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國企巨頭跌落神壇!如今負債纍纍宣布破產

2021-01-09 騰訊網

嗨,兄弟,你敢相信嗎?就在不久前,一家曾經代表著中國製造企業輝煌盛世,被無數國人引以為傲的龍頭民族企,突然轟然倒塌,跌落神壇,三代中國先輩的努力,數十萬中國人熱血打下的疆土,如今可能要輕易拱手送給一幫老外了。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一家德國公司就已經憑藉區區幾千萬的投入,通過這家民族企業賺取了中國人數百億的財富,這家淪落至此的中國製造業巨頭,就是前不久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華晨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華晨集體是國有獨資公司。關於華晨,你或許不夠了解它的名字,但它身後的故事,那是觸目驚心。

這幾天,早就有媒體曝出了華晨集團要進入破產重整手續了,非但如此,相關部門還要調查這家公司的債券違約、欠錢不還的破事。可能有兄弟馬上要問了,這家公司跟我有半毛錢關係啊?這你們可能看得就不夠透徹了。

這華晨集團可是咱新中國工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啊!他曾經是最令中國人瘋狂的民族製造業品牌,巔峰時代的影響力堪比今日的華為、格力等一線大廠,它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褥資本主義羊毛的公司,90年代時就是中國製造企業的新星了,當年農村的第一神車金杯汽車,就是華晨集團旗下的大作。還有昔日中國夜店赫赫有名的華晨寶馬,也是華晨汽車和寶馬集團聯手合資搞出來的。

當年不少壞小子買一輛華晨寶馬,再悄眯眯地把車標上華晨兩個字給摳下去,冒充進口原裝寶馬,開到夜店裡忽悠人家小姑娘,可沒少佔便宜呀。可能有兄弟又要問了,照你這麼說,當年華晨集團混的這麼牛哄哄的,今天怎麼他就這麼慘了呢?好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搞成這樣的。

華晨集團誕生於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1988年的時候,東北是有名的汽車工業區,瀋陽集結了全市近百家汽車工廠,把從北大荒的時代開始中國人在東北攢下的工業基礎給捋了個遍,創立了華晨集團的前身——瀋陽金杯。那一年是西方工業資本全面爆發的一年,西門子、高通、波音、豐田等世界巨頭公司,如同一顆顆精準飛彈一樣,帶著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席捲全球,所到之處各國市場無不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而僅靠中國三五家地方小廠,那是根本沒有辦法與之對抗的。

在改革開放和資本紅利的推動下,金杯很快就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先是成了中國第一批發行股票的公司,被跑得快的西方記者當場記錄下來了,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風頭那是一時無二啊,被譽為是「中國改革急先鋒」!隨後金杯又在一輪輪的資本運作下,成立了華晨集團。

整個90年代,「華晨」二字,就像三國小說裡的常山趙子龍,在市場是七進七出,殺的是天翻地覆。1992年夏天,先是在上交所上市,左手換右手套現了五個億,而或許因為這第一筆錢賺的太容易,華晨在當年做了個更大膽的設想與行動,年底的時候,居然偷偷跑到美國的紐交所上市了,成了中國第一家割美國人韭菜的公司,一時間是轟動坊間吶!

在之後幾年,華晨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歲月。它效仿西方企業,引進了全套德國造車設備,加大廣告營銷力度,1996年華晨集團旗下的金杯汽車,銷售額增長幅度超過50%,那是冠絕同行啊!2000年的時候,華晨開始了千裡戰略大逆轉,瞄準了當時國民經濟大騰飛之下人們對於私家車極速膨脹的需求,開始自主研發私家車品牌。

你一定聽過中華汽車,它直接斥巨資聘請了義大利的殿堂級汽車設計師參與研發,為了造好發動機,甚至直接買下了赫赫有名的瀋陽三菱發動機廠。當時金杯銷售額已經達到了70億,養活了上萬名東三省的員工,以及大批相關的產業鏈,迅速榮登中國製造業第一梯隊,甚至成為了當年遼寧省的經濟支柱之一。

此刻,天時、地利、人和匯集於華晨一身,但一場生死巨變同樣也在這一刻開幕了。

自古以來,男人有錢想學壞,女人有錢想變美,而一家公司有了錢,就往往開始看不上那些吃力不討好的營生。腰包鼓起來的華晨,心裡也開始琢磨著,這老搞這些小麵包也不咋賺錢吶,自己研發吧這成本高啊,投入時間還長,那有沒有什麼來錢快點的野路子呢?於是,雄心勃勃的後起之秀華晨,迅速聯繫上了世界老牌汽車巨頭寶馬,客客氣氣地遞上了一張英雄帖,上書「天下汽車為寶馬與華晨耳,何不聯手共創大業!」

