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同精彩依舊,讀王國維的一首詞,記住每個春天裡的花

2020-12-15 閒石閒居閒話詩詞

雖然現在還是滿眼春色,天氣偶爾還會有些小冷,而實際上這已經算是到了暮春。春天在來的時候感覺不到,因為在殘冬的餘威下看不到它的身影,當春天要離去時,它的腳步也被掩蓋在盛開的百花中,依然不易被覺察。

2020年的春天,依舊是這樣悄悄地來,又依舊一點點地悄然離開。時光總是一去不返,生命中的每一個春天都會這樣,來過,燦爛過,溫暖過,明媚了天空喜悅了心情之後,終將離我們而去。

春來春又回,花開花又謝,這是自然規律。春天今年走了,明年還會再來。春風中的花謝了,會結了果實傳遞希望,也會留下花粉供養蜜蜂蝴蝶,而且明年依舊會在春風中招搖它們的美麗。

就如春天取代冬天一樣,夏天取代春天是必然。大自然中的過渡總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這既是上天的苦心安排,又是殘酷的現實。季節如此變化,同溫水煮青蛙是一個道理。天地間的萬物,就如在同一個容器中混煮的各種雜糧,一鍋比臘八粥八寶飯香鍋亂燉還豐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在不知不覺中從生的變成熟的,改變了樣子,改變了味道,無數個體變成一個整體,但又各自保持著獨立。

人類和動物植物共享同一個世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自然。就像各種食材在一起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完美地結合。人的生活與命運,和其他各種生物膠著在一起,不管願不願意,看著它們被改變的同時自己也在被改變。看著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就如照鏡子,人類從中窺探出自己的命運,看到自己也是一樣的脆弱,也是一樣的無能為力。

精彩的瞬間誰都曾經有過,花的芳香絢麗,草的清新柔嫩,樹的挺拔繁茂,動物的可愛矯健,人的志滿意得一帆風順。終其所有,一切都將歸於平淡。

所不同的,是人會想盡辦法實現精彩,塑造自我,追求自認為崇高的理想。人還會利用,或尋找或創造各種條件。人在為自己設定方向,為自己設計夢想,為自己而努力。人就是這樣,不同於其他動植物,不會靜待自然與命運的安排。可笑的是,人在努力實現自我的同時,也在失去自我。

一切都是在失去之後才會覺得應該珍惜,一切都是在發生之後才知道應該如何可以更好。沒有彩排就直接上演的人生,是不可以重來的,甚至連一聲「預備」都沒有人提示。

要歸罪於時間麼?因為它一去不返。可時間對於任何人,從來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會值得時間去青睞。過去了的也許會成為記憶而留下,也許會成為路標,也許什麼痕跡都沒有,也許只有風知道它來過。

因為世界裡總有太多相似,雖然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但卻可以發現有類似的人生。既然如此就可以有借鑑,聰明的人知道有前車之鑑,可以做到後事之師。但前車要留下痕跡,後世也要尋得到,領悟到才可以。

感於時光的流逝,感於四季的輪迴,感於春光的短暫和鮮花的飄落,更感於人在春風中的歡喜和無奈。喜歡王國維的一首詞,和朋友們分享。

玉樓春 (清末近現代初 王國維)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①。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勸君莫厭尊罍②大,醉倒且拚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看著花開,又看著花飄落,落花的生命還是那樣靚麗,便被無情拋棄。看花從來都是年輕人的賞心樂事,上了年紀的人,總會從中看到傷感。看到落花隨風而飛,會讓人感到青春逝去的悲情,感到歲月的滄桑。

沒必要為灑去的牛奶哭泣,也沒必要為離去的春天而悲傷。花已飄離枝頭,就只能找尋新的歸宿。結束就意味著新的開始,這開始,既是明年的花開始孕育,也是今年的花開始隨風而行。

春天的來去,花朵的開謝,時光的流逝,生老病死,姻緣聚散,人們除了接受就是享受。不要說什麼奮鬥什麼努力,難道花兒不也一樣為了綻放必須要接受風雨的洗禮麼。風雨是自然界中天定的挫折,困難是人生中必定的磨礪。

