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鐵達尼號》:成本超14億,75人中毒,淘汰湯姆·克魯斯

2020-12-06 武王爾電影

自稱「世界之王」的詹姆斯·卡梅隆,選擇了長得不夠漂亮的萊昂納多。

鐵達尼號曾是人造悲劇的標誌,因為一個故事——鐵達尼號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成為了浪漫愛情的同義詞。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傑克和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的羅絲,成為經典不朽的熒幕情侶,席琳·迪翁獻唱的《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成為世界級名曲,海洋之心項鍊成為愛情圖騰式的存在。

但在《鐵達尼號》這一絢爛之作背後,是8000萬美元預算到2億美元的成本失控,是164個拍攝日的精疲力竭,是動用了14000名工人、花了三年時間設計建成的鐵達尼號複製品,是因報復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而致使90%劇組人員中毒就醫的慘狀。

扒光電影《鐵達尼號》幕後一面,才發現它一點也不浪漫,充斥著資本較量、恩怨陰謀,甚至是生死危機。

尋找傑克:萊昂納多綽號波斯貓

在詹姆斯·卡梅隆的劇本裡,羅絲17歲,傑克20歲。一開始選角導演首先推薦的就是20歲的「脫衣凱特」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羅絲,而傑克一角競爭激烈,遲遲不定。

好萊塢不少年輕帥哥都想飾演傑克,包括馬修·麥康納(代表作《星際穿越》)和克裡斯·奧唐納(代表作《聞香識女人》),連好萊塢男星湯姆·克魯斯的經紀人也直接詢問過。

那是1995年,詹姆斯·卡梅隆對《鐵達尼號》傑克選角猶豫不定,對22歲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差,覺得他只是陽剛氣不足的「小鮮肉」:他看上去太瘦弱,不像個男主角,長得也不夠漂亮。

萊昂納多對傑克也提不起興趣,唯一引起他興趣的也就是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羅絲一角,但這並不足以讓他確定參演。

等到萊昂納多來到劇組試鏡,辦公室所有女性都要跑來參加會議,卡梅隆讓他坐在窗邊,這樣就能仔細觀察陽光在其臉上的效果。萊昂納多很快迷住了一屋子人,尤其是女性,卡梅隆不得不承認:他可能確實非同一般。

但萊昂納多表現冷漠,仿佛不屑於做這件事。因為萊昂納多拒絕試戲、對臺詞,卡梅隆堅持不看演員表現絕不選擇他們,於是握了握他的手,表示感謝,然後轉身就走。

萊昂納多隻好勉強答應與凱特·溫斯萊特演一場戲,花了15分鐘為卡梅隆試演。而接下來三個月,卡梅隆則要接受他的挑選。後來卡梅隆導演又跟他見了一面,說話毫不客氣:「我覺得你思路不對頭,你總是想著毒癮和瘸腿,總在做自己會做並且已經得到認可的事情,你是在找一根表演的拐棍。」

最終萊昂納多被說服,以250萬美元片酬接下傑克一角,而「羅絲」凱特·溫斯萊特的片酬尚不到100萬美元。

萊昂納多惹火「片場暴君」詹姆斯·卡梅隆不止如此,據傳卡梅隆無奈同意讓他「帶6個朋友進入劇組」寫入合同。而且拍水中戲時,不同於凱特用冷水幫助入戲,萊昂納多執意用溫水,被調侃過於嬌貴。

在深約1.8米的水池裡,高大的萊昂納多可以站在那裡,凱特的腳沒法接觸地面。但萊昂納多每次下水都大張旗鼓,卡梅隆為此叫他波斯貓,吐槽「整個過程滑稽透了」。萊昂納多總是試探著把一隻腳伸到水裡,馬上又抽出來,抱怨水涼,然後花1分鐘多鍾,滑進水裡,還一直不斷地嘀咕。

卡梅隆口中怕水的「波斯貓」,後來在拍一個危險的水下鏡頭時,絲毫沒有猶豫,被腰間綁著的一根繩子拖到水底深處。萊昂納多日後回憶《鐵達尼號》的拍攝,「把我打造成了一個男人」。

5700萬美元置景,卡梅隆自降片酬

詹姆斯·卡梅隆最初拍《鐵達尼號》,是想拍一部小製作的愛情故事,向人們證明自己不是只會拍攝大片和壯觀的場景。一開始他對「小製作」的預算成本是8000萬美元。

「沉船潛水」是卡梅隆多年的愛好,實地潛訪鐵達尼號是他打算拍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他向二十世紀福克斯申請到400萬美元,實施深海探險計劃。

十幾次的下潛,卡梅隆看見鐵達尼號當年奢華的套間如今滿是深海動物,一座木質雕花的壁爐前,一隻螃蟹在爬行,泥水從黃銅鏤花的精緻門扇裡流過。這些鏡頭後來出現在了正片之中。

