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社保繳納滿15年之後停繳,等退休時領養老金,這樣可以嗎?」,依據規定,凡是在企正式員工,企業是必須為其繳納社保的,但是我們都知道的是,社保繳納累計達到15年的年限,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停止繳納社保了呢?
一、養老金領取的規定
首先來說,依據養老金領取的規定來說,主要是有兩個方面,一是繳納社保的年限達到15年,第二就是退休年齡達到指定年齡。也就是說參照這個標準,在你繳納了15年社保,退休後確實可以進行養老金的領取,但是停止繳納社保是會產生一些影響的。
二、停止繳納社保的影響
1、除開養老金之外的保障都停止了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就是社保不僅僅是包括養老金的,它還包括了社會醫療保險、生育險、工傷險以及失業險。也就說假如你因為達到15年的年限之後停止繳納社保的話,那麼醫療保險其他四類保險也停止了繳納,那麼你的個人保障就會大大折扣。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醫療保險繳納到一定年險之後也是可以終生享受的,但是它的繳納年限需要滿足25年,與養老保險的年限是不一樣的。
2、影響養老金的領取金額
要知道養老金是遵循「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的,因此,假如你在達到15年之後就停繳,對於你老了之後領取的養老金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按照當前的水平進行計算,只繳納基礎的養老金,按照最低的繳納標準進行計算的話,退休後你可以領取到的金額為800元左右,雖然說,年齡大了之後的花銷是比較少的,但是現在的800元基本上還是沒有達到基本的生活資金的。養老金本身就是保障老年生活的,因此儘量的在能力範圍內多繳是給老年生活的保障。
3、社保是企業、國家與個人一起繳納的
社保是企業與個人一同繳納的,國家也會有相應的補貼,就比如醫療保險就是企業繳納12%,個人繳納8%,其中個人繳納的8%的部分劃入個人帳戶,也就是說,當你停止繳納社保之後,其實損失了很多福利補貼,是不划算的。
並且繳納的部分基本上也都返還到你的個人帳戶或者是在退休之後可以領取到的,所以,繼續進項繳納社保實際上是更划算的。
可見,滿足繳納15年社保在退休之後是可以領取到養老金的,但是這樣做會損失很多福利,所以建議是繼續進行社保的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