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記錄了眾多奇形怪狀的神獸,大多數的動物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根本無從考證。
但也正因為《山海經》奇偉瑰麗的記敘,使得它成為文學界十分重要的素材來源,千百年來為文學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角色原型,《封神演義》中妲己的經典已無須贅述,就連現在十分火爆的"四海八荒"的概念都來源於山海經,那些號稱四海八荒第一絕色的美女在山海經中或許根本就排不上號。
第六位:朱雀
朱雀是古代神話天之四靈之一,也叫三足鳥,是東方神的兒子,周身是金黃色羽翼,能放射出太陽的光芒,形狀與鳳凰類似,因此也有人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這屬於謠傳。
朱雀在先秦時期認為可以接引靈魂升天,因此地位十分重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明確記載:"丁巳卜,貞帝朱鳥,三羊三豚三犬。"意思是佔卜時帝王要祭祀朱鳥,祭品為三頭羊三頭豬三條狗。
第五位:天狐
天狐也是狐仙的一種,但它們與九尾狐不同。《海外東經》記載的九尾狐實際上只是外形長得像狐狸,實際上是一種九尾的野獸。
天狐則是實實在在的狐狸,通過修行可以幻化成人形,起初並不起眼,但時間越長越顯韻味,尤其是百歲之後,樣子更加動人。
九尾狐幻化成妲己已經美得不像話,然而天狐比它還勾人。
第四位:青鸞
青鸞又稱三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取食的鳥,生活在三危山,今甘肅敦煌一帶,記錄在《西山經·西次三經》。
古時候人們稱藍為青,所以實際上青鸞通體是泛藍的,作為西王母的神獸,青鸞自帶雍容華貴的氣勢。現在許多皇后的戲服都要繡上青鸞的羽翼形狀。
第三位:白矖
白矖和騰蛇都是女媧的寵物。當初女媧造人之時,不光捏了人,還依照自己的樣子,捏造了兩隻人身蛇尾的寵物,白矖就是其中之一。後來兩人合體生下了白素貞,這才有了後面一系列的故事。
白矖的形象屬於典型的古代神話中女神,與飛天的樣子類似,長長的頭髮盤起三個圓髻,搭配飄舞的彩帶給人十分輕盈之感。
第二位:鳳凰
鳳凰在《山海經》中的描述十分討喜,"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這裡不僅說了鳳凰有五彩羽翼,還將各個部位的寓意說得十分清晰。它頭上的花紋像"德",翅膀上的花紋像"義",背上的像"禮",胸部的像"仁",腹部的像"信"。
要知道,出現在山海經中的鳥獸大多形狀怪異,甚至面目猙獰,能給鳳凰這樣的描述,可見其樣貌之出眾。
第一位:鮫人
將鮫人排在第一位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它在山海經中是當之無愧的最好看的神獸。
《海內南經》曰:"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這說的其實就是鮫人,相傳它們生活在雕題國。
鮫人人身魚尾,是名副其實的美人魚。傳說它們哭泣時所流下的淚珠會凝成珍珠,而且它們大多生性善良純真,與世無爭,但也正因為如此,鮫人經常受到外族的戲弄,甚至追殺。天下3中就有鮫人公主鞦韆和七夜的故事。
這樣來看,《山海經》中還有許多我們未徹底發現的閃光之處可以為文學創作所用。雖然作為一部史書它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其偉大的文學性是不可否認的,我們應當以不同的眼光去領略其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