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裡,傅首爾說:
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深以為然!不試圖改變他人,是一種人生智慧。
聖者渡人,強者自渡。管好自己,世界太平。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劫數。你是什麼人,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就得面對獨屬於你的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
作為普通人,管好自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千萬不要逞強,把別人的擔子,也一併搶過來自己擔起來。到最後,累了自己,驚擾到別人,結果就是受累不討好。
我就認識這樣一位同事大姐。一副熱心熱腸,對別人的請託幾乎來者不拒,對家人更是全方位服務。
前幾年,她姐姐的女兒,從郊區來到市區上高中,原本可以住校,家人怕孩子吃苦,乾脆就讓她住在了老姨的家中。
我同事只有兩間房,自己一家住的都不寬敞,再加個十幾歲的女孩,各種不方便。但是,她壓著家裡人,硬是咬牙堅持了三年。
三年裡,她管吃管住,負責跟老師溝通,開各種家長會,竭盡全力督促外甥女的學習。
孩子親媽反倒成了甩手掌柜的,不但認為妹妹妹夫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孩子一旦成績下降,或者有個頭疼腦熱,還會話裡話外怪自家妹妹沒有盡到心,陰陽怪氣地嘆氣:「畢竟不是人家自己生的啊!」
我這個同事大姐氣的哇哇爆叫,哭天抹淚。三年的時間裡,她幾乎老了五歲!
外甥女最終考上大學了,但是對老姨當年毫不留情的管教,刻骨銘心,從此不再親近……
你說,她這是圖什麼呢?
當初,她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時候,她老公堅決反對,我們也是各種勸阻。但是,她沉迷於姐妹親情,姐姐的軟言相求讓她毫無招架之功。還有,她覺得自己是當老師的,帶個孩子不成問題。特別是她早就看不慣外甥女嬌生慣養、不懂規矩的樣子,摩拳擦掌,還想著一定要好好調教調教這個小丫頭,做出個樣子來給她親媽瞧!
所以,給別人家孩子當媽,把應該是親媽的責任硬接過來,還不能像親媽一樣打罵,哪能不吃苦頭呢?
也有寧可荒了自家的地,也要跑去種別人田的人。
小雨是我們辦公室新報導的小姑娘,對工作一片熱情。除了搶著收拾辦公室以外,還搶著接活,安排事,大有新晉辦公室主任的勁頭。
開始,大家還覺得,這是年輕人的熱情,應該保護,不宜太過打擊了。
直到有一次,她接了一個上級重要通知,自作主張,沒有及時匯報,而是按照自己想法去推進落實,險險耽誤了大事,被領導一頓狠批。
後來,也有前輩對她很不客氣地教訓:「小雨,我手頭的活,如果幹不了,請你幫忙,你幹了我會感激你。可是,我沒請你幫忙,你自己一聲不吱就搶過來參與,這就是瞎搗亂!懂嗎?先幹好自己的事兒吧!」
一點邊界感沒有,傻乎乎地一頓亂摻合,小雨最後的結果是,幾乎被辦公室全員屏蔽抵制。
她自己還挺委屈,我就是想幫忙啊!
一片熱心,卻沒人感激,反倒落了埋怨,種了人家的田還荒了自家的地,何苦來呢?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拒絕強行改變、粗暴幹涉。
不度他人,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不要強行改變一個人。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做好自己已經很難了,幹嘛還要存了改變他人改變世界的念頭呢?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讓別人全部按照自己的道德準則、行為標準去改變,你下的決心多大,收穫的反抗就有多大。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不管和誰。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自尊,都有不想對別人說的苦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
哪怕是父子母女,時代不同,理念不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也必然不同。
所有,以為自己事事都對,別人都不對的人,一定是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需要改變的,恰恰是他。
舉個簡單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哪個小朋友天天玩遊戲,一定會被家人老師一通教育。可是,現在你看,電子競技都進入國際大賽了,咱們都得冠軍舉國歡騰了!你反對之前,是不是得掂量一下怎麼說啊。
改造對方的念頭,一般會出現在父母和子女,以及夫妻之間。
一旦存了改造的念頭,那麼一定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對方,那一定是越看毛病越多,到最後簡直不能忍受。
並且,越指責,越反抗,你就會越失望,淪入互相指責、互相為敵的惡性循環的怪圈,家裡肯定也讓你攪和的雞飛狗跳,沒有片刻安寧。
家不成家,簡直就是戰場。家人成敵人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和諧相處,順勢而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尊重。
怎麼辦?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固執的想法,改變自己看人看世界的角度,改變自己武斷的做法。
有的父母特別委屈,按你說的,難道孩子有毛病也不管了,撒手閉眼,愛長成啥樣就長成啥樣?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大家學習一下「皮格馬利翁效應」吧。
「皮格瑪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顧名思義,是說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這個理論運用到人際關係中,就是提醒你,對於你實在想改造的人,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得他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順應你的改造,變得更好。
順勢而為,激發內生動力,也是這個道理。
日常相處中,大家都遵循這個原理,堅持互相尊重,那就隨時可以發現對方的優點,並且心生感恩:何德何能啊,老天居然給我分配了這麼有優秀的伴侶!
還有的人問,我可以做到不去改變別人,可是別人要求我的想法改變成和他一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必須要堅決說不啊!
這樣的人,就像是摧毀力極強的龍捲風,所到之處,全部摧毀,根本不允許你有獨立的意志存在。遇到這樣強勢的人,最好有多遠躲多遠。
他是什麼人?如果是哥們、閨蜜或者同事,對他挑起的話題,最好沉默以對,不參與,不爭辯,不激起他的好勝心,也不嗯嗯啊啊隨聲附和增加他的談性。對他邀約的喝酒逛街打球這樣的活動,找一個不能反駁的理由回絕,次數多了他也會覺得掃興,彼此之間的距離自然就會慢慢變遠。
如果,這個人是父母或者自己親近的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利用各種方式,哪怕是逼急了吵一架呢,也要堅定地告訴他們,你也是有獨立思維的成年人,你有你的立場,請他們不要總是左右你的想法和決定。
總之,成年人,要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對別人的人生保持最大限度的尊重!
這是人生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