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的人生智慧說: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2020-12-14 一顆開滿鮮花的樹

《奇葩說》裡,傅首爾說:

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深以為然!不試圖改變他人,是一種人生智慧。

聖者渡人,強者自渡。管好自己,世界太平。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劫數。你是什麼人,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就得面對獨屬於你的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

作為普通人,管好自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千萬不要逞強,把別人的擔子,也一併搶過來自己擔起來。到最後,累了自己,驚擾到別人,結果就是受累不討好。

我就認識這樣一位同事大姐。一副熱心熱腸,對別人的請託幾乎來者不拒,對家人更是全方位服務。

前幾年,她姐姐的女兒,從郊區來到市區上高中,原本可以住校,家人怕孩子吃苦,乾脆就讓她住在了老姨的家中。

我同事只有兩間房,自己一家住的都不寬敞,再加個十幾歲的女孩,各種不方便。但是,她壓著家裡人,硬是咬牙堅持了三年。

三年裡,她管吃管住,負責跟老師溝通,開各種家長會,竭盡全力督促外甥女的學習。

孩子親媽反倒成了甩手掌柜的,不但認為妹妹妹夫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孩子一旦成績下降,或者有個頭疼腦熱,還會話裡話外怪自家妹妹沒有盡到心,陰陽怪氣地嘆氣:「畢竟不是人家自己生的啊!」

我這個同事大姐氣的哇哇爆叫,哭天抹淚。三年的時間裡,她幾乎老了五歲!

外甥女最終考上大學了,但是對老姨當年毫不留情的管教,刻骨銘心,從此不再親近……

你說,她這是圖什麼呢?

當初,她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時候,她老公堅決反對,我們也是各種勸阻。但是,她沉迷於姐妹親情,姐姐的軟言相求讓她毫無招架之功。還有,她覺得自己是當老師的,帶個孩子不成問題。特別是她早就看不慣外甥女嬌生慣養、不懂規矩的樣子,摩拳擦掌,還想著一定要好好調教調教這個小丫頭,做出個樣子來給她親媽瞧!

所以,給別人家孩子當媽,把應該是親媽的責任硬接過來,還不能像親媽一樣打罵,哪能不吃苦頭呢?

也有寧可荒了自家的地,也要跑去種別人田的人。

小雨是我們辦公室新報導的小姑娘,對工作一片熱情。除了搶著收拾辦公室以外,還搶著接活,安排事,大有新晉辦公室主任的勁頭。

開始,大家還覺得,這是年輕人的熱情,應該保護,不宜太過打擊了。

直到有一次,她接了一個上級重要通知,自作主張,沒有及時匯報,而是按照自己想法去推進落實,險險耽誤了大事,被領導一頓狠批。

後來,也有前輩對她很不客氣地教訓:「小雨,我手頭的活,如果幹不了,請你幫忙,你幹了我會感激你。可是,我沒請你幫忙,你自己一聲不吱就搶過來參與,這就是瞎搗亂!懂嗎?先幹好自己的事兒吧!」

一點邊界感沒有,傻乎乎地一頓亂摻合,小雨最後的結果是,幾乎被辦公室全員屏蔽抵制。

她自己還挺委屈,我就是想幫忙啊!

一片熱心,卻沒人感激,反倒落了埋怨,種了人家的田還荒了自家的地,何苦來呢?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拒絕強行改變、粗暴幹涉。

不度他人,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不要強行改變一個人。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做好自己已經很難了,幹嘛還要存了改變他人改變世界的念頭呢?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讓別人全部按照自己的道德準則、行為標準去改變,你下的決心多大,收穫的反抗就有多大。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不管和誰。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自尊,都有不想對別人說的苦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

哪怕是父子母女,時代不同,理念不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也必然不同。

所有,以為自己事事都對,別人都不對的人,一定是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需要改變的,恰恰是他。

舉個簡單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哪個小朋友天天玩遊戲,一定會被家人老師一通教育。可是,現在你看,電子競技都進入國際大賽了,咱們都得冠軍舉國歡騰了!你反對之前,是不是得掂量一下怎麼說啊。

改造對方的念頭,一般會出現在父母和子女,以及夫妻之間。

一旦存了改造的念頭,那麼一定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對方,那一定是越看毛病越多,到最後簡直不能忍受。

並且,越指責,越反抗,你就會越失望,淪入互相指責、互相為敵的惡性循環的怪圈,家裡肯定也讓你攪和的雞飛狗跳,沒有片刻安寧。

家不成家,簡直就是戰場。家人成敵人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和諧相處,順勢而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尊重。

怎麼辦?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固執的想法,改變自己看人看世界的角度,改變自己武斷的做法。

有的父母特別委屈,按你說的,難道孩子有毛病也不管了,撒手閉眼,愛長成啥樣就長成啥樣?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大家學習一下「皮格馬利翁效應」吧。

「皮格瑪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顧名思義,是說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這個理論運用到人際關係中,就是提醒你,對於你實在想改造的人,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得他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順應你的改造,變得更好。

順勢而為,激發內生動力,也是這個道理。

日常相處中,大家都遵循這個原理,堅持互相尊重,那就隨時可以發現對方的優點,並且心生感恩:何德何能啊,老天居然給我分配了這麼有優秀的伴侶!

