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高鐵、地鐵從無到有,鐵路運營總裡程居全國前列,民用機場覆蓋全部盟市,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全面推進,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讓就業機會進一步增多,也讓群眾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滿滿。
隨著一聲火車長鳴,由北京開往呼和浩特的高鐵列車駛入站臺,2小時10分鐘的旅程,拉近了呼包鄂與京津冀地區的距離。
乘客侯梓萱:「服務特別周到,(時間)特別的準確,也很方便」 。
十三五期間,全長286.8公裡的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鐵貫通, 通遼至京瀋高鐵新民北站鐵路開通、赤峰至京瀋高鐵連接線項目運營、 呼準鄂鐵路動車組相繼通車。十三五期間,內蒙古鐵路運營裡程 從2015年的1.35萬公裡達到目前的1.48萬公裡,已覆蓋全區十二個盟市,與周邊八個省區連接,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也延伸了人們的幸福感,十三五期間,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2號線相繼投用,方便了百姓出行。
呼和浩特市民楊美蓮:「我是從一家村上的,到新華廣場也就十分鐘,開車得四五十分鐘,這樣就方便了不少」。
十三五期間,亞洲投資最大的單體公路建設項目京新高速全線貫通,其中內蒙古段穿越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成為當今世界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這條路還帶火了沙漠旅遊,解決了周邊農畜產品外運的最後一公裡問題。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完成投資4460億元,公路通車裡程達20.6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6633公裡、一級公路8443公裡,國省幹線路網覆蓋全區85%以上的人口;新改建農村牧區公路6萬公裡。截至目前,全區農村牧區公路總裡程已達16.5萬公裡。
扎魯特旗五家子嘎查居民劉紅偉:「 以前這條路修之前我要是拉一趟糧食到去卸的那個地方,我少說得半個小時,但是現在修完路了以後,時間這塊比以前少多了,也就十來分鐘我就能走一趟」 。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民航事業迅猛發展。全區幹線、支線、通用等各類民用機場數量由2016年的24個增加到30個,實現盟市機場全覆蓋,僅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就由2016年的800多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300多萬人次,運營航線由2016年的151條增加到2019年的225條。2019年,內蒙古第一家本土支線航空公司——天驕航空正式運營,今年7月,投資231億元的呼和浩特新機場破土動工。
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師田曉明:「目前基本已經形成三橫八縱的綜合交通大通道,交通進一步的暢通了,我們的物流循環也會進一步的暢通,這樣就會有力地帶動企業的生產、旅遊消費、商品消費,有利於我區進一步地拓展經濟的發展空間,積極地對接國際國內大循環」。
由於國家重點水利項目——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讓通遼市每年節約農業灌溉用水6億立方米以上,實現年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0億斤以上。另一項重點水利項目——黃河防洪工程則保護了800多公裡黃河內蒙古段沿岸的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
內蒙古列入國務院確定「十三五」期間實施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有12項,其中黃河二期防洪工程、遼河幹流、嫩江幹流治理工程、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4項工程已基本建成並通過竣工驗收,引綽濟遼工程、東臺子水庫工程、綽勒水利樞紐下遊灌區工程等6項工程正在建設,畢拉河口水利樞紐和呼倫貝爾河流治理項目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師田曉明:「十三五以來,我區圍繞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積極地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的保障能力也在進一步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加快推進,一方面能夠發揮基礎設施的投資對總投資的支撐作用,有效地帶動經濟快速增長,對於我區補齊產業的配套短板,塑造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形成先行的引導作用」。
編 輯:黃雅琳
初 審:李 芳
復 審:肖秀峰
終 審:楊利軍
供稿郵箱:zhuozixmt@163.com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開啟幸福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