍尚且如此,更別提素質不高的印軍。如果真按印軍所規劃的那樣,同時與中巴衝突並支撐消耗,恐怕打幾場,彈藥就用盡了。

68億美元的彈藥,我們不得不說,印度這次下的本有點大。要知道,他們購買的陣風戰機,也就大約2.5億一架。印媒報導中說,這68億是採購國內外的彈藥的,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些錢大多會肥了外人田。至於原因,也很明顯,印度本國的技術工業水平,根本無法滿足前線備戰需求。就以子彈為例子,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網絡梗,那就是印度連子彈都需要進口。實際上,這個梗就是要表達,印度連生產子彈都做不到統一標準,他們也保持不了良好的品控。印度國內生產出的子彈質量太次,在本國的國土上使用,居然都不如外國的舶來品性能好。子彈尚且如此,可以想像炮彈、火箭彈、飛彈等武器的質量又會如何。

當然,從這裡也就可以看出一個工業強國和一個初步實現工業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兵工廠每年生產出的彈藥不但可以滿足自用需求,而且還能大量對外出口銷售。保守估計,像7.62毫米的子彈,中國保有量不低於300億發。5.8毫米則更多,即便是12.7毫米和14.5毫米的子彈,同樣也是海量。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這樣的儲量,根本原因就在於工業化國家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在品控,數量和運輸上,都佔據著優勢地位。

強國和小國之間,對於戰爭的看法,其實存在著根本差距。強國之間,大家都是以「世界大戰」為儲備的,比如美俄,就是典例。這兩個國家,光坦克墳場和戰機墳場中封存的裝備,就足夠武裝起英法這樣的國家。而印度的思想,卻還停留在印巴戰爭,這樣的格局,明顯難以成為印度口中的大國。印巴戰爭期間,印度的彈藥消耗其實並不算多,可能在他們看來,如果印度同時與中巴衝突,只要彈藥量X2就可以了。當然,這種根深蒂固的「窮人思想」,遲早會讓印度付出代價。

此外,我們也要客觀的說明,印度彈藥的戰備儲量不足,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彈藥本身的價格過高。像一發155毫米口徑的精確制導炮彈,其價格普遍達到了數萬美元一發。而在一場炮擊中,往往需要數百乃至數千發炮彈同時覆蓋才會有明顯效果。更何況,現代戰爭需要多個方向實施打擊,如果印度真的想1V2,那價格就會急劇攀升,這也顯然,是印度所無法承受的經濟代價。退一步海闊天空,印度以和為貴,明顯才是最佳之計。(wk)

