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運的諸侯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寶物只差5釐米

2020-12-17 歷史潮河

網絡小說《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的經典之作,帶火了長白山,主人公吳邪是長沙老九門中吳家的後代,常出沒於各種古墓,只因得到了小哥的特殊對待,才能每次化險為夷,從古墓中活著出來。

不過現實中的古墓並沒有書中那麼兇險,讓人跌宕起伏,雖然一些墓主人為了防止被盜專門做了些設計,但「漢墓十室九空」還是讓後世格外見識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總有些人是幸運的,是上天優待的。

2011年3月的一天晚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附近的村民聽到了一陣又一陣嘈雜聲,第二天村民就特別到了山上一看,嘿,一個大洞赫然出現在了山中,洞挺深的,村民也不知道幹嘛的,就報了警。

警方抵達後,有個處理過此類案件的警察看了後,就明白是盜墓賊幹的,這就是個盜洞,於是又立刻聯繫了文物保護局,考古隊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測量,盜洞足足有15深,考古專家也是有些緊張,不知道這墓還剩下多少東西。

不過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後,一挖竟挖了五年多,考古工作人員一共勘探約1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出土了1萬餘件(套)珍貴文物,這裡就是著名的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

考古人員經過發掘還得知,盜墓賊挖了15米卻一無所獲,大概以為是挖錯了,因此放棄了,卻不知道距離墓中10噸寶物還只差5釐米,只要盜墓賊還堅持一下,這漢代墓也很可能空了。

而漢廢帝劉賀的人生也有些迷幻,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只因漢昭帝劉弗陵去世時沒有留下子嗣,18歲的劉賀成為西漢第九位皇帝,不過劉賀並沒有一個「皇帝樣」。

因此劉賀的皇帝位子還沒坐熱,就被大將軍霍光等人趕下來,霍光又尊立了漢武帝曾孫劉詢為帝,為漢宣帝,劉賀則回了故地昌邑,元康三年(前63年),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倒黴的是幾年後,揚州刺史柯向漢宣帝奏報了劉賀和故太守卒史孫萬世的一段話,實乃大不敬,劉賀三千戶食邑又被削了,神爵三年(前59年),劉賀就去世了。

