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兄弟,你敢相信嗎?就在不久前,一家曾經代表著中國製造企業輝煌盛世,被無數國人引以為傲的龍頭民族企,突然轟然倒塌,跌落神壇,三代中國先輩的努力,數十萬中國人熱血打下的疆土,如今可能要輕易拱手送給一幫老外了。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一家德國公司就已經憑藉區區幾千萬的投入,通過這家民族企業賺取了中國人數百億的財富,這家淪落至此的中國製造業巨頭,就是前不久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華晨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華晨集體是國有獨資公司。關於華晨,你或許不夠了解它的名字,但它身後的故事,那是觸目驚心。
這幾天,早就有媒體曝出了華晨集團要進入破產重整手續了,非但如此,相關部門還要調查這家公司的債券違約、欠錢不還的破事。可能有兄弟馬上要問了,這家公司跟我有半毛錢關係啊?這你們可能看得就不夠透徹了。
這華晨集團可是咱新中國工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啊!他曾經是最令中國人瘋狂的民族製造業品牌,巔峰時代的影響力堪比今日的華為、格力等一線大廠,它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褥資本主義羊毛的公司,90年代時就是中國製造企業的新星了,當年農村的第一神車金杯汽車,就是華晨集團旗下的大作。還有昔日中國夜店赫赫有名的華晨寶馬,也是華晨汽車和寶馬集團聯手合資搞出來的。
當年不少壞小子買一輛華晨寶馬,再悄眯眯地把車標上華晨兩個字給摳下去,冒充進口原裝寶馬,開到夜店裡忽悠人家小姑娘,可沒少佔便宜呀。可能有兄弟又要問了,照你這麼說,當年華晨集團混的這麼牛哄哄的,今天怎麼他就這麼慘了呢?好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搞成這樣的。
華晨集團誕生於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1988年的時候,東北是有名的汽車工業區,瀋陽集結了全市近百家汽車工廠,把從北大荒的時代開始中國人在東北攢下的工業基礎給捋了個遍,創立了華晨集團的前身——瀋陽金杯。那一年是西方工業資本全面爆發的一年,西門子、高通、波音、豐田等世界巨頭公司,如同一顆顆精準飛彈一樣,帶著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席捲全球,所到之處各國市場無不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而僅靠中國三五家地方小廠,那是根本沒有辦法與之對抗的。
在改革開放和資本紅利的推動下,金杯很快就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先是成了中國第一批發行股票的公司,被跑得快的西方記者當場記錄下來了,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風頭那是一時無二啊,被譽為是「中國改革急先鋒」!隨後金杯又在一輪輪的資本運作下,成立了華晨集團。
整個90年代,「華晨」二字,就像三國小說裡的常山趙子龍,在市場是七進七出,殺的是天翻地覆。1992年夏天,先是在上交所上市,左手換右手套現了五個億,而或許因為這第一筆錢賺的太容易,華晨在當年做了個更大膽的設想與行動,年底的時候,居然偷偷跑到美國的紐交所上市了,成了中國第一家割美國人韭菜的公司,一時間是轟動坊間吶!
