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90後」漫畫女孩手繪Q版氣象圖走紅網絡!節氣、氣象日都成了...

2020-12-10 瀟湘晨報

△彭鈺媛用手繪 Q 版氣象工作者的畫,來記錄這個群體的工作場景。圖 / 受訪者提供

汛期來臨,地面氣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每一期氣象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氣象視頻會商會議上,氣象預報員們如何探討天氣發展趨勢?坐落在田間鄉野的氣象儀器如何正常運轉?

近日,一組手繪的 Q 版氣象工作者圖片在網上走紅,這組圖片的作者就是一名氣象工作者,吉首市氣象局的觀測員彭鈺媛。" 畫的就是我們的工作片段。" 彭鈺媛告訴記者,吉首市位於湘西西部地區,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每年的 4-9 月是汛期,汛期多強對流天氣,容易引發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的地質災害。入汛後,氣象部門工作重點是防災減災,防汛抗旱工作的開展,在這工作最為繁重的一段時期,作為氣象局的宣傳人員,她有感而發,因此用手中的畫筆,將這一切 " 畫 " 了下來。

把氣象工作 " 畫 " 出來

戴著口罩的女孩坐在電腦儀器面前,全神貫注的盯著屏幕,這是吉首市氣象局氣象觀測員黃蘊璞的工作畫面," 這是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彭鈺媛告訴記者,在構思繪畫內容時,黃蘊璞的工作畫面一下子就躍入了她的腦海中。在這個崗位上,需要做到 " 眼觀六路 ",一臺電腦,四個屏幕,在業務平臺上,顯示的觀測數據、氣象趨勢隨時都在變化,觀測員需要觀察並分析觀測數據和氣象圖表,對天氣變化做出預測。

另外一張圖上,一個戴著眼鏡、口罩的男孩,蹲在一臺設備旁,一隻手正在對該儀器進行調試。彭鈺媛說,這是裝備保障人員前往各鄉鎮區域站開展汛前裝備巡檢工作,圖中的儀器是翻鬥雨量傳感器,上面駕著的是雨量傳感器校準儀,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雨量校準,確保在汛期設備能正常運行。

另外的兩張圖中,有氣象人員在會議室進行汛前視頻研討會議,也有彭鈺媛自己的工作片段," 圖中,我正在擦洗酸雨自動觀測儀器。" 彭鈺媛告訴記者,隨著氣象地面觀測全自動化,對於觀測的各個儀器都需要定時進行清洗、維護。

將工作 " 畫 " 出來,對於彭鈺媛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年 2 月,她也通過手繪的形式,描繪了氣象人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的畫面。" 氣象人忙碌於春風之中,和山頂上的區域自動站一起,賞滿地金燦燦的油菜花。" 彭鈺媛把十幾幅圖畫用視頻的形式串聯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節氣、氣象日都成了她的繪畫素材

" 這些都是下班之後畫的,先構思要畫些什麼,然後慢慢畫出來。" 彭鈺媛大學學的是氣象相關專業,但從小喜愛畫畫,用繪畫記錄生活和工作也是她的習慣。

3 月 23 日是世界氣象日,彭鈺媛用一段手繪視頻表達了 " 水與自然的關係 ",視頻中,水滴化身為 Q 版小人,講述了水滴如何形成的一系列過程。彭鈺媛說,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想通過這樣簡單明了的方式強調一下水的重要性以及人類與水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 每到特殊節氣都會畫一幅手繪圖 ",彭鈺媛介紹,吉首氣象局有一個習慣,每到特殊節氣都會通過手繪圖來告知市民節氣到,該做什麼。到目前為止,彭鈺媛已經手繪了雨水、春分、清明等多個節氣圖。

" 畫一張圖大概 2、3 個小時,之前構思會用點時間。" 彭鈺媛告訴記者,自己繪畫都是利用下班時間,組圖一般需要三四天左右,視頻的時間會長一點。但對於愛好畫畫的她來說,繪畫的時間也是一種休閒。

天氣是大家每天都會關注的事,但天氣背後的氣象人們,為了製作氣象預報等一系列工作所要經歷的卻是不為人知的,這也是彭鈺媛用畫筆記錄工作的初心。" 希望大家能夠更加了解氣象工作,愛護環境,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瀟湘晨報記者陳詩嫻