可幸運的是劉賀死後,雖然他的墓歷經2000多年,不少盜墓賊也打過他的注意,出現了不少盜洞,但都是空手而歸,海昏侯墓也得以倖存。

最幸運的諸侯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寶物只差5釐米

相關焦點

  • 我國幸運的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寶物僅差5釐米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5000年的歷史中,有很多古人的歷史遺蹟,被歷史的塵煙所埋,人們無法了解。而盜墓賊,他們為了那些古墓中的陪葬品便去盜墓,通過盜墓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他們這種行為是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使得國家的歷史研究以及相關的文化研究受到影響,古代的很多古墓都被盜墓賊光顧一空。
  • 我國最幸運的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但許多人認為,考古專家就是持證的「盜墓賊」,認為他們就是專門從事挖掘古代陵墓,以及對古墓中寶物清理的工作。有時還會勸說一些擁有寶物的百姓,把手中的寶物上交以供研究。但與其相反的就是真正的盜墓賊,他們不僅大肆破壞古墓,還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金錢,就把墓中的寶物轉賣給外國人,讓我們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成為了洋人們手中的把玩,這是赤裸裸的破壞,是對中國歷史的毀滅打擊。
  • 幸運的漢代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突然罷手,離10噸財寶僅差5釐米
    眾所周知,盜墓賊最大的幸運就是碰見一個滿是寶藏的古墓,而最大的不幸,就是與墓中財寶僅差毫釐的時候,卻突然放棄,與一夜暴富的機會失之交臂。然而,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妙,漢代有一古墓就是碰見了這樣一夥盜墓賊,據盜洞顯示,如果盜墓賊再往前挖5釐米,這墓也就被破壞了,其中的10餘噸財寶,我們也很可能見不到了。
  • 盜墓賊挖15米盜洞後放棄,卻不知離墓中珍寶僅5釐米,專家很慶幸
    9年前,1座漢代古墓差點就遭了毒手,盜墓賊把古墓挖了15米後選擇了放棄,但他們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的差距,真的是太懸了。2011年3月一天的深夜,江西當地居民聽到附近有不同尋常的動靜,他馬上出去趕到現場查看,結果發現地上有個很大的深坑,他意識到這應是有人在盜墓,所以他馬上報了警。
  • 「運氣」最好的古墓:盜賊挖了15米放棄,距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
    不過,昌邑王劉賀的墓卻是我國「運氣最好」的古墓。說它運氣最好,是因為盜墓賊挖了15米,距離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的時候卻放棄了。 昌邑王劉賀,若無意外的話,一生都應該是一個閒散王爺。
  • 最倒黴的盜墓賊:挖盜洞15米後放棄,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他們以盜墓為生,盜一次墓能過上好長一段時間的富裕日子。正因為如此,才導致我國很多頗具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墓遭到嚴重破壞和毀損。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按說但凡是被盜墓賊盯上的古墓,就基本上不會有被完好的保留下來的情況出現。可偏有一座古墓在被盜墓賊盯上並採取了盜墓行動後,仍舊得以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而這,就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海昏侯劉賀之墓。那麼,盜墓賊為何在眼看著就要將古墓挖穿的時候選擇收手呢?
  • 盜墓賊瘋挖15米深盜洞,只需再挖5公分,10多噸錢幣將不復存在
    只要遇到老墳、大墓,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去侵襲。在盜墓賊眼中,一般墓地的石刻很有意義,通過石刻他們可以鑑定這座墳墓是否是古墓。 01古墓被挖15米長,只差5公分,盜墓賊計劃泡湯 如果不是有盜墓賊光顧,這座小村莊或許依舊是寧靜的。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當然是陵墓的安全性,及其如何防止盜墓賊盜墓。但是,就算這些人防護作業做得再好,帝陵藏得再隱秘,也難以避免 後代盜墓賊的盜掘。在我國的盜墓領域早從三國時期就開始了,帝陵建造工藝道高一尺,盜墓賊的工藝魔高一丈。因而,一座古墓要想在數千年的歷史時間演變中得到完好儲存,靠的並不只是修建工藝,也有一定的運氣。
  • 武則天乾陵11號陪葬墓遭盜,地下炸出隱秘盜洞,隔了10天才挖
    踩好點後,開始做盜墓前的準備工作。永泰公主墓墓道上發現的古代盜洞1960年代永泰公主墓發掘現場盜墓還要準備什麼,有洛陽鏟不就中了麼?這你就不懂了,現在盜墓者,尤其是關中平原上的盜墓者,早就放棄人工開挖盜洞那一套了,只有裡面的洞才會用鏟子挖,大多是「放炮」方式,用圈內話說,放炮「多快好省」,還安全。放炮要用「炒貨」,所謂「炒貨」是黑話,就是一種自製炸藥。正月初五(2018年2月20日)晚上開始行動,先挖「炮眼」,這炮眼就是填埋炸藥的孔(坑)。
  • 村民以為房子鬧鬼原來是半夜盜墓賊挖墓
