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50周年的臨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盤點了與遇刺事件相關的10位關鍵人物:
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是美國的第35任總統,被很多人稱作JFK或Jack。甘迺迪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領袖人物。1963年11月22日,他在達拉斯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 Lee Harvey Oswald)刺殺身亡時,終年46歲。
他是傑奎琳·甘迺迪(Jackie Kennedy )的丈夫,是卡羅琳·甘迺迪(Jackie Kennedy )和小約翰(John Jr)的父親。
傑奎琳·甘迺迪
甘迺迪的夫人傑奎琳·甘迺迪,也被人們稱作Jackie,自1961年開始了美國第一夫人的生涯,直到丈夫在1963年遇刺。她是卡羅琳和小約翰的母親。當丈夫在達拉斯遇刺時,她與丈夫在同一輛車裡,坐在他的身旁。錄影帶顯示,當時身穿粉色套裝的第一夫人爬過車的後座,直至車尾。在當天剩下的時間裡,她一直穿著這件血跡斑斑的粉色套裙,包括當副總統林登·詹森( Lyndon B. Johnson )在空軍一號( Air Force One)專機上宣誓就任總統時。
約翰·康納利和內莉·康納利
時任第38屆德克薩斯州州長的約翰·康納利(John Connally),當時在豪華敞篷轎車中坐在甘迺迪總統的正前方,而其夫人內莉·康納利(Nellie Connally)坐在第一夫人的正前方。康納利在槍擊中嚴重負傷,一顆射穿他身體的子彈使他的胸部、背部、大腿和手腕上布滿疤痕。在槍擊前一刻,內莉·康納利對甘迺迪總統說,「總統先生,您不能說達拉斯並不愛您。」
裁縫亞伯拉罕·贊普得
WFAA-TV/ABC 新聞這名達拉斯的裁縫錄下了堪稱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自製影片之一。作為甘迺迪的一名追隨者,由於是陰天,他一開始將自己的相機留在了家裡,但是在他的秘書的催促下又返回家中取相機。贊普得在榆樹街(Elm Street)的混凝土堆上拍攝了車隊,在他26秒的錄像中,記錄了總統遇刺的時刻。
李·哈維·奧斯瓦爾德
當年24歲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被指控暗殺甘迺迪總統。在甘迺迪被射殺的下午,奧斯瓦爾德被目擊到出現在他工作大樓的六層並攜帶一支步槍。隨後,他被發現離開槍擊現場,在附近遇到了達拉斯警察J.D.蒂皮特(J.D. Tippit),據說,奧斯瓦爾德開槍殺害了蒂皮特。之後不久,奧斯瓦爾德在德州電影院(Texas Theater)被逮捕。兩天之後,在被轉移至縣監獄的過程中,他在警察局內被一家俱樂部老闆傑克·魯比(Jack Ruby)開槍打死。
林登·詹森
在甘迺迪總統遇刺後,時任副總統的林登B·詹森成為美國第36任總統。在總統被槍殺當天,詹森乘坐甘迺迪車隊中的第三輛轎車。在甘迺迪遇刺當天僅僅兩個小時過後,詹森在達拉斯拉夫菲爾德機場(Love Field)的專機空軍一號上宣誓就任總統。
伯德·詹森
在槍擊當天,伯德·詹森(Lady Bird Johnson)乘坐甘迺迪車隊中的第三輛轎車,坐在她的副總統丈夫詹森身旁。在之後公開的日記中,詹森夫人描述她看到了甘迺迪夫人出現在空軍一號,而她的套裙、手套和腿上沾滿了丈夫的血。「不知何故,那是最為悽美的場景之一——如此衣著雅致的完美女人,卻滿身是血。」詹森夫人在日記中寫道。「我盡力表達我們的感受,」 她寫道,「我說,『哦,甘迺迪夫人,您清楚我們甚至從沒想過要做副總統,但是現在,我的上帝,一切就這麼發生了。』 」
莎拉·T·休斯
在美國德州北部地區法官莎拉·T·休斯(Sarah T. Hughes)的主持下,時任副總統的林頓·詹森在拉夫菲爾德機場的空軍一號上宣誓就職。休斯是詹森一家的老朋友,她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主持總統就職的女性,這也是第一次並且是唯一一次總統在飛機上宣誓就職。
J.D.蒂皮特
據稱,在甘迺迪總統遇刺後短時間內,達拉斯警察J.D.蒂皮特(J.D. Tippit)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槍殺。當時,蒂皮特阻止了奧斯瓦爾德的腳步並打算審問他。最初,奧斯瓦爾德被逮捕是因蒂皮特的謀殺,而非甘迺迪總統。
傑克·魯比
在總統遇刺兩天後,也就是1963年11月24日,廣為人知的涉嫌刺殺甘迺迪總統的奧斯瓦爾德被脫衣舞俱樂部老闆傑克·魯比(Jack Ruby)槍殺的片段在電視上直播。當時,達拉斯警方正在將奧斯瓦爾德從市監獄轉移至縣監獄,大量記者擁擠在警察局面前,爭相拍攝奧斯瓦爾德。在戴著手銬的奧斯瓦爾德被引入一輛汽車時,魯比衝出人群,並對準他的腹部開槍。數百萬人通過電視直播收看到了這一槍擊場面。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黨超峰)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