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
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明年怎麼幹?這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也是關係到鞏固成績、繼往開來的新起點。在這個交匯點上,會議指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保證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十四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要保證經濟行穩致遠,保護來之不易的成績,我們需要在立足當前上馳而不息,才能更好為高質量發展開好新局,讓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與日俱進。
用奮進扛起發展高度,必須堅定不移跟黨走。發展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信心不能丟,尤其是對黨的領導要充滿信心,我們堅信有黨的正確領導,增強政治意識,善於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高專業化水平,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再大的「山海關」也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用奮進扛起發展高度,堅持改革開放更好強化經濟韌勁。中國經濟的韌勁有目共睹,要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改革開放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工農業發展基礎,就要繼續在經濟韌勁上加大錘鍊,才能讓各項事業發展經得住考驗,將中國經濟的強大韌勁打造得更加強大。
用奮進扛起發展高度,疫情防控不放鬆營造更安全的發展環境。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除了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更要立足狠抓落實,牢牢把握安全的發展總基調,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各項發展的主動權。
2020年即將收官,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尤其是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養老金實現了「十七連漲」,在重大的疫情面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這是經過5年奮鬥夯實的成績單,也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的亮麗展示。新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怎麼幹?只有在「奮進」上不斷加碼,才能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為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強信心、開新局、優發展。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