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之後,天氣轉暖,商場、住宅等高層建築競相清理外立面,京城的蜘蛛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高樓越來越多,特別是玻璃外牆的樓體,這也直接帶動了蜘蛛人行業的發展。動輒上百萬元的清理費用讓這塊蛋糕看上去很誘人,大大小小的清潔公司紛紛湧入,北京成為全國蜘蛛人最多的城市,一個好的工人月收入則可達萬元。
生存法則:繩子天氣
昨天,復興門金融街購物中心樓頂,數名蜘蛛人換上工服、絕緣鞋,系好身上的安全帶。固定好錨點(錨點就是繩索在樓頂的固定點)後,他們依次檢查了身上的裝備。購物中心樓下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儘管購物中心僅有七八層,但從樓頂向下望去,依然讓人心悸。蜘蛛人們把託板、安全繩分別固定好,清洗作業時,他們的生命就靠著兩根18毫米粗的尼龍繩。
「我們在外面作業最怕的就是突然起風,一旦起風,最快速度的停止作業。我們實地測試從最高處作業的人員最快抵達地面的時間是30秒,然後樓頂的人趕緊收繩索。」金美泰公司的楊桂成總經理站在地面不斷向上看,他的頸椎因為總是仰頭而患上了疾病。
北京蜘蛛人平均年齡35歲
早在1987年,楊桂成便開始從事蜘蛛人行業。那個時候他為了妹妹上學,便到上海打工。「那個時候剛退伍,沒什麼手藝,上午到上海的時候,看見有人給高樓的外立面做清理,我下午就上去了。」楊桂成幹這行的時候,剛剛20歲出頭,那個時候高層建築不多,做高樓外立面清理的人自然也非常少。2003年前後,楊桂成來到了北京,機緣巧合地開了自己的保潔公司。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後,蜘蛛人已經成為了一個行業,有近萬人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楊桂成告訴記者,雖然這個行業門檻很低,但高空懸吊的危險性讓很多人對此敬而遠之,年輕人越來越少,中年人越來越多,讓這個行業的平均年齡已超過35歲。
長海保潔公司的李繼華告訴記者,公司大約有180位「蜘蛛人」,京城的幾個難度係數極大的項目幾乎都是他們公司負責的。在李繼華眼中,所有京城的項目中,復興門凱晨世貿中心和央視新址主樓是兩個最難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