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和病毒一起玩」:怎麼向孩子解釋疫情?

2020-12-22 鑫迪媽媽

文|歆小迪

最近,一個小男孩的視頻爆紅網絡。視頻裡的小男孩,用精準的成語表達了想要出門的複雜心情。

以下是男孩和媽媽的對話:

孩子:你如果不讓我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

媽媽:可是外面有病毒呀。

孩子: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和病毒一起玩。

看到這個視頻,讓人哭笑不得,我們在笑過之後也忍不住心疼。當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許多地區的孩子本該重返校園,現在不得不宅在家中。但隨著「宅」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少孩子難免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解釋當下的狀況呢?

1、帶孩子了解目前的狀況

和孩子一起收看醫護人員奮鬥在一線的新聞,新聞也是我們了解直觀現實最佳的方式。通過觀看實時新聞,不僅讓孩子可以對疫情有基本的認識,還能通過重重防護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同時,看到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也能藉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告訴他們要尊敬醫生與護士。

2、家長應該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不能出去

為什麼不能出去玩?

因為有人買賣野生動物、吃野生動物而感染病毒,這個病毒看不見摸不著,最可怕的是它具有傳染性,與它接觸的人都會得病。

什麼時候才能出去玩?

目前,全國的醫生叔叔阿姨正在和病毒這個小壞蛋作鬥爭,等醫生把病毒被打敗了,戰勝了,我們就可以向以往一樣隨便出去玩啦。為了能更快的出去玩,我們現在必須在家待在,如果我們出門了,很可能染上病毒這個小壞蛋,而我們還有可能把這個小壞蛋帶給別人。

別人再帶給其他人,那麼感染這個小壞蛋的人就越來越多,醫生就會忙不過來,要很久很久才能打敗它們。

所以,為了打敗新型冠狀病毒這樣可惡又狡猾的小怪物,我們應該待在家裡不出門,讓醫生叔叔集中精力打敗病毒,治好那些生病的人,小壞蛋就徹底被消滅了,我們就可以安安全全的出去玩啦!

3、教孩子認識「傳染病」

通過繪本,告訴孩子「傳染病」的嚴重性,我們該如何注意。繪本是家長和小一點孩子交流的好方式,很多繪本將流感病毒擬人化,結合圖片,孩子很容易理解。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也可以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看一部關於傳染病的影視作品,能給孩子留下直觀的印象,效果一定會比你的說教好很多。

4、教孩子尊重生態環境

家長就呼籲禁絕野味市場的新聞,可以給孩子講講如此呼籲的原因,或者與孩子一起去查一查資料,了解生態環境的平衡,販賣和食用野生動物的對環境的害處,讓孩子明白如何保護環境,保護自己。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他才不會為了利益或者受好奇心驅逐,去做不該做的事。良知能在這樣的教育中根植於孩子的心底。

5、培養孩子感恩之心

家長應該給孩子看看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事跡,比如鍾南山院士的逆行,一線醫護人員的日夜守護,以及那些堅定許下的承諾,伴著眼淚寫下的家書,一些感人的事跡。這能很好地告訴孩子,什麼是責任,比平時苦口婆心的教育強多了。

同時,告訴孩子,是醫護人員替我們抗下了不易,我們應對他們常懷感恩之心。這是個培養孩子感恩教育的好機會,讓孩子做一個善良、熱心的人。

6、教孩子尊重規則

疫情期間,各小區都有相應的規定,家長帶頭遵守小區的規定。出門配合工作人員防疫,不與防疫人員起衝突,出入登記,測體溫,出門戴口罩這些規定,帶孩子遵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孩子乖乖戴口罩,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帶好口罩。孩子喜歡模仿,看到父母一直在戴口罩,自己也會想要戴。

