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諷刺:畫作炒不過晚輩,羞恥啊!

2021-01-09 有畫說藝術

有畫說

本期導讀:書畫藝術品炒作,這其實已經是一個沒人想繼續探討的問題了,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各種天價字畫的轟炸,人們都已經麻木了、見怪不怪了。甚至是無力吐槽了。人就是這樣的,幾十年前,戀愛中的男女在大街上手都不敢牽,隨著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今的人們反而都當成了一種風景去欣賞,當一種現象成為了慣例常態,人們也就逐漸從牴觸變成了習慣,要是突然沒有天價字畫了,人們反而覺得奇怪,就如同你現在突然去到一個空氣清新的原始森林還可能會出現「醉氧」這樣的不良反應。不過,作為藝術圈的「毒舌」,大名家陳丹青對於天價字畫的現象,依然忍不住大聲吐槽。

陳丹青

陳丹青,是一個跨界名人,他在美術界算是老資歷,在文化界有是有名的寫手,無論是在美術界指點江山,還是在文化界當憤青,都搞出了名堂。所以,他是一個有著雙面形象的人,有的人喜歡他犀利的批判和挑刺的水平,有人對他的嬉笑怒罵瞧不上眼,既有人愛,也惹人恨,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不過,不管你是喜歡他,還是鄙視他,不可否認的是文藝界是需要這樣的人存在的,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會有膿皰需要有人去擠,哪怕是沒事找事至少也有熱鬧可以看,所以陳丹青的存在無論是好還是不好,其實都有他存在的意義。

陳丹青作品

當一個人找茬挑刺弄出了名聲,很多時候就會有人主動送上題材給他去擠兌,畢竟看熱鬧的人從來都不嫌事大。有人就曾在採訪陳丹青的時候,當面向他提出了一個略顯難堪的問題,大意是說您的作品最近幾年賣得好像不怎麼樣、在拍賣排行榜上表現不佳,您心裡舒坦麼?其實這個問題是事實,陳丹青的作品近年來在拍行的表現呈低迷狀態,他的作品曾經經常躋身千萬級別,近年來卻持續走低甚至有些作品價格低得實在讓人感覺不好意思了。不過,大師畢竟是大師,陳丹青就這個問題侃侃而談,又引出了當今書畫市場的一大弊病:天價炒作。

陳丹青作品

對於這個問題,陳丹青並沒有任何忌諱,他列舉了西方幾位著名畫家的示例來說明很多名家以前的作品也並不是就能賣出高價來,而反觀今天自己幾十年前就通過賣畫為生,而且在美利堅生活的經歷也讓自己學會了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作品價格的起伏。但很快,陳丹青先生的憤青性格就體現出來了,自己的畫賣得好不好還真是無所謂,但是老藝術家的畫竟然市場上找不到甚至賣不到一個好價錢,就讓他的脾氣蹭地上來了。

陳丹青作品

他舉了一個老藝術家的例子,陳丹青自己都是這個老藝術家學生的學生,但是這個老藝術家的作品卻賣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陳丹青憤憤然表示「太不像話」;而現在的收藏者由於不了解歷史,很多真正能夠冠以名家的老藝術家都不認識,還是「太不像話」。他連用兩個「太不像話」,直指當今藝術品市場的怪相,更說了一句諷刺的話「(老藝術家老前輩的作品)拿出來炒不過晚輩,羞恥啊!」。當然,陳丹青在這裡的諷刺,絕對不是諷刺那些老前輩老藝術家,而是諷刺如今的藝術品市場,更對這種畸形市場現場的一種批判。

陳丹青作品

其實這個問題,正如陳丹青所說,今天的書畫收藏,已經開始脫離了合理的藝術價值估價方式,而是走向了市場炒作套路的以金錢利益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模式之下,有人去策劃有人去包裝,有人去抬價有人去當託兒,於是,一個個速成的「藝術家」「大師」「著名書畫家」等等就很快成為了拍賣市場上的寵兒,有的人甚至連基本功都沒練好,作品卻能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地大肆傾銷到市場上,而正因為收藏者眼中只有「增值」「獲利」這個孔方兄,又逐漸形成了以看作者的頭銜、地位、身份、職位、獲獎情況為衡量藝術作品估價標準的奇怪現象,於是,那些真正潛心藝術不擅炒作的老藝術家,慢慢被那些善於炒作的後生超越了,甚至出現了僅僅學了點皮毛的後生畫家以無法想像的天價遠超了自己老師、師祖的現象。