恰逢當時中國市場為了保護像華晨這樣新興的國產品牌不被外資企業消滅,能夠順利地發展壯大,曾經擲下嚴令,這外資汽車想要進軍中國市場,就必須和中國本土車企業合作,向來對中國這塊肥肉虎視眈眈的寶馬,在參觀了華晨的全套德系設備生產之後,當場拍板:我寶馬日後與你華晨在中國市場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雙方一拍即合,各佔50%的股份,成立了日後大名鼎鼎的華晨寶馬,華晨辛苦研發的自主汽車品牌中華汽車,也開始正式發售了。

華晨最輝煌的時刻已經到來了,但是最危險的敵人他也在逼近。在那個年代,中國企業用市場和股份換取外資企業的技術和人才,這並不罕見,也十分合理,畢竟都是生意,講究互利互惠嘛。華晨已經擁有了寶馬的技術與資源,接下來,它看起來只需要偷吃寶馬,學會對方的一身本領,然後再把這身本領用到中華汽車身上,就能大顯神通了。

那一年,華晨放出豪言,到2006年,中國汽車品牌中唯一敢和外資企業叫板的,那就是我中華汽車!就連法國汽車巨頭雷諾集團的老總,到訪華晨生產基地的時候都驚嘆,世界革命從巴黎開始,中國汽車的革命從華辰身上開始!二話不說就給華晨投了一大筆錢。

但是華晨萬萬沒想到,等待它的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萬丈深淵,這個中國製造巨頭的十年心血,因為走了一條錯誤路線是毀於一旦!

當年原大連市副市長祁玉民加入華晨,成為新任掌門人,為了增加華晨品牌汽車的銷量,祁玉民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打起了價格戰,全面下調華晨汽車的售價,這一舉措當時廣受消費者歡迎,當年。2006年1至9月,華晨集團整車銷量達到15.12萬輛,銷售增幅高達74%,但這場價格戰打完,華晨汽車的未來也被打掉了。

降低汽車的銷售價格,拉低了華晨品牌的地位,讓消費者對華晨的信心越來越低,賺的錢也少了,華晨品牌的汽車甚至進入了虧損狀態,華晨為了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只能依賴於寶馬的體系。而在造車技術方面,自從和寶馬聯手以後,華晨可以說是裹足不前,完全依賴於寶馬,忽視了自我研發,也沒有從寶馬身上學到任何有用的技術,完全沒有能力去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新車了,老一代的華晨汽車過時後,華晨也逐漸在國內落後於其他汽車品牌了。

將所有都給了別人,這就意味著華晨集團很快就會被拋棄。2018年,寶馬集團趁機敲了華晨集團一竹槓,要求把華晨寶馬的生產、銷售、管理全部歸寶馬公司負責,還要求華晨集團同意自己在華晨寶馬中的股份佔比上升到75%。沒有了技術,華晨便沒有了與別人談判的資本,只能被迫同意。

加上受到今年疫情影響的原因,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經營狀態實在是慘不忍睹,長期累積的債務問題終於爆發,上半年時集團就已負債1328.44億元,資產負債超過110%,可謂是負債纍纍,完全失去了融資能力。

11月20日,距離其債券違約不到一個月時間,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一代梟雄華晨,就這樣跌落神壇了。