還有的人問,我可以做到不去改變別人,可是別人要求我的想法改變成和他一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必須要堅決說不啊!

這樣的人,就像是摧毀力極強的龍捲風,所到之處,全部摧毀,根本不允許你有獨立的意志存在。遇到這樣強勢的人,最好有多遠躲多遠。

他是什麼人?如果是哥們、閨蜜或者同事,對他挑起的話題,最好沉默以對,不參與,不爭辯,不激起他的好勝心,也不嗯嗯啊啊隨聲附和增加他的談性。對他邀約的喝酒逛街打球這樣的活動,找一個不能反駁的理由回絕,次數多了他也會覺得掃興,彼此之間的距離自然就會慢慢變遠。

如果,這個人是父母或者自己親近的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利用各種方式,哪怕是逼急了吵一架呢,也要堅定地告訴他們,你也是有獨立思維的成年人,你有你的立場,請他們不要總是左右你的想法和決定。

總之,成年人,要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對別人的人生保持最大限度的尊重!

這是人生最大智慧!

相關焦點

  • 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看《奇葩說》,不僅僅是因為它特別的搞笑,某一方的觀點戳中了我的「爽點」,反而是因為當我在兩個觀點間搖擺不定時,思想在內心博弈的樂趣,回想起來那應該是讓人成長的一段時間,完善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 傅首爾:「不渡他人,但渡自己」,好的伴侶,足以撫平家庭創傷
    那些艱難的時刻,那些脆弱的時刻,那些疲憊和絕望的時刻,當我幾乎放棄自己的時候,我在他的懷裡度過。"大家都以為她是個女強人,但在老劉面前,她只要做傅首爾就行了。他給予的,是腳踏實地的愛儘管他們都40多歲了,他還是願意為對方放煙花,做任何在他這個年齡看來不太幼稚的事情。
  • 封面夜讀丨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
    大家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小野。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最近在公眾號上看到一句話:管好自己,不渡他人。深以為然,想要知道出自何處,居然是一檔辯論節目的辯手傅首爾說的:「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會。確實,傷害我們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苦難,甚至有些傷害是不可饒恕的。但是如果我們沉浸其中,把傷害當回事了、過於在意了,那只會更增添我們內心的煩惱。如果有人傷害我們,該怎麼辦?是以牙還牙、錙銖必較?還是忍氣吞聲、默默忍受?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說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會反駁、不贊同,認為傷害就是傷害,難道還要感謝那些給我帶來風雨苦難的人? 若我們消極看待,那傷害自然就是傷害,但若逆風而行,接受挑戰,那些傷害其實就是生命的「逆增上緣」。上天要你成長的時候,必然會安排一些讓你不順心不如意的人或事來折磨你,更是來歷練你。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佛家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一生我們能遇到誰都是自己命運的註定。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這一生看破了,不過就是一個報恩、要債,結緣、了緣的過程。緣來則聚、緣去即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我們會遇到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力量的貴人,也會遇到與我們敵對、傷害自己的惡人。我們不是聖人,也都曾經多少造過惡業,傷害過他人,所以遇到惡緣不要抱怨,就當是還債消業了。
  • 傅首爾談老公落淚:好的伴侶,真的能治癒原生家庭
    性格暴躁的外婆常常打罵她,她見不到媽媽,甚至不惜喝洗潔精,進醫院洗胃,來換取媽媽的關注……傅首爾說,兒時的她,極少能看見女人的笑臉,周遭的女人都是苦悶的、憤怒的,她們不被歲月和丈夫善待,因此懷疑人生,靠打罵孩子宣洩心中的不滿。這樣坎坷的成長經歷,讓傅首爾變得敏感,尖銳,對婚姻悲觀。她很難有安全感,也很難與人交付真心。
  • 通過肖戰粉絲事件,以後我要謹言慎行,只負責修煉自己不渡他人!
    我覺得以後在網絡世界說話真的是要太小心了,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都要管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把自己管理好,不去指責批判誰,因為我應該做的只是負責管理自己,我沒有資格去要求其他人,他人的言行舉止自然得需要他自己負責,這個世界每一個人只負責自己就好了,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把自己當作正義的使者、太平洋的警察,那樣好像有些侵權了!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前程錦繡,未來一片光明,而我覺得,不違背良心,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斷的學習進步,不斷的提升,不一味的追求,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真的非常的重要。另外,要讓自己變的智慧一點,儘量避免犯一些無知低級的錯誤。不過話說回來,在漫漫人生中人總是會犯錯的,這時候又要學會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不要太過分地逼迫自己。