陳丹青作品

儘管近年來,對於這種脫離現實、背離藝術精神的市場行為有著諸多的批評和質疑,但是由於這是一種買賣自由的商業行為,也沒有可以規範約束的力量去幹預,反而是愈演愈烈,最終就導致了陳丹青先生所言的真正的老藝術家的作品賣不起價、甚至真正的藝術家無人認識,而一些所謂的大師卻大行其道以拙劣的天價作品為傲,更誤導了大眾價格越高的藝術價值也越高的認知,完全破壞了藝術真正的價值體系。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儘管藝術界對陳丹青先生這個人的褒貶評價不一,但是至少在這個問題上他所講的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也道出了行業的弊病所在,更反映出了當今的藝術收藏界收藏者鑑賞水平整體不高,都落入了以利益為目的的「經濟」收藏怪圈之中,真正懂得發掘藝術內在價值、以審美為導向的收藏者越來越罕有。如果這樣的情況長期發展下去,可想而知,對當代中國的藝術會有什麼樣的傷害:真正的藝術沒有市場,而靠包裝炒作卻能成為名家耀武揚威,那以後還有誰願意去鑽研真正的藝術呢?

再回到陳丹青先生自己作品的市場情況來,儘管他的作品近年稍顯低迷,但仍然並不算低。比如在嘉德17年秋拍上,陳丹青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進城》(上圖五)就以高達793.5萬元成交,儘管沒有挺近千萬級別,但近八百萬的價格仍然是不菲的。當然低價的也有,北京誠軒17年春拍陳丹青作於2005年的《張坊村農民工》僅以13.8萬成交,差距還是比較懸殊。不過,對於自己作品在市場上價格高低懸殊如此之大,陳丹青先生沒有進行分析,相信如果以他的「毒舌」評論分析一番,同樣會是極為精彩的。

對於當今字畫名家的天價炒作,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認同陳丹青先生的觀點嗎?

(文:路過)