直到1996年春天,二十世紀福克斯仍沒有完全同意拍攝,為此卡梅隆向其提出一個非比尋常的合同方案。他願意降低預付給他個人的酬勞以及在電影票房總收入中的分紅比例,只有票房表現奇佳,卡梅隆才可能拿足全額報酬。

卡梅隆終於拿到一億一千萬美元預算,相應的要同意以下條件:影片評級不能超過PG-13,要有另外一家電影公司分擔風險,要在1997年暑期檔上映。前兩項很容易滿足,影片中最暴露的鏡頭不外乎凱特·溫斯萊特為人體素描充當模特,派拉蒙加入成為國內發行商。

因為《鐵達尼號》這一契機,20世紀3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攝影棚——福克斯巴哈影城開建雛形。100天時間內,2000名工人要建成包含五個攝影棚的大片場、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室外攝影水池、世界上最高的攝影棚、一幢服裝樓、一幢演員樓等場所。

為了建造鐵達尼號複製品,動用了14000名工人,花了三年多時間,完成了卡梅隆和派拉蒙設計的高10層樓,長775英尺的船體。布景本身真實細膩,連壁燈和地毯都經過精確考據。

自此,《鐵達尼號》的成本便失去了控制,派拉蒙擔心成本超出太多,將投資上限定為6500萬美元,其餘投資都由福克斯承受。當時一路給卡梅隆開綠燈的福克斯大佬「被認為是好萊塢最蠢的人」。

為了縮減支出,羅絲和母親一起喝茶的頭等艙休息室最終在綠屏前拍攝,省下25萬美元設計建造費用。對於輪船搖晃,卡梅隆只選擇了從水平到六度角的區間,對於其他角度,則通過攝像機傾斜和演員走路歪著身子來實現。

但照明花費無法縮減,劇組購買了總長超過40英裡的電纜,1000多盞攝影燈以及100多盞布景燈。在外界媒體看來,卡梅隆之操作實屬鋪張浪費,都想看他是否會淪為「一次開銷巨大的敗筆」。

90%劇組成員中毒,卡梅隆險毀容

1996年8月,原定於新蘇格蘭拍攝的最後一天,在吃完劇組包餐人提供的海鮮後,大約有75人出現了噁心、頭暈、失去方向感、滿地打滾等症狀。詹姆斯·卡梅隆一隻眼睛血紅,另一隻眼睛像糊了膠水似的。

接著,事態愈發怪異,中毒者開始呻吟、哭泣、流淚,癱倒在桌子和擔架車上,卡梅隆開始懷疑是某種街頭毒品,醫生則懷疑是貝類中毒。

在醫院還出現了驚險一幕,第二副導演克裡斯蒂·西爾斯縱身一躍,用手中的筆刺向卡梅隆的臉。醫生及時抓住她,把她拽走了。卡梅隆坐下來,一邊流血一邊大笑。

後來得出的毒化報告顯示,包餐者提供的湯裡放了差不多1斤重的麻醉藥PCP。有人推測是因為卡梅隆的行事風格過於專橫,所以有心懷不軌的劇組人員伺機報復。不過誰也不知道是誰在海鮮湯裡下了藥,這也成了一個未解的謎團。

卡梅隆在好萊塢的名聲離不開「片場暴君、花錢散漫、自我膨脹」等標籤,還被吐槽「幾乎就差大肆屠殺群眾演員了」。

在《鐵達尼號》拍攝期間,卡梅隆導演更是四面受敵,拍了164個工作日,凱特·溫絲萊特手肘骨裂,還差點淹死在巨大的水池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差點被一匹馬踩踏。

此外,凱特和萊昂納多每天都要泡在冷水裡拍一個小時戲,還有在一個暴風雨場景中,在欄杆上被困一個多小時。這是從未有過的艱苦拍攝,兩人很多次崩潰流淚。

凱特·溫絲萊特怒不可遏:「如果有任何微小的差錯,導演就會發瘋。」但她又強調,導演從不會像對工作人員那樣對著演員大吼大叫。

用媒體的話來說,劇組一周9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無休止的夜間拍攝,「卡梅隆特別擅長用300分貝的擴音器和對講機在162英尺高的起重機上朝著底下的員工吼叫」。

在拍鐵達尼號最終沉沒的場景時,為營造眾人恐慌和混亂的大場面,詹姆斯·卡梅隆要100多名特技演員真實地從倒置的船體上翻落下來。

而這危險操作導致一個摔斷了腳踝,一個摔斷了肋骨,還有一個顴骨骨折。在這混亂的10天裡,卡梅隆把船和演員都拋了起來,試圖捕捉到那些逼真的畫面。

卡梅隆對自己也毫不留情,多次親自下水捕捉完美鏡頭,為了不被過度削減電影場景,他放棄了導演報酬和利潤分紅,也就是說數百萬美元沒他份了。一部傑作的誕生,多少人付出巨大的代價。