總之,父母以身作則,在實際中教育孩子,會比平時的說教更有效。

相關焦點

  • 我想變成霸王龍把病毒打死|1000個小孩眼中的疫情
    ——陳若庭 9歲02麻麻告訴我,現在病毒來了,它看不見摸不著。我被麻麻教育,不要讓別人摸臉,不要讓別人親吻,可常常一測試我就忘了,我還是太小了。——陳若庭 9歲03你能不能吃胖點,好讓我看見你,然後用消毒液噴死你。——隋俊毅 9歲04你快點走開,我想下樓玩~——李霏兒 3歲半05 病毒快點滅亡吧!
  • 湘西三位老師創作繪本《我的世界哭了》抗擊疫情
    紅網時刻通訊員 汪洋 記者 李豔華 湘西吉首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南省湘西州幼兒園三位老師魯琴、楊繁、田丹創作出繪本《我的世界哭了》。老師們運用色彩與心理,用心地繪製了這本書,希望通過每一頁的色彩和簡單的內容,能夠讓孩子們明白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讓孩子們從害怕、憂傷、難過中走出來,冷靜、溫暖、樂觀地走向遠方……繪本製作完成後,該園小五班學生向修遠及媽媽通過對話的形式演繹了繪本內容,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小朋友了解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 為什麼孩子能看見「髒東西」,大人卻看不見?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但是,她剛把門打開,長舒一口氣,還沒來得及開燈,我就指著門後,一本正經地說:「媽,這裡怎麼有一個人啊,他說他餓了」。我媽聽了,嚇得不得了,但是面子上卻強裝鎮定,趕緊轉移我的注意力。據我媽說,這件事情很長一段時間她想起來就汗毛豎起,覺得非常可怕。我也問過我媽,有沒有想過這是我的惡作劇?我媽說,那時候的我還小,也就3歲左右,還不會說假話。
  • 「我多想我的名字叫病毒」一個小雪人的自述
    我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小雪人。伴隨著2020年的一場大雪降臨到這個世界,我迫不及待地睜開眼睛,看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我早早地準備好,等待著小朋友們歡快地向我奔來,和我一起玩耍,圍觀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們也在旁邊誇我可愛漂亮。可是我等了好久好久,什麼人也沒有,那些爭先恐後和我玩耍的小朋友們也都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 「我真想我是一個魔法師」孩子們寫信送給在一線抗疫的父母
    面對疫情無數人奮戰在一線為我們築起安全的防護這背後是許多家庭短暫的別離「爸爸媽媽,我想你們,希望你們能早點戰勝病毒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去問奶奶說:「奶奶,媽媽昨晚幾點回來了?」奶奶回答,說:「你媽媽今天凌晨一點半才回家。」我聽到這句的時候差一點就哭了。我想,我應該好好寫作業,不讓她為我和弟弟操心。——項海丹的兒子項海丹把孩子的日記發到朋友圈後,朋友們紛紛點讚,誇她兒子太懂事了。
  • 天諭手遊你看不見我 你看不見我怎麼通關
    天諭手遊你看不見我冒險攻略 你看不見我怎麼通關,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各位玩家一起看看,你看不見我這個任務該如何通關吧。 1、瑩川(868.753)和小孩子對話接取任務 2、再次之前需要獲取蛙叫音律,如果有可以跳過這一步。蛙叫(941,768) 3、(910.549)(時間大概是黃昏等他從巖石出來,放蛙叫),找三個徒弟。 4、獲得新的線索,尋找土遁、木遁、巖遁。
  • 防控疫情,這份繪本請帶孩子一起看看
    「親愛的大小朋友們,你有沒有覺得,今年的春節和往年不太一樣?也許爸爸會說:『不要出去玩了!』也許媽媽取消了你期待已久的假期旅行。2020這個春節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月26日下午,合肥市教育局在官微給家長們分享了一個防控疫情的繪本,請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看。
  • 孩子總是擔心疫情中我和他爸爸的身體不好
    當孩子非常擔心父母的健康時,我們既要安慰孩子病毒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為TA遮風擋雨的大人是很強大的,不會被隨便擊倒。問題:我的孩子10歲,不知道是因為太懂事了,還是什麼,特別關心我和他爸爸的身體。
  • 疫情當前,家長可以帶孩子關注哪些方面?|孩子|病毒|有人在吃你|...
    近期的一次講座筆記這些天,我們過著只要睜開眼就想刷新聞的日子,這些其實都可以作為親子互動的素材,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疫情的發展變化,討論病毒是什麼?蝙蝠是壞東西嗎?而除了某些具體的新聞,還可以跟孩子討論怎樣辨別消息的真假?為什麼會有假消息?新聞都是誰採寫的?醫生在這次疫情中扮演什麼角色?
  • 寂寞老人的呼喚:它是狗卻也我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不見了