有畫說|擴展閱讀

陳丹青先生是胡潤藝術榜的常客,他曾7次登榜,2018年位列第57名,力壓王西京、霍春陽、韓美林、冷軍等名家。

相關焦點

  • 陳丹青:現在藝考生畫的素描,梵谷都畫不出來!
    陳丹青曾經說過我們的藝考生所畫的作品,梵谷都畫不出來。那麼梵谷是我們熟知的藝術大家,為什麼他畫不出來我們藝考生的作品呢?我們知道陳丹青也是一位畫家,他對繪畫的理解深刻,言語犀利。尤其是對有些藝考生的繪畫有著獨到的見解,在陳丹青的眼中藝考生的作品造型上沒得說,有的學生甚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造型嚴謹準確。但是陳丹青對於這種繪畫並不認可,他認為這種畫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如果只是依附與教條來學習繪畫,這並不是繪畫的宗旨。
  • 賺著中國人民的金錢,卻宣傳著美國的陳丹青,如今變得怎樣?
    中國的文化相對於來講是比較落後的,而陳丹青作為一個出身於農村的人,當時的人們幾乎接觸不到文化的薰陶。陳丹青那些令人無法超越的成就。陳丹青在1980年的時候創造出轟動中外藝術界的《西藏組畫》,這一組畫可以說徹底的改變了陳丹青。那時的陳丹青不過也只有25歲,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正處在青春奮鬥的時期。
  • 陳丹青:英語考試寫12漢字,就被央美破格錄取,今一幅畫賣3584萬
    前兩者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最後一種人卻是少之又少,而中國著名的美術家陳丹青,就是如此一個人。1978年的英語考試上,陳丹青揮筆寫下了十二個大字,竟然讓中央美院破格錄取,創造了高考神話,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讓幸運女神眷顧到了這位少年的頭上呢?坦坦蕩蕩1978年,陳丹青和許多年輕人一樣,面臨著人生巨大的考驗——高考。
  • 陳丹青:我嚮往美國的民主自由,但是我想在中國掙錢
    提起油畫,我們大多對其的了解還停留在課本上的那一幅幅畫上,而油畫的創作者也往往是一些西方國家的著名畫家。要是忽然提起,中國在油畫方面有沒有什麼較為出眾的畫家,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一時間反應不過來。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一位中國在油畫方面較有名氣的畫家,他叫陳丹青。
  • 年輕小夥師從陳丹青、楊飛雲,畫美女更是深得老師真傳!
    年輕小夥師從陳丹青、楊飛雲,畫美女更是深得真傳!楊勃,男,1982年生於湖南寧鄉。200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2010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師從陳丹青、忻東旺、楊飛雲等名家。老師陳丹青評價他,「你的手很能。」就是畫的基本功不錯。
  • 陳丹青:齊白石很聰明,他的畫為什麼值錢?功勞全在意境上面
    齊白石的作品畫得好,這是大家都肯定的,尤其是他的作品越來越值錢,每一張作品都是價值上千萬,破億元的也是常有的事情。為什麼齊白石的畫那麼值錢?其實這一個問題陳丹青就解釋過,而且是站在西方傳統繪畫與中國繪畫的基礎上來解釋的。
  • 陳丹青為你解讀中外名畫,讓你了解畫作背後的故事
    《陌生的經驗》是陳丹青對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畫作進行解說和點評的一本書,這本書通篇看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隔行如隔山。通常,一般人對一幅畫也就是感覺好看不好看、畫得像不像,但作為畫家來說,他要表達的絕不僅僅是這些東西,同時,作為看畫的人,也應該學會從一幅畫中看到更多的信息,繼而,再將這些信息組合起來,去嘗試理解、感受這些信息所要表達的內容。看過這本書後,我個人對繪畫有了那麼一點點的了解。
  • 陳丹青:我哀求大家,看一幅畫千萬不要在乎懂不懂
    陳丹青說:「我哀求大家,看一幅畫千萬不要在乎懂不懂,你看這滿牆的錦繡繁華,我什麼都不想懂。」繪畫為渴望超越生活之上的人提供了另一種觀看生活的方式。 ——陳丹青
  • 陳丹青:餘秋雨尤其無恥,金庸: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正如陳丹青先生在汶川地震後,針對他的發言而評價的那樣,說「他尤其無恥的就是去年地震的時候,居然勸小孩子家長不要去鬧」、「你這麼重要的一個文化學者」、「鬧了以後被國外勢力利用」等等,尖銳而又諷刺,每一句話看似合理,卻也說明了兩個人完全不在一個平面上。陳丹青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神秘藝術家為諷刺藝術炒作,自毀價值940萬畫作,結果出人意料!