相關焦點

  • 湖南「90後」漫畫女孩手繪Q版氣象圖走紅網絡!節氣、氣象日都是素材
    坐落在田間鄉野的氣象儀器如何正常運轉? 點擊播放視頻 近日,一組手繪的 Q 版氣象工作者圖片在網上走紅,這組圖片的作者就是一名氣象工作者,吉首市氣象局的觀測員彭鈺媛。" 畫的就是我們的工作片段。"
  • 80後美女原畫師 手繪Q版成都走紅網絡
    80後美女原畫師 手繪Q版成都走紅網絡 10個月創作了238 張生活漫畫 方盈盈   32歲,一家網路遊戲公司的場景原畫師。1月21日至今,她用漫畫日記的方式畫了238幅漫畫,將生活點滴和成都的變化記錄下來。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醬紫看山東丨揭秘變幻莫測的天文氣象,全國最大氣象科普館,帶你...
    想零距離接觸氣象設備,學習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的科學知識嗎?濟南氣象科普館,帶你了解下!坐落在濟南市高新區舜華南路1801號的濟南氣象科普館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氣象科普館,也是全市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負責對全市公民進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科普館整體布局為室外室內兩部分。
  • 氣象「小編」吸粉無數
    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氣象北京」上,他們每天都和網友們「見面」。氣象小編們長什麼樣、多大年紀,沒人知道,但是只要一更新,「鐵桿」粉絲們光看文字風格,就能知道當天是誰上崗。如果公眾號的文章裡配上了音樂,那肯定是氣象小編「Lily」張豔莉值班。
  • 長三角氣象科普聯盟成立,嘉興氣象輕科普欄目「布克·私議」亮相上海科技節
    為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氣象保障,昨天,由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組建的長三角氣象科普聯盟,在上海科技節舉行成立儀式。嘉興市氣象服務中心「布克·私議」輕科普原創的手繪漫畫視頻——《老布侃大神》系列作品受邀進行了現場展示。
  • 歷史名人Q版漫畫萌翻網友 手繪陳嘉庚林則徐形象
    原標題:歷史名人Q版漫畫萌翻網友 手繪陳嘉庚林則徐形象11日,一組手繪Q版福建歷史文化名人漫畫走紅網絡,獲得大量好評。   「福建歷史文化名人,萌到了沒?」11日,網友「大魚同學」的一條微博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這條微博附有8張手繪Q版漫畫,分別是冰心、陳嘉庚、弘一法師、林徽因、林則徐、鄭成功、媽祖和朱熹。   「陳嘉庚好帥!」「弘一法師深得我心!」「特別喜歡那對傳神的眼睛!」看到這組漫畫,網友紛紛表達喜愛之情。
  • 帶娃的日常打怪升級,一站解決氣象「天問」的十萬個為什麼
    畢竟,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向冬天說「你好」的時節了,小雪節氣(11月22日)近在眼前……你是否知道,自己出生的那一天是晴空萬裡還是大雨傾盆?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能一次解決孩子們關於氣象的好奇心呢?別急別急!小編今天就為你們帶來上海氣象博物館魔力節氣探秘之旅。
  • 成都80後美女原畫師手繪Q版成都走紅網絡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3日訊(記者陳淋)菁蓉國際廣場,天府軟體園的恐龍雕像,環球中心,從天府二街到天府五街小街景,路邊的共享單車,天府軟體園門口快遞小哥……當成都高新區這些生活場景變成一張張「萌萌噠」的小漫畫時,會是一幅什麼樣的趣味圖畫?
  • 中國古代氣象智慧及其書寫
    資料圖片繪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上的二十八宿標示圖。資料圖片河北宣化遼墓星圖。資料圖片天氣現象風雲變幻,奧秘無窮,時刻影響著人們的活動。周秦之際,在天人關係的艱難探尋中,人們已更加成熟地解釋氣象、預報氣象和記錄氣象,《周易》《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孫子兵法》《莊子》《孟子》《管子》《呂氏春秋》《爾雅》《黃帝內經》等存世文獻,都記載有大量物候知識和氣象信息。如《爾雅》解釋霧霾、風雨、雪霜天氣:「地氣之發,天不應曰霧」;「風而雨土為霾」;「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雨霓為霄雪」等。
  • 高考志願,到底該不該報氣象專業?|氣象職場
    前幾天,我的新一期「氣象人生」公號文章發布後,一位也做自媒體的師弟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如果寫一個要不要讓小孩學氣象的?就更有意思了。」是啊,要不要學氣象呢?要不要報考氣象專業呢?這是一個高考學子們馬上要面臨的問題,是一個比較「熱」的話題,比初夏的大氣溫度更高。
