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星戰時代的「科幻奧德賽」

2020-12-16 騰訊網

文/段子期

《星球大戰》衍生劇《曼達洛人》一經上線,便斬獲超高口碑,雖有《星戰》光環加身,故事卻一反傳統的華麗冒險、太空歌劇,而是將背景設置在共和國疆域外的法外之地,視角對準「太空西部牛仔」丁·賈倫的個人成長史上。對比《星戰》的世界觀鋪陳,群像式人物的展現,更加注重精神內核的《曼達洛人》與從前的《星戰》系列有很大不同。

1977年《星球大戰:新希望》上映,喬治·盧卡斯由此開啟了「星戰時代」,三部正傳和三部前傳不僅在全球範圍內瘋狂吸金,還形成了獨特的星戰文化。至2015年,《星戰》系列重啟,全新版《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中間已隔十年之久。但這期間,星戰「衍生宇宙」迅速開枝散葉,在商業和文化上都佔據高地,對之後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創作更是產生了極大影響。

《星球大戰》故事開始於一場銀河內戰,惡魔西斯和絕地武士均已就位,安納金成為黑暗的達斯·維達,他的兒子盧克開始接受原力訓練,一幅銀河帝國的史詩畫卷正緩緩展開……《星球大戰》其實是用一些經典探險元素拼湊出的一套史詩巨作,早期的故事能看到羅賓漢傳奇、飛俠哥頓的痕跡,也能看到黑澤明的日本武士劇《戰國英豪》的影子。

《奧德賽》(Odsseia)是史詩巨著《荷馬史詩》中的一部,《荷馬史詩》作為西方文學之源頭,對西方乃至整個人類文化都有較深遠的影響。《奧德賽》描寫了主人公奧德修斯的海上冒險故事,他自強不息的性格特質使這部作品充滿了激蕩人心的悲壯色彩。故事著重描繪了他戰勝圓目巨人、經過塞壬妖島、通過卡呂布狄等驚險場面,表現了人類發揮大智大勇、不屈不撓戰勝絕境的偉大精神。

奧德賽(Odyssey)一詞也被引申為「史詩般的徵程」,這樣的背景、人物和主題內涵,與許多硬核科幻作品的故事內核絲絲入扣的契合。如果說《星球大戰》系列開啟了「科幻奧德賽」的全新浪潮,那麼這場浪潮以最快速度席捲了近20年來的科幻創作場域。

《星球大戰1》上映後的第二年,一部雄心勃勃的劇集《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開始了它的創生之路。故事講述了人類文明毀滅後,一群倖存者在「卡拉狄加號」軍艦的帶領下躲避滅世之難,艦隊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一顆叫作「地球」的星球。

這是一部表現勇氣的成人太空劇,主題富有挑戰性,又涉及宗教和政治。之後的新劇集對末日後的世界進行充分探索,又有壯觀的太空戰鬥畫面。《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恰好是對「科幻奧德賽」的有力補充,但因為它在世界觀上的收縮和故事線的內卷,生命力遠不及更具普世價值的《星戰》長久。

同樣經久不衰的《星際迷航》,起源雖然早《星戰》一步,但在1979年之後,電影《星際迷航:無限太空》《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陸續上映,才奠定了整個系列的全新基調。比起《星戰》帶有的一種主觀性和夢幻色彩,把宇宙變成一個大家族,《星際迷航》則把太空歌劇的冒險搬到了起居室。

相比之下,《星際迷航》的「科幻奧德賽」更多指向的是一種經典人文主義的幻想,通過邁向宇宙,人類拋下了過去的困擾,在星際間的冒險中,順帶探討了性別、種族、社會等問題,並在其中堅持著某種核心價值觀。另外,它對後世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幻想和現實都融合在一起。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就命名為「企業號」,還有詳細展示的曲速引擎、時空扭曲、宇宙隧道等技術猜想,亦是對「科幻奧德賽」的未來性的一個最好註解。

《星際迷航》顯然繼承了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西部拓荒精神,在彼時的美國流行文化中,充斥著西部荒原故事。1970年後,有人提出全新的拓荒精神,把探索和擴張的疆界由西部轉移到太空,因此有了《星際迷航》的風靡。

同樣是對西部探險精神形意兼具的借屍還魂,2020年上線的《星戰》衍生劇《曼達洛人》,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荒涼的沙漠星球,儼然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在這裡,土匪、惡霸、賞金獵人粉墨登場,沒有道德和法則,要麼死、要麼成為傳奇。《星戰》的世界觀在此僅作為時代背景,此時帝國陷落、軍團未起,遠在新共和國疆域外,曼達洛武士丁·賈倫以賞金獵人的身份浪跡星涯,在展開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歷程中,一篇波瀾壯闊的科幻史詩正徐徐展開。

《奧德賽》被看作是西方文學中第一部以個人冒險為主要內容的傑作,成為由中世紀傳奇逐漸演化為近代冒險小說的先驅。《曼達洛人》同樣讓觀眾一路跟隨主人公的視角,從一次次小的冒險經歷直抵人性深處。

