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你知道歐洲貴族的紋章嗎?可能你在電視上看到過,但你知道它所富有的含義嗎?紋章最早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是一種身份和識別的符號,後來逐步演化成為了一套規則體系以及獨特的內涵文化,更是歐洲規則世襲罔替的標誌。一直到現在,在歐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著自己的紋章管理機構,並且很多大城市或者機構也有著自己的專屬紋章。
紋章的起源
紋章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有說來自古羅馬和希臘的,有說來自於北歐的字母和其他象徵符號的,還有說來自於十字軍東徵時期,受東方薩拉森人或是拜佔庭人的習俗影響而產生的。雖然紋章的來源說法很多,但經過許多專家學者們的討論,最終都傾向於說紋章的產生大致在第一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徵期間,與歐洲封建社會變革和軍事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
紋章最為繁盛的時期是在13到14世紀,最開始的時候是歐洲貴族的騎士在使用,他們為了區分敵我,在自己的盾牌上進行圖案繪製,這有點類似於我們現代士兵所帶的軍牌,也是為了區分身份,所以符號最開始的作用都比較簡單,也是在後面才逐漸複雜和藝術化的。到了13世紀,幾乎歐洲所有的貴族都擁有了自己的紋章圖案,並以此作為家族傳承的標誌,並且迅速蔓延到各個階層。直到16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歐洲發現的紋章已經多達千萬。
英格蘭王室紋章的演變
紋章最開始的設計和構造是偏於實用型的,結構相對簡單。後來發展成為了擁有盾面、圖記、冠冕、頂飾等一系列元素的完整紋章。1066年,英格蘭被諾曼徵服,並建立了諾曼王朝,傳說他們在戰場的盾牌用的就是獅子,所以英格蘭王室千年以來的紋章雛形也是由此而來的。
其實無論獅子盾牌是否真實的存在,都表示了諾曼人的來源地,也就是是諾曼公爵的來源地-北歐的丹麥和挪威地區。於丹麥的藍獅紋章相比,英格蘭的獅子頭部轉向正面,這也是英格蘭獅子紋章的最大特點。
在12世紀後半期,英格蘭王室家族的紋章正式形成,並以此開始向外擴散,最終成為了家族、個人等級特殊象徵,並得到了全社會的承認。亨利二世身為安茹伯爵時繼承其父的紋章是藍底盾面上六隻直立的金獅。他與阿基坦的埃莉諾成婚後又獲得阿基坦公爵領的紋章,即紅底盾面上單獨一隻諾曼金獅。
為什麼英格蘭王室的紋章有3隻獅子呢?有人認為:第三隻金獅的加入完成於亨利二世之手,象徵著他的王國和其配偶的阿基坦公爵領的合併。但這種說法並未有切實的證據,在目前可以查詢到的資料中。
英格蘭王室的三隻獅圖案最早來源於1195年理查一世在位時期的第二枚印章圖案但有意思的是,這位在位的君王不僅時間短,只有十年,而且她的印章圖案多達好幾種,包括單獅、雙獅,還有雙獅,最終演變成為了英格蘭王室獨有的三獅紋章。
自12世紀到14世紀,英格蘭的王室紋章一直是固定的紅底三金獅,甚至在今天英國的紋章中仍然留存。王室紋章可以說是國家權力的最高象徵,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治象徵。英格蘭王室之所以選擇用獅子作為王室的標誌,這絕非是歷史的偶然。
在諾曼徵王朝的開拓者威廉去世以後,諾曼第公爵開始公然反叛,而這一分裂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亨利一世時期才結束。二亨利一世沒有後代,最後由其外甥也就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法蘭西布盧瓦的史蒂芬繼承王位,又開始了一段長達二十年的王位之爭。
最終在1154年結束內亂,並且由亨利一世的外孫安茹伯爵繼位,也就是亨利二世,而亨利二世所採用的紋章就是諾曼諸王的獅形紋章,並沒有採用其父具有濃厚法蘭西色彩的安茹藍底盾面六金獅紋章。
可以說亨利二世的選擇具有非常豐富的政治含義,可以視為亨利二世為加強其王位正統性所做的努力,表明自己是諾曼諸王的直接繼承者,具有諾曼王室的血統和無可置疑的王位繼承權。
結束語
同時獅子也被稱為百獸之王,擁有天然的領導地位,也象徵著英格蘭王室對貴族的領導,也體現了其王者的威嚴。安茹王室以諾曼諸王傳統的獅形盾徽為基礎,並逐漸變成了英格蘭紅底三金獅紋章,正是在其正統、權威的象徵下,才能長期延續下來,並成為英格蘭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