  • 奇葩說名嘴傅首爾,她的段子太真實,唇槍舌炮直戳人心
    在節目中確實也湧現了很多怪才,第一季「奇葩之王」馬薇薇2003年就作為主力三辯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並幫助隊伍獲得冠軍;辯手李如儒目前活躍於抖音自媒體,擁有一千二百多萬粉絲支持;而今天要說的這位是《奇葩說》辯手中的黑馬段子手傅首爾。傅首爾出身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從小在農村長大的經歷讓她對生活的剖析有著很不一樣的見解,也為她的段子積累素材。
  • 傅首爾談和老劉的10年婚姻:有些人說不出哪裡好,卻誰也替代不了
    這一次,為了慶祝結婚十周年,老劉更是給傅首爾準備了一些列驚喜。安排了去無人島露營,去三亞度假,策劃了浪漫的求婚。雖然這些驚喜中有一部分結果並不如意,比如露營。傅首爾特別不喜歡露營,但是老劉卻喜愛之極,看的出來在準備並不充分的情況下,老劉很狼狽而傅首爾很崩潰。
  • 「奇葩說」裡那些引人入勝的金句—傅首爾
    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讓我第一眼看見的嘉賓—傅首爾。你都沒時間陪孩子,還有時間陪老婆嗎?!你那麼忙結婚生子幹什麼,搞行為藝術嗎?!灰姑娘的水晶鞋就是為了告訴你,愛情就像鞋子一樣,合腳都容易掉,更別說不合腳。
  • 你不要管別人,你把自己管好就行
    很多成年人尤其中老年女性,可是有管不完的人和事兒,操不完的「我的中國心」。 有的人自婚以後,從丈夫管起,也有的人是從兒子管起。極個別人把丈夫當成兒子一樣管,甚至比管兒子還嚴。一般丈夫管理好的,兒子管理反倒鬆些,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 易經:一個人要變強大,不用管別人怎麼看,只要管好自己的頭腦
    所以,普通人能讀懂《易經》上的每一個字,不見得自己會運用。真正了解易學的人,不是弱者,也不是早逝,而是早逝,而不是洩露天機,只是因為,用一己之力,驅使易學之宏大運算,造成巨大消耗,而早逝,如此而已。《易》之恢弘磅礴,我們取一勺來用,就已足夠過好這一生。這篇文章分享:一個人要變強大,不用管別人怎麼看,只要管好自己的頭腦。1、保持頭腦警覺,你就超越了很多人。
  • 《人生海海》:渡人者難自渡,他是很多人的依靠,唯獨不是自己的
    不止如此,蔣正南還在聽說了小爺爺尋短劍的原委之後,直接從兜裡摸出了十塊錢,說:「像少了可以再買,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被罵成太監我不也照樣活著。」有一種「任流言在前,丹心尤熱何須來辯,管他誹我謗我,問心無愧而已」的自在風流。灑脫又爽快。
  • 讓你不爽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善於利用(好文)
    1、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使你不爽的人,能夠是任意人。他們也許是你的家人、朋友、上司、同事、客戶、網友,甚至陌生人。他們的共同點是,所言所行,使你感到不爽。我們換個角度來分析,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
  • 傅首爾和她的「鹹魚」老公,是真愛還是將就?
    傅首爾很愛單方面欺負自己的老公。說他,帶孩子不靠譜,一心當鹹魚,沒錢,也沒有上進心,長相是好一點,但是頭髮又沒了。可怕的是連求婚都很過分,「嫁給我,你不一定幸福,但是嫁給別人,你也不一定幸福,不如嫁給我」。聽聽,這是人話嗎。
  • 傅首爾,「王炸」不是憑空而來
    最初接觸到傅首爾這個名字,是在奇葩大會上,對她的初始印象是覺得這個人強勢,說起話來咄咄逼人,不給對手一點兒喘息的餘地,每場辯論都讓人看得酣暢淋漓。於是後來陸陸續續追了幾期的奇葩說,發現她的思想不僅有意思,還充滿煙火氣,每每給人指點迷津的感覺,便愈發對其產生興趣。
  • 渡人,渡己,為何渡我不渡她?
    渡人,等於渡己,你對別人的舍,有朝一日,便會反饋到你身上!渡己,等於渡人,嚴於要求自己,成就自己,便有更多用武之地!別人的態度,取決於你自己。記人長處,永遠比記人短處讓人舒服,好言好語,永遠比惡語相向讓人接受。
  • 傅首爾詹青雲巔峰對決,媽媽是超人是讚美嗎?
    奇葩說6季21期進入晉級賽,蔡康永戰隊和李誕戰隊爭奪直接晉級總決賽的名額。爭奪bbk的種子選手傅首爾和詹青雲提前對決,上演巔峰之戰。這期話題是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反方一辯李思恆,他的觀點是超人這句話不是對他人的讚美,反而讓他人變成沒有選擇的無奈,是壓力和綁架,形成的刻板印象會成為行動指南,讓他人不得不成為超人。正方一辯小黑表現亮眼。他在發現和李思恆撞梗的時候,反應迅速,及時調整,現場效果不錯。他主要論點是這就是讚美的話,你覺得不是讚美是語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