相關焦點

  • 印軍老底被意外曝光:庫存彈藥只夠打10天,強硬牛皮已被戳破
    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最新報導,似乎是被海軍的「糾纏」刺激了,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意外曝光了「老底」,證實目前印軍方的備戰工作還存在重大問題,庫存的武器彈藥只夠滿足10天的戰爭消耗,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印軍日前同意緊急撥款500億盧比(約合6.8億美元),從國內外採購大批彈藥,按照印軍方的需求,在補充彈藥之後,至少要滿足15天的作戰消耗。
  • 印媒:印軍提高彈藥儲備水平 與中巴開戰夠用15天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防務媒體「DefenceXP」網站報導,在與中國的對峙中,印度採取了一個重要的步驟,授權軍隊增加武器彈藥的儲備,以便能應對15天的激烈戰爭。報導稱,在拉達克東部的對峙事件中,印度軍隊將利用緊急財政權力,預計將花費5000億盧比(68億美元)從本國和外國採購裝備和彈藥。印度此次授權將武器彈藥儲備從先前的10天庫存增加到至少15天,是為了讓軍隊做好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兩線戰爭的準備。
  • 印媒稱印軍彈藥充足,可在邊境「激戰」15天,網友:然後呢?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兩線作戰行動,印度軍方請求政府撥出巨資,大量購置武器彈藥,希望能緊急增加其彈藥庫存儲備。 根據環球網12月15日援引《印度斯坦時報》13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印軍部隊的撥款請求已經被批准,總數將達到5000億盧比,約合445億元人民幣,這筆錢將全部用來採購各種口徑的彈藥和相關裝備將斥巨資購買彈藥。
  • 印軍僅15天戰爭彈藥量,第16天會發生什麼?
    據悉,印媒報導的這款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應該是在今年剛服役的PCL-171型122毫米超輕型卡車炮,這款武器為快反隊裝備,武器機動性只講究一個字「快」,不管是暢通無阻的平原地區,還是地形崎嶇,路途不便的西部高原,PCL-171都可以做到隨時可打可跑,而且造價低耐戰損,可快速大批量生產。
  • 儲備激戰15天所用彈藥,調整130萬大軍部署,印度這是想開戰嗎?
    印度媒體《今日新聞時報》於12月10日報導稱,印度軍方正在考慮重新調整邊境130萬印軍部隊的部署方式,調整的目的是要讓印軍能夠完成"雙重任務",簡言之,就是要求印軍能夠在中印、印巴兩條戰線上同時開戰,還要能獲勝。僅僅過了3天,印度媒體《經濟時報》也撰文稱,為了應對與鄰國可能爆發的衝突,印度軍隊計劃耗資5000億盧比採購裝備和彈藥,把彈藥的庫存從當前的10天提升到可供應激戰15天的水平。
  • 印媒:印度正提升武器彈藥儲備,從應對「10天激戰」提高至「15天...
    (原標題:印媒:印度正提升武器彈藥儲備,從應對「10天激戰」提高至「15天激戰」)
  • 印軍部隊已獲得授權,彈藥儲備水平升級,從激戰10天提高到15天
    近期,印度邊境部隊更是已經獲得明確授權,據環球網報導,印軍部隊已經被允許其彈藥儲備的水平有所升級,使得其激戰從10天提高到了15天。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方國家邊境的模式正變得越來越緊張!
  • 1962年印軍一般人學不了,睡覺能夢到據點已丟,被我軍炊事員俘虜
    眾所周知,人是不能不睡覺的,但在戰爭期間,軍人入睡時要枕戈待旦,提高警惕,這也是常識。但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期間,有這麼一支印軍「精銳」,居然在戰爭期間白天睡覺,而且睡到連據點有沒有在自己手裡都不知道,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葩。
  • 印軍急購的「章魚」輕坦,指望自行炮對抗15式
    其中,以近日印度政府緊急向俄羅斯追加的2S25"章魚"自行反坦克炮訂單最為引人注目。眾所周知,由於南方以及西南地區複雜的地理環境,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輕型坦克的研發和裝備,從上世紀60年代的62式輕型坦克到如今的15式輕型坦克,我國在輕型坦克領域的成就和產品性能已經逐漸領跑世界。
  • 印度正囤積彈藥,調整兵力部署,真要打兩線戰爭?
    ,印度方面聲稱在調整了彈藥儲存量後,印軍的彈藥儲量將足以打15天戰爭,印度這一行為無疑再一次使邊境局勢變得緊張,難道印度這次是真想打一次兩線戰爭?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調整彈藥儲備量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印度在邊境集結了大量部隊,戰爭隨時可能爆發,而一旦戰爭爆發再調整彈藥儲備,就會面臨彈藥不足的麻煩,而印度此次調整彈藥儲備的舉動,也從側面透露出了印軍目前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印度的彈藥補給體系過於依賴外國,印度軍隊一直以萬國牌武器而聞名於世界,印軍幾乎有85%左右的武器都得依靠國外進口,而這些武器所配套的彈藥也同樣需要進口
