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的寒假,孩子們都在家裡閉門不出,而「新型冠狀病毒」成了他們耳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何為「新型冠狀病毒」?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來自餘杭信達外國語學校的401班的沈子涵同學,利用假期時間與家人一起製作了立體繪本《病毒病毒我不怕》,通過簡單的文字和趣味的圖畫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讓我們帶著好奇之心打開這本繪本吧!
繪本的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戴口罩的兩個小朋友,沈子涵說這個是她和弟弟。而他們正在交談的話就是繪本的主題:「病毒病毒我不怕」。
繪本首頁沈子涵用卡通的造型畫出了高倍顯微鏡下的冠狀病毒,並附上了蝙蝠和穿山甲兩類中間宿主。
後面緊接著介紹了病毒傳播的途徑和預防病毒的方法。
整本繪本中,穿插了很多立體圖案設計,譬如飛沫傳播線路、小朋友的口罩、水龍頭下的手,這些細節的設計讓整本繪本變得更加生動可觀。
為了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沈子涵還畫下了醫護人員和建造醫院的工程車。
在繪本的最後,一家四口站在綠草中間,象徵著春天來臨的希望,並向大家發出號召:「保護好自己,就是為抗擊病毒做貢獻」。
為什麼要在寒假期間做一本繪本呢?原來這是班主任沈雅蘋老師布置的一項寒假作業,沈老師告訴記者,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豐富他們的假期,就建議學生們可以畫繪本故事記錄自己的新年,而沈子涵就是選擇和家人一起,製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繪本。
這本繪本的製作,離不開沈子涵媽媽的幫助。繪本的靈感來源於沈媽媽,沈媽媽說,在瀏覽視頻社交平臺的時候,看到了相關的繪本,覺得非常適合孩子們製作。於是在她的引導下,沈子涵帶著弟弟,根據家中的情況和實時更新的抗擊疫情進展,修改了原作品的部分內容,調整了一些細節,重新製作。比如,原作的封面上有一個小朋友,而沈子涵的家中有她和弟弟,所以繪本的封面畫上了兩個小朋友,在內容方面,根據疫情信息的更新,添加了蝙蝠 、穿山甲等野生動物,讓孩子們從他們的視角來認識疫情,獲得抗擊病毒的知識。
「我是想通過繪本製作,讓孩子對疫情的發展有一個感性的認知。孩子通過自己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若干年之後,她仍然能夠記住2019年這一場全國性的戰役。」沈媽媽說道。
從沈媽媽的口述中,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十分溫馨的家庭。班主任沈雅蘋老師則證實了這種感受。她透露說,家訪的時候我們就得知沈媽媽平時十分注重親子陪伴,也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更擅長抓住細節去引導孩子。譬如在《病毒病毒我不怕》的製作過程中,沈子涵的弟弟在塗色時不小心超出了人物邊緣,沈媽媽就引導他想辦法補救,在超出邊緣的地方畫上了一個愛心。這是多麼有趣的一個創作動作啊!
受這一次的疫情影響,忙碌的沈爸爸也回到家中辦公,有了更多的與孩子們面對面相處的時間,而曾經擔任動畫片製作的爸爸,也給了兩個孩子耳濡目染的影響。沈媽媽說:「這個特殊的寒假,全家人有一個一起完成的活動,能夠很好地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