《曼達洛人》將廢土西部加入未來科技、江湖俠義融合太空史詩,還原了孤膽英雄一人一槍闖蕩世界的美學傳統,更將《星戰》中黑白各執一色的天然鬥爭掀翻。曼達洛人這個角色超越了從前《星戰》中非黑即白的人物設定,在重重冒險中完成自我成長。在他的視角中,光明與邪惡的二元對立是模糊的,是在一次次對內在自我的解構中,重塑了對人性、對世界的認知。

這便是最深刻的,人的「奧德賽」。

《星戰》中的經典臺詞「願原力與你同在」,幾乎每部都有。而《曼達洛人》並未延續傳統,而是以一句「此乃正道(This is the way)」貫徹始終。何謂「曼達洛之道」?如主人公所說,「曼達洛人不是一個種族,而是一種信條」 。這句話指向那個遊走在正邪間尋求內心正道的曼達洛人。同樣,能支撐奧德修斯乘風破浪的,也正是他所守持的精神信條。

在「後星戰時代」,《曼達洛人》既在敘事模式上超越了「科幻奧德賽」,又在其精神內核上回歸了緣起的「科幻奧德賽」。不管未來還有多少冒險故事,相信「科幻奧德賽」的傳承與超越,依然會在更多的科幻史詩中被繼續書寫。