    其中有卞城遺址 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傳為夏商周時代的卞明國及其後的卞邑城址。還有明魯惠、恭、端王墓 明魯惠王、魯端王、魯恭王墓,舊稱三王墓,在泗水縣聖水峪鄉二岐山下的皇城村後。隨著《盜墓筆記》的熱銷,也勾起一些好吃懶做人的貪心,他們也將罪惡的目光投向這些在地下的文物古蹟。
  • 中國最驚險的古墓:盜墓賊挖了14.8米,再挖20釐米將是一場浩劫
    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積極展開,許多被盜墓賊挖掘的古墓被一一保護起來,其中有一座古墓在清理盜洞時發現其離墓穴內部財寶的位置僅僅20釐米之隔,古墓內卻依舊完好讓人百思不解。經過考察發現墓主是西漢皇族劉賀,在當時的權力鬥爭中淪為棋子幾番起伏讓人唏噓不已,僅僅當了十來天的皇帝便被霍光一言廢之。更因為本性荒淫落得個廢帝的稱號。
  • 50萬請盜墓高手炸出盜洞,挖出了27噸國寶,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盜墓這個行業,由來已久。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盜墓賊的技術也隨之與時俱進,並且,因為科技的助力,很多盜墓活動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對於我國來說,陝西和河南是重災區,因為河南號稱最早的中國,而陝西則是多個王朝的定都之所。因此,這兩個地方古墓遍地。自古以來,養活了很多盜墓賊。
  • 秦始皇陵被盜,墓中發現盜墓者骸骨,專家:這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
    然而,秦始皇陵其周邊陪葬墓,曾經不同程度遭遇盜掘現象。上世紀80年代末期,有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出現了一起很有意思的現象。當時有兩位盜墓賊已進入盜洞,但是卻意外死在了陪葬墓中。考古專家甚至直言:正是因為這兩位盜墓賊死在了墓中,而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其出土位置位於秦始皇正陵西北部。
  • 古代防盜最成功大墓,盜墓者視之為噩夢,考古專家也不敢輕舉妄動
    既然有人喜歡厚葬,那麼也就會有人打起墓葬中陪葬品的主意,這個行業就是盜墓。盜墓其實也是一行經久不衰的職業,盜墓賊們也會一代代將盜墓技術傳承,也在不斷的歷練中積累盜墓的經驗,甚至有一些頂尖的盜墓技術,連很多專家都自嘆不如。盜墓這麼猖狂,自然也會讓一些墓主在生前就已經產生顧慮,生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因此在自己墓葬的設計上花盡了心思,嘗試各種手法反盜墓的手段。這簡直就是一場鬥智的遊戲,這些反盜墓的神設計有時會被技高一籌的盜墓賊破解,有的還真的讓賊人們束手無策。
  • 真正盜墓高手,考古學家都自嘆不如,他們定眼一看就知哪裡有大墓
    不過,挖墓的時候也得有竅門,比如:明清朝代的墓,墓頂是用好多層磚砌起來的,又厚又結實,你要在墓頂開洞的話,那麼,一個晚上你也休想幹完活,第二天就招人耳目了,還有你的好下場嗎?所以,你想盜挖明清墓,最好不要選擇從墓頂下手,既然墓頂、墓門、墓牆在你腦中都有印象了,你就選擇從其他地方下手。
  • 武則天孫女墓被盜,打開發現一男子骷髏,於墓中枯坐已上千年
    自古以來,國人就十分注重喪葬文化,墓葬中所出土的史料,不僅反映了古人的習俗和墓葬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古代社會的經濟、風俗、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隨葬的陪葬品自然也不同,對於達官顯貴以及王侯將相來說,他們的陪葬品大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 清東陵與和珅墓近在咫尺,為何孫殿英只盜清東陵,卻放棄了和珅墓
    那麼孫殿英盜了東陵之後,為什麼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呢? 孫殿英出生於1889年,幼年喪父,家境不好,再加上無人管教,與街頭的幾個小混混走到了一起,由於他性格豪爽,膽子很大,所以成了一方小頭目。由於他混跡江湖多年,練就了能說會道的本領,因此混進了廟道會,還成為了首領。
  • 關羽墓就在那,盜墓賊和考古專家都不敢碰,有一個重要原因!
    盜墓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哪個世代,盜墓者都有很多,而且這種人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因為在古代,古人非常重視自己死後發生的事情,他們都想盡辦法把有生之年擁有的東西帶進地下,因為他們相信墳墓,這些陪葬品自然會跟著他們到墳墓裡去。
  • 他花50萬請高手炸開千年古墓,盜走墓中27噸文物,只剩一幅美人圖
    把墳墓裡盜取的贓物用來牟利,這種行為就叫盜墓,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有錢人貴族喜歡厚葬死者,盜墓風也就隨之而來,法律為了懲治盜墓賊也頒發了嚴厲的法律,《淮南子·泛論》:「發墓者誅,竊盜者刑」,漢朝的盜墓賊一旦被抓就要被誅殺。《唐律》則規定:「已開棺槨者,絞」盜墓賊哪怕只是開了死者的棺槨,就要被處以絞刑。
  • 漢代古墓「十室九空」,海昏侯的墓是如何「免盜」的?傳說很離譜
    號稱「十室九空」的漢代古墓中,為何海昏侯的墓能保留至今?直到今天為止,我們在海昏侯墓之中發現了十噸的銅錢,大量的金器陪葬品,還有劉賀本人的印章和他的牙齒,還有5000餘片竹簡,上面所記載的大量的古代文學紀錄對於我們所了解的歷史,有會有很大的改變,這可以就是考古界少有的重大發現之一了,那麼,這麼大的一個漢代帝王墓地,為什麼歷經了1800多年,而沒有被後世的盜墓賊發現呢?也不符合漢代大墓的「十室九空」現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