對於華晨集團這大起大落的一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相關焦點

  • MUJI 美國分司破產、優衣庫卻營收增長,快消巨頭應如何破局?
    據外媒報導,日本零售商無印良品的美國分公司已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的資產和負債在 5000 萬到 1 億美元之間。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美國分公司申請破產是由於疫情期間的門店關閉。無印良品的美國分公司加入了今年已在美國申請破產的 110 多家公司的行列。
  • 美國或迎第二波「破產潮」!424家巨頭倒在黎明前,意外一幕出現
    根據標普全球最新報告顯示,截至8月9日,美國今年已有424家大公司提交破產申請,創下10年破產高峰,其中超過100家公司都是主營零售業和消費品。有分析警告,美國零售業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將加速破產,甚至會在明年迎來第二波破產潮。在此背景下,這家美國零售巨頭卻做出意外決定。100家美國零售商倒下,亞馬遜卻做出意外決定!
  • 國際巨頭跌落神壇,HR SaaS中國獨角獸異軍突起
    (原標題:國際巨頭跌落神壇,HR SaaS中國獨角獸異軍突起) 據路透社消息
  • 力帆申請破產!曾為摩託車巨頭,老闆兒子曾買國內第一臺布加迪
    公司被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公告顯示,目前公司已經被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若法院依法受理債權人對公司重整的申請,將可能對公司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目前該公司已經被債權人申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根據《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若法院依法受理債權人對力帆控股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 日本製造業跌落神壇 三菱電機曝出造假醜聞
    日本製造業跌落神壇 三菱電機曝出造假醜聞 OFweek電子工程網 發表於 2020-12-21 14:14:53 據央視新聞報導,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15日消息,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當天表示
  • 破產、倒閉 美國巨頭的冰與火之歌?
    5月7日,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尼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因不堪數十億美元的債務負擔而申請破產,成為了美國首家在新冠疫情期間破產的大型百貨公司。這也是本月繼J. Crew 於5月4日申請破產保護後第二家破產的美國零售商。
  • 美國頁巖油氣企業切薩皮克能源申請破產保護
    (Chesapeake)28日宣布,已向德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美國海博國際律師事務所(Haynes & Boone)的數據顯示,這是自2015年以來美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商破產案。  《休斯敦紀事報》消息,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當日發表聲明稱,公司援引《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申請破產保護之舉,旨在全面清理企業負債並進行重組,以實現可持續的資本結構。
  • 中國又一巨頭倒下:曾連續4年進世界500強,現負債1307億破產重組
    但是,今年華信集團卻主動坦誠對外,表示因為負債1307億,不得不選擇破產重組。相比王健林、許家印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葉簡明似乎並不「起眼」。作為「不世出」的商業天才,葉簡明的前半生可謂輝煌至極。那麼,葉簡明到底是何許人也?他創辦的公司又是如何從能源巨頭走到破產的呢?
  • 美國百年汽車出行巨頭破產,發生了什麼?
    美國當地時間5月22日,創立於1918年的赫茲租車正式申請破產保護。不過,破產只針對美國與加拿大市場,其在澳大利亞、歐洲、紐西蘭的業務及特許經營點被排除在外。另據《北京商報》援引赫茲中國客服消息稱,目前亞太地區未收到調整消息。
  • Crew申請破產,成為美國第一家被疫情打倒的服裝品牌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時尚集團J. Crew於當地時間5月4日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第一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倒下的大零售商。Crew還將獲得部分現有債權人提供的4億美元融資,在破產期間能保持運營。另外,時尚品牌Madewell將繼續成為公司的一部分,Libby Wadle將繼續擔任Madewell執行長。此前,J. Crew曾計劃讓Madewell上市。J.
  • 國企改制,事業編取消!鐵飯碗時代,再見了!
    國企、事業單位這些我們傳統意義的鐵飯碗正在逐漸打碎,那麼你以為不在「體制內」就安然無事嗎?  當然不是!如文章開頭所言,不少人覺得進入上市公司等這樣的大平臺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其實,現在的真實情況是大樹也能瞬間倒下。  前幾天我們說到過必勝客在美最大經銷商NPC國際宣布破產重組,旗下300家美國必勝客宣布永久關店。
  • 曾被蘋果視為第一對手的HTC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就像如今的蘋果手機一樣,在那個智慧型手機剛興起的時代,可以說很多人手裡有擁有一臺HTC手機,還被人們笑稱為「街機」。也是因此,蘋果也曾公開表示過HTC手機是自己的第一大對手。要知道,即便是如今的華為如此強大蘋果也不曾在公開場合將華為視為自己的敵對方。由此可見,當時的HTC手機所佔有的市場比例實在是太大了。
  • 太慘了,又一巨頭倒下!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見習記者 文景又一家零售巨頭扛不住了!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巨虧21億關店4000多家,上市三年就披星戴帽
    設計時尚,價格適中,加上快消服飾在國內流行,拉夏貝爾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女裝品牌,並有著中國版Zara的名頭。2017年,拉夏貝爾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門店達到9448家,全國各大商場都有拉夏貝爾的身影,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 田英章書法曾紅遍全國,如今跌落「神壇」,他的書法到底怎樣?
    譬如說曾鋪天蓋地人人學習的龐中華硬筆字體,如今已然見不到幾個人學了,還有曾經紅遍中國的田英章書法,被書壇中人冠以獨立的「田楷」之名,後來卻因為不受書協歡迎、飽受各路書法大佬的批評而不斷遇冷,如今也被人視為是跌落「神壇」的書法過去式。
  • Topshop正式宣布破產!上萬人或失業!又一個零售巨頭轟然倒塌
    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時尚零售巨頭Topshop的商業帝國變的斑駁。2020年11月30日,Topshop母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陪伴我們多年的時尚寵兒在這個充滿了疫情和悲傷的時代說了再見。
  • 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申請破產,軟銀70億投資打水漂
    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申請破產,軟銀70億投資打水漂 6 月 25 日,總市值曾接近 2000 億的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在盤中發表了破產申明。
  • 寶馬也帶不動 千億東北國企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剛剛,千億東北國企正式破產重整中國基金報泰勒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又一國產能源巨頭倒了,負債1878億破產清算,拍賣大樓卻無人問津
    導語 做生意是一件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事情,哪怕公司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成為了世界500強,仍要謹慎從事,否則一不小心,資金鍊斷裂,哪怕你是國產品牌巨頭,行業的領先者,最後的命運卻是債臺高築,破產倒閉。
  • 千億東北國企正式宣告破產!
    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從2019年起,中國的汽車市場的淘汰賽愈發殘酷。北汽銀翔、比速汽車、君馬汽車、華泰汽車和獵豹汽車等自主品牌廠商已經丟失市場份額。今年以來,眾泰汽車、力帆汽車等弱勢品牌也接連進行重整,原因與華晨集團的類似,均由經營不善、債務逾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