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門口有老師用測溫儀測量學生手腕溫度後報出體溫值;走進校園,地面上貼著彩色的地標,指引孩子們進入教室……
6月1日起,本市千餘所中小學40多萬學生將返校複課。5月26日中午,東城區進行了2020年春季學期基礎教育返校複課準備工作全流程演練(小學專場),學生「入校檢查、體溫篩查、進入教學區、應急處置、晨檢、上課、課間、就餐、午檢、放學」等環節實景演練。
「午餐菜譜都和『六一』當天孩子們的一模一樣。」光明小學黨總支書記劉力軍介紹,6月1日,223名光明小學六年級學生將返回校園迎接開學,開學當天,每名學生會收到一份節日禮物——寫著「我們的未來充滿光明」的小口袋裡,有一瓶免洗手凝膠、一片消毒紙巾和一包紙巾,還有兩張圖文並茂的校園生活防疫知識卡。其中「七步洗手法」的圖片都是該校學生親手畫的。
開學「第一課」也是演練內容之一。每一位「學生」都領到一張明信片,自己填充顏色後可以將其寄出去。抗疫知識、白衣天使等成為每張明信片上的標配。同時,該校發出倡議,號召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體質、充滿活力、向上向善,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家長代表講述支援武漢一線的親身經歷,表示一定會配合學校做好日常家庭防護,幫助孩子用最棒的狀態投入校園學習生活。
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介紹,本次演練要求明確、程序清晰、流程順暢、針對性強,呈現出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的特點。在演練中根據所有預設的突發狀況,進行應急處置的演練,做到了所有學校易複製、可借鑑,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東城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委、區委網信辦、 公安分局、交通支隊、區市場監管局、區機關管理服務中心、區疾控中心等工作人員也被請來對演練進行全程指導,形成區域聯動機制。
「我們共同成長」東城區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活動暨小學「返校複課第一課」預告片也發布了。這個大禮包中包含了「一封信」的鼓舞、「一支口罩」的溫暖、「一本書」的旅行、「一堂課」的背後、「一面旗幟」的力量和「一個承諾」的堅守六個小故事。東城教委相關負責人說,希望通過這堂特殊的「第一課」,將中華美德和中國精神的種子從小植入少年兒童的心田,逐漸生根發芽、蓬勃生長。該區還製作了一本「漫畫」,為小學生講解校園生活防疫知識。
即將大規模開學 本市強調落實四方責任
面向下一個階段大規模的開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在小學階段全市做了特殊的安排和準備。針對孩子年齡小的特點,特別加強了四方責任的落實,強化學校跟家長的聯繫,家長要切實地監控好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開學後,每天早晨晚上都要對孩子進行健康狀況的檢查,確保孩子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再送孩子上學。
6月1日開學後 課程安排不緊張
對於開學後學校的教育教學安排,李奕表示,市級層面也作出了特殊的安排,課程不要安排得太緊張,開學不要進行測試考試。另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仍然要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學期的檢測當中,不再是原有的傳統意義上的筆試,而是將原有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變為多種靈活的考核方式,前期有線上的測試,也有任務的完成,包括小論文以及研究性學習的報告等,都是這一學期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學後最後一段的線下學習當中,會適度地安排一些課堂的教學,包括期末的一些紙筆測驗的安排。
學校管理以班級為單位
在學校的內部管理上,李奕表示,將特別強調以班級為單位的單元管理,大規模開學之後,不再像初高三進行分班,提出有1米以上的這種間距。但是在整個管理上,還要求各校儘可能減少交叉、減少大人群的聚集,把各種活動儘量控制在以班級為單位的群,包括上課就餐、上廁所、課間活動,還有體育課和課間操之類。這樣的管理,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的學校學習生活更加有序,另外一方面也為我們一旦出現其他的問題,可追根溯源。
應急管理措施借鑑初高三相關經驗
李奕表示,在前期初高三開學之後,本市教育部門已積累了一套完整的應急經驗。未來大規模開學後,要做好晨午晚檢的體溫監測,當出現體溫異常的時候,學校啟用應急流程,如到隔離觀察點觀察,然後由校醫和派駐到學校的衛健部門的人進行初步的診斷。
來源:BTV新聞(記者 白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