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當我去翻閱《不是我的錯》這本繪本的時候,雖然插圖簡單,但是文字觸目心驚到把我帶入到其中的故事,讓我讀出了背後的隱喻。
這是一本特別現實的繪本。通過一件很小的事情和同學們的敘述來去知曉一件事情的真相,從而在文字中讓孩子讀懂詞語背後的「潛臺詞」以及其中的意義,再通過反問的語氣來引起人們的思考,會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也運用了讀者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繪本中的故事。
與此同時也讓讀者感受我們其實也如同故事般的人物一樣,世界與我們有牽連,也與社會上大大小小的生物和事物都有著某種微妙的聯繫,讓孩子從中懂得責無旁貸。
本書的作者是萊夫·克裡斯坦森所寫,他是國際知名作家。生於瑞典,特別喜歡研究心靈和心理方面的問題,並以此為創作《不是我的錯》這本書,也是他的代表作,迄今已經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引起十分強烈的反響。
本書的繪畫作家是迪克·斯坦伯格所畫,他是國際知名插畫家,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擅長幽默、諷刺的畫風。常常活躍在歐洲各國的報紙和雜誌上面。
正是這兩位國際大家合作創作出了《不是我的錯》繪本,沒有辭藻華麗,畫風明麗,反而簡單化一的感覺才是最戳人心的,而他們所創作出來的題材引起了一次次人們的深思。
一、
繪本情節短小卻設定於我們生活之中的事,讓孩子縱觀全局,去從中找到正確的做法,來去教育孩子承擔和責任是做人的重中之重。
繪本中講的故事是發生在學校的課間,有一位孩子哭了,在問這些學生時,他們都說:「不關我的事。」或者說:「不是我的錯。」之類的話,沒有人幫助這個孩子,也沒有人站出來主動去承擔錯誤,只是一味地推卸自己的責任,從而引發人們的思考:發生的這些事情,真的和你沒有關係麼?
故事的結尾並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做,而是以疑問句的形式把問題拋給讀者與孩子們,讓他們去想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這樣也是讓他們對繪本中的故事有自己的見解,更是繪本所要引導孩子們的方向,而大人也要去告訴孩子們那些他們發現不了背後的寓意,讓孩子有自己思考的同時也鍛鍊孩子梳理事情的能力和自己主觀思考的能力。
二、
繪本文字背後的寓意和簡約的畫風搭配,讓故事更加的形象化,也讓人更加的直觀和心無旁念的去看待繪本中的內容。
1、文字背後的隱喻
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有些人不知道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還有些人知道但是撇清了自己的關係,還有人就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著而什麼也沒有去做,還有人成了施暴者卻覺得自己自身並沒有問題,還有人不從自身找問題而是去怪罪受到傷害的人做得不好,更有些人明明是故意為之,卻還要表現出來自己並不是故意的只是做了和大家一樣的事情而已。
這些文字背後都刻著一個潛在的臺詞,那就是這樣做是不對的,可這些話也是會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這些文字處處體現出他們是如何去傷害別人的。
2、畫風簡約而又直觀
這本繪本與別的繪本最大的不一樣就是畫風極其的簡約,沒有色調,就只是黑白線條如同簡筆畫一樣插畫,也只有簡單的十四個人物,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地看出他們的髮型不同的同時,也能看出他們是一個班的同學更是一個群體,這樣就會與下面一直在哭的孩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好似這個孩子被孤立了一樣,而故事也是這樣去寫的,對於這麼深刻並且具有教育意義的話題,用插畫吸引孩子的目光,從而驅使他能夠去聽大人講下去,或者是自己能夠讀下去,雖然看起來都是黑白線條的人物,但孩子們有時就會去認真的思考誰到底說的是那句話,這就會提高他的注意力,從而去更好的剖析故事性。
3、文字與插畫的相結合呈現出來一樣的繪本
看似一頁文字一頁繪本,其實本質上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文字中的內容相當於是插畫中的代表,這樣的結合更多的是讓孩子在看到文字的同時能夠與之有相同的畫面出現在腦海中,這樣會讓他更好的去梳理其中的內容和對於人物所說的話有所思考,不僅僅只是浮現文字那麼簡單。
然而簡約的文字也有它所展現不出來的東西,但插畫會更好地表現出來作者想要的空間和畫面,這樣的融合無疑是繪本的特色所在。
三、
繪本中融合了與現實相同的畫面,會讓人引發思考的同時更加的觸目驚心。
1、結尾震撼
一般繪本都是有結尾的肯定句式的,可這本繪本是以疑問句式結尾,以黑底白字的方式去凸顯這句話的疑問感,也是會引導讀者和孩子們有所反思的。繪本雖然適合孩子們看,但是其中寓意也是讓大人看的,繪本的受眾並沒有年齡段的局限性,所以這樣的問句更多的是問我們大家,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這也會加深我們閱讀後的反思感,從而達到作者所創作作品的根本目的。
2、融合現實照片在繪本結尾
結尾作者附上了六張黑白照片,更多的是震撼人心,在我們反思的過程中,作者又加深了我們閱讀的韻味,讓我們透過照片去切切實實感受結尾的那句:「和我們沒有關係嗎?」無疑是和我們有關係的,而這些照片不僅僅加深了繪本的意義,更是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責任感,還有那些我們自以為的責無旁貸,其實這個世界與我們息息相關,身邊的小事到大事,戰爭和孩子們的無奈,都體現的體無完膚,讓我們真正做到深刻的反思。
四、
繪本折射的現實世界
這本繪本讓我想到了現在的一個熱點話題——校園暴力,文字更加像《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中裡面那些人裝作若無其事時的內心獨白,讓我深刻的想到了易遙準備跳海時對所有人說的那一番真切的話語就如同繪本要對我們說的一樣,十分的真實,真實到諷刺這樣的顯現都毫不為過。
裡面的故事不僅僅是在講述一件小事情,更多的是背後慢慢發展出來的大事情,那些孩子的心靈不可扭轉的大事情,正因為這一件件的小事情會變成孩子們心有芥蒂,會慢慢地生根發芽,而罪魁禍首正是這些施暴者和旁觀者,更多的是不自知者。
所以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孩子,不要去當一個旁觀者,要做一個有責任勇於承擔的人,有些事情看似沒有關係,但其實都是有間接關係的,你的一個舉動和一句話會給別人弱小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我們要去做別人的治癒者而不是施虐者。
即便是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也要看清事情的本質,有時候就是需要我們去阻止一切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樣才會讓別人的心裡有一片境地和光明。孩子的成長與我們的教導和愛息息相關,所以讓孩子帶著愛的傳遞去溫暖這個世界,不要讓他帶著冷漠去擁抱這個世界,這會讓這個世界變成冰川雪地,而我們卻還不自知。
尋給孩子一片五彩世界,而不是畫面中的黑白灰,讓我們的內心去描繪,而不是只看一時片面。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