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古代民間故事,總給人一種土到掉渣,老掉牙,滿篇大道理的感覺。許多年輕家長寧可讓孩子看《小豬佩奇》、《青蛙弗洛格》等外國繪本也不願意給孩子講述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採石補天、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事實上我國民間文學源遠流長,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極具特色,這些優美的神話傳說不但陪我們一起成長,滋養了我們稚幼的心靈。其中,早在千年以前的大唐長安,一個本叫做《酉陽雜俎》的書中就已經開始講述「灰姑娘」的傳說了。
一、 灰姑娘的最早版本
1893年英國民俗學家M-R.柯克士為了尋找「灰姑娘」的最早版本,歷時多年一共搜集了三百四十五個「灰姑娘型」故事。此後瑞典民俗學家A-B.露絲在1951年她的博士論文《灰姑娘故事圈》中搜集了七百多篇灰姑娘故事異文。此前,大批學者將目光都鎖定在歐洲,直到斯蒂·湯普森AT分類法對「灰姑娘型」故事做了經典界定之後,學者們開始關注非洲、印度等地。
1914年周作人發表的《古童話釋義》中出《西陽雜姐》所收錄的《葉限》中國童話當以此為最早」。 這樣的結論得到了國外學者的認同,比西方最早的記載還早七百年。同時周作人還考證出,長期流傳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多達七十餘篇的「灰姑娘型」異文,且具有鮮明的中國少數民族風格。自此《葉限》便是「灰姑娘」之母,她由中國南方的百越族來到大唐長安,並由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
二、 葉限的故事
葉限的故事不但情節曲折,而且人物豐滿,同樣具備神話色彩。在《酉陽雜俎·葉限》中寫道: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稱為吳洞。娶兩妻,一妻卒,有女名葉限。
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提到了葉限和她的後娘。與西方灰姑娘辛迪瑞拉只會打掃衛生,做家務相比,葉限有一個專屬技能,自幼善於淘金,這個專業技能深得父親喜愛。過了幾年,父親去世後,後母對她很刻薄,經常讓她到山險水惡之地去淘金。
一天,葉限在淘金時捉到一條魚,這條魚「一鱗二寸餘,赫須金目」一看就知道是個稀有品種。葉限將這條魚養在自家的水盆裡,金魚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樣,從水盆到水桶,從水桶到水缸,直到再也盛不去下去了,就把魚放進了自家後院的池子裡(電影《大魚海棠》用的就是這個情節)。
葉限本來就被後娘限制了口糧,葉限還把自己的口糧分給魚吃。繼母知道了這個消息,偷偷去後院查看,果然看到女孩餵金魚的情景。繼母對葉限說,你最近很辛苦,我給你買了一套新裙子,你去試試吧(爾無勞乎,吾為爾新其襦),然後把葉限的替換下來的舊衣服偷偷藏了。
不久,繼母讓葉限到幾百裡外的山泉打水,葉限不知是計,就聽從了繼母的安排。繼母讓葉限的姐姐穿上葉限的舊裙子,呼喚金魚來吃飯,金魚剛一露頭就被繼母的女兒斬殺。(魚即出首,因斫斬之)
繼母和姐姐也是一對吃貨,把一丈來長的大魚做成了一道美食,(吃完之後沒有變成魚人,也沒有獲得經驗值,獲得超能力之類的情況)只是感覺味道鮮美異常。後母二人吃完魚後,沒有順手蓋一座「魚骨廟」(胡八一表示無奈)而是將魚骨藏於棲之下。
第二天,葉限完成了任務回來,發現金魚不見了,大哭起來。正在此時,忽然個穿粗布衣服的人一身從天而降,安慰葉限說,你的魚被後娘吃了,你可以把骨頭挖出來,遇到困難的時候跟魚骨祈禱,可以滿足願望(阿拉燈神燈可以退休了)。葉限聽了他的話直接照做了,書中寫到:「金璣玉食,隨欲而具」看來,葉限的願望也無非就是填飽肚子而已。