總之,1997年底,《鐵達尼號》連續16周登頂票房榜,打破了歷史記錄;全球票房總收入達18億美元,又是一項紀錄。

一年前福克斯拒絕了卡梅隆關於放棄後期分紅的提議,甚至反過來建議卡梅隆在放棄分成的基礎上,為福克斯拍攝的下一部電影分成也減半。當時卡梅隆氣得讓福克斯負責人滾出去,現在幸災樂禍稱:「他們因為貪心,最後砸了自己的腳。」

此外,《鐵達尼號》總共獲得了創紀錄的十四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贏得了其中十一項,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剪輯。

詹姆斯·卡梅隆在領取最佳導演獎時,他舉起獎盃,大喊「我是世界之王」。43歲的卡梅隆毫不謙虛,但好像他確實擔得起「世界之王」的高度。

相關焦點

  • 好萊塢經典電影《鐵達尼號》《變臉》第二版本結局曝光
    01《鐵達尼號》幕後揭秘電影的原版結局是老Rose打算丟海洋之心,工作人員和家人到場。而這個結局也是《鐵達尼號》能超越無數愛情片,成為經典的原因。Rose答應Jack好好活著,最後在Rose臨死前,她選擇將海洋之心沉入海底,意思是她的心跟隨Jack而去。
  • 大成本電影錢花在哪?《鐵達尼號》10秒上百萬美元
    口碑與票房齊飛的《紅海行動》是2018年華語電影中最大的贏家,電影製作一共耗資5億,是華語電影目前排在第4的燒錢電影。然而這部電影並沒有用很多的大牌明星,甚至有些還是友情客串,所以這5億是實實在在用在了拍攝與製作上。而最花錢的要數各類槍枝彈藥。據爆料,影片中用到的軍艦等軍資設備造價便佔據了2個億。
  • 揭秘《鐵達尼號》真實劇情 男女主人公均生還
    揭秘《鐵達尼號》真實劇情 男女主人公均生還 重新演繹《鐵達尼號》。但據當時的一位倖存者,也是影片中露絲的原型美國人坎迪的生前回憶錄表明:卡梅隆塑造的「鐵達尼號愛情故事」和當時真實的故事大相逕庭。  「展臂高飛」是虛構 女主人公獨自登上船頭  電影場景:露絲隨傑克走向船頭。露絲鼓足勇氣站在了船頭上,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身後則是自己的心上人,兩人熱情擁吻。
  • 從數字上看下沉的鐵達尼號
    建造成本:750萬美元(帶通脹的2億美元) White Star Line的鐵達尼號於1909年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Harland and Wolff造船廠建造,歷時三年。
  • 幕後比正片更精彩,你不知道的《鐵達尼號》
    2020年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重溫《鐵達尼號》,回憶影片中那段絕美的愛情,和小李子年輕時驚豔絕倫的臉。這部1997年上映的電影,橫掃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11項大獎,從最佳影片到最佳導演,攝影、配樂、服裝、剪輯、視覺效果一個不落。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鐵達尼號沉船之謎,下面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請接著往下看。
  • 永恆的經典之《鐵達尼號》,一次失控的資本豪賭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在金氏世界紀錄中有這麼一項紀錄:世界上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多的電影——《鐵達尼號》,在第7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11項大獎第70屆奧斯卡一共有26個小金人,刨除像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這樣《鐵達尼號
  • 《鐵達尼號》吸金能力有多強,最初因為票房低被賣掉
    《鐵達尼號》(第一版)在拍攝時,成本超支較大。根據美國的電影保險制度,超支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所以,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放棄了自己800萬美元的酬金。卡梅隆放棄酬金,獲得的是分紅權,《鐵達尼號》這一部電影,就讓他得到了1.2億美元的分紅。一般來講,電影如果想賣得好,上映的第一星期,票房要過1億美元,否則很難收回成本。結果,《鐵達尼號》上映的第一星期,票房還不到3000萬美元。
  • 電影《鐵達尼號》背後,真實沉船過程回顧,原本不用這麼慘
    導演卡梅隆在拍攝《鐵達尼號》時,心情忐忑,整部電影的成本高達2億美元,創下當時電影成本的紀錄。用這個錢,再造一艘真正的鐵達尼號都沒問題。當時沒有人看好這部電影,連導演卡梅隆自己都一度懷疑是否可以收回成本。但沒想到,從剛一上映,就掀起了熱潮,迅速風靡全球。
  • 3D重製版《鐵達尼號》中文預告片、深入解讀
    影片製片、同時也是卡梅隆黃金搭檔的喬恩·蘭道表示:「正在為3D《鐵達尼號》在中國的順利上映而努力工作。」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現身美國版預告片,說道:「我要感謝全球各地喜愛支持《鐵達尼號》的影迷朋友們。為了慶祝Facebook頁面粉絲上周突破千萬,我很高興與你們分享3D《鐵達尼號》的首款預告片,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 ...阿凡達|詹姆斯卡梅隆|加勒比海盜2|鐵達尼號|魔發奇緣