一份美食,一次盛宴,一個聚會,一段經歷,一種人生,一次生命之旅,一種花費畢生精力才有的感悟,都與時間有關。時光一去不返,春天卻還會再來,美好的時光會永遠都在。存在於杯中的美酒,酒後的沉醉,醉後的擁花而眠。留不住春風也留不住花,只要記住每一次春風中花的精彩就好,只要讓每一天的人生都綻放就好。

①嚲:duǒ,下垂,在詞中形容花開的樣子。

②罍:léi,盛酒的容器,在詞中為酒杯。

相關焦點

  • 王國維115年前的一首詞,寫盡人間悲劇,末二句是經典名句
    近代學者王國維,深受叔本華哲學影響,對人生充滿深沉的悲劇意識,這在他的《人間詞》中,亦有所體現。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暮。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 春風十裡,陪娃讀一讀這些關於春天的古詩詞
    春天裡的詩意,不用刻意尋找,陪娃讀一讀有關春天的古詩詞,很容易就找到了詩和遠方。古詩詞薰陶儘量生活化,不用局限於端坐書桌前,可以隨時隨地,設置情景,讓孩子脫口而出,真正學以致用。關於春天的古詩詞不計其數,我結合幼兒園和小學必背古詩詞目錄,挑選出來這20首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目,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走進明媚的春光裡,感受這些意蘊優美的古詩詞吧。1.《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王國維一首《浣溪沙》,霸氣又無奈,盡顯國學大師水平
    關於王國維的詞作,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那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他似乎非常喜歡「人間」這個詞,其個人詞作集名亦為《人間詞》,這本集子中的作品,多是王國維青年時期所寫的,不過藝術成就非常之高,其中有不少佳作。試看一首《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
  • 6年後王國維回到家,妻子已人老珠黃,為其寫一首詞,卻流傳至今
    王國維6年後回到家,看到妻子人老珠黃,寫下一首詞,卻流傳至今許多人都說,兩宋之後,再無詞人。因為兩宋的詞人,無論是辛棄疾,蘇軾,還是李清照等人,所寫的詞在高度還有表現手法上,都是後人望塵莫及的。相信許多人認識王國維先生,是因為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下的人生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贈你陽光和風的自由 飲一杯春風 醉倒在春天的花影浮動
    何謂春風?」這世間所有的溫柔繾綣,都悉數奉獻給你,而我躲在黑夜的慾念裡,不動聲色地想你。微風寄來溫柔的明信片,遇見了你,什麼季節都是春天。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相遇是春風十裡,原來是你,相愛是山高水闊,最後是你。像這樣溫柔的風裡,是柔軟的毛衣,清澈的天空和漫山遍野的花。希望可以做更多喜歡的事,可以明亮灑脫自由自在,要依舊熱愛著生活,並收穫更多好消息,春天快樂。
  • 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孩子作文肯定用得上
    窗外,飄著淅淅瀝瀝的細雨,青蛙在田野裡歌唱,遠處,青山綠水。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到處洋溢著一片翠綠的景象。胡老師為大家收集和整理了有關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供大家學習和記憶,相信孩子在以後的作文中能用上。
  • 歐陽修最深情的送別詞,三四句是千古寫情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歐陽修北宋的詞壇大家,他的詞,在五代詞人的基礎上,有了更多對於人生的關注,他沿著南唐後主李煜開闢的道理,更多地將人生的感受寫入詞中,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今天我推薦一首歐陽修的送別詞《玉樓春》,這首詞的三四句,是寫情的千古名句。
  • 一首比較冷門的詞,但一開篇就令人驚豔,通篇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宋詞裡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寫得又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千古名篇,而宋詞也是唯一可與唐詩相媲美,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另外宋詞的表現手法,還有題材也更為豐富,各種不同的類型,可謂是數不勝數。
  • 李煜詞讀《望江南》: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花月正春風。」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初衣解詩:許多時候,人們在行進在某一過程中的時候,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同。比如吃尋常飯,穿平常衣。無論是在繁華當中,還是在蕭條當中的人,很多時候並不以為自己的生活會有怎樣的與眾不同。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有人常感嘆他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誰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和我一起讀古詩,賞月季