在之後幾年,華晨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歲月。它效仿西方企業,引進了全套德國造車設備,加大廣告營銷力度,1996年華晨集團旗下的金杯汽車,銷售額增長幅度超過50%,那是冠絕同行啊!2000年的時候,華晨開始了千裡戰略大逆轉,瞄準了當時國民經濟大騰飛之下人們對於私家車極速膨脹的需求,開始自主研發私家車品牌。
你一定聽過中華汽車,它直接斥巨資聘請了義大利的殿堂級汽車設計師參與研發,為了造好發動機,甚至直接買下了赫赫有名的瀋陽三菱發動機廠。當時金杯銷售額已經達到了70億,養活了上萬名東三省的員工,以及大批相關的產業鏈,迅速榮登中國製造業第一梯隊,甚至成為了當年遼寧省的經濟支柱之一。
此刻,天時、地利、人和匯集於華晨一身,但一場生死巨變同樣也在這一刻開幕了。
自古以來,男人有錢想學壞,女人有錢想變美,而一家公司有了錢,就往往開始看不上那些吃力不討好的營生。腰包鼓起來的華晨,心裡也開始琢磨著,這老搞這些小麵包也不咋賺錢吶,自己研發吧這成本高啊,投入時間還長,那有沒有什麼來錢快點的野路子呢?於是,雄心勃勃的後起之秀華晨,迅速聯繫上了世界老牌汽車巨頭寶馬,客客氣氣地遞上了一張英雄帖,上書「天下汽車為寶馬與華晨耳,何不聯手共創大業!」
恰逢當時中國市場為了保護像華晨這樣新興的國產品牌不被外資企業消滅,能夠順利地發展壯大,曾經擲下嚴令,這外資汽車想要進軍中國市場,就必須和中國本土車企業合作,向來對中國這塊肥肉虎視眈眈的寶馬,在參觀了華晨的全套德系設備生產之後,當場拍板:我寶馬日後與你華晨在中國市場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雙方一拍即合,各佔50%的股份,成立了日後大名鼎鼎的華晨寶馬,華晨辛苦研發的自主汽車品牌中華汽車,也開始正式發售了。
華晨最輝煌的時刻已經到來了,但是最危險的敵人他也在逼近。在那個年代,中國企業用市場和股份換取外資企業的技術和人才,這並不罕見,也十分合理,畢竟都是生意,講究互利互惠嘛。華晨已經擁有了寶馬的技術與資源,接下來,它看起來只需要偷吃寶馬,學會對方的一身本領,然後再把這身本領用到中華汽車身上,就能大顯神通了。
那一年,華晨放出豪言,到2006年,中國汽車品牌中唯一敢和外資企業叫板的,那就是我中華汽車!就連法國汽車巨頭雷諾集團的老總,到訪華晨生產基地的時候都驚嘆,世界革命從巴黎開始,中國汽車的革命從華辰身上開始!二話不說就給華晨投了一大筆錢。
但是華晨萬萬沒想到,等待它的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萬丈深淵,這個中國製造巨頭的十年心血,因為走了一條錯誤路線是毀於一旦!
當年原大連市副市長祁玉民加入華晨,成為新任掌門人,為了增加華晨品牌汽車的銷量,祁玉民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打起了價格戰,全面下調華晨汽車的售價,這一舉措當時廣受消費者歡迎,當年。2006年1至9月,華晨集團整車銷量達到15.12萬輛,銷售增幅高達74%,但這場價格戰打完,華晨汽車的未來也被打掉了。
降低汽車的銷售價格,拉低了華晨品牌的地位,讓消費者對華晨的信心越來越低,賺的錢也少了,華晨品牌的汽車甚至進入了虧損狀態,華晨為了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只能依賴於寶馬的體系。而在造車技術方面,自從和寶馬聯手以後,華晨可以說是裹足不前,完全依賴於寶馬,忽視了自我研發,也沒有從寶馬身上學到任何有用的技術,完全沒有能力去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新車了,老一代的華晨汽車過時後,華晨也逐漸在國內落後於其他汽車品牌了。
將所有都給了別人,這就意味著華晨集團很快就會被拋棄。2018年,寶馬集團趁機敲了華晨集團一竹槓,要求把華晨寶馬的生產、銷售、管理全部歸寶馬公司負責,還要求華晨集團同意自己在華晨寶馬中的股份佔比上升到75%。沒有了技術,華晨便沒有了與別人談判的資本,只能被迫同意。
加上受到今年疫情影響的原因,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經營狀態實在是慘不忍睹,長期累積的債務問題終於爆發,上半年時集團就已負債1328.44億元,資產負債超過110%,可謂是負債纍纍,完全失去了融資能力。
11月20日,距離其債券違約不到一個月時間,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一代梟雄華晨,就這樣跌落神壇了。
對於華晨集團這大起大落的一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