    而在國際好萊塢電影圈,拿出一部大片,基本都是投資過億美元的成本。今天小帥分享的這十部全球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每一部的成本都在1.5億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幣,起碼10億。而這十部電影中,成本最高的要接近30億人民幣!我們的一部票房十億的電影拿到好萊塢對比人家成本都要超過十億的電影來看,這時候我們才真正地看到國際電影水準和內地電影水準的差距。
  • 美按1:2比例完整復原鐵達尼號[高清]
    夜間的博物館在人造冰山的映襯下更能讓參觀者體驗遊輪沉沒時的場景  國際在線專稿,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市民瑪麗·凱洛格·喬斯林花費16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63億)在田納西州皮金福爾市海岸建造出一所泰坦尼克博物館。
  • 遂寧大英竟1:1復刻了鐵達尼號?媲美環球影城,總投資超100億
    你如果你喜歡電影的話,可以不會對《鐵達尼號》感到陌生,這部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及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在1997年上映之時就掀起了全球浪潮,一舉拿下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藝術指導等十餘個獎項或提名,堪稱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
  • 259億!《鬼滅之刃》奪得季軍:將超越《鐵達尼號》
    《鬼滅之刃》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還在火熱上映中,根據日本票房榜的最新消息,本作上映39天累計票房已達到259億1704萬3800日元,累計到場人數為1939萬7589人。
  • 259億!《鬼滅之刃》奪得史季軍:將超越《鐵達尼號》
    《鬼滅之刃》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還在火熱上映中,根據日本票房榜的最新消息,本作上映39天累計票房已達到259億1704萬3800日元,累計到場人數為1939萬7589人。  這個票房成績超過了《冰雪奇緣》的255億日元的票房,升至日本影史季軍。
  • 駛向毀滅的「鐵達尼號」
    1912年4月3日,在萬眾的歡呼聲中,「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哈蘭德奧爾夫造船廠起航第44號船臺滑入水中。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人的驕傲。當時,英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和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泰坦尼克」號在世界船舶業中獨領風騷,代表了英國的實力、自信和「日不落」帝國的自尊。
  • 259億!《鬼滅之刃》獲得第三名:將超過《鐵達尼號》
    《鬼滅之刃》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還在火熱上映中,根據日本票房榜的最新消息,本作上映39天累計票房已達到259億1704萬3800日元,累計到場人數為1939萬7589人。這個票房成績超過了《冰雪奇緣》的255億日元的票房,升至日本影史季軍。而就目前的勢頭來看,《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的票房在本周超越亞軍《鐵達尼號》的262億應該不在話下,這成績真是太驚人了。日本影史票房榜Top 10:1.
  • 駛向毀滅的「鐵達尼號」(二)
    當冰山撞擊「泰坦尼克」號的剎那間,正在臥艙中休息的「泰坦尼克」號的設計師託馬斯,安德魯也感到了船體輕微地搖動了一下,但是,他並沒有在意。片刻後,一位水手有禮貌地敲開了他的門,將他帶到船長史密斯那裡,安德魯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 積木搭建經典船隻,COBI積木鐵達尼號經典豪華遊郵輪
    RMS鐵達尼號1912年4月14-15日晚,在南安普敦-切爾堡-皇后鎮-紐約航線上的首航中,英國皇家鐵達尼號橫渡大西洋時,與冰山相撞後沉沒。這起事故是最著名的海難之一,2,224名船上人員中有1,514人罹難,也成為了許多影視劇的題材。鐵達尼號船長268.99米,寬29.41米,被認為是20世紀初的技術奇蹟,在其服役時間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船舶,號稱「永不沉沒」。
  • 鐵達尼號沉沒百年,為何至今無人打撈,科學家:想撈,但不能碰
    一部好的片子不管隔多少年都能吸引人,《鐵達尼號》無疑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開播已經23年的它依然有不少人回味,電影是以1912年的鐵達尼號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曠世奇戀的故事,電影有虛假成分,但其中大部分還是根據真實的改編。說來也奇怪,世人都知鐵達尼號的沉迷,但沉迷至今已百年,可卻沒有人前去打撈,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