  • 「氣象先生」宋英傑:夏至等風來,南風之薰可解憂
    【環球網文化記者 張嘉玉】和風吹綠野,梅雨灑芳田......6月21日,夏至節氣到來。環球文化頻道邀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主持人、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宋英傑,以科學的理性與文化的感性來解讀夏至節氣裡古人對於氣象的探索與靈感.:「夏至節氣具有高度的共性,很多文明古國也都早早就發現這樣特別的一天,莎士比亞經典《仲夏夜之夢》其實跟我們的夏至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 「PP殿下」手繪Q版高校地圖 復旦、交大變萌了[圖]
    「PP殿下」手繪Q版高校地圖 復旦、交大變萌了[圖] 2014年9月4日 07:43 來源:東方網  :據《i時代報》報導,近日,一張描繪上海各高校的漫畫地圖走紅網絡。
  • 秋天的第一杯「氣象奶茶」:盤下今年汛期的黑科技
    監測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8月2日,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影響海南期間,一架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從博鰲機場騰空而起,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對颱風外圍雲系進行CT式立體「掃描」。監測颱風「美莎克」的三維風流場和暖心結構(上),以及等風速面圖(下)。針對今年汛期多個颱風北上影響我國東北,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基於實況分析數據、多源融合再分析資料等製作三維動圖,用數據的視角看颱風,剖析颱風的內在結構,看清颱風的「本質」。
  • 中國氣象報社:用心用情書寫氣象戰「疫」故事
    一種平凡堅守的力量  身處武漢的湖北記者站站長汪應瓊介紹,2月上旬起,站裡一方面通過網絡遠程辦公,統籌安排人員輪流值班,確保大事、要事不遺漏;另一方面建立起適應當前氣象新聞工作需要的快速響應機制,專職記者分片包幹、對口聯繫,加強對通訊員的業務指導和聯動策劃。
  • 氣象預警要「跑贏雨」還要「快過風」,我省推行「氣象+網格」防災...
    這種分割成一個個小方塊的「草方格」紮根沙土、鎖住水分,為沙漠綠化提供強大的生命力。你可能不知道,在浙江,有一張精細劃分的基層治理網,6.1萬個網格像「草方格」一樣深入基層、強健根基,33萬全科網格員奔走其間,守護群眾平安幸福。
  • 人物馬克筆Q版萌圖,可以拿去當頭像用
    應該有不少人喜歡馬克筆手繪吧,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最好還是畫一些q版漫畫,那些q版萌圖畫好之後不僅看起來非常萌,而且很容易上手,下面愛畫君為大家準備了一些人物馬克筆的q版萌圖,大家趕緊拿去當頭像吧!先給大家帶來的是二次元美少女手繪插畫,是來自加拿大插畫師birduyen畫的,非常萌的美少女手繪,特別是用簡單組合起來真的是太有創意了。(作者:birduyen)接著我們來看一比較萌的q版萌圖,其實畫這組萌圖還是比較簡單的,不管是線條還是上色上都非常容易,一起來看下吧!(ins:meiririh )覺得上面這組圖太好看了?還想要這位作者畫的素材嗎?
  • 氣象戰助力蘇聯擊敗德國
    而蘇聯人在衛國戰爭期間已將水文氣象部門列入武裝力量序列。1941年7月15日,紅軍水文氣象總局正式成立,並與中央天氣研究所(1943年改稱中央預報研究所)一起編入國防人民委員會,接受總參謀部的直接領導,各方面軍和集團軍司令部也設立了水文氣象處。 戰爭初期,因蘇軍接連敗退,許多城市失陷,蘇聯天氣預報員無法獲取這些地區的天氣情況,因此只能面對殘缺不全的天氣預報圖工作。
  • 湖南汨羅:詩歌原鄉的美好相約,文旅融合的萬千氣象
    自2017年以來,汨羅市委市政府做出決策:決定用三年的時間精心籌備,為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定下了十六字主題,並擬辦成獨具汨羅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國性、長久性文藝盛事。此舉得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作家協會、嶽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認可與支持,得到湖南省文旅廳的批覆同意。
  • 以高質量氣象服務檢驗黨建成效
    拍攝:蔡宣   它代表著如炬信念——「90後」氣象青年幹部徐岸汀主動報名到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惠民街道)集中醫學觀察點開展保障服務工作;在中國氣象局應急辦,3名青年黨員作為部門疫情防控指導組成員心懷使命日夜值守;吳棟橋無畏無懼,一個人堅守在華中區域唯一的金沙國家大氣本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