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到寧波這座小村走一趟,就能體會此詩句的意義。那裡,激流起舞、溪澗鳴響,是都市人放鬆心靈,回歸自然的好地方。
龍宮,一個多麼美麗動聽的名字。這裡說的龍宮,不是傳說中的仙境龍宮,不是大海龍王的宮殿,而是寧波市寧海縣深甽鎮的一個小山村的名字。
昨天,村姑驅車從寧波主城區出發,約1.5小時抵達龍宮村。
村子距寧海縣城36公裡,雖地處深山,卻有省道線穿村而過,歷來是寧海與新昌的交通要道。
走進龍宮村,這裡的安謐讓人會產生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村道兩旁的建築並排而立又錯落有致,青磚、飛簷、雕塑留存下原汁原味的江南韻味,老人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納涼,濃濃的古村風光讓人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與大多古村那些殘垣斷壁間碎片式的記憶不同,龍宮村的記憶是連貫的。
不但連貫,而且多樣:古樹、瀑布、峽谷、溪流、宗祠、戲臺、老宅……它是嵌在瀑布溪流間的世外明珠,光暈流轉間,映照出一個芳草鮮美、黃髮垂髫的世界。
但最為玄妙的,莫過於村子以龍為名的緣由。
相傳,這裡是蛟龍藏臥之地。首先,與這裡非常獨特的地理位置不無關聯。村子地處天台最高峰華頂山北麓,天台國清寺佛界之地,故有神仙山脈通龍宮之說。
其次,村西有個石竇潭,潭深無底,碧水輝映,常年不涸,猶如水晶宮。巨大的懸崖石壁有個涵洞,山谷澗的水淙淙地從洞中往下流淌著,外表看不見涵洞的形狀,神幽莫測帶來了神奇的傳說。
蛟龍就藏在這巖洞裡,還不時地在水潭裡翻騰著,騰雲駕霧,及時行雨消旱,使龍宮村人民豐衣足食。所以,人們把此潭視作水晶宮,村名龍宮也由此而來了。
除了神話傳說,村姑發現,這裡還有許多事物被冠於龍的稱呼,如龍山、龍溪、龍潭、龍樹等。
村前的山蜿蜒曲折,如蛟龍蟠踞,人們稱為龍山。村南的大曳潭,峽谷陡峭,五十多米高的瀑布飛瀉,雄偉壯觀。曾有詩描述:「百尺龍槽勢蜿蜒,釣徒曾向此間眠;山高亭舞無天日,只聽濤聲起耳邊。」
蛟龍出山,必經村前的大溪,該溪亦稱為龍溪。村後溪邊有株400餘年的大樹,虯枝蒼勁,形狀如龍,號稱龍樹。
一個村有這麼多龍的美稱,這是該村祖先對大自然造化的讚美,也是該村把龍做為村名來紀念,當作該村興旺發達的福祉象徵。
千年繁衍
那麼,仙氣嫋嫋的龍宮村年紀到底多大?
權威資料顯示,這村子建於北宋宣和年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有趣的是,全村99%姓陳,可見是一個世代在此生息的古老村落家族。
而且村子自古水系發達。
村姑打聽獲知,海拔900多米高的山——寧海第一尖,是龍宮龍溪的發源地,譁譁的溪水奔騰不息沿著古村流淌,襯託出古村幽美的景色,呈現著生機與活力。
村東有獅子山,村西有雞冠山,兩山對峙,圍而不寒,藏風得水。
青山峽谷澗,有18支清泉從四面八方匯成3支溪流,流入村莊,繞村而過,素有「村外十支泉,村內八卦水」之稱。
位置:寧波寧海縣深甽鎮
門票:無
出行推薦
自駕:可導航至「龍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