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浩瀚如寰宇,「五千年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
山脈,廣義上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而在中國歷史上,因為連綿起伏的山脈在形態與中華的圖騰——「龍」非常相似,故而古人們常將山脈比喻做龍,也稱為「龍脈」。不僅如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王朝更迭,實屬常事,而封建王朝卻將「龍脈」比作是國運,王朝的根基,將「龍脈」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也正是基於此,在我國歷史上有著24條「龍脈」一說。
崑崙山是中國西部的最主要的山系,號稱崑崙虛,又稱中國第一神山,在歷史上更是有著中國「萬山之祖」的美譽;同時,崑崙山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大家耳熟能詳的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也坐落於崑崙山。由此可見,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崑崙山地位是多麼的顯赫。因此,崑崙山也被古人稱之為中華的「龍脈之祖」。
放眼望去,巍巍崑崙山,神聖而又神秘。崑崙山四周,中國境內的主要山脈大都倚其而立,西北有祁連山山脈、天山山脈和陰山山脈臥榻相伴,在往東北延伸,則有賀蘭山、長白山及大小興安嶺銜接;西北和西南有喜馬拉雅山山脈、唐古拉山山脈等環繞而立;東面及東北方向有秦嶺、太行山隔空相望;南面則有武夷山、南嶺和五嶽促膝而臥……
而正是這些環崑崙山高高聳立的名山大川,形成了中國境內的諸多「龍脈」。比如:大秦王朝的「龍脈」在今天的陝西鹹陽市,位於八百裡秦川腹地;大唐王朝的龍脈在陝西長安(今西安,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皆是依秦嶺而建;大清王朝的龍脈在東北長白山……
然而,在璀璨絢麗、博大精深的歷史傳承中,還有「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一說,山離不開水,水離不開山,因此,「龍脈」也就離不開山水。
長江和黃河分別是中國的第一、二大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兩條巨龍配合著「龍脈」的走向,孕育了華夏不朽的文明,夏、商、大秦、兩漢、大唐等我中華強大王朝無不是依水而建,依水而興。往北,有黑龍江、遼河、鴨綠江等,形成了東北的龍興之地;往南,則有珠江,流入南海,形成了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南方的「龍脈」。
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勢皆是風水寶地。
正是中國境內的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名山大川,構成了大大小小的「龍脈」,匯成了一幅雄偉壯觀的中華巨龍圖,昂首挺立在世界東方。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