相關焦點

  • 《星戰風暴》力圖打造絢麗科幻世界的動感機甲格鬥手遊
    科幻巨製《星戰風暴》由起點中文網白金科幻作家骷髏精靈獨家授權並親自參與遊戲製作,力圖打造絢麗科幻世界的動感機甲格鬥手遊。遊戲上線以來,受到廣大玩家的熱力追捧,多次登頂IOS付費榜/免費榜榜首,安卓端更是成績斐然!科幻機甲狂潮,颶風般襲來!
  • 星戰大戰深度解析:科幻的外殼,哲學的內核
    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誕生以來,這部臺詞幾乎系列每一部都會出現。4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已然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甚至於在星戰迷看來,好萊塢完全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伴隨工業光魔的崛起,好萊塢真正進入了特效大片時代。如果沒有盧卡斯的豪賭,沒有《星球大戰》,電影工業能否走到今天都難說。你可以面對大熒幕,看到宇宙戰艦在天空深處,進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也可以隨著天行者們,乘坐飛船來到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星球。
  • 新遊推薦:硬核科幻風《EVE星戰前夜》,休閒動漫風《荒野亂鬥》
    硬核科幻風手遊《EVE:星戰前夜無燼星空》49會戰/奧德賽黃昏會戰提起《EVE》,就不得不提一下遊戲史上耗資最貴的一場會戰,在2014年3月25日,國服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大戰,因為戰鬥的地點位於49-u6u星系,史稱"49會戰",
  • 小小星戰科幻經典蟲族大起底 恐怖異類回歸
    由天拓遊戲自主研發並發行的手遊《小小星戰》刪檔收費測試於今日正式結束,歷時9天的時空冒險之旅,是否讓各位星際粉們充分感受到了銀河系的魅力?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起底《小小星戰》中的恐怖異類——蟲族,驚險怖人的真相等你來揭開!
  • 《星戰7》重啟科幻經典 正式定名《原力覺醒》
    《星戰7》重啟科幻經典 正式定名《原力覺醒》 時間:2014.11.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星戰風暴:科幻類小說巔峰之作,骷髏精靈風暴三部曲的最後絕響!
    《星戰風暴》是白金大神骷髏精靈唯一的一部百盟書,這本書是繼我吃西紅柿《吞噬星空》之後的第二部科幻類百盟書;而迄今為止全平臺科幻類的百盟書也只有上面兩本,《星戰風暴》就是其中之一,從中我們也可窺見本書的優秀,值得一讀!
  • 科幻大片《星戰9》上海舉行中國首映禮 星戰揭開最終章,女主身世揭曉
    暴風兵團助威首映式 記者邱晨 攝「原力」「光劍」「絕地武士」,這些激動人心的詞彙又回來了——12月18日晚,迪士尼年度科幻大片《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以下簡稱《星戰9》在上海華特迪士尼大劇院舉行中國首映禮,同時影片進行了全國的首次完整放映
  • 星戰九:我們看星戰到底在看什麼?
    首先我不是星戰系列的典型觀眾。一個星戰系列的典型觀眾,應該在2000年前後就已經接觸到歐美流行科幻,並一直關注至今,每一部星戰都看。這樣的人群在國內必然是小眾的,這也是星戰在國內起不來的一個原因。然而我看的第一部星戰就是星戰8,而且我也沒有補其他星戰,甚至看完星戰8的時候我還說『開始期待星戰9』了。
  • 科幻小說:《星戰風暴》熱血永恆,這是最兇猛最熱血的機甲狂潮!
    科幻小說:《星戰風暴》熱血永恆,這是最兇猛最熱血的機甲狂潮!哈嘍大家好,新年快樂呀,我是你們最親愛的小編斛巴巴,小編呢每天都跟大家分享非常精彩的小說,經常書荒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說喔!喜歡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呀,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那麼小編今天給推薦大家三本3科幻文:《星戰風暴》熱血永恆,這是最兇猛最熱血的機甲狂潮!第一部:《替天行道》——作者:王晉康片段:名黑人狙擊手嚼著口香糖,用帶著無指手套的左手比劃了OK,然後他稍稍瞄準,自信地扣下扳機。啪!一聲微弱的槍響,吉明一個趔趄,扔掉了遙控器,右手捂住左臂。
  • 星戰對決激情閃耀 小小星戰蟲族入侵
    經典題材,星戰對決!激情閃耀的時刻,天拓遊戲推出小小系列又一重磅產品——經典科幻星戰策略手遊《小小星戰》,新一輪的宇宙爭霸火爆來襲。宇宙的王者之爭,人神蟲三族混戰,星際海盜肆意掠奪,2015星球爭奪戰即將開啟。
  • 【票·資訊】《星戰7》中國式水土不服 時間差是關鍵
    但在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後,《星戰》跟社會、文化的連結,卻遠未能如此緊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國其實流行過一段科幻熱,只不過那時大家看得都是一些未授權的外國科幻小說,而劇情較為簡單,充滿了童趣《星球大戰》作為歐美最著名的科幻電影,也免不了被中國的出版社多次改變成小人書、連環畫,很多80後可能很小時候就接觸過R2-D2和X翼戰機,但真正看到電影,那還要等到VCD時代。
  • 航天時代引來科幻題材:發現外星人?宇宙仍是「山外有山」!
    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後,月球探索仍然是科幻電影中最具吸引力的主題之一。而很多科幻電影中出現的登月場景,更是戲謔甚至惡搞。當然,並不是所有以月亮為主題的科幻電影代表作都是靠惡搞取勝的;有些電影還通過登月或探月的介紹,冷靜而深刻地思考人類乃至宇宙的命運。大約10年前上映的《時間機器》是根據威爾斯同名作品拍攝的,但它又增添了一座原著中沒有的奇妙橋梁:20世紀30年代,人類對月球的過度開發,導致月球崩塌。
  • 科幻迷們有眼福了!《曼達洛人》後又有多部科幻經典將被搬上銀幕
    作為星戰宇宙的首部真人劇,《曼達洛人》在去年放出第一季後就好評如潮。畢竟有全世界最廣泛的粉絲群體「星戰粉」作為背書。主角陣容又是男性觀眾喜聞樂見、代入感極強的賞金獵人搭配讓女性觀眾萌到幾乎手指蜷縮的尤達寶寶。
  • 三年打磨,精品星戰《銀河掠奪者》圓你科幻夢
    想必大家都看過科幻電影吧!科幻電影為我們呈現了繁榮的宇宙景象,然而看似繁星點點的星空卻隱藏著未知的危險。 今天阿南推薦的《銀河掠奪者》就帶我們進入一個戰亂的大宇宙時代。
  •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 || 星戰8後又一科幻巨作!絕對震撼!
    由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電影,由朗·霍華德執導,阿爾登·埃倫瑞奇、艾米莉亞·克拉克、唐納德·格洛沃、伍迪·哈裡森聯合主演的《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將於5月25日在內地上映,與中美同步公映。
  • CCP遊戲CEO:中國會在兩年後成為《星戰前夜》最大市場
    CCP遊戲CEO:中國會在兩年後成為《星戰前夜》最大市場 【葉子豬網4月16日訊】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好萊塢電影一向是科幻電影的天堂,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在科幻領域電影這一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喜歡好萊塢大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星戰系列電影在70-90年代都有很深的影響力。星戰的故事結構實際取材於西方神話,並混搭了西部片和日本武士道等文化元素。
  • 電影VS遊戲《星戰風暴》未來已至
    很多小夥伴說玩機甲手遊《星戰風暴》就像在看一部史詩級科幻大片一樣,什麼?你不信?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全民熱血機甲手遊《星戰風暴》是由深海遊戲開發、宜遊獨家發行,遊戲採用橫屏格鬥風格,由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骷髏精靈獨家授權並參與製作。遊戲高度還原小說劇情,小說中的炫酷時尚機甲也均被開發者賦予生命,在遊戲中一一展現了最in最時尚的一面。
  • 今天是原力日,從頭聊聊星戰吧
    星戰的核心粉絲也由此可以劃分為兩派,酷愛俗稱「燈管互毆」的原力派,和「男人的浪漫是千年隼」、「X翼和TIE戰機哪家強」的載具派。 初代星戰的劇本,由自承討厭寫作的盧卡斯獨立完成,通過整合其他經典科幻作品及黑澤明武士電影,他把意蘊不明的《懷爾斯日誌》(Journal of the Whills)改造成了通俗易懂的商業片劇本。
  • 科幻電影第一大IP,星球大戰系列,為什麼在中國火不了
    詹姆斯卡梅隆1977年,22歲的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在影院觀看了一部科幻電影,他激動卻又懊惱。這樣的作品應該是我拍出來的才對,這部電影的超前意識和神奇構思,讓卡梅隆毅然辭去卡車司機的工作,踏上了一代科幻大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