到了一年一度的「洞節」,後母和姐姐參加節日慶典去了,按照慣例被後母留下來看家。葉限在侍奉後母出門後,穿著翠綠色衣服,腳上穿著一雙比水晶鞋還高一個檔次的金鞋(衣翠紡上衣,躡金履)也悄悄地跟去了。舞會上,後母的女兒說:那個衣著華貴的女孩,好像是葉限?葉限發現後母在窺探她,趕緊逃走,丟下一隻金鞋,為洞人所得。後母回來後發現葉限抱著大樹酣然入睡,衣著蔽舊,不疑有他。
洞人緊鄰有一座海島,兵強馬壯,島上有國王名曰「陀汗」。洞人將金鞋當做貴重物品賣給了國王,國王讓全國的婦女都來穿一下,神奇的是遇到腳小的女孩,鞋子自動縮減一寸(比水晶鞋靠譜)竟無一稱者。國王認為鞋子上有魔法,應該是洞人搞得鬼,就派兵追查鞋子的來源。最後查到了葉家,葉限穿上鞋子果然大小合適。葉限穿上了那套翠色衣服,國王一見「色若天人」,哈喇子流了一地。國王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載著魚骨和葉限歸國去了。
歐洲版的故事到了這裡,基本上就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而中國版的暗黑結局才剛剛開始,葉限走後,後母和她的女兒被飛石擊死。洞人可憐她們,將她們埋於石坑起名曰「懊女冢」。洞人向石坑祈求美好的姻緣,居然十分靈驗。陀國國王回到國內,封葉限為「上婦」。也經常向魚骨祈願,有一年國王忽然起來貪念,向魚骨祈求無限量的寶石,祈求了一年多也不見動靜。(估計是怕寶石貶值)國王就把魚骨藏於海岸,用珍珠百斛作為陪葬品,用金子作為標記。過了不久,國內出現叛軍,為了籌集軍費,國王決定動用珠寶充當軍費。結果,一夜過去魚骨所在地被海潮淹沒,陀汗就此亡國,葉限也不知所蹤。
三、「灰姑娘」的中西對比
根據故事中,葉限參加的盛大節日「洞節」,「洞」又可以稱作「峒」,意思是四周高山而中間低洼的盆地。「峒」也是中國古代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實行管理控制的基層單位。
這些所說的「洞節」其實是南方少數民族青年男女社交集會的場合,比如苗族的跳月、姐妹節,侗族的土王節、,麼佬族的走坡會。唯有這樣盛大的節會才能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人們聚集起來,自由擇偶。
此外,無論中國的「葉限」還是歐洲的「辛迪瑞拉」都有「試鞋」的一情節。鞋子被賦予了重要的使命:從葉限的「輕如毛,履石無聲」的金履到灰姑娘晶瑩剔透的水晶鞋,可以說鞋子是故事推進的關鍵。
而「試鞋」這一情節源自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從古至今存在的「以鞋定情」「以鞋驗婚」的習俗,如瑤族、京族、貴州黎平侗族等族群。「試鞋」情節的最大特點是鞋小(不能被其他人穿上)以凸顯女性小巧的足部。
在中國,腳小與貌美密切相關,三寸金蓮也被視為中國女性的審美評判的重要標準。《葉限》中葉限與陀汗王未直接相見,陀汗王對葉限產生興趣首先是看到了那隻小巧的金鞋,繼而對它的主人產生了浮想聯翩,它代表了對中國人對小腳之美的認可。
歐洲的灰姑娘是「一見鍾情」的,王子是「一夜忘臉」的。這說明西方無法理解東方對「三寸金蓮」的迷戀而做出的變形處理。他們對女性的關注從腳轉移到相貌,模糊了小腳審美。但歐洲版灰姑娘的姐姐削足適履的情節極有可能是對古代中國纏足習俗的殘留記憶。
白羽點評:「灰姑娘」的故事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帶著不同文化的交流的印記,也蘊含著民族性與地域特色。無論它如何變形、傳播,都帶著厚重感、神秘感既具有國際視野,又不缺中國味道,作為當代人,給孩子們講好中國故事,傳承好中國文化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