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尊崇工匠精神應成社會風尚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尊崇工匠精神應成社會風尚(民生觀)

作者:王影迪

既要勤於業,踏踏實實幹;又要精於業,把工作幹得儘可能地臻於完美

最近,95後麵包師蔡葉昭的成才之路走進了公眾的視野。初中畢業,他進入職校學習點心製作。在後來的工作中,他對烘焙麵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做最優秀的麵包師。2017年,蔡葉昭代表中國出徵阿布達比,一舉拿下了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的冠軍。

蔡葉昭能成功,依靠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麵包是個技術活,也是個力氣活,需要耐心和恆心。為此,蔡葉昭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堅持練習不間斷,每一道工序都重複千遍萬遍,直到手法嫻熟、做出滿意的麵包。蔡葉昭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地完成好每一次麵包的烘焙,在細節的磨練中,提升技術、錘鍊技藝。

其實,像蔡葉昭這樣精益求精的勞動者,還有很多很多。社會進步,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共同推動。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勞動者素質,必須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弘揚工匠精神,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社會分工細化、市場需求多樣,各行各業對高素質勞動者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因此,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技術技能人才。

尊崇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就是要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苦心鑽研、精益求精,不管在什麼樣的崗位上,都要執著堅韌、追求完美。因此,各行各業都該弘揚、培育本行業的工匠精神。比如,在基層當幹部,不能滿足於完成了各項任務,還要琢磨,如何把各項工作幹得更好些;當醫生,要琢磨優化每個有利於治病的細節;當老師,當有一顆求知無止境、不斷改進教法的心……既要勤於業,踏踏實實幹;又要精於業,把工作幹得儘可能地臻於完美。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讓我們揣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信念,立足崗位,向著行業「巨匠」的目標出發吧!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氣質
    打造品牌、追求卓越的弄潮精神,大國工匠守規矩,重規則,也重細節,不投機取巧,都是追求卓越的完美主義者。為什麼弘揚工匠精神?發展新理念 勞動新風尚 製造業升級記者:從傳播學角度講,一個詞語的風行,一定是契合了某種社會需求。工匠精神成為高頻詞,引起如此持續的關注,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決策層當下倡導工匠精神有什麼樣的考量?
  • 臻於完美需工匠精神
    蔡葉昭能成功,依靠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麵包是個技術活,也是個力氣活,需要耐心和恆心。為此,蔡葉昭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堅持練習不間斷,每一道工序都重複千遍萬遍,直到手法嫻熟、做出滿意的麵包。蔡葉昭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地完成好每一次麵包的烘焙,在細節的磨練中,提升技術、錘鍊技藝。
  • 【地評線】紫金e評:弘揚工匠精神,點亮技能人才的職業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新中國成立短短數十年間,我們靠著奮鬥擺脫了「一窮二白」,走向了世界舞臺。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1月6日,山東省第一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正式開館,向社會講述青島特色的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向一代代創造和見證了青島榮光的勞模工匠致敬,向一批批以勞模工匠為代表的島城勞動者致敬。
  • 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推崇工匠精神已成為社會共識。
  • 弘揚工匠精神 培育大國工匠 浙江工匠培訓學院正式成立
    為深入貫徹實施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決策部署,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12月19日,由浙江省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職業教育集團
  • 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人民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為社會共識。
  • 佛山:讓工匠精神沉澱成為城市基因
    幾年來,尊崇工匠精神、追趕工匠步伐已在佛山大地蔚然成風,並日益深刻地塑造著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工匠精神深深浸入城市的肌理,沉澱為這座城市的基因,越來越多的人在工匠精神感召下辛勤工作,奮力開創美好生活,佛山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也日見日新、更加青春勃發。
  • 工匠精神 一座製造業大市的堅守與創新
    魯毅說:「佛山尊崇工匠精神,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更加渴望和呼喚工匠精神;佛山要張開雙臂擁抱全國、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創造創業、安居樂業。」以這場會議為起點,佛山也成為廣東全省第一個建立評選制度推動「工匠精神」落實的城市。佛山的這一創舉,引起全省、全國各地的廣泛關注。有媒體評價說:「工匠精神,佛山先行。」
  • 傳承大國工匠精神,樹立遠大職業夢想
    本次研學活動緊隨時代步伐,走進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包頭服務管理職業學校三所職業技術院校,共同見證職業人才為社會以及世界貢獻的創新力量,學生們也化身小小工匠家,探究機械製造業的前世今生,感受智能生活的點滴改變,了解「中國速度」的震撼魅力;讓學生們親身體驗,走進多種多樣的職業技術崗位,走進操作間拿起操作杆,學習動作技能,有模有樣,在體驗中感受科技強國的創新力量。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工人日報評論員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新時代鐵路青年 在實幹中淬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其精神實質被賦予敬業、實幹、專注、精益求精等新時代內涵。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要實現2035年的遠景目標,需要廣大鐵路人堅定初心使命,厚植「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效,創造出不同的時代新成果。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 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
    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其中,「無私奉獻」,是指工匠精神的社會屬性,堅持高職院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講求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指工匠精神的專業屬性,代表著對技術的專注與超越,引領著專業領域水準。三、育人載體與項目我校富有工匠精神特色的思政實踐,堅持黨的領導,通過課程、科研、實踐、環境等一系列載體予以落地落實。具體上: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厚植「工匠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工匠精神是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其精神實質被賦予敬業、實幹、專注、精益求精等新時代內涵。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要實現2035年的遠景目標,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初心使命,厚植「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效,創造出不同的時代新成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 讓勞模精神成為社會的風尚標_新華報業網
    勞動精神最可貴,國家建設發展需要人人參與、人人奉獻。沒有計程車司機就沒有我們出行的方便,沒有環衛工人就沒有城市的整潔,沒有教師就沒有「傳道授業解惑」,沒有民營企業家就沒有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勞動者的求真務實、無私奉獻成就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從2021年開始,我國將進入「十四五」時期,這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說,佛山尊崇工匠精神,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渴望和呼喚工匠精神﹔佛山要張開雙臂擁抱全國、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創造創業、安居樂業。   參照「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標準,佛山對大城工匠發放工資外津貼、支持創辦技能大師工作室、享受人才入戶、子女入學優惠政策等激勵政策。
  • 富足精神,全民閱讀成最美風尚 書香裡感受最美江蘇風尚
    在文脈悠久、書香縈繞的江蘇大地,全民閱讀已成為最美的社會風尚,持續不斷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餘萍 攝  富足精神,全民閱讀成最美風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奔小康的路上,全民閱讀始終提供著前進的智慧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 原創校園話劇,弘揚工匠精神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一、目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時,必須同時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時,應當緊密結合職業技能的培養進行。職業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高度融合,合力育人。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支撐起德國「製造強國」地位的,正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我國早已有之,並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血液,根植於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回溯歷史,是一批又一批工匠們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等一系列新技術,才把中國社會從愚昧、落後帶到了開化、文明。憑藉中國悠久的「工匠文化」傳統,留下了萬裡長城、都江堰、故宮等享譽中外的傳世傑作。
  • 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中國應該反思些什麼?
    一、日本工匠精神——"成也是它,敗也是它"日本人將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藝人稱為職人,並由此發展出根深葉茂的職人文化。 這種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日本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上到製造電子產品、飛機太空飛行器,下到製作壽司、和果子,都有相應的職人"一生專注一件事",20世紀50年代,日本還專門將那些擁有高超手藝的人認定為"人間國寶"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