    怪不得花名叫月季,原來它每個月都開花,四時花開不斷,這應該是關於月季的最早記載。明代的植物學家王象晉在他的《群芳譜》裡說,月季花也被稱為長春花、月月紅和鬥雪紅。原來月季花還有這麼多好聽的名字。月季的栽培歷史悠久,和我一起讀古詩,來欣賞詩人筆下那些搖曳在舊時光裡的月季花。
  • 絕處逢生的春天裡,一座城市的呼喊與細語|春天讀詩武漢特輯
    在這個特殊而又難忘的春天,《春天讀詩》依然選擇以詩歌的方式記錄當下。詩人米沃什曾說:「當災難降臨整個社群,『詩人與人類大家庭之間的分裂』便消失了,詩歌變成跟麵包一樣必不可少。」詩歌,是時代的見證,面對苦難,它從未失語。
  • 說一首清朝的詞,很多人都沒聽過,但這一句你一定知道
    其實不然,清朝有一段「詩詞中興」的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詩人、詞人,和了不起的詩詞批評家,如金聖歎著有《金聖歎選批杜詩》,王國維著有《人間詞話》,還有張惠言的《詞選》,同時,張惠言還是一個了不起的詞人,我們看他一首《水調歌頭》。水調歌頭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閒來閱遍花影,唯有月鉤斜。
  • 王國維說他的詞「堂廡特大」,他是誰,堂廡是什麼,大在哪裡?
    詞向來被視為「詩餘」,詩言志、詞言情,對文人士大夫來說,詩是高雅的文學,至於詞嘛,只是在生活之餘,隨手而作,如晚唐五代的《花間集》,單論文字,真是美妙絕倫,若論內容,就未免狹隘了,畢竟只是寫給歌女唱來喝酒助興的,只講男歡女愛,沒有什麼偉大的志向。直到南唐二主和馮延巳君主三人,他們將詞開拓出了更大的境界,有多大呢?
  • 李煜與蘇軾分別寫了一首詞,寫戀人身上最美的部位,似春風般撩人
    導言:李煜與蘇軾分別寫了一首詞,寫戀人身上最美的部位,似春風般撩人。詩詞在中國歷史的長河內,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後人所喜愛。詩詞的存在,並不是一群文人附庸風雅打發無聊時間而為之,而是詩人要藉助詩詞來抒發內心的情感,或喜或悲,表達的真切而又充滿著詩情畫意。
  • 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歐公也經常借他的作品排遣心中鬱悶,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北宋:歐陽修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這首詞的大意是:南郊園林、遊春踏青,春風和暖、馬兒嘶鳴。青梅如豆、嫩柳似眉,春日漸長、春光明媚,蝴蝶飛得多麼輕盈、佳人的心兒卻如此惆悵。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鄰家卻已放下窗簾。
  • 在詩風詞雨裡,感受春天的浪漫
    詩中詳盡地描繪了作者的讀書堂,那裡有山溪、有春花、有白雲、有水長,門前柳樹依依頭頂太陽清風明朗,靜謐中有著安怡,恬淡中有著雅致,讀後使人心曠神怡而又物我兩忘,在和煦的春風裡飲了一杯甘冽的茶,在詩人的世界裡,沒有紛爭的煩擾沒有名利的糾葛,只有淡淡的一水間,靜靜的一世界。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 辛棄疾在秋天看著落葉,寫下了一首哀婉的詞,既有柔情也有愛國情
    宋詞不同於唐詩,唐詩較為嚴肅,工整的對仗,或抒情或言志,都像一個不苟言笑的君子。宋詞在格式上的變化讓詞多了幾分柔情,多了幾分俏皮。既可表達溫柔繾綣和纏綿悱惻,也能訴說心中的鬱悶和不得志,還可以吐納豪情壯志凌雲。
  •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受益一生
    文/大夢早先,讀《學問與智慧》一文的時候,看到有關於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的描述。可能當時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理解的不是特別透徹,一直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追夢路上反反覆覆的把自己推到後重新建設。直到復盤自己的人生經歷,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出於意料的發現,所有場合中收穫的感悟居然和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境界不謀而合,不覺得對前輩又多了幾分敬仰。「人生三境界」語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低眉回首,李清照一首詞,寫盡少女的羞澀
    直到我讀到李清照這一首詞,不禁驚嘆。點絳唇(宋代:李清照)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鞦韆蕩累了,緩緩坐起,整理纖纖素手。此刻花園裡,早春的氣息已經呈現,大滴大滴晶瑩的露水沉沉的綴在綠葉尖頭,花兒纖瘦,大多還含著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