    他完全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他喜歡諷刺藝術界的種種怪象、亂象,也喜歡惡搞各種社會現象,更可貴的是,他同時也是一位積極的反戰主義先鋒藝術家!尤其對於諷刺,簡直是他的拿手好戲!時代雜誌為他拍攝的照片他最擅長諷刺各種社會現象,比如在一兩年前,他就曾經策劃了兩起非常著名的諷刺事件:第一起:他用一幅手繪作品,徹底諷刺了整個藝術界和收藏界,他為了嘲笑和諷刺藝術拍賣,畫了這樣一幅畫: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
  • 陳丹青:魯迅的《孔乙己》,能讀懂它的,其實都是書中人
    所以就連大文化學者陳丹青也是這樣子說的「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能讀懂它的人並不多,而讀懂它的人,多數都是書中人!」開始可能大家還真不明白陳丹青老師為什麼這麼說,但多讀一些《孔乙己》,多看一見關於《孔乙己》文章的解說,後來大家都懂了,原因就是書中的孔乙己太像我們自己了,不管是哪一個時代,哪怕是放到現在,孔乙己這樣子的讀書人原型在生活之中到處都有。孔乙己是代表著那個時代的讀書人,不被重視,被人遺忘到麻木!
  • 名偵探柯南同人畫,灰原哀變禁慾系女神,女裝柯南有些羞恥啊
    名偵探柯南同人畫,灰原哀變禁慾系女神,女裝柯南有些羞恥啊《名偵探柯南》是由漫畫改編的長篇電視動畫, 高中生工藤新一與女友毛利蘭遊樂園玩時,不小心目擊了黑衣人的秘密交易,一時疏忽忽略了竟身後的另一團夥被灌下毒藥身體縮小。
  • 劉曉東給林志玲畫了幅畫賣6000萬!陳丹青:我不如他!
    當年旅居紐約的陳丹青在唐人街看到劉小東的畫作,當晚便回家給素昧平生的劉小東寫信,後來他回憶道,「我當時想,中國出了個天才,畫得這麼好。」2007年,陳丹青再次對媒體說,劉小東用寫實的筆觸去描述當下,「我望塵莫及」。他甚至認為,「世界範圍內,畫人物那麼好、那麼有力量,我看不出現在活著的還有誰。」
  • 陳丹青交白卷被央美錄取,72歲大爺更牛,交封信就被國美破格錄取
    陳丹青稱父親是第一位給予他文藝立場的老師。然而,在陳丹青四歲那年,因為一些政治原因,他家裡所有的書籍和畫冊都被沒收了。陳丹青為此,難過了很多。父親為了安慰他,還帶他去公園和馬路畫畫。在父親的支持下,陳丹青更加堅定當畫家的信念。陳丹青上初中後,跟美術老師的聯繫越發密切。
  • 陳丹青最好的黃金十年都在宣傳他,烏鎮為他建造博物館
    這次展覽由陳丹青親自導覽,從二樓的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的手稿,看到負一層木心的三十三副畫作和獄中手稿。在展覽開幕式上陳丹青說了這樣一段話:「每年特展,我就戴一次領帶。木心出席典禮,必戴領帶,雖然他害羞,很倔,總是不肯出席他的展覽開幕式。
  • 陳丹青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陳丹青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很多見過陳先生的人都說他像30多歲的人。可是我覺得他的心態甚至比20多歲的人還要年輕。他對很多事情抱著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性格爽朗,談話有鋒機,嬉笑怒罵,字字珠璣。和他在一起聊天是最大的享受。陳先生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我認為他始終是一個文化追問者。
  • 賈樟柯、陳丹青對話《小武》
    我看到賈樟柯覺得時間真快,10年前還在紐約畫畫,突然一個長途,一個朋友林旭東從中國半夜打電話來,都是上海人,在江西插隊的老知青,一起畫油畫,80年代分開。至今認識40多年,10年前他打電話給我,推薦賈樟柯和《小武》。他84年才考上中央美院,在版畫系做研究生,88年畢業,在廣播學院教導演系,那段時間他做了很大的改變,我們學西畫的必須看到原作,我要出去。
  • 陳丹青:他的出現是個錯誤,把水墨當素描畫,如此做法毀了國畫!
    陳丹青:他的出現是個錯誤,把水墨當素描畫,如此做法毀了國畫! 陳丹青:他的做法是一個錯誤,把水墨當素描畫,毀掉了國畫! 有個有趣的問題是這樣的:「醫院都有中醫和西醫結合了,為何繪畫不可以西畫和國畫結合呢?」
  • 陳丹青:年輕人學繪畫光努力沒有用,要學會畫得巧和憨才是對的
    陳丹青解釋這一種錯誤是建立在本身錯誤的教學理念上面。尤其是對於繪畫來講,這一種本身就已經錯誤的教學理念才導致了學生們對於繪畫的錯誤理解。陳丹青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學繪畫不光是要努力就可以了,還要學會創新,更要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進行繪畫的一種深入性的理解,從繪畫技術層來講,就是要學會巧和憨這才是對的。
  • 丘堤:陳丹青最佩服的女畫家 畫價遠超吳冠中徐悲鴻
    丘堤在福建女師畢業後,又考入上海美專學習西洋畫,後再赴日本東京學習,回國後任上海美專西洋畫組研究員,她與潘玉良、方君碧、關紫蘭、蔡威廉、孫多慈並稱為「民國六大女性畫家」。值得一提的是,丘堤作品2005年5月份行情價格排名第一位,達到471814元/平方尺,吳冠中為447087元/平方尺,徐悲鴻為397992元/平方尺。