  • 15輕坦先進,11箱火無解,印軍怎麼破?
    1962年的戰爭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由於主力坦克上不去,我軍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完全是以輕步兵的戰鬥姿態進攻的。對面的印軍也一樣。兩股除火炮以外一無所有的輕步兵力量交織在一起,只能看各自的戰術素養。而如今已經全面改觀。《礪劍高原》中,展示的不僅是如虹的士氣,更是我軍能夠適應高原作戰的各種武器裝備!
  • 打贏「15天激戰」,印加緊採購武器裝備,美俄英法瘋搶5000億大單
    近期印軍與巴基斯坦打得不可開交,雙方均各有損失,印度不僅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武器彈藥被消耗嚴重,這對印軍來說是筆不小的損失。在打贏「15天激戰」後,現在印度加緊採購武器裝備,預計再次花費超過5000億盧比的資金,從國內外採購裝備和彈藥。在印度透露出軍購信息後,美俄英法瘋搶5000億大單,紛紛向印度拋出橄欖枝,想要向印軍出售各種先進裝備。
  • 彈藥儲備激增,印度兩大最新動作表明:迫切想打一場不大不小的戰
    邊境部署軍力的不平衡迫使印軍作出這一決定。據悉印度軍事作戰部署的天平嚴重向西部邊界傾斜,目前印度在西部邊境地區部署了三個打擊軍的兵力,而在北部邊境只部署了一個打擊軍的兵力。印度陸軍總部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在中印邊境實控線上的戰備部署。
  • 印度厲兵秣馬,儲備15天高強度戰爭武器彈藥,軍火商要偷笑了
    印軍精銳的特種部隊這不,根據印度媒體報導: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衝突,印度當局授權印度武裝部隊,儲備足夠應對15天高強度戰爭的武器彈藥。一副一言不合就要挑起邊境大規模衝突的樣子。不明真相的網友可能會很奇怪,儲備點武器彈藥有什麼難的?直接讓兵工廠生產,然後運送到對峙前線就好了,還需要這麼大張旗鼓的宣布嗎?
  • 印軍在加勒萬河谷配置六輛坦克和肩扛式防空飛彈,作用有限
    T-90S坦克裝配的「窗簾-1」電子壓制系統由安裝在炮塔上的雷射告警裝置、煙幕彈發射器和安裝在主炮兩側的光電/紅外眩目器組成。眩目器發射紅外光能讓來襲飛彈上的紅外跟蹤系統迷盲、找不著目標,能抵禦各種反坦克彈藥的打擊,極大地提高了它的生存能力。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位於高海拔地區的印度內政部所屬邊境警察部隊已經達到心理耐受極限,多次向內政部打報告,要求儘快撤離或輪換。但是,印度警察部門高層只給他們送來的糖果和口頭表揚。按照印度方面的計劃,他們還要至少招募1萬人的警察部隊,以增強中印邊境地區的軍事對峙力量。所以,拉達克前線地區的印度軍警只能期待近期雙方第九次軍長級會談能夠達成撤離協議。
  • 中印戰爭我軍唯一被俘士兵:被砍斷雙腿做肉盾,死前高呼勝利!
    身負重傷的吳太明,此時高舉著手榴彈朝著印軍地堡爬去。在爬行了15米後,他終於將手榴彈扔進了敵軍工事裡。而在他的身後,則是被鮮血所染紅的道路。此時,印軍開始炮擊07高地。我軍的增援部隊被敵人炮火所阻,無法增援。王連長先後組織10多次衝鋒,但均未奏效。全連從凌晨一直戰至黃昏,始終難有進展。
  • 日軍團長帶人前線督戰,我軍連長集合8門大炮齊發,一舉將其打殘
    日軍團長帶人前線督戰,我軍連長集合8門大炮齊發,一舉將其打殘 抗日戰爭已經進行到了1944年,當時的日軍第11軍司令橫山勇調派了兩個師團大約有5萬人向衡陽發起攻擊。衡陽城比較小,防禦上只有中國的第10軍17000多人,所以日軍非常有自信迅速拿下衡陽。
  • 邊境緊張局勢仍未緩解,印媒稱印軍正為「15天激烈戰爭」做準備
    印度亞洲通訊社(ANI)13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印度國防軍已獲得授權「為15天的激烈戰爭而增加武器和彈藥庫存,儲備水平將從現有的10-I級提高至15-I級」,使印度軍隊能對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兩線戰爭做好準備。報導將此稱為印度在與中國邊境對峙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 印度確保彈藥足夠激戰15天,就這水平,還妄想同時與中巴開戰?
    但當局的盤算是一回事,印度軍隊在物質上該如何支撐這種盤算又是另一回事:當地時間12月13日,《印度斯坦時報》援引政府消息人士消息宣稱,印軍部隊已獲授權提高彈藥儲備水平,以確保能夠應付潛在的對巴基斯坦和中國「兩線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