    原標題:《寂寞老人的呼喚:它是狗卻也是我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不見了》深秋的季節,高高的樹上已經不剩下一片葉子了。在村口的垃圾坑旁邊,拄著拐杖的白髮蒼蒼的老人,他佝僂著腰,努力地睜著,仿佛永遠睜不開的眼睛,手中永遠拿著一個小球,他向遠方望啊望,望啊望,仿佛站在那裡是他的工作,不知道他是從什麼時候出來,又到什麼時候再回去,從早上到晚上,每一個路過的人都能看到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似在徘徊,亦似在等待。老人生活在村子裡,但他的兒子卻生活在城市,他不願意和兒子一起生活,不想為兒子的生活帶去麻煩。
  • 杭州小學生製作繪本《病毒病毒我不怕》 看完你「秒懂」NCP了嗎?
    來自餘杭信達外國語學校的401班的沈子涵同學,利用假期時間與家人一起製作了立體繪本《病毒病毒我不怕》,通過簡單的文字和趣味的圖畫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讓我們帶著好奇之心打開這本繪本吧!而他們正在交談的話就是繪本的主題:「病毒病毒我不怕」。繪本首頁沈子涵用卡通的造型畫出了高倍顯微鏡下的冠狀病毒,並附上了蝙蝠和穿山甲兩類中間宿主。
  • 孩子一聽到「蝙蝠」兩個字就害怕、大哭,家長該怎麼和孩子解釋現在...
    她非常苦惱地求助於我:「我試過給她看可愛的蝙蝠卡通畫,也講過道理,還買了動物百科的書,都沒用。這可怎麼辦啊!」 其實,孩子並不是天生就害怕蝙蝠的。就拿我們家孩子來說,一個小女生,一兩歲的時候給她玩橡皮蛇,她一點都不害怕。
  • 我的柏林 疫情日記
    今年春節前夕的某一天,我正在為父母2月初回國做準備,突然看到微博和朋友圈關於一種「新型病毒」的消息。面對大量信息,我很難判斷真偽和事態發展的趨勢。之後每天,我都在關注中文和德文媒體報導的「病毒」的情況。我中學時代有過「非典」記憶,多年後還是會關注「非典」感染者後來的生活。
  • 杭州大伯撿回一支筆給7歲外孫玩,孩子突然大喊:我看不見了!醫生...
    前幾天,一名30多歲的男子牽著一個六七歲男孩的手,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一臉焦慮和愁容。他偶爾回望一眼身後老人,露出無奈的眼神,而後長嘆一口氣。(圖源網絡)男子身後跟著個畏畏縮縮、年近七十的老人,他佝著身子,雙手不安地搓著,時不時瞅上孩子一眼,與年輕男子四目相對時,慌亂移開……老人路上撿到一支筆給外孫玩孩子突然大喊:我看不見了他們一家都住在杭州郊縣
  • 關曉彤坐海盜船表情徹底失控,孩子看完卻說:我也想去坐海盜船
    8歲的兒子,看完了這組照片之後卻說:「媽媽我還想去方特歡樂世界,你再帶我去一次吧!我也想玩海盜船。」(關曉彤拍戲坐海盜船表情失控)遊樂園裡的項目特別多,但很多項目都是限制身高的。兒子身高不夠,所以很多項目玩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玩,自己唉聲嘆氣,失望極了!
  • 「我是個無能的失敗者」:孩子的悲觀是錯誤的「解釋風格」造成的
    相信好事發生的原因是永久的孩子會更樂觀,這正好與對壞事的解釋風格相反。樂觀的孩子以永久性原因的方式來解釋好事,他們將原因歸為自身具有的特性與能力,比如努力工作或討人喜歡,他們會用「總是」來形容好事的原因。悲觀者則將好事歸因於過渡性原因,「我那時心情好」或「我這次努力練習」,他們對好事的解釋限於「有時候」和「今天」,並且時常用過去式和限制次數,「我這次努力練習……」。
  • 【戰「疫」手記】「孩子別離我太近,我不想把病毒傳給你...
    【編者按】2020年新年伊始,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從武漢波及全國,牽動人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山東醫療救治隊「逆行而上」,馳援湖北,阻擊疫情。期間不斷傳回一篇一篇戰地信息,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疫情的嚴峻,也切身感受到了逆行者們直面鬥爭的勇敢果決。疫情雖重,但有愛護航,他們用無私無畏的堅守,為這個春節撐起了一片晴空。
  • 新冠疫情下,海外家長新課題:如何向孩子解釋種族歧視?
    膚色不同的兩個孩子, 親密的擁抱在一起。 尹博士說,自新冠疫情以來,有關亞洲人種族歧視的報導不斷增加,但這些情緒並不新鮮。他補充道,這些情緒源於先前即已存在的恐懼、焦慮和成見。
  • 疫情下,各國孩子眼中的「封鎖生活」
    哈德森用鉛筆畫了一幅素描,用很多細節展示他眼中疫情暴發前和人類戰勝新冠病毒後的生活:「之前的世界」看起來很荒涼,充滿了汙染;而在未來,世界變得蒼翠美麗,有更多的野生動物和樹木。 亞歷山德拉·庫斯託娃,12歲,俄羅斯 再困難的日子也會有希望,亞歷山德拉在疫情中理解了這一點。
  • 親歷孩子中招諾如病毒,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到你
    花時間·說冬季是孩子特別容易生病的脆弱季節。尤其今年疫情還沒完全過去,孩子一生病更讓咱們當媽的揪心。諾如病毒恰恰在冬季是高發季,因為傳染性極強,不少孩子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就中招了。尤其是孩子患病後容易吐,那個難受勁兒啊,看得老母親心碎。去年年末我和老公帶果果旅行時,就經歷了這樣的一幕。果果在機場就吐了五次,孩子後來連哭鬧的力氣都沒有了,水都不敢喝,我們倆爹媽啥都幫不上。我的朋友元媽最近也經歷了孩子感染諾如病毒,今天就由她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病、護理的真實經歷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